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就血吸虫病预防药青蒿琥酯与血吸虫病治疗药吡喹酮两药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小鼠口服青蒿琥酯300mg/kg,对第7,8天的童虫有杀灭作用,减虫率为71.6%,减雌庇为72%;口服吡喹酮300mg/kg对第7天童虫无效,对第30天成虫有明显杀灭作用,减虫率为72%,减雌率为78.3%,青蒿琥酯与吡喹酮同服,或者先服吡喹酮后服青蒿琥酯均明显影响青蒿琥酯的杀童上  相似文献   

2.
青蒿琥酯对家兔预防血吸虫病优化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本文就口服青蒿琥酯预防家兔日本血吸虫病的最佳给药方案进行了探讨,拟为血吸虫病流行区短期或长期接触疫水的人群,制定最佳服药言安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设22个试验组按不同给药方案喂服青蒿琥酯,比较各组的减虫率,减雌虫率和治愈率,从而得出最佳的给药方案。结果;各种方案以感染后第7天首服青蒿琥酯,剂量为16mg/kg,每周1次,连服4次的给药方案效果最好,减虫率为99.5%。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西咪替丁对青蒿琥酯抗日本血吸虫活性的影响.方法4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10只.D组为不用药对照组,A、B、C 3组于攻击感染后第7天开始肌注给药:A组单用青蒿琥酯,B组西咪替丁和青蒿琥酯联合用药,C组单用西咪替丁.于感染后46 d剖杀小鼠,并分别比较A组和B组、C组和D组的减虫率、减雌率、肝组织减卵率、雌虫子宫内减卵率.结果单用青蒿琥酯组和联合用药组的减虫率分别为82.33%、95.91%(P<0.05),减雌率分别为83.64%、97.44%(P<0.05),肝组织减卵率分别为99.87%、99.97%(P<0.05),雌虫子宫内减卵率分别为91.17%、98.89%(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单用西咪替丁组的减虫率、减雌率、肝组织减卵率、雌虫子宫内减卵率分别为12.63%、14.11%、7.35%、7.22%(P>0.05).结论西咪替丁具有增强青蒿琥酯抗日本血吸虫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后第7天起灌服青蒿琥酯300mg/kg次,每周1次,共4次。于每次给药后的3、5天收集童虫、制成奖浆,作薄层淀粉电泳,胶中有关同工酶经底物显色,作酶活性定性观察。另设相应时间的不给药对照组。观察发现:该药对苹果酸脱氢酶(MDH)、6-磷酸甘露糖酶(MPI)和酸性磷酸酶(ACPH)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磷酸葡萄糖异构酶(PGI)的活性抑制不明显,提示青蒿琥酯对日本血吸虫童虫的能量  相似文献   

5.
实验证明,实验动物在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后第7天开始服用蒿苯酯,每周1次,连服4~6次,对小鼠、家兔及犬体内的血吸虫童虫有明显杀灭效果.小鼠300mg/kg连服4次的减虫率为89.1%;家兔40mg/kg、连服4次和80mg/kg、连服6次的减虫率分别为99.2%和100%;犬45mg/kg、连服4次的减虫率为97.1%.口服较安全.比较蒿苯酯、呋哺丙胺和吡喹酮三种抗血吸虫药物杀灭血吸虫童虫的效果证明,选用等毒剂量和等剂量的效果,以篙苯酯为最佳.  相似文献   

6.
免疫毒素用于预防日本血吸虫病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索免疫毒素(生物导弹)预防日本血吸虫病的作用。应用定位于日本血吸虫成虫表膜、尾蚴膜、童虫膜、虫卵卵壳及卵内毛蚴膜的单克隆抗体NP11-4,通过化学方法将青蒿琥酯(桂林制药厂生产)和NP11-4偶联制成免疫毒素。根据L9(34)正交表,C57BL/6小鼠随机分为9个实验组,每组8只。实验因素共4个,其中免疫毒素剂量为0.5、1.5、4.5mg;给药途径为腹腔注射、皮下注射和眼眶静脉注射;给药次数分为1、2和3次;感染程度为攻击20、60和180条属从对照组分别单独注射SPZ/0腹水、NP11-4单抗、青蒿琥酯。尾蚴感染后第0天,颈椎脱臼处死…  相似文献   

