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CT血管成像(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评估冠心病(CHD)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78例疑似CHD患者,首先行CTA检查,并在随后7天内行DSA检查。将DSA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CTA对冠状动脉阳性病变的诊断结果。结果 经DSA金标准诊断阳性65例,阴性13例,其中CTA诊断阳性64例,阴性12例。CTA对冠状动脉阳性病变诊断的阴性预测值为92.31%、阳性预测值98.46%、灵敏度98.46%、特异度92.31%、符合率97.44%,一致性分析Kappa值分别为0.890,0.932,0.890,0.932,0.928。DSA与CTA对CHD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A对于CHD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够有效识别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斑块类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CTA)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脑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52例临床拟诊为脑动脉硬化的患者均行颅脑CTA和31〉TOF-MRA检查,其中23例同时行DSA检查。分析不同影像方法对血管狭窄的显示情况及部位分布。结果:52例患者MRA共显示脑血管狭窄73处,其中Ⅰ~Ⅱ级17处,3处CTA显示相应部位无。狭窄;Ⅲ~Ⅳ级56处,6处CTA显示相应部位无狭窄,13处CTA显示相应部位为Ⅰ~Ⅱ级狭窄;4处MRA显示无狭窄而CTA显示狭窄。23例行DSA检查的患者,MRA诊断脑动脉狭窄42处,DSA诊断相应部位血管狭窄36处,MRA假阳性率为14.3%、过度诊断率为57.1%;CTA显示动脉狭窄37处,CTA假阳性率为2.7%,过度诊断率为29.7%。结论:CTA对脑动脉狭窄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能较真实地反映脑动脉狭窄情况;3D-TOF—MRA简便、无创,可作为筛选脑动脉狭窄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非增强MRA(TOF-MRA)联合CT血管成像(CTA)在颈内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行颈内动脉起始段TOF-MRA、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影像学资料,分析3种检查方法对狭窄部位管腔直径、斑块性质、斑块表面形态的判断,比较TOF-MRA、CTA、DSA、TOF-MRA联合CTA在颈内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优缺点。结果:以DSA为金标准,TOF-MRA诊断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的敏感性为82.6%,特异性为88.6%,准确性为92.6%;CTA的敏感性为90.5%,特异性为94.3%,准确性为96.3%;TOF-MRA联合CTA的敏感性为95.2%,特异性为97.1%,准确性为98.1%。CTA对斑块性质、斑块表面形态的判断更具优势。结论:TOF-MRA联合CTA可以提高颈内动脉近端狭窄程度、斑块性质及表面形态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320排全脑动态CTA在脑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利用320排CT对47例病例进行头颅容积扫描,所有病例静脉注射非离子型造影剂(总量60~70 ml,注射速度4~6 ml/s),延迟7 s后进行连续动态容积扫描,利用容积再现技术进行图像重建并采用电影模式观看.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取良好的平扫容积图像、动态CTA图像及全脑灌注图像.发现脑血管病变24例,其中血管狭窄或闭塞14例,血管畸形5例,动脉瘤5例,其中8例狭窄或闭塞病例与MRI对照,3例动脉瘤病例与DSA对照,2例手术证实.5例血管畸形均经手术证实.结论 320排容积CT全脑动态CTA成像对于脑血管病变的诊断及随访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双能量直接去骨减影法(Dual-Energy CTA)与常规减影法(Neuro-DSA)在脑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患者接受辐射剂量及图像处理效率及检查成功率方面进行比较,探讨两种减影方法的差异.方法 根据投照技师操作习惯不同,将连续120名接受头颅CT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双能量扫描组和常规扫描组,采用SIMENS SOMATOMDefinition Flash CT机分别以双能量模式及常规模式进行扫描.结果 双能量减影法与常规减影法对图像质量无明显影响,辐射剂量明显低于常规减影,降低率为44%,图像处理效率及检查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6,P<0.01).结论 双能量直接去骨减影法具有辐射剂量低,图像质量清晰,图像处理快,检查成功率高的优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A检查在咯血介入治疗中的价值、局限及应用策略。方法 53例咯血患者行支气管动脉CTA检查,随后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统计CTA与栓塞术中DSA检查显示支气管动脉、异常支气管动脉、侧支供血动脉的数量。所有病例术后随访1年。结果 CTA检查与术中DSA检查分别显示支气管动脉152支、123支。以DSA检查结果为标准,CTA检出的支气管动脉、异常支气管动脉、侧支供血动脉符合率分别为100%(123/123),82.3%(79/96),53.8%(21/39)。51例患者成功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术后1年内复发6例。结论 CTA检查发现支气管动脉敏感度高,有助于介入术中快速查找出血动脉和优化介入治疗方案。CTA显示异常支气管动脉及侧支供血动脉效果不够理想,介入术中应充分利用CTA提供的信息,但确认出血血管仍需要DSA检查。 相似文献
7.
