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尿液有形成分两种仪器检测结果的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和探讨流式细胞仪UF1000i和尿化学分析仪CLINITEK500检测尿液有形成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836份尿液标本以流式细胞仪UF1000i分析系统检测红细胞(RBC)、白细胞(WBC)、管型(CAST)等成分,尿化学分析仪CLINITEK500测定尿液中LEU、BLD、PRO等指标,与显微镜下人工判定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尿流式细胞分析仪在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都优于尿化学分析仪,经X2检验在a=0.05水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仪器联合应用可以降低单用其中一种仪器的假阳性及假阴性率。  相似文献   

2.
尿液检查是临床最常用的化验项目,很多疾病可通过尿液检查而获得早期发现。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尿液电脑分析仪逐步代替了传统的尿常规检验.我科近年也引进尿十项检测仪,可检测出尿中十项指标;①酸碱度(PH)、②葡萄糖(GLU)、③蛋白(PRO)、④比重(SG)、⑤血(BLD)、⑥酮体(KET)、⑦阳红素(BIL)、⑧尿胆原(URO)、⑨亚硝酸盐(NIT)、⑩白细胞(LEU),这样扩大了尿常规的检测范围,为临床提供了更多的数据,大大提高了尿液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然而,尿十项中,各种管型等仪器检测不出,因此蛋白阳性…  相似文献   

3.
头孢拉定致药物性血尿3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彭英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6):1187-1187
例1:男,10岁。体重30kg,因饮食不洁出现腹泻,大便稀水样。后到当地卫生院给诊断为急性胃肠炎,给予头孢拉定肌注2次,每次肌注1.0g,第2次肌注后1h出现腹痛,解肉眼血尿3次,每次尿量少,未给特殊处理。于第2天早到我科就诊,急查尿常规为PRD(++),BLD(+++),pH5.5,KET(-),GLU(-)。镜下红血球(++++),无管型,给予止血,碱化尿液,静滴氨苄青霉索治疗。第2天早复查尿常规PRD(+),BLD(-).pH6.0,镜下无红细胞,查肾功能正常,住院3d后出院,随访无异常。  相似文献   

