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女,65岁。因“胸闷6月,再发2天”入院。患者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胸闷,活动时加剧,伴咳嗽,无胸痛,无咯血,无发热盗汗。外院就诊,行胸腔B超示右侧胸腔积液;胸部CT示右侧胸腔积液,右肺纤维化灶。多次行胸腔穿刺及胸水检查,诊断为结核性胸腔积液。给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强的松口服治疗。其间多次复查胸腔B超及行胸腔穿刺,胸水均未完全消失。一天前复查胸腔B超示右侧胸腔积液较前增加,遂来我院治疗。  相似文献   

2.
病历摘要:患者女,57岁,农民,因"咳嗽伴活动性胸闷及气喘8个月"于2008年9月12日入院.患者8个月前无诱因出现阵发性咳嗽,咳少许白色黏痰,体力劳动时感胸闷、气喘,休息后可好转,无发热、胸痛,就诊于当地医院,行胸部CT报告提示"左下肺炎伴少量胸腔积液()",治疗近半个月后症状略好转.  相似文献   

3.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6岁,因“咳嗽伴活动后胸闷2个月,加重伴气喘1 d”于2019年11月3日入住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患者近2个月来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间断咳嗽,活动后胸闷,休息后症状可自行缓解。1 d前劳累后自感症状加重,伴气喘,平躺时明显,咳少量白黏痰,全身乏力。无黑朦、晕厥,无畏寒发热,无盗汗,无咯血,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无心前区及肩背部疼痛等。至我院门诊查胸部CT平扫提示双侧胸腔积液。门诊拟“双侧胸腔积液”收治入院。病程中,患者无心悸头痛,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无尿频、尿急、尿痛,饮食睡眠可,大小便如常,近期体质量无明显增减。既往高血压病史10余年,平时服用缬沙坦80 mg,每天1粒,血压控制在160/80 mmHg(1 mmHg=0.133 kPa)左右;6年前因心动过缓行心脏起搏器置入术;1年前因左乳恶性肿瘤,行左侧单侧乳腺改良根治术,有化、放疗史;否认肺结核等其他特殊病史。  相似文献   

4.
钱祥夕 《山东医药》2011,51(28):14-14
恶性胸腔积液是恶性肿瘤常见的临床表现,常常出现在疾病晚期,由于胸水压迫,患者会出现胸闷、胸痛、气喘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生存期。我们自2005年1月~2010年12月应用鸦胆子油乳胸腔内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病历摘要 患者女,65岁,因胸闷、气喘、腹胀2周于2003年6月3日入院.2周前无诱因出现胸闷、气喘,纳差、腹胀明显,无腹部疼痛.尿量减少,每天约400 ml.5月23日在当地医院行B超检查示 "双侧胸腔积液,腹腔中量积液",收住入院.WBC 12.5×109/L,血糖21.29 mmol/L, ALT 263 U/L、AST 212 U/L,白蛋白(ALB)27.4 g/L,结核抗体阴性.  相似文献   

6.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70岁,因喘憋、胸闷3年,加重2个月,于2012年3月30日入院.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喘憋、胸闷不适,未接受规范诊治.2个月前喘憋、胸闷加重,夜间不能平卧,伴四肢水肿.门诊查胸腔超声示:双侧胸腔积液,左侧95 mm,右侧55 mm.心脏超声示:心房扩大,双室大小正常,左室收缩、舒张功能减低,左室肌肥厚,二、三尖瓣反流,心包积液7 mm.诊断为"心功能不全、胸腔积液原因待查"收入我院心内科.  相似文献   

7.
<正>1病历资料患者女性,70岁,已婚。因"反复胸闷、气促2年,加重15 d",于2014-05-04入院。患者于2012年6月因"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在上海长海医院行二尖瓣置换术,手术顺利,心脏功能恢复良好。但术后2个月反复出现双侧胸腔积液,左侧较明显,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引流后胸闷、气促症状改善不明显,外院多次查胸腔积液提示为渗出液,曾行左侧胸膜穿刺活检术,病理未发现异常。15 d前胸闷、气促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24岁,农民,因发热、胸闷、气短2月余,于2004年7月20日入院。患者于2004年5月初无明显原因地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口服巴米尔,体温可降至正常,但易反复,伴胸闷,气短。胸片示:双侧胸腔积液,在某市医院抽出黄色混浊积液约1800m l(双侧)。胸水常规:李凡他实验( )白细胞  相似文献   

