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免疫固定电泳法的应用--检测本-周氏蛋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通过免疫固定电泳法实验检验非浓缩尿中本-周氏蛋白,并与传统检测方法-热沉淀反应法比较。方法 对116例临床申请本-周氏蛋白检测的尿标本分别以免疫固定法和热沉淀反应法检测尿中本-周氏蛋白,并对20例免疫固定法检出本-周氏蛋白呈阳性的病人的尿液做尿蛋白分型定性。结果 116例标本用免疫固定电泳法测定,20例(17.24%)呈本-周氏蛋白阳性,其中8例属于κ型、12例属于λ型;用加热法测定全为阴性。20例免疫固定电泳法中本-周氏蛋白阳性的病人尿液蛋白定性呈-~ 之间。结论 利用免疫固定电泳法测定尿中本-周氏蛋白,具有特异性和高灵敏度,其技术作为筛选和确认本-周氏蛋白方法而受到推荐。热沉淀反应法则因检测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太多,而应被取代。 相似文献
2.
检查尿中本周蛋白的方法中,凝溶法(加热沉淀法)虽然敏感性不高,但迄今仍有实用价值,该法是依据本周蛋白的凝溶特性设计的。在卫生部规划教材《临床基础检验学实验指导》第1版中,讲到本周蛋白尿煮沸后降温时由清变混浊,随后滤液在降到室温时再复转为透明。关于降到室温时复转为透明的说法与叶应妩等[1]主编《临床实验诊断学》所述相同,而其他多数专业书[2~5]未论及此问题,这给教学及实际工作带来不便。为此,我们通过试验,观察了本周蛋白尿煮沸后滤液在降温时的吸光度变化。一、材料和方法1.标本来源本周蛋白尿取自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已确… 相似文献
3.
检查尿中本一周蛋白的方法中,凝溶法(加热沉淀法)虽然敏感性不高,但迄今仍有实用价值,该法是依据本一周蛋白的凝溶特性设计的。在卫生部规划教材《临床基础检验学实验指导》第1版中,讲到本一周蛋白尿煮沸后降温时由清变混浊,随后滤液在降到室温时再复转为透明。关于降到室温时复转为透明的说法与叶应妩等主编《临床实验诊断学》所述相同, 相似文献
4.
5.
尿本周蛋白是诊断多发性骨髓瘤(MM)的重要实验室依据之一。尿本周蛋白测定的方法中以速率散射比浊法、免疫蛋白电泳具有灵敏、快速、特异等优点而被推荐。但这2种方法都需要特定的仪器设备,不利于在基层医院的推广。我们利用一种简便、可靠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尿中的本周蛋白,探讨其在M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一、材料和方法1.实验对象20例轻链型MM患者的尿液标本,取自南京各医院已诊断的轻链型MM患者。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38~72岁。2.仪器与试剂上海Helena Rep电泳仪及其试剂盒(用于免疫固定电泳);Benchm ark酶标仪(B IO-… 相似文献
6.
7.
8.
谢晏如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2,17(4):2-2
本周氏蛋白是一种免疫球蛋白的轻链或及聚合体,可大量出现在多发性骨髓瘤或轻链病患者的尿液中。因其在一定pH条件下,加热到40℃至60℃出现凝集,到90℃溶解,冷却后复凝,可根据这一特性对本周氏蛋白进行检测。但由于患者常引起肾功能损害,而使尿液中自、球蛋白等干扰蛋白增多,对结果产生影响,使操作人员对阳性标本产生疑虑。因此,本实验室选择了一种简易的干扰蛋白对照。 相似文献
9.
10.
肾功能损伤是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导致MM患者易发生感染以及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本周氏蛋白(BJP)的催化活性是其致肾损伤的重要因素并影响MM患者病情进展。研究指出,BJP具有水解肽及裂解DNA的催化活性,并在体外细胞实验中导致猪肾小管上皮细胞(LLC-PK1)凋亡。将BJP经过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DFP处理后,其催化活性丧失的同时对细胞诱导凋亡的作用也随之消失。因此,深入研究阐明BJP的致病机制有助于了解MM患者肾损伤的发生,并可能对治疗MM肾损伤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本文就近年对BJP催化活性的基础研究及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肾病(DN)早期患者常由于缺乏明显的临床表现而不易发现,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则常多已进入肾功能难以逆转的中晚期.而DN早期经过适当的治疗是可以逆转的.因此探讨用于DN早期诊断的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我们对糖尿病患者及正常人尿中的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免疫球蛋白G( IgG)和α1-微球蛋白(α1-MG)进行了测定,以了解其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13.
