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药辨证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医药辨证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疗效及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儿随机按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参照《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版)》及“专家共识”进行对症、支持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古方羚角钩藤汤联合菖蒲郁金汤辨证加减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0 d。记录治疗后3 d内体温恢复正常、血象、血糖恢复正常,易惊和肢体震颤消失及精神状况改善例数,记录皮疹、疱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监测血常规和血糖;于治疗第0,5,10天行脑脊液检测常规及生化检测,并检测NSE。结果:治疗后3 d内观察组体温、血象、血糖恢复正常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体温复常时间,易惊消失时间,肢体震颤消失时间、皮疹,疱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血象、血糖及脑脊液复常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优于对照组的73.3%(P<0.05);治疗后第5、10天两组脑脊液NSE和白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在第5,10天脑脊液NSE和白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在西医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药辨证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患儿,能快速控制患儿症状、体征,缩短了病程,保护了患儿神经功能,提高了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陕西中医》2015,(5):639-641
目的:手足口病是柯萨奇病毒及EV71病毒所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传染性极强,近年在全国范围均有发病,且死亡病例报道逐年上升,为此我国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方法:分析祖国医学在防治普通型手足口病方面的疗效。结论:大多从肺脾治疗入手,对于重症手足口病及从心、肝、肾三脏论治尚在探索之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安宫牛黄丸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随机把136例手足口病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安宫牛黄丸(同仁堂)治疗,3岁以内一次1/4丸,4岁至6岁一次1/2丸,口服或鼻饲,一日1次,疗程5天。观察两组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及用药安全性。结果应用安宫牛黄丸治疗组在退热起效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皮疹消退时间、神经系统表现消失时间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宫牛黄丸治疗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综合治疗重症失语1例山东省滕州市55191部队卫生队(277500)刘宝华,孟宪典,孙廷宝关键词失语,重症,针灸,中药小儿失语症,多见于小儿脑病后遗症,以脑外伤、脑膜炎症为多见,属祖国医学“暴暗不语”、“舌麦语涩”范畴。现代医学迄今尚无特效疗法,针灸...  相似文献   

5.
辨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26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郑明 《新中医》1999,31(2):44-44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发疹性传染病,以手、足、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破成溃疡为主要临床特征,2年多来笔者治疗本病26例,疗效较好,现小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26例,其中男14例,女12例;年龄最小9个月,最大5岁半,平均3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1周。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杨震教授对重症手足口病脑炎的病因病机见解和具体治疗方法。方法:依据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研究成果,结合典型医案分析总结。结论:杨震教授抓住重症手足口病郁热本质,依据"治病求本"、"审症求因"原则,采用通腑泄热、熄风法,组方仙方承气汤,降浊、升清,宣畅气机,透热转气,可阻断、逆转病情,结合患儿及疾病特点直肠给药,在重症手足口病脑炎的治疗中疗效显著、操作简单、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将160例手足口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以自拟中药方治疗,对照组80例口服利巴韦林片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8%,对照组为82.5%,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中药方治疗手足口病有较好的疗效,能够缩短病程,迅速减轻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血丙种球蛋白对重症手足口病(神经系统受累期)早期治疗的临床体会,为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2年8月至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9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用利巴韦林、甲基泼尼松龙和甘露醇治疗,治疗组加人血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死亡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及死亡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应用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疗效好,住院天数缩短,死亡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9.
辨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7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倪振华 《江苏中医》1998,19(11):29-30
  相似文献   

10.
<正>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小儿手足口病以发热和手、足、口、臀等部位的皮疹和疱疹为主要特征,多数患儿症状轻微,预后良好,部分患儿病情发展快,可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表现如精神倦怠、嗜睡、头痛、呕吐和昏迷,有的出现肢体抖动、惊跳、无力、咳血性泡沫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丹 《中医杂志》1994,35(10):626-628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影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特点为受累的骨骼肌很容易疲劳,病情缠绵难愈。西医主要用胆碱酯酶抑制剂、类固醇、血浆交换疗法及胸腺切除术,虽有一定疗效,却副作用大且疗效不稳定。中医学文献中与该病证候类似的记载散见于各家医著。五十年代始见有中医药治疗此病的报道,七十年代陆续见大宗病例报告,治疗方法不断增多。从研究趋势看,中医治疗本病,无论近期或远期疗效都较有前途。现就近10年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分析重症手足口病患者给予早期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7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患儿主要采用抗病毒、抗炎以及退热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食欲改善时间、精神症状改善时间、体温消退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给予早期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治疗手足口病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小儿急性传染病,主要是柯萨奇(COX)病毒A16,其次与COX A427、A9、A10等有关,亦可由埃可病毒(ECHO 271)引起,临床以口腔粘膜和手足皮肤发生疱疹为其特征。从相关研究流行病学调查情况看,该病主要在春末初夏季流行,本病高发年龄为1~5岁的儿童,约占63.35%,主要原因由该年龄组的儿童自身抵抗力低下,母体所赋予的抗体已消失,而自身的细胞及体液免疫机制尚未发育完善所致。  相似文献   