4.
留置尿管患者尿道口不同护理方法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温开水在留置尿管病人尿道口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4例短期留置导尿的男性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用温开水及0.02%碘伏进行尿道口护理,分析两组留置导尿后1、3、5天尿液标本细菌检测结果.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尿常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温开水作为男性留置尿管患者的尿道口护理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剧烈运动引起肾功能异常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了解剧烈运动对肾功能影响。方法 用尿沉渣流式细胞仪 (UF 10 0 )、放射免疫等方法 ,测定45名健康男女学生剧烈运动前后尿红细胞 (RBC)、白细胞 (WBC)、管型 (Cast)、上皮细胞 (EC)、结晶 (X’TAL)、病理管型 (P .Cast)、小圆上皮细胞 (SRC)、总蛋白 (PRO)、白蛋白 (Alb)、α1 微球蛋白 (α1 MG)、β2 微球蛋白 (β2 MG)、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N 乙酰 β D氨基葡萄糖苷酶 (NAG)及电导率等指标 ,以评价剧烈运动前后肾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剧烈运动前后及休息后男生尿RBC、WBC、Cast、EC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女生剧烈运动后尿Cast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男女生尿X’TAL、P .Cast、PRO、SRC、Alb、α1 MG、β2 MG、RBP及NAG剧烈运动后显著增加 (P <0 .0 1或P <0 .0 5 ) ,而电导率运动前后无明显变化 (P >0 .0 5 )。结论 剧烈运动会导致肾功能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尿常规检查在诊断心源性脑梗死疾病中应用价值,为临床提高此类患者诊断正确率提供可靠依据,保障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方法指定同一名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检验人员对研究组心源性脑梗死患者与对照组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尿常规临床检验,检验内容包括尿液中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尿比重、尿蛋白水平、血肌酐水平等。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尿常规检测结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患者尿常规检测结果中白细胞计数(5.54±2.48)×10^9/L、红细胞计数(61.53±25.34)×10^12/L以及血肌酐水平(114.36±24.87)μmol/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的(3.29±1.71)×10^9/L、(7.92±3.50)×10^12/L、(89.67±16.54)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尿液中尿比重1.01±0.30以及24h尿蛋白水平(0.06±0.01)g/L与对照组患者的(1.01±0.23)、(0.05±0.01)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尿常规检测可准确区分心源性脑梗死及非心源性脑梗死疾病,且尿常规检测具有取材方便,可快速获得结果,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等优点,利于患者接受检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3种方法检测尿红细胞敏感度和准确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UF-100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尿液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3种方法检测尿中红细胞(RBC)的敏感度和准确性。方法按要求收集2000份尿液样本,按仪器操作规程和尿沉渣显微镜检查规程,分别使用UF-100尿沉渣分析仪、GEB-600尿干化学分析仪和光学显微镜测定尿中RBC(每高倍视野大于3个为阳性样本),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和配对资料卡方检验。结果3种方法检出RBC阳性率分别是:尿干化学法38.5%,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法33.0%,镜检法25.0%,尿干化学法及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法明显高于镜检法,三者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方法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尿中RBC检测的敏感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百色地区壮族健康青年、老年人群外周血细胞各项参数的差异。方法对2012年9月至2013年10月于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体检的1712例壮族健康青年和老年人外周血细胞参数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男性和青年男性之间,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血细胞比容(H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女性与青年女女性之间, RB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男性与老年女性之间,RBC、Hb、MCV、MCH、MCHC、血小板比容(PCT)、HCT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男性与青年女性之间, RBC、Hb、MCV、MCH、血小板(PLT)、PCT、H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性别和年龄的百色地区壮族健康者外周血细胞部分参数存在明显差异,有必要根据年龄和性别建立适合本地群人群的血细胞参数参考区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肢体被动功能锻炼对脊髓损伤患者骨质疏松的预防作用。方法将26例外伤性脊髓损伤所致截瘫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3例,实验组进行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对照组按照外伤瘫痪患者护理常规进行。常规x线片观察两组患者锻炼前后(入组时和4个月后)腰椎及股骨近端的松质骨密度变化,同时分别检测两组患者锻炼前后(入组时和4个月后)血清碱性磷酸酶、血钙、尿Ca/Cr及尿羟脯氨酸含量。结果腰椎及股骨近端的松质骨密度实测值与入组时比较,锻炼后(4个月后)两组均有下降趋势,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入组时比较,锻炼后(4个月)实验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钙、尿Ca/Cr及尿羟脯氨酸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碱性磷酸酶血钙、尿Ca/Cr及尿羟脯氨酸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锻炼后(4个月)两组间除血清碱性磷酸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钙、尿Ca/Cr及尿羟脯氨酸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对脊髓损伤患者骨质疏松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过敏性紫癜患儿尿液PAI-1含量的改变及其与疾病的关系。方法 用ELISA法检测尿液PAI-1含量,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尿微量蛋白,常规生化方法检测肾功能。结果 NS组尿液PAI-1含量升高(P〈0.05),PAI-1与尿微量蛋白无明显相关性(P值均〉0.05),和血肌酐值呈正相关;HSPN组尿液PAI-1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HSP无肾炎组尿液PAI-1无明显变化。结论 尿液中PAI-1含量可成为反映肾脏局部血管损害的一项指标,该指标对过敏性紫癜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43例肾小球肾炎患者用Meier-600Ⅰ尿液化学分析仪和显微镜法检测尿红细胞对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诊断的意义。方法用Meier-600Ⅰ尿液化学分析仪检测尿液标本,再用显微镜法复检,并与RBC形态进行相关分析。结果Meier-600Ⅰ尿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急、慢性肾小球肾炎尿RBC阳性率分别是95.3%、55.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患者尿中血红蛋白可能来自血液。仪器检测急、慢性肾小球肾炎尿RBC较敏感。  相似文献   