7.
MFI小鼠人工感染曼氏血吸虫3周后,经主动脉和门静脉灌注收虫,幼虫暴露在含不同剂量环孢素A的199型培养液中体外培养,药物所致的虫体损害作扫描电镜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对曼氏血吸虫病的临床诊断认识,减少误诊误治。方法报道2例曼氏血吸虫感染,并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曼氏血吸虫病是一种输入性血吸虫病,其可引起发热,胃肠道症状等急性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确诊主要依据粪检或直肠黏膜活检找到曼氏血吸虫卵,吡喹酮等药驱虫治疗对大多数患者有效。结论对不明原因的发热,胃肠道综合征等的患者,在治疗效果不佳,且以常见病难以解释时,要注意询问患者的流行病学史,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氯硝柳胺控释贴膜防御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的初步效果。方法小鼠和家兔于感染前7天将氯硝柳胺控释贴膜贴于背部皮肤上,进行感染后,观察其预防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的初步效果。结果氯硝柳胺控释贴膜预防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的效果(减虫率)分别为72%和46%。结论氯硝柳胺控释贴膜对小鼠预防尾蚴感染有一定效果,对家兔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0.
离体的日本血吸虫雌性成虫在含肿瘤坏死因子的培养液中培养72h后,产孵量明显高于不含TNF-α的对照组。在TNF-α为10ng/ml-40ng/ml范围内,雌虫产卵量与TNF-α呈剂量信赖性,感染血吸虫的小鼠经尾静脉反复注入多克隆抗TNF-α抗血清后,其肝脏减卵率达28.4%,结果提示TNF-α具有促进雌虫产卵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青蒿琥酯预防日本血吸虫病系列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蒿琥酯(Artesunate)为1987年经卫生部批准上市的一类新药,由广西桂林制药厂发明并独家生产,当时主要用于恶性疟疾的治疗和抢救,被认为是一种速效抗疟药,广泛用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疟区。1992年,李思温、吴玲娟等发现该药同时具有杀灭进入体内的日本血吸虫童虫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日本血吸虫(大陆株)融合蛋白加福氏佐剂免疫小鼠,攻击感染后,不但可减少虫负荷(减虫率为29.2—51.0%),还可降低血吸虫雌虫的产卵量(减卵率为52.1—74.3%),血清抗体在初次免疫后3周即明显升高,并持续维持较高的水平。结果表明,经大肠杆菌表达的日本血吸虫重组融合蛋白能诱导抗攻击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力,可望作为混合多价疫苗的候选组份而大规模的生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巴豆叶乙酸乙酯提取物(ethyl acetate extract from the leaves of Croton tiglium, EAELCT)体内外抗血吸虫的活性及对血吸虫感染小鼠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分泌的调节作用。方法 体外抗血吸虫试验采用人工脱尾制备的血吸虫童虫,滴加于6孔培养板,45条童虫/孔,分为不同浓度EAELCT组、空白对照组、DMSO组以及吡喹酮组,比较各组童虫的死亡率;体内抗血吸虫试验采用血吸虫尾蚴腹部贴片法感染小鼠,建立血吸虫感染小鼠模型,感染后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吡喹酮组、EAELCT高剂量组(0.3 g/kg)、EAELCT中剂量组(0.15 g/kg)和EAELCT低剂量组(0.075 g/kg)组。体内杀血吸虫童虫和成虫试验分别在感染后第1天和感染后第29天用不同剂量EAELCT连续灌胃7 d,并分别采集感染前、感染后第14天、第29天及感染后第21天、第42天的血液,分别于第29天和42天处死小鼠,收集肝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内的虫体,计算杀虫率。采用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IFN-γ、IL-2、IL-5、IL-13细胞因子的含量。收集...  相似文献   

