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药药性理论中,载有七情配伍的内容。七情配伍包括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对其中的“单行”,自古至今有不同的看法,且分  相似文献   

2.
<正> 中药相反相成配伍,是指性能效用相反的药物组合使用,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成全,而达协同效果的一种配伍方法。其配伍特点,表面上看,似乎存在互相排斥现象,呈现拮抗作用,实际效应却能通过互相联结,而起到互补和促进作用,即达到增效作用。相反相成配伍是中药配伍中的一种特殊情况,这是因为,这种配伍方法,其相反药物的双方要有同一性,且须在一定的条件下,或用于特定的病证时,方能起相成之效。此法临床运用得当,常能出  相似文献   

3.
<正> 临床上运用中药,都有一定的配伍,既不是几味药的偶然罗列,亦不是无重点的见症付药,而是有目的、有重点、有组织的运用药物。具体来说,就是运用一定的药物配伍方法,而后组成方剂。因为通过适当的配伍,能够充分发挥药物的功用,扩大治疗范围,增进治病疗效。而药物的配伍运用,除了药物本身有其一定的特殊作用外,又是根据一定的病机、治法来的。因此,药物配伍,可以说是一种以法统药的方法。如《药物学讲义》、《方剂学讲义》的分类,就体现了这种精神。不过,前者是以单味药为主体,后者是以成方为主体。而这里谈的用药配伍,是介于二者之间,以通称的“药对子”或小方剂为主,较为灵活,便于临床应用。这种用药配伍方法的形成,是祖国医学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经验积累,具有丰富的内容。兹从药物的气味、升降浮沉、虚实补泻、脏腑归经等几方面加以论述。而这几方面的内容,又是互有联系,不能截然分割的,不过是突出几个重点  相似文献   

4.
试论补益剂的主要配伍特征──动静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补益剂的主要配伍特征──动静结合双鸭山矿务局总医院王凯旋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毕明刚,沈雁指导康广盛关键词动静结合,补益剂,配伍特征中医病证,不外虚实两类,纵观古今各类补益之剂,可以发现动静结合,以静为主,佐之以动是贯穿其中的主要配伍特征。所谓动静,就...  相似文献   

5.
提出中药相对配伍的概念,阐明其作用,举例论述了其所包涵的八种形式,指出运用时的四点注意事项。旨在揭示中药配伍的内在规律,充分发挥药物的功用,应对复杂证候,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7.
8.
试论组分中药的药性配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丽  陆茵  王爱云  陈文星 《中草药》2012,43(11):2107-2110
中药有效组分配伍是当前开展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模式,通过传统饮片活性组分分离及二次配伍以实现功效最大化.尽管有效组分配伍并不脱离原方的整体效应,但功效物质标准化即组分中药研究存在组分拆分简单而药性拆分困难的问题,因此需要明确组分样品库中各组分与其所属中药的性味离合关系.决定中药宏观药性的物质基础是其包含的微观化学成分,而基于化学信息学和知识发现的药性判别方法存在各自的局限性,真实客观的药性表征体系仍应回归到动态、可持续性定量反映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结果的生物效应模型中去,在此基础上可以选择药少力专、基于药性组合的代表药对继而开展配伍组分的药性配伍规律研究,这对合理设计配伍组分及提高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中药注射剂的不断开发研制,临床上中药注射剂加入输液中静脉滴注或与其它药物配伍应用逐渐增多。但由于中药材原料品种、产地、成分的复杂性,中药注射剂组分、剂量的特殊性及制备工艺、分析技术的限制等原因,  相似文献   

10.
容小翔  宁在兰 《中草药》1996,27(6):377-378
大黄为临床最常用药之一,古称黄良、火参、肤如、将军、绵纹大黄、川军等,性味苦寒,入胃、大肠、肝经,有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的功能,可治实热便秘、谵语发狂、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滞闭经、症瘕积累、时行疫病、各种血症、疮疡肿毒等。现根据前贤时杰著说,结合笔者经验,对其临床配用做一简要归纳.1与中药配伍1.1相成配伍:相成配伍,指大黄配用其他药物后,起到增进药效,或减轻毒副作用的效能,为临床倡导使用的配药方法.与中药配伍主要有以下数种:1.1.1大黄配车前子退黄利胆:杜氏经过十余载临证体会到,治疗…  相似文献   

