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探讨喉部分切除术治疗声门型、声门上型喉癌的疗效和功能恢复。方法对我院1992年7月--2003年8月间喉癌行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术的32例(占同期喉癌手术59.2%)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随访。其中声门型喉癌23例,声门上型喉癌9例;行喉裂开声带切除术室带下移修复术5例,垂直喉部分切除带状肌修复14例。垂直喉部分切除会厌修复3例,扩大垂直喉部分切除环舌根会厌吻合术1例,声门上水平部分喉切除术7例,扩大声门上水平部分喉切除术舌根修复2例。结果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6.9%(31/32)、87.0%(20/23)、72.2(13118)。总拔管率为90.6(29/32)。全部病例恢复经口进食,一经拔管均能发音。术后复发率为12.5%。结论喉部分切除术不仅是喉癌根治的有效术式,而且同时可以较好地保留喉的生理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会厌在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会厌在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 992年 1 2月~1 996年 1月 32例不同分期的声门型、声门上型喉癌行喉部分切除术 ,将残存会厌下移保留喉功能。结果  2 1例声门型喉癌术后 1 9例拔除气管套管恢复喉的全部功能 ;1 1例声门上型喉癌 5例恢复喉全部功能 ,并于术后 1 4~ 1 8d恢复吞咽功能 ,无 1例出现误吸引起严重并发症。 3年生存率 87 5 %(2 8/ 32 ) ,5年生存率 5 8 3%(7/ 1 2 )。结论 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术中会厌取材方便 ,无需重新进行皮肤切口 ;其喉面有完整粘膜 ,创面愈合时间短 ;喉结构重建扩大了喉的左右径 ,提高了术后拔管率同时防止误咽发生 ,对提高喉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喉部分切除术的疗效及修复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80至1999年施行喉部分切除术81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声门上型喉癌22例、声门型喉癌59例。结果声门上型喉癌3、5年生存率分别为66.7%、63.2%,声门型喉癌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2%、80.5%。拔管率声门上型喉癌为77.2%(17/22),声门型喉癌为93.2%(55/59)。结论喉部分切除术能保留大部分患者喉的呼吸及发声功能,是根治喉癌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喉部分切除术的疗效及喉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回顾分析1997~2006年施行各种喉部分切除术声门型喉癌75例。其中男71例,女4例。其中行CO2激光声带切除术12例,喉裂开声带切除术18例,喉垂直部分切除术33例,喉额侧部分切除术5例,喉扩大垂直部分切除术4例。环状软骨舌骨会厌固定(cricohyo idoepiglottopexy,CHEP)2例。结果本组75例患者3、5年生存率分别为97.3%、94.6%。其中T1、T2病变患者48例分别为97.9%和97.9%。T3、T4病变患者(27例)分别为92.5%和85.1%。全部患者吞咽功能及发声功能均可恢复,拔管率为92.1%(58/63)。术后1个月内拔管率为85.2%。结论喉部分切除术是根治声门型喉癌的首选治疗措施。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选择正确术式、正确的修复技术是保证手术的疗效及保留喉功能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喉垂直部分切除术治疗喉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2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36例声门型喉癌及跨声门型喉癌行喉垂直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声门型30例,跨声门型6例。26例行喉垂直部分切除术,10例行喉扩大垂直部分切除术。8例同时行功能性颈廓清术,20例行择区颈廓清术,8例探查患侧Ⅱ、Ⅲ区淋巴结未予颈廓清术。8例(T2N1M0,T3N1M0)声门型喉癌术后6周联合放疗。结果随访满3年患者31例,死亡2例,失访5例;随访满5年患者28例,死亡3例,失访6例。3年生存率80.55%,5年生存率69.44%。结论喉垂直部分切除术是临床上治疗声门型喉癌的有效术式,但需要严格把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6.
