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治疗膀胱癌术后复发情况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膀胱切除治疗膀胱癌对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对2002年7月~2006年10月间13例行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并去带乙状结肠新膀胱术膀胱癌患者随诊观察术后复发情况。结果术后最少生存时间13个月,一例术后29个月全身多处转移死亡,一例术后13个月因宫颈癌死亡。其余病例目前仍存活。结论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去带乙状结肠新膀胱术比开放性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小,淋巴结清除彻底,符合肿瘤根治原则,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式可控性尿流改道的方法和疗效.方法:12例膀胱癌患者采用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及可控性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对其疗效及技术要点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12例患者术后随访60天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3月后达到完全自控排尿8例,6月后10例完全自控排尿,2例有不完全性夜间尿失禁.结论:该术式具有手术操作简单、需要肠段短、贮尿囊在原位、尿液自尿道可控排出、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叶大勇  梁勇 《现代保健》2012,(16):105-106
目的 探讨膀胱癌行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7 例施行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术后24 h 死亡1 例,出现近期并发症9 例,远期并发症7 例.57 例均获随访6~84 个月,平均67个月,5 年生存率58.1%.结论 对于复发性、多发性、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采取切除膀胱及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疗效确切,更符合人的生理特性,患者更易融入社会,生活质量高,推荐为此类患者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膀胱颈口附近膀胱癌的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3月~2005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25例膀胱颈口附近膀胱癌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表浅性膀胱癌18例.行经尿道切除术13例,膀胱部分切除术4例,经尿道切除加膀胱部分切除术1例.浸润性膀胱癌7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4例,膀胱部分切除术2例,经尿道切除术1例.结果 随访16~96个月,平均61.3个月.表浅性膀胱癌术后复发4例,再行经尿道切除术后第2次复发1例;浸润性膀胱癌术后死于癌转移2例,复发2例.结论 膀胱颈口附近膀胱癌治疗应根据肿瘤大小、部位、分级、分期合理地拟订出手术方案才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膀胱癌患者行根治性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观察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21例膀胱癌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围手术期死亡1例.其中白天控尿良好者12例,夜间控尿良好8例,有8例患者术后勃起功能障碍,随访期未发现尿道肿瘤.结论 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具有微创、出血少等特点,术后患者生活质量高,是治疗膀胱癌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原位可控性去带盲升结肠膀胱术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 对16例膀胱癌患者行膀胱根治性切除,应用去带盲升结肠做贮尿囊进行原位膀胱重建术,对术后可控性、尿常规、血电解质、肾功能、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尿流动力学、生活质量等进行随访,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患者中1例患者出院后因心血管疾病死亡,余均获随诊3~36个月。术后早期均尿频,4例有轻度不完全尿失禁,3~4周后明显改善,6个月后自控排尿稳定。15例患者均无尿路感染,无高氯性酸中毒,肾功能正常。无输尿管返流及积水扩张。术后3个月后新膀胱呈椭圆体,6个月后新膀胱平均容量390ml,最大尿流率13.2ml/s,新膀胱充盈期内压1.41~3.38kPa,剩余尿量在30ml以下。患者自我感觉良好,生活质量高。结论 原位可控性去带盲升结肠膀胱术具有大容量、低内压、可控性好、抗返流、经尿道排尿、并发症少等优点,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手术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膀胱癌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治疗方法包括经尿道肿瘤电切、膀胱部分切除及根治性膀胱全切。浸润性膀胱癌、复发性膀胱癌或多发浅表性膀胱癌均需行根治性膀胱全切加尿流改道。腹壁型尿流改道较严重地影响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而受到患者的抵触。原位新膀胱由于能自控排尿,愈来愈受到因膀胱癌而行膀胱全切患者所接受。随着腹腔镜在泌尿外科的应用,我科从2006年9月-2008年12月共行腹腔镜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4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可控膀胱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接受膀胱肿瘤根治手术的患者行膀胱全切、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可控膀胱术.结果 15例术后随访2~25个月,平均12.3个月.全组无严重并发症,均无瘤生存;术后4周自主可控排尿,白天完全自控排尿15例,夜间完全自控排尿13例,2例偶有遗尿;贮尿囊容量280~350 ml,平均310 ml;最大尿流率13~25 ml/s,平均17 ml/s;无输尿管反流及狭窄,无贮尿囊后尿道吻合口狭窄,肾功能正常.结论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可控膀胱术是目前一种方便、安全、可靠、并发症少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治疗表浅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经尿道等离子双极膀胱肿瘤电切术对表浅性膀胱癌进行彻底切除,术后即刻或24小时内行膀胱灌注(吡柔比星30mg+灭菌注射用水20ml)化疗治疗表浅性膀胱癌29例。