9.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35岁,以"反复胸闷、气喘7个月,再发20 d,加重2 h"为主诉入院。患者7个月前无诱因下出现胸闷气喘伴干咳,当地医院心脏彩超提示心包积液予以抗炎治疗(具体不详),后自诉胸闷好转出院。20 d前,患者再次出现胸闷气喘,且较前加重,伴心悸、发热,体温37.5℃左右。胸X片示:心影增大,心脏彩超示:心包积液。予以对症支持、营养心肌治疗(具体不详)后症状好转出  相似文献   

10.
女患,45岁.因胸闷、气喘、浮肿半年余,于1985年3月26日第1次入院.当时有明显心包填塞征;经过X线、A型超声及诊断性穿刺证实为大量心包积液,并胸腔、腹腔胆固醇性积液。临床诊断为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给予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强地松及利尿剂等药物,并配合心包、胸腔穿刺抽液等治疗.病情渐好转,住院二个月出院。此后一直服用上述药物,仍反复出现浮肿、气喘.于1987年1月10日呼吸困难加重再次入院。给予心包穿刺抽液后气喘好转出院,于1987年12月1日因上述症状再现第3次入院。病人否认肝、胆、胃病及结核病史.体检:T 35.5℃,P 105次/分,Bp 15.3/13.1kPa.强迫坐位,甲状腺不大;严重  相似文献   

11.
病历摘要  患者女,6 5岁,因胸闷、气喘、腹胀2周于2 0 0 3年6月3日入院。2周前无诱因出现胸闷、气喘,纳差、腹胀明显,无腹部疼痛。尿量减少,每天约4 0 0ml。5月2 3日在当地医院行B超检查示“双侧胸腔积液,腹腔中量积液”,收住入院。WBC 12 5×10 9/L ,血糖2 1 2 9mmol/L ,ALT 2 6 3U/L、AST 2 12U/L ,白蛋白(ALB) 2 7 4g/L ,结核抗体阴性。CT示左肺上舌段炎症,双侧胸腔积液,脂肪肝,腹腔、盆腔积液。给予抗炎、保肝、降糖等药物治疗,并多次抽胸腹水,病情无明显好转,故入我院诊治。患者发病以来无发热、皮疹,无关节疼痛,饮食、睡…  相似文献   

12.
当原发病症状或胸水实验室检查不典型时 ,临床上易将某些疾病引起的胸腔积液误诊为结核性胸水。近年来 ,我们曾遇三种不同疾病引起的胸腔积液误诊为结核性胸腔积液。现举例并分析如下。例 1:心源性胸腔积液误诊为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女 ,78岁。因胸痛、气促、胸部不适 6个月 ,症状加重并咳嗽、咳白色泡沫痰、不能平卧半月 ,于 1999年 11月 18日入本院。该患者 6个月前出现鼻塞、流涕、咽痛 ,无明显发热 ,自认为感冒 ,而服用“速效感冒胶囊”3天 ,症状有所改善。但逐渐出现胸闷、气促、胸部不适 ,伴轻度干咳 ,1周后到当地医院就诊。胸部透视…  相似文献   

13.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 ,43岁 ,因胸闷气促 2个月 ,复发 1周于 2 0 0 1年 2月 2 7日入院。患者 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促 ,不伴发热及咳嗽 ,无乏力盗汗及胸痛。 2 0 0 0年 12月 2 4日外院胸片示 :左侧胸腔积液 ,经胸液常规检查 ,诊断“急性脓胸” ,住院后静脉滴注头孢噻肟钠、头孢曲松钠治疗半个月症状缓解 ,2 0 0 1年 1月 10日复查胸片示 :左侧肋膈角胸膜增厚粘连 ;患者入院前 1个月再次感觉胸闷气促 ,2 0 0 1年 1月2 5日外院胸片示 :左上肺浸润型肺结核伴左侧胸腔少量积液 ,于 2 0 0 1年 1月 2 6日再度住院予以口服异烟肼 0 3g、利福平…  相似文献   

