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在冠心病患者中,准确判断心室壁活动异常区段的心肌存活,对冠状动脉再通术前适应证的合理选择、疗效观察及预后评价等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局部存活心肌的大量存在是冠脉再通术成功的必要前提,而坏死心肌区段即使给予良好的血供也无法恢复正常功能,同时,人们注意到局部心室壁活动的消失并不能反映心肌的坏死,有两种以前未认识的存活心肌存在于心室壁活动消失的心肌区段,即”冬眠心肌”(hibernating myocardium)与“顿抑心肌”(stunning myocardium),当恢复局部血供或间隔一段时间后,心室壁活动可明确改善。这两类存活心肌临床诊断较为困难,但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临床预后,因此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并成为90年代冠心病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1 冬眠与顿抑心肌的定义 1.1 冬眠心肌(HM)指长期的冠脉血供明显减低,局部心肌活动代偿性的降低或消失(即代偿性低调),但心肌细胞并未坏死,如冠脉血供改善,局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大鼠心梗后心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比较成年大鼠MSCs与乳鼠MSCs移植疗效,初步探讨同种异体移植的可行性。方法: 分别取大鼠和乳鼠的骨髓,体外分离、扩增培养MSCs,Brdu标记。在结扎冠脉后1-2 h 分别将大鼠MSCs和乳鼠MSCs分点注射到异体大鼠心脏梗死边缘区,6周后,采用超声心动图和解剖直测法获得大鼠心功能、心室重构和病理学资料。结果: 细胞移植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收缩末期内径短于、室壁厚于对照组,重量指数和心室腔都明显小于对照组。组织病理表现细胞移植组心梗区心肌数目多于、血管密度大于对照组,细胞外基质胶原的形成和血管周围胶原沉积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心梗区可见Brdu阳性细胞。但大鼠MSCs移植组和乳鼠MSCs移植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同种异体骨髓间质干细胞可以在心梗区定植,减少胶原形成,促进心肌和血管生成,从而延缓心梗后心室重构,提高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成年鼠干细胞移植与乳鼠干细胞移植具有相似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蔡辉  李筝  焦东东  郭郡浩  郭寒 《微循环学杂志》2010,20(1):13-15,F0003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大鼠血浆醛固酮(ALD)浓度的影响及防治心肌纤维化及心室重构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选择20只皮下注射异丙基肾上腺素二次(170mg/kg/次),6周后左室射血分数≤45%确定造模成功;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10)和美托洛尔治疗组(n=10,8mg/kg/天,共治疗12周);另10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18周后进行心功能指标、血浆ALD浓度检测,并取心肌观察组织形态学及胶原纤维染色。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心功能指标明显恶化,血浆ALD显著升高(P0.01),心肌纤维化和心室重构明显;(2)与模型组比较,美托洛尔组心功能明显好转,血浆ALD明显下降(P0.01),心肌纤维化和心室重构明显改善。结论:美托洛尔能通过降低CHF大鼠血浆ALD浓度而改善心功能,逆转心室重塑。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Sprague-Dawley(SD)大鼠AMI模型评价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对心梗后心室重构的改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通过结扎左前降支冠脉法制备大鼠急性心梗(AMI)模型40只,随机分为AMI组,法舒地尔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和卡维地洛治疗组,另设假手术组。连续给药4周后,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指标,同时留取大鼠心肌组织标本检测Rho激酶、TGF-β1、Bax、Bcl-2、MMP-9表达和Smad2/Smad3信号通路的激活状态。结果:(1)超声心动图检测显示:与AMI组比较,法舒地尔3个治疗组对AMI后心室重构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以中剂量组最佳。(2)与AMI组比较,治疗组Rho激酶和TGF-β1的m RNA水平、Bax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Bcl-2水平升高,Smad2/Smad3信号通路激活程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法舒地尔可抑制大鼠心梗后的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鼠心肌缺血后心肌间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活性变化与心室间质重构的关系。方法:用异丙肾上腺素(ISP)复制大鼠心肌缺血模型,用酶谱法测定心肌间质MMPs活性,氯胺T法测定胶原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I/III胶原比例,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结果:心肌缺血组(M组)MMP-2活性在1、2、4周分别是对照组(C组)的5.8倍、2.3倍(P<0.01)和1.7倍(P<0.05),MMP-9活性则分别是对照组的4.9倍、1.9倍(P<0.01)和1.4倍(P<0.05)。