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及成骨样细胞转录因子Msx2在特发性高钙尿(IH)肾结石患者肾乳头组织中表达以及探讨其在IH患者结石形成中作用机制。方法:筛选特发性高钙尿肾结石患者8例(IH组),排除各种已知可能影响血清钙或者尿钙的继发疾病;选择同期因肾肿瘤或非结石所致的无功能肾需行肾切除术的患者8例(NC组)。分别取16例患者肾乳头组织若干,各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BMP2和Msx2mRNA的表达,并应用Westernblot测定两组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IH组BMP2的mRNA表达量为(1.491±0.121),而NC组BMP2的tuRNA为(1.032±0.034),两组间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H组与NC组Msx2的mRNA表达量分别为(1.432±0.091)和(1.015±0.017),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blotting检测BMP2蛋白提示NC组和IH组蛋白质表达量分别为(1.475±0.042)和(1.681±0.153),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测定Msx2蛋白水平表达显示NC组为(1.531±0.134),而IH组(1.603±0.15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发性高钙尿(IH)肾结石患者肾乳头BMP2和Msx2mRNA表达增强为间质异位钙化特征,BMP2信号通路在特发性高钙尿结石患者Randall钙斑形成中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特发性高钙尿症是肾结石患者主要的代谢异常 ,本文就其病理生理机制及其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特发性高钙尿症(idiopathic hypercalciuria,IH)主要有两大危害,一则影响骨代谢,容易引起骨量减少、骨质疏松,增加骨折风险;二则影响泌尿系统,主要表现为增加患肾结石风险。高钙尿引起骨质疏松及肾结石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现有的研究表明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护骨素(OPG)通路激活可能是IH患者引起骨质疏松的主要机制之一。雌激素缺乏会引起尿钙升高、骨量减少,是高钙尿及骨质疏松的重要病因。高钙尿症还可能通过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等细胞因子的增加从而引起骨量减少。对遗传因素的研究中发现了许多与高钙尿及骨量减少相关联的基因,主要包括降钙素受体基因、瞬时感受器电位阳离子通道香草精受体5基因、维生素D受体基因。但对上述一些基因型与骨质疏松的研究存在不同的结论,而雌激素缺乏还可通过影响瞬时感受器电位阳离子通道香草精受体5基因的表达起作用,因此遗传因素可能成为未来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4.
特发性高钙尿近年来研究主要集中在分子生物学水平,本文就其发病机制及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特发性高钙尿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特发性高钙尿近年来研究主要集中在分子生物学水平 ,本文就其发病机制及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20例儿童特发性高钙尿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8.
我院从1994年1月至1996年9月,儿科住院及门诊治疗特发性高钙尿症(IH)共40例,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IH40例,其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11月~13岁,平均年龄6.4岁。全部病例均符合IH的诊断标准[实用儿科杂志,1989,4:118]。40例中,遗尿19例,血尿13例,尿频尿急6例,肾结石2例。血Ca~( )、BUN、Cr正常;早餐后二小时随意尿做Ca/Cr比值0.25~2.7;24h尿钙0.17~1.6mmol/kg;钙负荷试验:吸收型6例,肾漏型34例。血尿患儿做尿红细胞形态检查均属正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在BMP-2作用下,成纤维细胞表达BMP-3的情况,探讨BMP-2促进成纤维细胞成骨表型表达的机制。方法:向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内添加BMP-2,当细胞生长到60%时免疫组化观察正常与BMP-2作用下的成纤维细胞内表达BMP-3的情况。结果:下成纤维细胞内无BMP-3表达,在BMP-2作用下成纤维细胞出现BMP-3表达。结论:在成纤维细胞,BMP-2可促进BMP-3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特发性高钙尿症(IdiopathicHypercalciuria,IH)为一种常见的多因素、多系统参与的受遗传、环境、饮食影响的钙代谢紊乱,是指排除各种已知疾病,24h尿钙排泄量〉0.1mmol/kg或者男性≥7.5mmol、女性≥6.25mmol。它是泌尿系结石形成的最危险因素。尿石的形成是由多因素引起的,目前的泌尿系结石约有80%以上为含钙结石,而对于钙性结石,其中40%-50%是由高钙尿引起的。  相似文献   

11.