结果一次性切除本组表浅性膀胱癌患者29例,3个月至24个月进行术后随访,其中共2例复发,再次以相同方法治疗,定期进行随访至今未复发。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双极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治疗表浅性膀胱癌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位可控性去带盲升结肠膀胱术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对16例膀胱癌患者行膀胱根治性切除,应用去带盲升结肠做贮尿囊进行原位膀胱重建术,对术后可控性、尿常规、血电解质、肾功能、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尿流动力学、生活质量等进行随访,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患者中1例患者出院后因心血管疾病死亡,余均获随诊3~36个月。术后早期均尿频,4例有轻度不完全尿失禁,3~4周后明显改善,6个月后自控排尿稳定。15例患者均无尿路感染,无高氯性酸中毒,肾功能正常。无输尿管返流及积水扩张。术后3个月后新膀胱呈椭圆体,6个月后新膀胱平均容量390 ml,最大尿流率13.2 ml/s,新膀胱充盈期内压1.41~3.38 kPa,剩余尿量在30 ml以下。患者自我感觉良好,生活质量高。结论原位可控性去带盲升结肠膀胱术具有大容量、低内压、可控性好、抗返流、经尿道排尿、并发症少等优点,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合理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实验组于早期持续鼻饲营养素,静脉营养补充不足;对照组按传统方法伤后6天鼻饲流质。结果实验组的氮平衡等营养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神志恢复快,生存质量也显著改善。结论早期营养鼻饲配合静脉营养有利于维护胃肠道结构和功能,改善病人营养状况和预后恢复。  相似文献   

12.
孕妇糖尿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孕妇糖尿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控制糖尿病的意义。方法 搜集 74例临床确诊的糖尿病孕妇 ,观察其妊娠结局情况和糖尿病控制好坏对其的影响 ,并与同年同月分娩的年龄相同的非糖尿病产妇对照。结果 病例组既往不良生育史、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简称妊高征 )、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巨大儿、手术产、早产和低体重儿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为高 ,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糖尿病控制良好者 ,中重度妊高征、胎膜早破、胎儿宫内窘迫、巨大儿、早产和低体重儿的发生率低于控制不良者。结论 孕妇糖尿病对妊娠结局可产生严重的影响 ,及时有效地控制糖尿病对改善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徐航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0):2406-2408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市冬季严重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与预后以及患者血糖、血胰岛素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乌鲁木齐市2006年3月~2010年3月间冬季收治的62例重型颅脑损伤的入院急救和疗效,对照组随机选择同年非冬季受伤患者。结果冬季组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入院治疗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冬季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急救关键是及早降低颅内压,改善脑组织的微循环;积极手术以及手术后的其他综合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减少残障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EEN)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免疫功能及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泰州市人民医院131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EEN组(n=69)和对照组(n=62),观察伤后(或术后)7d内并发症发生及病死情况。于伤后(或术后)第7天检测体液免疫指标,采用特异性荧光抗体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结果与对照组比较,EEN组7d内糖代谢紊乱,腹泻、腹胀,各种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P=0.000、P=0.002、P=0.001、P=0.004、P=0.002),住院病死率也明显较低(P=0.028)。EEN组IgM、IgG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00),补体c3、补体C4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00),而Ig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4)。EEN组CD3^+ CD4^+、CD4^+/CD8^+ 比值、CD19^+ 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00),CD3^+ CD8^+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0),CD16^+ CD56^+ 明显低于对照组(P=0.026)。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对EEN的耐受性较好,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结局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联合持缓式血液透析滤过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重型肝炎患者序贯应用血浆置换联合持缓式血液透析滤过治疗作为治疗组,40例重型肝炎患者单纯应用血浆置换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比较治疗前后血生化及血氨。结果两组患者均能完成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血钠改善、近期有效率增高、病死率降低(P<0.05)。