14.
自由基调节青蒿素类药物的抗血吸虫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血吸虫病化疗史上 ,许多药物如吡喹酮等 ,均有不同程度的杀灭童虫作用 ,但远不如对成虫的作用强。上世纪 80年代研制的新型化合物Ro15~ 5 4 5 8虽说对不同虫种和不同发育期的血吸虫均有效 ,甚至疗效优于吡喹酮 ,但由于其毒性推广至人体有相当大的难度。环孢菌素A为临床使用的免疫抑制剂 ,具有广谱抗寄生虫作用 ,其抗曼氏血吸虫的特点是预防作用好 ,无论是感染后 ,或是感染前 ,甚至感染前 10 0d用药仍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但因其固有的免疫抑制特性 ,不可能推广至人群作大规模应用。青蒿素类药物是目前使用的抗疟药 ,且兼有抗血吸虫作用。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早老素在日本血吸虫生殖发育及产卵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收集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小鼠后16、18、24 d后虫体,首先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早老素在上述3个阶段表达;从感染后28 d雌虫中分离卵巢,荧光定量PCR分析早老素在卵巢的表达量.体外培养28 d雌雄合抱的成虫,应用siRNA对早老素进行干扰,10 d后,观察早老素被敲降后对血吸虫产卵量,雌雄合抱及生殖系统的影响.结果 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早老素在24 d雌虫表达量明显上调,同时证实该基因在卵巢组织高表达.当早老素被敲降后,雌雄合抱率和雌虫的产卵量也有明显下降.激光共聚焦结果显示相对于对照组和Mock组,RNA干扰组的生殖细胞减少,生殖系统形态出现异常.结论 早老素在日本血吸虫生殖发育和产卵中起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吡喹酮、氯硝柳胺、丙硫咪唑单独用药及联合用药灌胃预防小白鼠日本血吸虫感染及小剂量吡喹酮与两种透皮剂(二甲亚砜和Azone)分别配成霜剂对小鼠透皮防护的效果。方法 灌胃给药实验分组为吡喹酮120mg/kg、吡喹酮80mg/kg合并丙硫咪唑20mg/kg、氯硝柳胺120mg/kg、氯硝柳胺80mg/kg合并丙硫咪唑20mg/kg和空白对照五组,皮涂给药两个实验组和一个空白对照组,八组均为小鼠12h防护试验。结果 上述灌胃给药四组与对照组相比,减虫率分别为91.77%、93.32%、76.39%、49.69%;两种霜剂皮肤防护效果均达100%,且各组减虫率与抗体阳性率相一致。结论 灌胃给药各组均有明显的防护作用,且低剂量联合用药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同时进一步证实吡喹酮剂防护效果确实,两种透皮吸收促进剂作用明显,为血吸虫现场防护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MFI小鼠人工感染曼氏血吸虫3周后,经主动脉和门静脉灌注收虫.幼虫暴露在含不同剂量环孢素A的199型培养液中体外培养.药物所致的虫体损害作扫描电镜观察.药物作用24小时后,幼虫口吸盘出现肿胀、结构变形;外皮层显著水肿;进行性表皮损害和口吸盘闭锁,最终导致幼虫死亡.本结果表明,环孢素A具有直接杀曼氏血吸虫幼虫的作用,而口吸盘外皮质似乎是药物攻击的靶结构.  相似文献   

18.
日本血吸虫大陆株26KDa基因重组蛋白保护性免疫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rSjc26GST分别抗原可诱导宿主产生抗日本血吸虫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力,获得免疫的小鼠虫贡荷与肝、脾组织中虫卵负荷均下降,减虫率与肝、脾减卵分别为30与57.11%、79.97%。ELISA测免疫鼠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明显升高。提示rSjc26GST作为日本血吸虫病候选疫苗矍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采用纯化的日本血吸虫成虫31/32KD蛋白加福氏佐剂免疫小鼠,不仅可减少虫负荷(减虫率28.1%),还可降低血吸虫成虫的产卵量(减卵率71.4%)。抑制虫卵内芽肿的形成.结果提示,日本血吸虫成虫31/32KD蛋白具有较高的减卵率.可望作为混合多价疫苗的侯选组分.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不同剂量的阿苯达唑对小鼠体内不同发育阶段的日本血吸虫的杀灭作用进行了实验以观察。阿苯达唑的剂量为400mg/kg.d,分别于感染尾蚴后第7天、14天、21天和28天一次将药液灌入鼠胃。鼠体内日本血吸虫减虫率分别为6.44%、42.87%、40.90%和2.87%。阿苯达唑剂量为200mg/kg.d,于感染后第7天、14天、21在和28天分别灌胃,各生天一次,连续5天。其日本血吸虫减虫率分别为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