胶原含量、I/III胶原比例在2周、4周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电镜见缺血组心肌细胞坏死、间质胶原大量增生、结构紊乱。结论:心肌缺血后心肌间质内MMPs活性升高,可能是心室重构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对心力衰竭不同时期内心室组织内肌动蛋白α表达量的影响。方法90只Wistar大鼠,体重180~200g,雌雄不限,清洁级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心衰组(B组)、心衰后移植BMSCs组(C组),每组30只。按3d、1周、2周、3周、4周、6周时间段,取心肌组织做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t检测心肌的肌动蛋白α。结果心衰组与心衰后移植骨髓基质干细胞组的心肌型肌动蛋白α表达量在各个时间段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心衰组在各个时间段的α-actin的表达量较正常组高,分别高出对照组为:3d34%(P<0.01)、1周48%(P<0.01)、2周46.5%(P<0.01)、3周33%(P<0.01)、4周18%(P<0.05)、6周10%(P<0.05)。在心衰后BMSCs移植组分别高出对照组:3d35.6%(P<0.01)、1周53%(P<0.01)、2周57%(P<0.01)、3周52%(P<0.01)、4周45%(P<0.05)、6周40%(P<0.05)。心衰后移植骨髓基质干细胞组各时间段内的心肌型肌动蛋白α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心衰组,且下降的趋势不如心衰组明显。结论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可以在心肌内转化为心肌组织,延缓心衰的发展过程,骨髓基质干细胞是理想的心衰细胞治疗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7.
左玉兰  董晓惠 《医学信息》2009,22(6):571-573
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数量大量减少,而心肌细胞又是终末分化的细胞,不能再生,已坏死的心肌必然被纤维组织所代替,存活的心肌细胞代偿性肥大,导致心室重塑。当前治疗心肌梗死的主要方法为: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及冠脉搭桥手术,均不能挽救已经发生坏死和凋亡的心肌细胞。骨髓干细胞为多潜能细胞,具有分化成为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潜能。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技术作为21世纪最先进的技术之一,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胚胎干细胞-D3株(ES-D3)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移植治疗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是否有利于心脏结构的恢复和心功能的改善.方法 Wistar大鼠40只随机均分成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组1)、梗死未治疗组(组2)、培养基注射组(组3)、ES-D3移植组(组4)、ES-D3 bFGF移植组(组5).大鼠急性心肌梗死造模后1周移植体外分化并经标记的ES-D3,4周后进行心功能及组织学检测.结果 ES-D3体外能分化为心肌样细胞.梗死后4周检测表明,移植细胞在大鼠体内稳定存活.心功能及组织学检测表明,组2与组3大鼠无显著差异(P>0.05).与组2比较,组4和组5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均显著减小,左心室重量减轻(P<0.01);毛细血管密度显著增高(P<0.01);左心室功能显著改善.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移植ES-D3可以促进大鼠心血管新生、阻止心室重构、减少瘢痕面积、显著改善心功能,联合应用bFGF可进一步获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扎考比利(zacopride,ZAC)对腹主动脉缩窄所致大鼠压力超负荷性心室重构的改善作用。方法:通过腹主动脉缩窄构建大鼠压力超负荷心室重构模型,预防性给予ZAC、氯喹(chloroquine,Chlor)及ZAC+Chlor。连续给药8周,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功能;计算心重/体重比(HW/BW)和左心室/体重比(LVW/BW);左心室心肌组织HE染色;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心肌组织内向整流钾通道(IK1)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心肌组织Kir2.1的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vehicle)组相比,ZAC组大鼠心功能明显改善,LVEDS和LVEDD明显降低(P 0.05),LVEF和LVFS显著升高(P 0.01),HW/BW和LVW/BW显著降低(P 0.05),心肌肥大程度降低,心肌细胞横断面积明显减小(P 0.01),心肌超微结构明显改善。Chlor明显阻断了ZAC对腹主动脉缩窄所致压力超负荷大鼠心室重构的保护作用。与vehicle组相比,ZAC组大鼠心肌组织IK1蛋白表达和Kir2.1的mRNA显著升高(P 0.01)。结论:心肌IK1激动剂ZAC显著减轻大鼠左心室压力超负荷诱发的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10.