14.
中药治疗手足口病6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中医辨证施治,治疗手足口病6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63例中,男38例,女25例;年龄为10个月~9岁,其中10个月~4岁45例,4~6岁15例,6岁以上3例;发病季节3~5月11例,6~8月45例,9月~10月7例。以上资料可见本病以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为多发,夏秋季节发病率明显增高,男性多于女性。  诊断标准:手足口病的诊断一般根据口腔、指、趾发生散在性小水疱即可做出诊断,必要时进行病毒分离,本组病例因条件所限未做此项检查。  临床表现:多为突然发病,热程1~2天,发热多先于发疹或与发疹同时出现。皮疹特点:呈离心性分布,见于…  相似文献   

15.
银翘散加减治疗手足口病1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红梅 《江西中医药》2008,39(12):31-31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夏秋季多发。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婴幼儿多见,多突然起病,约半数患儿发病前1~2天或发病同时出现发热,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手掌、足底及臀部出现皮疹或疱疹,躯干及颜面无皮疹,皮疹不痛不痒,不结痂,口腔内疱疹伴疼痛,重者患儿往往流涎、拒食,病程1周左右。极少数患儿可并发脑膜炎、脑炎、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16.
辨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22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发疹性传染病 ,以手足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破成溃疡为主要临床特征。近年来笔者辨证治疗本病 2 2例 ,疗效较好 ,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2 2例中男 1 2例 ,女 1 0例 ;年龄最小 8个月 ,最大 6.5岁 ,平均 3.5岁 ;病程最短 1天 ,最长 1周。诊断标准参考傅志宜编著的《临床皮肤病鉴别诊断学》,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 ,其中 39℃以上 9例 ,38℃~ 39℃ 8例 ,38℃以下 5例。兼有扁桃体炎 1 1例 ,眼结膜炎4例 ,颌下淋巴结炎 3例 ,支气管炎 4例。大部分患儿有纳呆、烦躁、大便秘结或不畅 ,舌红、苔薄 ,指纹紫滞或脉数等症状…  相似文献   

17.
清热祛湿运脾养阴法治疗手足口病50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向东 《河北中医》2005,27(10):761-761
手足口病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小儿常见出疹性传染疾病,以手足部位及口腔处出现疱疹或破溃、溃疡为主要临床表现。1999~2003年,笔者应用中医药疗法辨证治疗本病5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泻黄散加味治疗小儿手足口病45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泻黄散加味治疗小儿手足口病45例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中医院夏云鹤(316100)关键词:泻黄散,手足口病手足口病(HFMD),是儿科常见传染病。笔者运用泻黄散加味治疗本病4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  相似文献   

19.
李前前  韩雪  葛国岚 《新中医》2018,50(12):166-168
目的:观察小续命汤联合综合康复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手足口病患儿共64例,将其随机分成2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针灸、推拿、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依据临床辨证给予小续命汤加减治疗,观察比较2组大运动、智力及语言恢复等的临床疗效,意识恢复、大运动恢复时间及综合康复治疗总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6.88%,对照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观察组患儿大运动、智力及语言恢复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意识恢复时间、大运动恢复时间及康复治疗总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续命汤联合综合康复治疗可提高重症手足口病恢复期临床疗效,缩短病程,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1病例介绍 唐某,男,12岁,双眼睑下垂伴颈前肿大2月入院。患儿2006年8月下旬始双眼睑下垂易疲劳,外院CT检查提示:胸腺增大。FT3增高,FT4、TSH正常。口服溴吡斯的明、他巴唑,9月中旬右耳听力下降,口服贞芪扶正胶囊等效果不显前来住院。其母有甲亢病史。入院查体:双上眼睑下垂,左眼轻度斜视,眼球外突,无水平震颤,甲状腺肿大,质软,未及结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