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讨论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1月南方大学顺德医院收治的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8例。其中A组患者仅使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进行治疗,B组患者仅给予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C组患者给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对3组中晚期HCC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前,3组HCC患者血清(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matrix metalloprotein 9,MMP-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患者VEGF、MMP-9水平显著低于A、B组(P0.05)。治疗6个月后,A组、B组和C组患者的生存率分别为34.12%、28.95%和6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333,P0.001);治疗12个月后,A组、B组和C组的生存率分别为21.05%、15.79%和4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00,P0.05)。A组、B组和C组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23.68%、23.68%和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03,P=0.018)。3组HCC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χ~2=1.416,P=0.493)。结论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采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肿瘤进展得到有效抑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阿帕替尼与单纯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PLC)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2015年3月-2015年8月收治的56例PL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行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对照组28例行TACE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1、3、6、12个月时客观缓解率(ORR),同时比较2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统计分析,同时绘制生存曲线,2组间生存差异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治疗1、3个月时2组OR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312,P=0.386;χ~2=2.450,P=0.118)。治疗6、12个月时2组OR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458,P=0.002;χ~2=13.065,P<0.001)。2组无进展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83,P=0.006)。观察组高血压、手足综合征、蛋白尿、腹泻等阿帕替尼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7.500、16.095、15.273、5.256,P值均<0.001)。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较前缓解。结论与单纯TACE治疗相比,TACE联合阿帕替尼对于治疗中晚期PLC有更好的中远期疗效,且有一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鲁荣华  杨群  杨列永  李苓 《肝脏》2012,17(4):254-255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HBV DNA阳性肝细胞癌(HCC)的效果及其预后.方法 HBV DNA阳性(>103拷贝/mL)的HCC患者122例,随机分为TACE+恩替卡韦治疗组(60例)和TACE组(62例),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Child-Pugh评分、HBV DNA定量、实体瘤体积变化和2年生存率.结果 治疗1年及2年后,治疗组HBV DNA定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x2=26,34,P<0.05;x2=14.69,P<0.05),Child-Pugh积分较对照组降低(7.15±1.25与8.34±1.66,7.40±1.52与9.89±1.63),治疗组和TACE组2年生存率分别为66.7%和37.1%( P<0.05),实体瘤缩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2,P>0.05;x2=0.02,P>0.05).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TACE治疗可改善HBV相关性HCC患者的肝功能,抑制病毒复制,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阿帕替尼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老年中晚期原发性肝癌(PLC)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前瞻性入组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老年肝癌TNM分期ⅢA和ⅢB期的PLC病人152例,根据病人意愿分为2组,对照组81例采用TACE治疗,观察组71例采用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病人均于治疗后3、6、9个月门诊CT复查。病人均随访至2019年5月或死亡,比较2组病人生存期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TACE术后3个月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61.97%、56.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12个月ORR分别为59.15%、39.44%,均高于对照组的48.15%、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7.09个月,对照组为12.65个月,2组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26,P=0.006)。观察组病理性血压升高、手足综合征、蛋白尿、腹泻发生率分别为60.56%、49.30%、33.80%、25.3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骨髓抑制、发热、疼痛、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帕替尼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PLC可提高疗效,延长病人生存期,虽然一些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但病人获益更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波亚高温热化疗联合介入栓塞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本院2014年9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79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42例)和对照组(37例),联合组患者经肝动脉栓塞治疗后序贯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热化疗,对照组仅进行经肝动脉栓塞治疗,以21天为1个周期,共治疗2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肿瘤总有效率和肿瘤疾病控制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1.4%vs 48.6%,92.9%vs 7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281、4.508,P值分别为0.039、0.034)。