喉部分切除术17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喉部分切除术治疗喉癌的疗效。方法 :1 73例喉癌患者均行喉部分切除术 ,其中垂直半喉切除术 4 9例 ,水平半喉切除术 39例 ,额侧切除术 4例 ,保留会厌及甲状软骨板后 1 /3的扩大喉切除术 4 7例 ,喉近全切除术 (Pearson手术 ) 1 7例 ,喉近全切除环舌根吻合术 1 7例。结果 :1 6 8例恢复发音功能 ,1 4 5例 3个月内拔除气管套管。 3、5年生存率分别为 79.77%、6 9.94 % ,局部复发率为 1 8.5 0 %。结论 :进行喉部分切除一定要严格掌握各种术式的适应证 ,正确选择术式。在重建喉时 ,尽量恢复喉的发音、括约保护及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7.
声门型喉癌垂直喉部分切除术后修复方法探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研究声门型喉癌垂直部分喉切除术后修复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8例声门癌行垂直或扩大垂直部分喉切除术的临床资料 ,总结各种修复术后喉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 3、5年生存率分别为 87.2 %和80 .5 % ,总拔管率 93.1% ,全部患者均获得不同程度的发音功能 ;误吸 3例 ,全部恢复经口进食。结论 :声门型喉癌术后修复方法主要根据患者病变切除范围而定 ,对于病变切除小者选用带状肌瓣修复最理想 ,对于切除范围大者 ,则用鼻中隔软骨作支架 ;若为次全喉切除 ,则选用 Tucker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累及前联合的早期声门型喉癌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58例累及前联合的早期声门型喉癌临床资料,其中T1病变23例,T2病变35例,分别行侧前位喉部分切除术36例,无气管切开额前位喉部分切除7例,无气管切开的改良侧前位喉部分切除15例。结果:经治疗后所有患者发声及吞咽功能得到较好的恢复;1例侧前位喉部分切除术后未拔管,拔管率为97.2%;未做气管切开喉部分切除术者,1例术后因呼吸困难行气管切开,6例术后出现颈胸部皮下气肿,经加压包扎或皮下放置负压引流管,出院前均消失,无其他并发症。随访6个月~7年,复发3例,3、5年生存率分别为97.5%和91.8%。结论:合理选择最佳的术式,可使患者获取较好的肿瘤学和功能学检测结果,减轻患者痛苦,有利于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的探讨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 通过对 18例喉癌患者的手术治疗 ,就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方法 声门癌T1N0 M0 1例 ,T2 N0 M0 9例 ,T3N0 M0 2例 ,跨声门癌T3N1M0 3例 ,T3N2 M0 1例 ,T2 N0 M0 放射治疗后复发 1例 ,声门下癌T4N0 M0 1例 ;应用三种不同的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技术进行治疗。结果  3年生存率 94 .4 %。所有患者均于术后第 7~ 4 2天 (平均 17天 )拔除气管套管 ,拔管率 10 0 % ;所有患者均在术后第 14~ 3 0天 (平均 2 2天 )拔除鼻饲管。术后所有患者均完全恢复了喉的发声、呼吸、吞咽及维持声门下压的生理功能。术后的发音情况也令人满意。结论 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打破了以往根据喉癌肿瘤临床分期决定喉部分切除与否的传统观点 ,为喉癌的手术治疗提出了一条新的术式。它在保证完整、安全有效地切除喉肿瘤病灶的同时 ,更加考虑到患者术后的功能及生存质量的改善 ,同时又能达到喉全切除术同样的局部控制率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T1T2期声门型喉癌喉小部分切除术及疗效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T1、T2 期声门型喉癌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 112例T1、T2 期声门型喉癌 (T1N0 M0 、T2 N0 M0 )患者施行喉小部分切除术。对手术方法、术后功能的恢复、治疗效果及治疗优势进行了总结 ,并与激光、放疗作了对比 ;对术后披裂的活动、声门裂的形态及嗓音变化作了动态观察随访 ;应用Dr.speech嗓音质量评估软件对术前、术后嗓音质量做了分析对比。