降钙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特发性高钙尿症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降钙素受体(CT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特发性高钙尿症的关系,探讨特发性高钙尿的发病机理。方法提取湖北地区76例汉族特发性高钙尿患者及126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标本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并分析CTR基因核苷酸序列1377位点C/T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布。结果2组标本CTR基因C/T多态性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患者组CC、TC、TT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73.7%、17.1%、9.2%,对照组分别为89.7%、9.5%、0.8%;2组等位基因c、T分布频率分别为84.2%、15.8%和94.4%、5.6%,患者组等位基因T和TT基因型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而等位基因C和CC基因型的分布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R基因1377多态性位点C/T单核苷酸多态性在湖北地区汉族人群特发性高钙尿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特发性钙结石(ICU)的晶体成分为草酸钙或和磷酸钙,约占结石病例的70%~80%。本研究旨在观察广东地区ICU患者24h尿成石危险因素的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13.
特发性高钙尿症(idiopathic hypercalciuria,IH)是指病因不明的尿钙增多而血清钙正常的钙代谢异常性疾病,是尿路结石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肠道钙吸收增加、肾小管钙重吸收减少及骨质再吸收增加而导致高钙尿.本文就其分子机制和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特发性高钙尿症(IH)的临床特点及与泌尿系结石的关系。方法分析52例确诊为IH患儿的临床资料特点,并结合文献讨论其与泌尿系结石发生的关系。结果52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血尿。其中41例患儿行腹部B超和X线平片检查及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发现肾结石5例。调查52例患儿家族史发现15例家族中有泌尿系结石患者,6例同胞中有类似血尿患者,较正常对照组家族的尿结石发病率明显增高(P〈0.05)。52例患儿进行钙负荷试验,其中肠道吸收亢进型29例.肾脏漏出型23例。结论除血尿外,泌尿系结石也是IH的常见临床表现,尤其见于高钙尿状态持续时间较长者。IH与家族泌尿系结石的发病有密切关系,有遗传倾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新型钙离子通道(TRPV5)在遗传性高钙尿结石(GHS)大鼠肾组织的表达水平及其在尿石形成中的作用. 方法 取3月龄清洁级雄性GHS大鼠模型4只,体质量250~300 g,另取月龄和体质量相仿的正常雄性SD大鼠4只作为对照组,处死后取新鲜肾脏组织,Western blot检测TRPV5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基因表达水平. 结果 GHS大鼠TRPV5蛋白表达水平0.30±0.05,低于对照组大鼠0.59±0.08;对照组大鼠TRPV5 mRNA基因表达水平为GHS组大鼠的12.5倍(分别为1.00和0.08),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RPV5可能是尿钙重吸收重要的调控分子,其表达水平下降可能是特发性高钙尿症及尿石形成的重要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6.