联合组根据肿瘤碘油沉积量计算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0.9%vs 5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936,P=0.003)。联合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和临床获益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9.5%vs 37.8%,90.5%vs 7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133、5.221,P值分别为0.042、0.022)。联合组甲胎蛋白降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4.3%vs 4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4,P=0.035),而甲胎蛋白临床获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5.7%vs 73.0%;χ~2=1.977,P=0.160)。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肝功能受损和外周神经系统受损等,均无严重不良反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化疗联合介入栓塞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微,可耐受,为原发性肝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补气活血法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HCC)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7年2月入住我院HCC诊断明确,并采用TACE治疗的患者72例。分为治疗组应用补气活血法联合TACE,对照组单纯TACE,比较2组的卡氏评分、无进展生存期、半年生存率、1年生存率及总生存期。[结果]2组性别、年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肿瘤分期的基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结束后治疗组卡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7个月和4个月,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半年生存率(97.20%)高于对照组(94.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1年生存率(61.10%)高于对照组(3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生存均值30.83个月高于对照组的20.05个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补气活血法联合TACE治疗HCC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地生活质量,延长无进展生存期,改善1年生存率,但不能改善总体生存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安罗替尼联合替吉奥及奈达铂方案治疗复发食管鳞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该院2018-10~2019-10间收治的一线放化疗后复发食管鳞癌患者36例,随机分为安罗替尼联合替吉奥、奈达铂治疗组(观察组)和替吉奥、奈达铂治疗组(对照组)各18例,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客观缓解率为16.7%,疾病控制率为61.1%,疾病控制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3.7个月,对照组为2.3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高血压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安罗替尼联合替吉奥、奈达铂是复发食管鳞癌有效的治疗方法,不良反应小,患者易于耐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别观察接受鳖龙软肝汤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和单纯TACE治疗的HBV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疗效,比较2种方法疗效的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中心住院治疗的HBV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鳖龙软肝汤联合TACE治疗,对照组给予单一TACE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的近期疗效、中医症候积分及血清AFP下降程度、TACE术后综合征的发生率及1年生存率。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Ridit分析;并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对2组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瘤体疗效客观反应率为77.4%,对照组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98,P=0.020);中医症候积分下降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后血清AFP下降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94,P=0.030);TACE术后2组栓塞综合征的发生率比较,研究组发热、恶心、呕吐、纳差的发生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试验组生活质量及体力评分高于观察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893、-6.187,P值均0.001);试验组1年生存率为77.4%(48/62),对照组1年生存率为63.6%(35/55),2组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28,P=0.040)。结论鳖龙软肝汤联合TACE治疗HBV相关原发性肝癌,可提高患者近期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经皮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原发性肝癌(HCC)伴门静脉癌栓(PVTT)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确诊为HCC合并PVTT患者60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联合治疗组采用TACE+索拉非尼治疗,对照组采用TACE治疗。用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评估疗效。随访观察总生存期(OS)、疾病进展时间(TTP)、疾病控制率(DCR)和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DCR为60.0%,对照组DCR为36.7%,治疗组DCR和对照组DCR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位OS为10.3个月(95%CI:7.2~13.5),对照组患者OS为5.7个月(95%CI:4.5~6.8),治疗组DCR和对照组DCR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位TTP为5.5个月(95%CI:4.6~6.7),对照组中位TTP为3.0个月(95%CI:2.1~3.7),治疗组DCR和对照组DCR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ACE相关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出现4例索拉非尼相关严重毒副反应,但未出现药物相关死亡患者。结论 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HCC合并PVTT总体生存期及疾病控制率明显优于单纯TACE治疗,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雷替曲塞较氟尿嘧啶(5-FU)在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肝动脉灌注化疗中疗效及肝功能的影响及优势。