心肌梗死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因冠状动脉狭窄、闭塞,血流中断,部分心肌持续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进而心肌纤维化、瘢痕形成,最终发展为心力衰竭。目前临床上治疗心肌梗死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及心脏移植治疗。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能使闭塞血管再通,但不能挽救已坏死的心肌细胞、阻止心脏的远期重构;心脏移植技术由于受到了诸如供体数量紧缺、伦理争议及免疫排斥等制约而不能常规开展。随着基因工程和干细胞技术的发展,细胞移植在修复受损心肌细胞、促进细胞再生、抑制心脏重构等方面展现出巨大优势[1⁃5]。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MSCs)移植对大鼠实验性心肌梗死(MI)后心功能及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制作MI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12~14d经舌下静脉移植已转染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pEGFP-C1)的MMSCs,分4及8周检测动物的血流动力学、左心及全心质量指数、微血管密度测定、双盲计数法测定胶原含量,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的表达。结果移植组心率(HR)较同期模型组显著下降,4周时血压无明显改变,8周时则显著增高。移植组左心质量指数和全心质量指数均较同期模型组显著降低。移植组的微血管密度较同期模型组明显增高。移植组的胶原含量较同期模型组显著降低。结论移植MMSCs可改善实验性MI大鼠心功能及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12.
刘晓梅  牛晓红  王春芳  杨显荣 《医学信息》2002,15(5):319-319,323
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左室重构是临床上常见的进行性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由于左室重构引起左室扩大而导致心力衰竭是心肌梗死远期死亡的重要因素。因此 ,防治左室重构对改善心梗患者的预后极为重要。本文对 AMI后左室重构的发生机理、影响因素和治疗进展作一简述。1  AMI后左室重构的发生机理1.1  AMI后左室重构的原因 ,主要是梗死区室壁扩展和整体心室扩张。一般以 AMI后 6周为早期重构 ,6周至 1年为晚期重构 〔1〕。1.2 梗死区室壁扩展是 AMI后早期梗死区无收缩功能的心肌不成比例地变薄 ,以致造成局部的心室腔变形和内径扩大…  相似文献   

13.
正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闭塞而导致的急性心肌坏死。AMI后,左心室因大量心肌细胞坏死丢失,被瘢痕替代,引发左室重构和扩大,终致心力衰竭而死亡。尽管现在已进入冠状动脉再通治疗时代,常规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溶栓治疗能够挽救缺血心肌,缩小梗死范围,然而并不能再生修复坏死心肌,需要干细胞移植治疗方可能逆  相似文献   

14.
弹性纤维参与大鼠心肌梗死后重构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鼠心肌梗死重构过程中弹性纤维的变化及其机制和意义。方法SD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形成心肌梗死模型,于术后2、4、8、12、21周时,用Masson染色、Uana地衣红染色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观察梗死区弹性纤维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作半定量分析。结果心肌梗死后2周梗死区即出现弹性纤维,至8~12周最高,21周弹性纤维明显减少或缺如,以胶原纤维为主。IL-1β、TNF-α表达在梗死后2周时可见,并随时间而增强。结论弹性纤维参与心肌梗死后的愈合过程,干预弹性纤维的形成可能成为抗心室重构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后由于大量心肌细胞坏死、纤维瘢痕形成等原因造成心室重构和心功能下降,严重影响心梗患者的远期预后.天然材料或人工合成的水凝胶是一种新兴的生物替代材料,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和组织相容性,可模拟心肌细胞微环境的生化和机械特性,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心肌梗死的治疗研究中.水凝胶可单独应用,也可作为细胞/药物运载工具和平台.研究表明:将水凝胶-干细胞-药物复合物进行心肌注射后,可以增加室壁厚度,促进新生血管形成,提高移植干细胞的存活率,并实现生物活性药物的控释,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梗死后心室重构,促进心功能的恢复.