结果 :112例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 ,6~ 7d拆线 ,平均住院时间 9.76d。术后 2~ 3d恢复经口进食。住院期间顺利拔除气管套管 ,平均戴管时间 7.32d,拔管率 10 0 %。术后 1周 4 7例出现披裂活动减弱 ,但逐步改善 ,2个月后声门裂形态接近正常 ;术前与术后 2个月、6个月Shimmer和NNE对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术后 1周与术后 2个月、6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随访满 3年76例 ,全部生存 ;满 5年 36例 ,35例生存 (1例不明原因死亡 ) ;复发 2例。结论 :喉小部分切除术视野清楚 ,病变切除彻底 ,短期内顺利恢复了饮食及语言功能 ,并提高了发声质量 ,治疗T1、T2 期声门型喉癌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老龄喉癌喉部分切除术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老龄喉癌患者行保留喉功能切除术的远期疗效。方法 总结1986 ̄1996年间99例65岁以上老龄喉癌患者行各种喉部分切降术的临床资料,其中声带切除44例、垂直半喉切除31例、声门上水平半喉切除15例、声门水平切除2例、水平垂直(3/4)切除22例、喉近全切除5例、喉全切除环咽吻合10例。结果 术后全部病例均恢复了发音功能及吞咽功能,拔管率为91.9%。术中无死亡,术后无严重并发症。3、5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喉癌的术式及疗效,以改进治疗并提高喉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方法分析临床随访的108例行手术治疗的喉癌患者资料,其中声门上型33例,声门型71例,声门下型4例,按UICC2002年分期标准,I期27例,II期42例,III期25例,IV期14例。行喉部分切除83例,全喉切除25例。结果108例手术患者1年生存率94.5%,3年生存率81.3%,5年生存率为75.4%。其中声门上型1年生存率86.3%,3年为65.2%,5年为63.2%;声门型1年生存率98.1%,3年为91.1%,5年为84.2%。早期肿瘤(I、II期)1年生存率100%,3年生存率88.4%,5年生存率84.1%;晚期(III、IV期)肿瘤1年生存率87.2%,3年生存率71.8%,5年生存率59.0%。早期与晚期患者之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不同发病部位(声门型、声门上型)患者之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掌握喉癌手术指征,在保证手术安全缘的情况下,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运用最优的手术切除和喉功能重建方法,综合治疗,可有效地提高喉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应用保留杓状软骨的喉次全切除喉功能重建术治疗T3 喉癌 (声门及声门上型 )的拔管率和 3、5年生存率。方法 对 2 0例T3 级喉癌 ,其中声门型 3例 (T3 N0 M0 )、声门上型 17例(T3 N1 M0 5例 ,T3 N0 M0 12例 ) ,根据病变范围行保留单侧或双侧杓状软骨喉次全切除及功能重建术 ,并设计环咽吻合术式。结果  3、5年生存率分别为 16/ 17(94 1% )和 11/ 12 (91 8% )。全部患者均恢复了吞咽和发音功能 ,拔管率为 95 0 %。结论 保留杓状软骨喉次全切除及功能重建术是治疗T3 喉癌的一种很好术式。手术的关键是不能损伤杓状软骨及喉返神经 ,设计好环咽吻合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喉鳞状细胞癌患者接受环状软骨上喉次全切除(supracricoid partial laryngectomy,SCPL)术后喉功能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6年采用SCPL治疗喉鳞状细胞癌患者38例,其中声门上型17例,声门型21例;术后辅助放射治疗8例,剂量累计为60~65 Gy。对切除(或)保留会厌、保留一侧(或)双侧杓状软骨患者术后呼吸、发音、吞咽功能分别进行评估。所得结果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检验。结果所有患者随访至今,无失访;3年生存率81.6%,5年生存率73.7%。其中声门上型喉癌3年生存率76.5%,5年生存率64.7%;声门型喉癌3年生存率85.7%,5年生存率81.0%。所有患者均拔除气管套管,拔管率为100%。