尿三蛋白(IgG、ALB、α1-MG)是目前比较灵敏、准确的检测肾脏功能的一种方法。肾图是有肯定价值的肾功能及上尿路排泄观察手段之一。单作尿三蛋白和肾图存在一定的不足,二者联合检测肾功受损异常检出率可达97.96%,准确判断肾脏功能受损和受损部位,联合检测明显优于其他尿常规、BUN、Ua肾功能检查方法。1对象和方法1.1对象肾功能疾病患者98例,男35例,女63例,年龄6~72(平均39.5)岁。急性肾炎8例,慢性肾炎14例,肾病综合征11例,急性肾衰7例,肾盂肾炎15例,高血压肾病10例,糖尿病肾病7例,狼疮性肾病3例,上尿路感染12例,尿路感染11例。对照组5…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人群中第一次晨尿和第二次晨尿清蛋白(UAC)检测评价蛋白尿的一致性。方法 2013年4~6月天津市东丽区军粮城镇军粮城医院对军粮城镇管辖范围内12个乡村60岁以上老年人191例,其中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分别占16.8%和56.0%,收集第一次与第二次晨尿,检测UAC浓度和尿肌酐,并计算UAC/肌酐比值(ACR);分析比较第一次晨尿ACR(ACR1)或第一次晨尿UAC(UAC1)和第二次晨尿ACR(ACR2)或第二次晨尿UAC(UAC2)的相关性,评价两类标本诊断蛋白尿能力的一致性。结果蛋白尿总体发病率为23.6%,在糖尿病组和高血压组人群分别是28.1%和29.0%。ACR1与ACR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1),但UAC1与UAC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CR1与ACR2相关性(r=0.901)高于UAC1与UAC2的相关性(r=0.797),且在男性ACR中相关性最强(r=0.938)。ACR1与ACR2评判蛋白尿能力(k=0.815)较UAC1与UAC2(k=0.627)有良好的一致性,其中以男性组(k=0.900)和高血压组(k=0.850)的ACR1与ACR2一致性最好。结论ACR2评价蛋白尿的能力与ACR1很相近(优于UAC),ACR2也可作为UAC常规检测的可靠标本类型。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患者尿微量蛋白的联合检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清萍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0,15(4):212-212
糖尿病肾病 ( DN)早期患者常由于缺乏明显的临床表现而不易发现 ,一旦出现临床症状 ,则常多已进入肾功能难以逆转的中晚期。而 DN早期经过适当的治疗是可以逆转的。因此探讨用于 DN早期诊断的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我们对糖尿病患者及正常人尿中的白蛋白 ( Alb)、转铁蛋白 ( TRF)、免疫球蛋白 G( Ig G)和 α1-微球蛋白 ( α1- MG)进行了测定 ,以了解其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对象和方法一、对象1 .正常对照组 健康工作人员 30名 ,无泌尿系统疾病及高血压等疾病 ,男 1 3,女 1 7名 ,2 3~ 52岁 ,平均 37.3岁。2 .患者组 临床确诊的 2… 相似文献
16.
本周氏蛋白(Bence Jones Protein,BJP),是一种单克隆抗体的轻链,与恶性肿瘤有关,尤其是多发性骨髓瘤、淋巴恶性增生和恶性淋巴瘤等疾病。检测本周氏蛋白,我国大多沿用热沉淀反应法及电泳免疫分析法很容易漏诊尿中本周氏蛋白含量低的病例。本文采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再用新鲜配制的胶体银染色液染色,提高了灵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婴幼儿感染人巨细胞病毒(HCMV)对肾脏的早期损伤。 方法 分别收集20例健康婴儿、21例HCMV潜伏感染和27例活动性感染婴幼儿尿液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尿HCMV-DNA载量;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尿微量清蛋白(MA)和转铁蛋白(Tf);苦味酸速率法测定尿肌酐(Cr);速率法测定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γ-谷氨酰转移酶(GGT)的活性。 结果 健康婴儿对照组、HCMV潜伏感染组和活动性感染组间尿液中MA(F=1.740,P>0.05)和Tf(F=0.160,P>0.05)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活动性感染组尿GGT和NAG活性与健康婴儿对照组、潜伏感染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MV感染患儿尿GGT、NAG活性与HCMV DNA载量的对数值均无相关性(r分别为0.098和0.201,P均>0.05)。 结论 HCMV感染患儿尿液中GGT和NAG活性的测定有助于临床早期肾损伤的判断。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尿清蛋白(Alb)检测性能评价及尿清蛋白/肌酐比值(ACR)联合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对2型糖尿病患者肾损伤的检测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5年3月珠海市斗门区侨立中医院收治的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根据其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正常Alb尿组(≤30 mg/24 h尿),微量Alb尿组(30~300 mg/24 h尿),大量Alb尿组(≥300 mg/24 h尿)。选取同时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67例为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24 h全部尿液、空腹静脉血4 ml,分离血清。-20℃保存,7 d内完成检测。测定标本中尿Alb、尿Cr、血Cr。根据慢性肾脏流行病学协作组发布的Ccr计算公式,对Ccr进行计算。结果患者T2DM的ACR为10.97 mg/24 h尿,Ccr为(75.36±8.47)ml/(min·1.73 m2)。联合检测ACR与Ccr水平,随着ACR含量的增高,Ccr水平下降明显。结论尿清蛋白/肌酐比值联合内生肌酐清除率可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肾损伤的早期诊断,辅助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通过体外细胞实验观察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尿中本周氏蛋白(Bence Jones protein,BJP)酰胺酶催化作用与肾小管细胞毒性作用的关系,进一步了解BJP对MM肾损伤的毒性机制。测定13例MM患者尿BJP的酰胺酶动力学参数米氏常数(Km)和催化常数(kcat);以不同浓度BJP与猪肾小管上皮细胞(LLC-PK1)共同培养24 h后,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以明显抑制细胞增殖的BJP浓度与LLC-PK1细胞共同培养后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表明,临床出现肾损伤的MM患者尿中BJP较未出现肾损伤MM患者尿中BJP更易对LLC-PK1细胞产生毒性作用,且BJP的kcat值越高,对LLC-PK1细胞毒性作用越强。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BJP能够诱导LLC-PK1细胞发生凋亡及坏死,毒性作用随BJP浓度的增高而增强。结论:BJP能够对肾小管上皮细胞产生直接毒性作用,并随BJP浓度的增高而增强;BJP酰胺酶催化作用强度与其毒性作用呈正相关,其可能是MM患者发生肾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