特发性高钙尿症(idiopathic hypercalciuria,IH)是指儿童24h尿钙排出量大于4mg/kg,成年女性24h尿钙〉6.2mmol(250mg),成年男性24h尿钙〉7.5mmol(300mg),常伴有血尿和尿路结石,血钙正常而又无病因可寻的一组疾病。该病由Albright在1953年发现,随访观察约20%男性、15%女性可出现肾结石,而在肾结石患者中,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对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方法取胎兔颅骨成骨样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使用不同方法,加入TGF-β与BMP,在不同时间点检测其成骨样细胞增殖和分化的相互作用。结果TGF-β增加成骨样细胞DNA含量,抑制ALP活性、骨钙素的产生和矿化骨基质的形成。而BMP的作用相反。联合应用时,TGF-β减弱了BMP对成骨样细胞骨钙素产生和ALP活性的增强作用,BMP降低了TGF-β对成骨样细胞DNA合成的促进作用。在序惯性给药时,早期(9d)用BMP治疗并不影响随后加入的TGF-β对成骨样细胞ALP活性和基质钙化的抑制作用。而早期(10d)用TGF-β治疗却诱导了随后加入的BMP对成骨样细胞分化的促进作用。结论TGF-β促进成骨细胞增殖,BMP促进成骨细胞分化,它们在各自的不同时期发挥对成骨样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麝香对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mobilitygroupbox-1protein,HMGB1)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在颅骨骨缺损模型大鼠组织中表达的变化。方法 SD大鼠300只,建立颅骨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给药组,每组150只,再将这两个组按照第7、14和28天分为3个小组,每组50只。给药组按42 mg/kg给予天然麝香灌胃,对照组灌服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均每日1次。第7、14和28天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HMGB1和BMP2的表达。结果给药组HMGB1、BMP2在第7天的表达均达到峰值(P0.05),第14天时降低,第28天时表达最低;与对照组比较,第7天HMGB1、BMP2表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组第7和14天HMGB1的表达明显高于本组第28天(P0.05)。结论麝香促进大鼠HMGB1、BMP2的表达增加,可能是颅骨骨缺损处的愈合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遗传特发性高钙尿大鼠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建立能够稳定遗传的特发性高钙尿大鼠模型,初步探讨特发性高钙尿的发生机理。方法筛选血钙、磷及1,25(OH)2D3水平正常而24h尿钙显著升高的雌、雄性SD大鼠,反复繁殖传代,直至子代鼠稳定出现高钙尿。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模型鼠小肠黏膜维生素D受体表达情况。结果93%(14/15)的第七代模型雄鼠和92%(12/13)的雌鼠2个24h尿钙排泄值均高于对照组两个标准差以上,分别为(2.56±0.86)mg/dvs.(1.12±0.18)mg/d,(2.86±1.16)mg/dvs.(1.15±0.12)mg/d(F=27.10,P<0.01;F=21.16,P<0.01),而血清中钙、磷及1,25-(OH)2D3无明显异常(F<2.22,P>0.05)。模型鼠小肠黏膜VDR表达显著增强(F=14.23,P<0.01)。结论本模型鼠可作为研究特发性高钙尿症的理想动物模型,小肠黏膜VDR过度表达可能是特发性高钙尿的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骨形态蛋白-2(BMP2)、骨形态蛋白-7(BMP7)水平与钙磷代谢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西电集团医院收治的12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组,采用系统性回顾性分析法分析研究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分期阶段慢性肾脏病(CKD)将患者分为5组,分别为CKD 1组22例、CKD 2组21例、CKD 3组27例、CKD 4组31例、CKD 5组25例,另选取36例同期于西电集团医院门诊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测定患者血清BMP2、BMP7、血磷、血钙、肌酐(Scr)、甲状旁腺激素(iPTH),分析血清BMP2、BMP7与钙磷代谢的关系。结果①对照组与CKD 1~2期在血磷、血钙、Scr、iPTH、BMP2、BMP7水平之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CKD 4期以后血钙及血清BMP7水平明显降低(P<0.05);CKD 3期以后血清Scr、iPTH、BMP2水平明显开始升高、血清BMP7水平明显开始降低(P<0.05);CKD 4期以后血磷、Scr、iPTH、BMP2水平明显升高,血钙、BMP7水平明显降低;CKD 5期的变化情况同CKD 4期;②经Pearson积差相关分析,血清BMP2与血磷、Scr及iPTH呈正相关,与血钙呈负相关(P<0.05);BMP7与血钙呈正相关,与血磷、Scr及iPTH呈负相关(P<0.05);③经多因素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血磷、血钙、Scr及iPTH均为影响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BMP2、BMP7水平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CKD 3期以后血清BMP2开始升高、BMP7开始降低,且血清BMP2与血钙呈明显负相关,BMP7与血磷、Scr及iPTH呈明显负相关;钙磷代谢情况可能是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BMP2升高、BMP7降低的重要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