切除会厌和一侧杓状软骨患者的误咽评分、平均气管套管拔除时间、平均鼻饲胃管拔除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均高于其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呼吸、发音评估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CPL对喉癌治疗和喉功能保留有积极意义,临床分析表明会厌和一侧杓状软骨切除对于患者远期喉功能恢复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T3期声门上喉癌喉功能保留手术的可行性、技术操作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2003年收治的T3期声门上癌70例,均行喉功能保留手术,其中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42例,喉声门上水平垂直部分切除术19例,喉环状软骨上部分切除术8例,喉近全切除术1例。以胸骨舌骨肌肌筋膜瓣、颈阔肌肌皮瓣、双蒂接力肌甲状软骨膜瓣、甲状软骨膜瓣等修复喉腔组织缺损,重建喉功能。全部患者均接受术后放疗(剂量50~60Gy)。结果:3年生存率为79.2%,5年生存率为68.4%。70例患者中已拔管60例,拔管率为85.7%。全部患者均恢复经口进食,无明显呛咳及吞咽困难。所有患者均发声成功,无一例因喉腔闭锁而致发声失败。结论:T3期声门上癌虽属晚期喉癌,但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熟练运用多种修复方法,提高外科手术技巧,保留喉功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Pearson术式治疗晚期喉癌28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Pearson术式在治疗晚期喉癌中的作用。方法:采用Pearson术式治疗28例晚期喉癌,对其中的26例同期行颈清扫术或分区性颈清扫术。结果:术后随访3~5年,27例(96.4%)能发声,其中发声良好者11例,一般14例,差2例。无一例误咽。3年生存率为78.6%,5年生存率为68.4%。结论:Pearson术式治疗晚期喉癌,既能保留喉的大部分功能,又能根治病变,提高了一部分传统上需做喉全切除术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环上喉次全切除喉功能重建41例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环上喉次全切除喉重建术的治疗效果和喉功能重建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4 1例接受该术式的T2 ~T4期喉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声门型 35例 ,声门上型 6例 ;行环舌会厌固定术 2 3例 ,环舌固定术 18例。结果 :3年生存率 83.3% (30 / 36 ) ,5年生存率 71.4 % (2 0 / 2 8) ;拔管率为 92 .7% (38/ 4 1)。 1例因误吸严重而行咽气管分离术 ,余 4 0例均恢复了正常吞咽。全部患者均能利用新喉发音。结论 :环上喉次全切除喉功能重建术既能彻底切除肿瘤 ,又能恢复喉的三大基本功能 ,是中、晚期喉癌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环舌会厌固定术2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环舌会厌固定术的手术指征、功能保留及远期疗效。方法 :应用环舌会厌固定术治疗喉癌2 1例。结果 :一次拔管率 95 .2 4 % ,多在术后 2 8d内完成 ,无终生带管。全部恢复经口进食。发音恢复亦令人满意 ,无一例局部复发。结论 :环舌会厌固定术具有适应范围广、手术方法简单、长期肿瘤学与喉功能保留效果满意等特点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环状软骨上喉次全切除喉功能重建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8~2005年行环状软骨上喉次全切除并行喉功能重建18例,其中声门型癌12例,声门上型癌6例。采用环状软骨-舌骨-会厌固定术式(CHEP)11例;气管.环状软骨、舌骨会厌固定术式(TCHEP)1例;环状软骨-舌骨固定术式(CHP)6例。结果18例患者术后均拔管,拔管率100%。CHEP术式,拔管时间为14~18d,平均15d;TCHEP术式,拔管时间20d;CHP术式拔管时间18—25d,平均21d。全部病例术后恢复呼吸及发音功能,保留会厌(CHEP,TCHEP)术式,短期误咽发生率为41.6%;切除会厌的CHP术式误咽发生率为100%。按术后8周评价,保留会厌者均无误咽,而切除会厌者误咽发生率占33.3%。术后随访,3年生存率88.8%,5年生存率75%。结论根据喉癌发生的部位和累及的范围选择环状软骨上喉次全切除,采用不同术式和重建方法,既能良好地保留喉功能,又能完整地切除喉肿瘤,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