8.
脑CTA临床应用价值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对脑CTA临床应用价值作一初步评估。材料与方法19例脑血管病变、脑膜瘤患者行脑CTA检查。主要扫描技术参数层厚1mm,螺距1,对比剂60%泛影葡胺,给药速度3ml/s,按T=13×60/F+T120计算延迟时间。图像重建采用最大强度投影(MaxiumIntensityProjection,MIP)。结果脑血管MIP图像图真实地显示血管形态和病变,术前评估肿瘤与邻近血管的关系。结论脑CTA可作为脑血管病变、颅内血供丰富肿瘤的诊断和筛选,制订手术方案,观察治疗效果的较理想手段。 相似文献
9.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5,(4)
目的 :探讨64层颅颈联合CTA诊断颅颈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2年9月到2014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颅颈动脉狭窄患者75例,均行颅颈联合CTA及常规DSA造影。以DSA为金标准,评价颅颈联合CTA诊断颅颈动脉狭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同时评价CTA与DSA在动脉狭窄程度评估上的一致性。结果:在动脉狭窄的检出率上CTA与D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颅颈联合CTA诊断颅颈动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8.9%、99.1%;在评价颅颈动脉狭窄程度上,CTA与DSA的一致性较好,K=0.843。结论 :64层颅颈联合CTA是可靠的血管成像方法 ,能较好地发现颅颈动脉狭窄,在评价颅颈动脉狭窄程度上与DSA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SCTA在头颈部血管狭窄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对46例确诊头颈部血管狭窄性病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MSCTA检查,利用3D-VR、MPR、MIP及高级血管分析(AVA)显示血管,评价MSCTA对头颈部血管狭窄或闭塞的诊断价值。结果:46例患者中,动脉狭窄37例,狭窄并闭塞9例;一侧血管14例,双侧32例;单支血管5例,多支血管多个节段41例。46例共598支评价血管中,0级无狭窄253支,Ⅰ级狭窄199支,Ⅱ级狭窄92支,Ⅲ级狭窄41支,Ⅳ级完全闭塞13支。头颈部血管狭窄或闭塞最多发生在颈内动脉。MSCTA可清楚显示病变的血管节段数、形态、范围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论:MSCTA对头颈部血管狭窄性病变的诊断具有快速、无创、安全、直观、准确性高的特点,可作为头颈部血管狭窄性病变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DSA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急性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硬化患者实施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及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两种检查结果的一致性。结果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显示轻度为8例、中度为3例、重度为2例、完全闭塞为2例;而DSA检测结果显示轻度为7例、中度为4例、重度为2例、完全闭塞为2例,二者一致性好(Kappa值=0.7518,标准误差=0.0566, P <0.001)。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要将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颈动脉硬化病变检出的首要检测手段,其诊断效率高,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测量正常人和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脑动静脉循环时间,探讨其在重度颈动脉狭窄诊断和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36例正常人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图像,测定脑动静脉循环时间,同时测定24例重度颈动脉狭窄(狭窄率≥70%)患者的脑动静脉循环时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二者的差别。
结果:正常人脑动静脉循环时间为(6.01±0.50)s;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的患侧脑动静脉循环时间为(6.60±0.56)s,高于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64, P<0.05)。