12.
肾病综合征患者血和尿中PAI-1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患者血、尿PAI-1浓度的改变及其与疾病的关系。方法 分为正常对照组、肾病综合征组,采集激素治疗前后血浆和尿液标本用ELISA法检测PAI-1的含量,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尿清蛋白,常规生化方法检测肾功能。结果 肾病综合征组血、尿PAI-1含量升高(P〈0.05),血浆和尿液中PAI-1与尿清蛋白浓度无明显相关性(r=0.247,0.234,P〉0.05),尿液PAI-1和血肌酐值呈正相关(r=0.37,P〈0.05)。激素治疗后比治疗前PAI-1水平降低。结论 PAI-1在肾病综合征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运动训练后尿蛋白阳性组与尿蛋白阴性组尿液中尿酸水平之间的差异。方法对某部101例新兵进行训练2周后同时进行尿蛋白、尿液中尿酸、尿肌酐、血肌酐的检测,将训练2周后尿常规检测尿蛋白阳性13例为A组;训练2周后尿常规检测尿蛋白阴性88例为B组;同时为除去A、B两组尿浓缩程度的不同,在B组中选取尿肌酐/血肌酐比值平均值与A组近似的12例为C组。用两样本t检验分别统计尿蛋白阳性组(A组)与尿蛋白阴性组(B组与C组)尿液中尿酸水平差异。结果结果A组与B组,A组与C组尿液中的尿酸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训练后尿蛋白阳性组比尿蛋白阴性组尿液中尿酸水平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需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0.3%尼泊金乙酯对尿液中尿酸(uA)及清蛋白(u—MA)检测结果是否有影响。方法收集新鲜尿标本,加入0.3%尼泊金乙酯前检测UA、U—MA;按照100mL尿液中加入0.5mL0.3%尼泊金乙酯室温保存尿液0h、4h、8h、12h、24h,分别检测尿液中的UA、U—MA,将检测结果与加入0.3%尼泊金乙酯前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新鲜尿标本加入0.3%尼泊金乙酯前检测UA、U—MA结果与0.3oA尼泊金乙酯保存尿标本0h、4h、8h、12h、24h后检测UA、u—MA的结果呈正相关,相关性良好(r〉0.975),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3%尼泊金乙酯对尿液中UA、U~MA检测结果无影响,可作为部分尿液检验项目的防腐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UF1000i和尿化学分析仪CLINITEK500检测尿液有形成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 836份尿液标本以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UF1000i分析系统检测红细胞(RBC)、白细胞(WBC)、管型(CAST)等成分,尿化学分析仪CLINITEK500测定尿液中LEU、BLD、PRO等指标,与显微镜下人工判定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UF1000i 在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都优于尿化学分析仪,经χ2检验在α=0.05水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仪器联合检测制定的复检规则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和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和比较不同清洗方法对疑似“尿路感染”女性患者的尿常规化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经尿常规化验拟诊为“尿路感染”的女性患者34例,随机分为会阴冲洗组(n=8)、自行家中清洗组(n=12)和医院清洗组(n=14),分别用不同方法清洗会阴,清洗后重新留取中段尿复查尿常规。对清洗前后尿常规结果进行比较,复查尿常规结果仍异常者,再行清洁中段尿培养进行确诊。结果经3种方法清洗后,82.4%(28/34)患者复查尿常规转阴;6例尿常规仍为阳性,经尿培养确诊3例尿路感染,清洗前后尿常规的假阳性率分别为91.2%(31/34)和50.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82,P〈0.05)。3组复查尿常规的转阴率分别为87.5%,83.3%和78.6%,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会阴清洗能够降低尿常规化验的假阳性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尿中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的检测在肾病中的意义。【方法】用连续监测法在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正常对照组、肝胆疾病组、肾小球肾炎组及尿路感染组患者尿中的GGT活性。【结果】正常对照组尿液GGT活性高于血液,有显著性差异(P〈0.01)。肝胆疾病组血清GGT升高而尿液此酶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肾小球肾炎组尿GGT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也明显高于尿路感染组,而血清中GGT值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尿路感染组血、尿GGT,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小球肾炎组阳性数为47例,阳性率为90.4%,尿路感染组阳性数为2例,阳性率为3.6%。肾小肾炎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尿路感染组。【结论】测定尿液中GGT的活性有利于肾病和尿路感染的鉴别。  相似文献   

18.
更换集尿袋频率与尿路感染发生的关系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每天更换集尿袋与否的分组对照观察,评价其对尿路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计算观察组与对照组间尿液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阳性率及取尿管后尿频尿急症状发生率方面的差异,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70例)各有2例经尿袋放尿口取样的尿液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数〉200/ml(x^2=0.214,P〉0,05)0分别有5例和7例大肠杆菌〉10^5/ml(x^2=0.050,P〉0.05);其中分别有5例和4例取出导尿管后有尿急、尿频症状(x^2=0.0046,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间在尿液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阳性率及取尿管后尿频、尿急症状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每天更换集尿袋对留置尿管患者尿液中细菌生长、尿路刺激发生,没有显著的预防意义。  相似文献   

19.
UF-1000检测正常儿童尿液有形成分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UF-1000检测1279例正常儿童尿液的有形成分,为临床建立正常儿童尿有形成分的生物参考范围提供依据。方法:应用UF-1000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检测1279例正常儿童晨尿中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及管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UF-1000检测尿液有形成分生物参考范围:(1)红细胞:男:0~15个/μl;女:0~19个/μl;(2)白细胞:男:0~8个/μl;女:0~22个/μl;(3)上皮细胞:男:0~11个/μl;女:0~13个/μl;(4)管型:0~1.1个/μl。结论:1~12岁正常儿童尿液中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数性别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年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管型数性别与年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临床应用时应注意不同性别间参考范围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干预治疗对肥胖儿童颈动脉弹性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肥胖儿童实施干预治疗后颈动脉弹性功能的变化。【方法】利用血管回声跟踪(Echo~Tracking,ET)技术检测肥胖儿童干预治疗前、后双侧颈动脉弹性系数(Eρ)、硬化度(β)、顺应性(AC)及内中膜厚度(IMT),比较干预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1年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干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6个月Eρ、β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AC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Eρ、β降低,AC增高,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年与治疗6个月的组间比较:Eρ、β降低,AC增高,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后IMT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T技术可早期、敏感、无创的评价肥胖儿童干预治疗效果,并可动态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