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65例男性乳房发育症患者行乳晕小切口联合脂肪抽吸术,并予以术前心理护理、各项术前检查和皮肤准备,术中有效配合,术后密切观察、加强伤口及引流管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结果全部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无术后血肿、乳头乳晕坏死、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12个月,9例乳头乳晕感觉轻度减退者恢复良好,其余患者未发现感觉改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术前乳头乳晕擦洗护理降低乳晕切口假体隆乳术后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9月于笔者科室行乳晕切口假体隆乳术就医者101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围手术期增加乳头乳晕擦洗护理,评价比较两组就医者护理效果,包括术前乳头乳晕擦拭子细菌培养、术后3个月切口愈合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前乳头乳晕细菌培养结果、术后3个月切口愈合情况及就医者自我评价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晕切口假体隆乳术就医者围手术期增加乳头乳晕擦洗护理可降低术后感染风险、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分析经乳晕切口实行双平面硅凝胶假体隆乳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分析79例行乳晕切口双平面硅凝胶假体隆乳术的小乳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综合分析评价患者术后近期、远期并发症,运用BREAST-Q中文版隆乳术评定量表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的满意度评价。数据通过QScore软件进行百分制的转换。结果所有隆乳术患者术后无血肿形成、无感染发生,近期出现乳头溢液2例,假体异位1例,乳头、乳晕感觉障碍6例(其中1例为双侧),无菌性静脉炎4例。在71位完成远期随访的患者中,出现乳头、乳晕感觉障碍1例,包膜挛缩1例。所有患者术后双乳对称,外形自然逼真、丰满圆润,活动度良好,不影响哺乳,满意度高。结论经乳晕切口双平面假体隆胸术术后并发症较少,术后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徐晓  戴春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4):245-246
目的:乳晕弧形切口切除乳腺良性肿物,对切口长度与术后效果进行回顾分析。方法:88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进行乳晕弧形切口切除乳腺良性肿物,按照切口长度分为小切口组(≤3cm,48例)和大切口组(>3cm,40例),观察术后愈合状况、乳头乳晕感觉以及复发情况。结果:88例患者术后愈合状况、乳头乳晕感觉以及复发情况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采用乳晕弧形切口,在5cm以内是安全可行的,切口大小不影响愈合状况、乳头乳晕感觉以及复发情况,是目前临床上乳腺良性肿物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保证巨乳小术后乳头乳晕的血供和感觉,简化手术操作。设计乳房下锥形真皮瓣,同时把皮肤磨削术应用于巨乳缩小术。自1994年1月至1997年6月为8例(16例)巨乳患者实施手术。全部患者术后乳头乳晕并发症。并能大大缩短手术时间。认为皮肤磨削术乳房下锥形真皮瓣不仅可以确保乳头,乳晕的血供和感觉,且可以大大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保证巨乳缩小术后乳头乳晕的血供和感觉,简化手术操作。设计乳房下锥形真皮瓣,同时把皮肤磨削术应用于巨乳缩小术。自1994年1月至1997年6月为8例(16侧)巨乳患者实施手术。全部患者术后乳头乳晕无并发症。并能大大缩短手术时间。认为皮肤磨削术乳房下锥形真皮瓣不仅可以确保乳头、乳晕的血供和感觉,且可以大大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减轻乳晕区感觉神经损伤的作用。方法前瞻性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本院收治预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纤维瘤女性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开放式切除术,观察组患者采用环乳晕切口。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及瘢痕愈合情况,术后的舒适程度及乳头乳晕感觉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瘢痕长度、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减少,并发症发生发生率显著下降,瘢痕愈合显著改善,舒适度显著增加,乳头乳晕感觉情况显著改善(P0.05)。结论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效果较好,术后美观性佳,且能够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术后乳头乳晕感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乳腺上蒂瓣法乳房缩小成形术后乳头乳晕区的感觉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乳腺上蒂瓣法行乳房缩小成形术对乳头乳晕区皮肤感觉的影响。方法:术后定期用棉花轻触法、细针针刺法检查乳头乳晕区的触觉和痛觉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后乳头乳晕区感觉在半年内逐渐恢复,乳头区较乳晕区感觉恢复更早,乳晕的上部区域较下部区域感觉恢复更书。结论:乳头和乳晕的感觉恢复快慢及敏感性与术中切除的乳腺组织数量及乳头提升的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9.
乳腺良性疾病采用乳晕外周切口美容效果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皮内缝合乳晕外周切口的美容效果和切口部位与术后乳头乳晕区感觉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6月我院62例乳腺良性疾病手术患者,均采用皮内缝合乳晕外周切口,其中双侧10例,共72侧,病理诊断:乳管内乳头状瘤36侧,乳腺囊性增生病26侧,乳房纤维腺瘤5侧,炎性改变3侧,男性乳腺增生症2侧,随访2~3个月,观察切口瘢痕和乳头乳晕区感觉。结果:随访44例,切口全部Ⅰ/甲愈合。36例(81.8%)对切口瘢痕满意,8例(18.2%)对切口瘢痕不满意。乳头乳晕感觉正常者24例(54.5%),感觉障碍者20例(45.5%)。结论:皮内缝合乳晕外周切口,术后瘢痕不明显,能获得理想的美学效果。术后乳头乳晕区感觉与乳晕外周切口位置的选择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分析经乳头根部乳晕内双环形切口行乳晕缩小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我科行乳晕缩小术的20例患者,均采用经乳头根部乳晕内双环形切口,保留真皮蒂,采用"荷包"缝合的方法收紧切口,间断缝合皮肤,术后10~14d拆线。结果:随访1~3年,20例患者对手术效果均满意,无乳头感觉减退及皮肤坏死等并发症;3个月后术区瘢痕不明显,早期乳晕皮肤有皱褶感显得不自然,但3~6个月后均恢复自然,乳晕颜色变浅,对乳房轻度下垂者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无复发者。结论:经乳头根部乳晕内双环形切口行乳晕缩小术,能有效纠正增大的乳晕,术后瘢痕不明显,无复发者,无乳头感觉减退,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