结论血浆置换联合持缓式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能显著改善重型肝炎患者肝功能,疗效比单纯应用血浆置换治疗提高,是辅助治疗重型肝炎的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双侧额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外伤致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重型颅脑外伤致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是否接受双侧额大骨瓣减压术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入院后在不同时间内接受双侧额大骨瓣减压术,术后继续颅内压监测;对照组33例采用保守治疗降低颅内压,持续性颅内压监测.出院后6个月应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定疗效并统计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入院时颅内压为(35.9±6.9) mmHg(1 mmHg =0.133 kPa),从入院到手术的时间为2~16(10.5±4.2)h,术后颅内压为(17.5±5.2) mmHg,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入院时颅内压为(34.2±8.6) mmHg,入院后10.5 h时为(32.0±4.8)mmHg,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观察组术后颅内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硬脑膜下积液2例,脑积水1例.术后6个月观察组预后较好率为45.7%(16/35),而对照组为18.2%(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侧额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外伤致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是一种快速有效降低颅内压的方法,可改善患者预后,手术时机是影响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泌尿外科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30例泌尿外科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通过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水平和患者术后疼痛状况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患者中重度疼痛发生率为58.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3.08%,术后血压控制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泌尿外科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苷肌肽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n=54)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脑苷肌肽联合醒脑静,对照组(n=50)仅给予常规治疗,采用CT检查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7 d后、治疗14 d后脑水肿体积的变化,同时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系统及3个月后Glasgow颅脑损伤转归分级(GOS)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治疗至第7天,患者脑水肿达高峰期,治疗前和治疗7天后两组患者脑水肿体积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14天后,治疗组患者脑水肿体积明显减少至(2.63±1.02)cm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意识转清醒率(46.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恢复良好率(42.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重残及死亡率(20.4%)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脑苷肌肽能减轻神经元的损害和脑水肿,改善急性颅脑损伤病人预后,提高生存质量,降低死亡及重残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必净治疗重症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6例重症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试验组6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病死率的差异,并评价患者APACHEⅡ评分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病死率为18.1%显著低于对照组38.3%,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APACHE II评分显著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必净治疗重症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疗效显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临床病死率,促进患者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同时,能明显降低患者APACHEⅡ评分,缓解病情严重度,提高患者健康生理状态,值得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添加合生元的早期肠内营养(EEN)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的影响,并观察病人预后和并发症情况。方法:选取重型颅脑损伤病人47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EEN,n=23)和研究组(EEN+合生元制剂,n=24)。对照组病人于伤后24~48 h内采用EN制剂开始营养支持;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了合生元制剂。病人于EN开始后第1、4、7、15天抽血检测CRP和PCT的变化。同时观察病人感染发生情况,比较入住ICU天数、平均住院费用、GCS评分、APACHEⅡ评分和30 d病死率等。结果:研究组病人营养治疗后第15天CR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CT于第7、15天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总体感染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营养第15天,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入住ICU天数和住院费用均明显降低(P0.05)。但APACHEⅡ评分和30 d病死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添加合生元的营养支持能更好地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炎性反应,缩短入住ICU天数,降低住院费用,改善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