结论:采用脑血管造影进行脑血管疾病诊断时计算脑动静脉循环时间简单、准确、易行,可作为初步评估脑组织灌注的参考指标;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患侧的脑动静脉循环时间延长,提示脑组织供血延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症诊断中MRI联合减影CTA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临床及影像检查确诊的基底动脉尖综合症患者30例,行减影CTA及颅脑MRI平扫,分析其MRI及减影CTA图像特点。结果减影CTA 显示21例(70%)患者存在后循环动脉异常。其中基底动脉病变19例,包括13例基底动脉局限性狭窄及6例基底动脉瘤。椎动脉病变10例,包括6例椎动脉局限性狭窄狭窄和4例椎动脉瘤。小脑上动脉狭窄或闭塞5例(23.8%),大脑后动脉狭窄或闭塞11例(52.4%)。M RI显示患者脑内存在单发或多发缺血及梗塞病灶,包括双侧丘脑11例,中脑及脑干8例,单侧或双侧枕叶7例,单侧或双侧小脑半球5例,单侧或双侧颞叶3例。结论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诊断中, MRI联合减影CTA可以清晰显示脑实质及脑血管的病变,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CT血管造影(CTA)在副肾动脉(ARA)检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00例肾动脉CTA进行回顾性多技术重建,包括容积显示(VR)、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结果 本组资料200个肾中,ARA数量为47支,ARA发生率为23.5%(47/200),男、女ARA发生率分别约17%、13%,性别及左、右侧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ARA肾上极入肾25支(53.1%)、下极入肾22支(46.9%);MIP显示率为100%,MRP显示率为93.6%,VR显示率为90.4%,CPR显示率为85.1%.结论 CTA作为一种安全、快捷、无创、经济的新检查方法,可显示ARA较为详细的信息,提高ARA的检出率,可应用于外科肾脏手术、介入治疗及肾移植供肾术前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肾性高血压(renal hypertension)由于肾脏性高血压实质性病变和肾血管性病变引起的血压升高。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是可治愈的继发性高血压,其病情进展迅速,常引起难治继发性高血压,因此及早诊断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1~4]。彩色多普勒诊断肾动脉狭窄具有无创、价廉、方便、无对比剂损伤等临床优点,因而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4],本文旨在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肾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进一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或其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80例临床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动脉血管造影(SCTA)检查,对所有扫描图像采用西门子工作站提供的各种分析软件进行后重建,观察冠状动脉管腔情况并进行分析判定。结果 64层螺旋CT可对冠状动脉的起源变异、狭窄程度、桥血管通畅程度及支架术后进行评估。结论 64层SCTA是一种安全、快速、无创的诊断冠心病的方法,也可作为筛查公众中冠状动脉病变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5,(5)
目的 :探讨TCD在后循环脑梗死患者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82例单纯后循环脑梗死患者,均行TCD和CTA检查,以CTA检查结果为标准,分析TCD诊断后循环动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和Kappa值。结果:82例共检查后循环血管410条,CTA诊断血管狭窄51条,TCD诊断血管狭窄40条,其中34条与CTA诊断结果相符,TCD诊断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椎动脉狭窄分别为13、7、20条,CTA诊断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椎动脉狭窄分别为17、9、25条;TCD诊断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椎动脉狭窄的敏感度分别为64.7%、66.7%、76.0%,特异度分别为96.9%、96.9%、98.3%,阳性似然比分别为17.5、21.5、44.7,阴性似然比分别为0.36、0.34、0.24,Kappa值分别为0.67、0.69、0.42。结论:TCD诊断后循环动脉狭窄与CTA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为后循环脑梗死的病因诊断提供了依据,是后循环脑梗死重要的辅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64排螺旋CT在冠状动脉病变中的应用,以提高CTA在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的诊断水平。方法分析40例冠心病确诊病例的患者分别行冠状动脉CT造影检查及冠状动脉DSA检查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比较两种方法对冠状动脉狭窄的影像学诊断及斑块性质对血管狭窄相关性的分析。结果1)MSCTA各节段狭窄冠状动脉分支及相应狭窄程度冠状动脉检出率与DSA比较,差异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CTA诊断结果显示,冠状动脉轻度狭窄多为钙化斑块(71.4%),中/重度狭窄多为混合斑块,分别为58%和56.5%。结论MSCTA对狭窄冠状动脉的确诊率与DSA相近,而且能够准确直观的显示冠状动脉斑块性质,不仅具有无创、安全的特点,还对指导冠心病的诊断预防及治疗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