就目前可注射水凝胶在治疗心肌梗死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O-1)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凋亡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取大鼠骨髓,体外分离扩增培养MSCs,HO-1腺病毒转染。结扎左前降支1 h后,分别将HO-1-MSCs、MSCs多点注射到大鼠心脏梗死区周边,对照组注射等量PBS。移植后第4 d,Western blotting检测梗死区周边HO-1蛋白、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ELISA检测梗死区周边组织细胞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b-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第7 d超声心动图检测各组大鼠心功能变化。4周后,取梗死区周边心肌行Masson染色和免疫组化CD34因子染色。结果: Adv-HO-1转染MSCs后获稳定表达;HO-1蛋白在HO-1-MSCs组的表达明显高于MSCs组和对照组(P<0.01);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明显低于其它2组(P<0.01);细胞因子VEGF、bFGF的表达不同程度地高于其它2组(P<0.01)。HO-1-MSCs组左室收缩功能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其它2组(P<0.01)。移植4周后,HO-1-MSCs组梗死区周边毛细血管密度明显高于MSCs组和对照组(P<0.01),HO-1-MSCs组心室壁变厚,心室腔明显缩小,胶原蛋白沉积减少。结论: HO-1修饰的MSCs分泌细胞因子协同HO-1蛋白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促血管新生,抑制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7.
背景:人羊膜上皮细胞在体外适当诱导条件下可分化为心肌样细胞,可望成为细胞心肌成形术的种子细胞,但在心肌梗死原位是否能分化成心肌细胞值得探讨。 目的:探讨人羊膜上皮细胞移植在心肌梗死原位的分化及对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用胰酶消化分离人羊膜上皮细胞,行流式细胞仪检测和免疫组化染色以鉴定其表型特征。结扎SD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以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实验分为人羊膜上皮细胞移植组、模型组及假手术组,人羊膜上皮细胞移植组于造模后1周经舌下静脉移植Brdu标记的人羊膜上皮细胞。移植后1,4,6周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心功能变化,应用苏木精-伊红和Masson染色观察心肌重构的变化,以免疫荧光双染色法检测人羊膜上皮细胞在心肌梗死区的植活与分化。 结果与结论:①所分离的人羊膜上皮细胞表达CD29、CD166、CD73和CK19,不表达CD44、CD34、CD45、CD80、CD86和HLA-DR。②人羊膜上皮细胞移植后6周,心肌梗死区仍可见Brdu标记的阳性细胞,表达心肌特异蛋白连接蛋白43、α-辅肌动蛋白和结蛋白。③移植组大鼠左心室纤维化程度明显低于模型组。④移植组大鼠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显著高于模型组(P < 0.01);舒张期左室前壁厚度和收缩期左室前壁厚度也显著大于模型组(P < 0.05)。提示人羊膜上皮细胞在心肌梗死原位可分化为心肌细胞,可减缓心室重构并改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8.
心肌梗死引起的瘢痕形成和并发的心肌功能降低,可继而导致心室重构和心力衰竭的发生。因此,恢复受损心肌组织功能的治疗必不可少,以干细胞为基础的心肌再生与修复治疗最终能够避免心室重构的进程和心力衰竭的发生。心脏疾病的细胞治疗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但目前仍然存在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由于现有临床治疗方案无法有效抑制心肌梗死(MI)后的负性心室重构,MI幸存者最终均发展至心力衰竭阶段,冠心病目前已取代风湿性心脏病成为我国患者心力衰竭的首要病因。寻求有效措施抑制MI后心室重构刻不容缓。水凝胶心肌内注射作为治疗MI的新方案,近几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本文将对水凝胶心肌内注射治疗MI的原理、现状、可能机制及前景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心室重构及心衰时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活性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室重构引起心肌纤维化和进行性心室扩张 ,最终导致心力衰竭。在心肌中存在能降解有所心脏基质成分的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s) ,是重构过程中引起心脏基质降解和心肌纤维化的主要因素。在心室重构和心力衰时MMPs的活性升高 ,使纤维胶原降解、细胞外基质重构和进行性心室扩张。研究MMPs的活性变化对限制心室重构和延缓心衰进展的治疗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