14.
刘琳  王巍  王仲元  张韬  张凯 《中国防痨杂志》2011,33(12):842-843
一、患者病史简介患者,男性,69岁。内蒙古籍,退休教师。因间断胸闷1年于2010年5月27日来我院全军结核病研究所就诊。患者于2009年5月上旬出现胸闷、气促,到乌盟丰镇市医院摄X线胸片发现左侧大量胸腔积液,多次胸腔穿刺,共抽出黄色胸腔积液3000ml,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给予2HRZE/10HRE抗结核治疗[1],无效,胸腔积液未减少。2010年5月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42岁。因胸闷、气喘伴乏力10余天于2005年12月20日17:00以胸腔积液人院。患者有多年饮酒史,轻度咳嗽,无咯血、胸痛。人院查体:T37.5℃,P92次/min,R23次/min,BP130/90mmHg。形体消瘦,浅表淋巴结无肿大,气管右偏,左侧胸廓饱满,触觉语颤减弱,左肺叩诊实音,听诊呼吸音消失。腹部检查未见异常。X线胸片示左侧大量胸腔积液;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34岁,农民,7年前,患者无明显原因出现以膝关节为著的四肢关节痛,诊为风湿性关节炎而间断服用强的松,但症状时轻时重。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咯痰,伴气喘,发热,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未见明显疗效,并渐感心悸、胸闷不适,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47岁.因胸闷、憋气3个月余,加重1个月,于2011年9月入北京协和医院诊治.入院前3个月患者出现胸闷、憋气,不伴咳嗽、咳痰、心悸及胸痛,无发热.在外院行CT检查发现右侧胸腔积液,给予异烟肼、利福平和乙胺丁醇三联抗结核治疗20余日,未见好转,复查增强CT示前中纵隔内占位病变,双侧胸腔积液,右肺部分膨胀不全,腹部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8.
<正>病历资料患者,男,65岁。因"胸闷,气促20余天"于2013年9月10日入住本院呼吸内科。入院前20余天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促,伴咽部不适,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并逐渐加重,不伴发热,咯血,咳少许白痰,无关节肿痛,无腹痛。曾在当地医院住院12 d,胸部CT示双肺多发小结节,左侧胸膜增厚,左侧胸水;血常规WBC 24×109/L。给予口服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以及胸穿抽胸水、平喘、抗生素等对症支持治疗,胸闷气促无明显改善,为求进一步诊治转入我院。起病以来,患者睡眠差,体重、体力均下降,大小便正常。既往体健,吸烟史  相似文献   

19.
肺吸虫病起病隐匿,临床上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较困难,误诊率较高。诊断主要依据流行病史及实验室检查,若病原学检查找到虫卵,则可明确诊断。肺吸虫病病人多数会有呼吸道症状和胸腔积液,李立新等报道88.9%的病人有胸水出现,病原学检查痰液和粪便中虫卵阳性率较高。但胸水中检出虫卵者较少见,现报道1例。患者,男,56岁,安徽省无为县人,因左侧胸痛月余伴渐进性胸闷气喘10d,全胸片显示左侧胸腔中等量积液,于2004年10月8日以胸腔积液原因待查入院。住院号2907。实验室检查:肝肾功能、血脂分析正常,癌胚抗原(CEA)阴性,血沉15mm/h。胸水常规检查示…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57岁。因间断性胸闷、气喘10余年,服药后加重伴咽部剧痛2h急诊入院。患者于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胸闷,气喘,在外院诊为“支气管哮喘”,间断服用平喘药物(具体不详),可以缓解。2h前,患者出现胸闷,气喘,自服克喘素20μg×20片〔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