11.
<正> 仲景用药动静配伍规律,独具匠心,于临床具有指导意义,今浅析于下: 一、辛甘相合寓补于散辛能散,辛温药,有的能发汗散邪。有的可温里通阳,属动药。甘能缓急,甘者守中,甘味药可益气健脾,补血养营,属静药。辛甘相合动静配伍之法,既用于发散外邪,调和营卫;又用温散里寒,益气健脾。如桂枝汤中桂枝、生姜与甘草、大枣的配伍:桂、姜辛温通阳,发汗散邪;草、枣甘温守中,益阴和营,这种辛甘相合,寓补于散的配伍,既增强了方药的散邪能力,又顾护了  相似文献   

12.
清代医家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认为古人在论述脾的功能时动静前后矛盾,进而质疑自《内经》以来的脾宜动的学术观点,本文通过分析这些学术观点的来龙去脉,得出王清任所作的结论是错误的,认为王清任把脾的生理和病理弄混了,把动与静对立起来了,实际上前人所说的不宜动是指由于针刺误伤肌肉,进而伤脾,使得脾脏运化、升清作用失常,而出现的腹胀、心烦等症.恰恰是由于脾不动所造成的,也即是脾功能紊乱所致.而脾宜动是脾的生理现象,只有脾动,才能运化水谷,化生精、气、津液,运化水液,使气血生化有源,也只有脾动,才能完成脾主升清及统血的功能,使得七窍得养、卫外功能正常,能抗御外邪,使得血液运行于经脉之中.  相似文献   

13.
历代医家在长期医疗的实践中,将用药的基本情况总结为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等为七个方面,即为七情,其中单行是指单味药物治病,不与诸药共剂,故不属配伍的内容,其余六者,都说明有药物配伍关系的,是临床遗药组方必须遵循的原则。本文拟就中药七情配伍的有关内容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中药之间的配伍关系在古代有七情之论,但也可从另一角度概括为相辅相成和相反相成两方面。相反相成是指在性味、功用等某一方面相反的药物合用,达到增强整体疗效之目  相似文献   

15.
对中药配伍理论与中医阴阳学说的内涵、科学实质进行探讨,分析中药配伍与中医阴阳学说的关系,发现中医阴阳学说是中药配伍规律的理论指导和依据,中药配伍理论是中医阴阳学说的继承与发展,中药配伍应用中不断体现着中医阴阳学说的内涵与精神。  相似文献   

16.
覃骊兰 《吉林中医药》2008,28(6):399-400
对中药配伍理论与中医阴阳学说的内涵、科学实质进行探讨,分析中药配伍与中医阴阳学说的关系, 发现中医阴阳学说是中药配伍规律的理论指导和依据, 中药配伍理论是中医阴阳学说的继承与发展,中药配伍应用中不断体现着中医阴阳学说的内涵与精神.  相似文献   

17.
1 对药并用 力举效彰 痹证由于病因复杂,主要病机是邪气闭阻经络关节,气血闭阻不通所致,所以治疗须兼顾,用药须注意灵活配伍。在临床治疗中,笔者常选用对药配伍,针对不同证型选用不同对药组方,往往一个方剂中出现几组对药,彼此相辅相成,收效迅速。  相似文献   

18.
配伍是方剂发挥药效的关键,其内在的物质基础是配伍与其有效成分体内代谢特征之间存在着的对应关系,即方剂配伍-代谢关系。以双黄连复方为实例,通过对双黄连复方和黄芩单方中主要药效成分黄芩苷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以及灌胃给予不同组合配方后药代动力学的比较,初步揭示中药双黄连复方方剂配伍-代谢关系。方剂配伍-代谢关系的研究对阐明方剂配伍的科学内涵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浅议中药葛根的临床配伍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迎 《中医药导报》2007,13(5):93-93,102
目的:探讨葛根的临床配伍运用,为使其在更广泛的医疗实践中发挥作用提供参考。方法:将近年来有关报道及临床经验加以总结,将传统理论与现代药理相结合。结果:巧妙配伍使葛根的临床应用更为广泛且疗效显著。结论:中药葛根来源丰富且临床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