方法随机取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254例不适合手术治疗的中晚期肝癌病例,其中雷替曲塞组98例, 5-FU组156例。研究组为雷替曲塞联合吡柔比星组,对照组为5-FU联合吡柔比星组。治疗方式为每4周进行1次,共进行2~6周期。观察两组的治疗疗效、中位生存时间、中位疾病进展时间、生存率以及甲胎蛋白(AFP)、白蛋白、ALT、AST、总胆红素及胆碱酯酶(ChE)的变化情况。计数数据采用χ~2检验,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结果研究组RR为51%,对照组为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64,P=0.0073);研究组DCR为87.1%,对照组为6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75,P=0.0046);研究组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13.6个月,对照组为8.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16,P=0.00);研究组的1、2年生存率分别为86.3%、61.2%,对照组分别为64.70%、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346、4.053,P值分别为0.037、0.041);研究组肝动脉灌注化疗术后1个月AFP、AST、TBil及CHE水平下降百分比病例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217、4.612、5.002、0.204,P值分别为0.039、0.044、0.026、0.713)。结论雷替曲塞组针对中晚期肝癌治疗,无论疗效及肝功能副反应影响均优于5-Fu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hepatic cell carcinoma,HCC)合并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PVTT)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收治的66例HC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治疗组和经导管动脉化疗检塞术(TACE)治疗组。联合治疗组采用TACE联合门静脉化疗(PVC)治疗,TACE治疗组采用单独TACE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半年后联合治疗组治疗的有效率和PVTT缩小率分别为72.73%和78.79%,显著高于TACE治疗组的63.64%和51.52%(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及半年、1年、2年生存率均较TACE治疗组高(P0.05)。1个月后联合治疗组的毒副反应发生率为36.36%,显著低于TACE治疗组的81.82%(P0.05)。治疗半年后联合治疗组和TACE治疗组的AFP分别为(425.36±113.32)IU/ml和(725.32±113.32)IU/ml(P0.05)。结论 TACE联合PVC治疗HCC合并PVTT可提高中、晚期HCC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还可降低抗癌药所产生的毒副反应和AFP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老年中晚期原发性肝癌(HCC)的疗效,为HCC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TACE联合RFA治疗组(观察组)和RFA治疗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肿瘤瘤体缩小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胎蛋白下降超过50%者,观察组(85.7%)与对照组(55.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个月随访,观察组生存率27例(67.5%),对照组生存率17例(4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C患者对TACE联合RFA治疗的耐受性较好,联合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131I美妥昔单克隆抗体治疗经介入术后复发的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经TACE治疗后复发的肝细胞癌患者58例,其中29例接受TACE联合美妥昔单抗治疗,29例只接受TACE治疗。通过导管将131I美妥昔单克隆抗体5 ml (0.75 mCi/kg)注射入靶血管,再进行常规TACE治疗。随访12 m,比较两者疗效、生存率和不良反应。结果美妥昔单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5.17%和3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 w复查,与治疗前比,美妥昔单抗组白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5),胆红素水平显著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对照组白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5),胆红素水平显著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美妥昔单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5%(P>0.05);美妥昔单抗组1 a生存率为55.17%,对照组为48.27%(Log-rank检验统计量为5.782,P=0.016);治疗组和对照组平均疾病进展时间为(4.83±4.10) m和(2.54±2.07) 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CE联合131I美妥昔单克隆抗体治疗经介入术后复发的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TACE治疗,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索拉非尼对不能手术切除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疗效。方法选取海军总医院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的不能手术切除的HCC患者,共1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联合组及TACE组,各81例,分别接受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及单纯TACE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联合组部分缓解11例,稳定65例,有效率93.8%,TACE组部分缓解7例,稳定42例,有效率60.5%,联合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TACE组(P0.05);联合组生存质量改善36例,稳定26例,稳定及改善率76.5%,TACE组改善19例,稳定23例,稳定及改善率51.9%,联合组生存质量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均显著升高,血清白蛋白(ALB)均无明显变化,两组患者治疗后ALT、TBIL及AL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0.2%、8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6个月、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77.8%、69.1%,TACE组分别为59.3%、50.6%,联合组生存率显著高于TACE组(P0.05)。结论 TACE联合索拉非尼较单纯TACE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保证其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耐受性好,为不能手术切除HCC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巨大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5年1月我院诊治的147例无法手术切除的巨大(直径≥10cm)原发性肝癌。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TACE联合3D-CRT治疗63例和TACE治疗84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ACE联合3D-CRT组有效率为65.1%,显著高于TACE组的40.5%(P<0.05);TACE联合3D-CRT组和单纯TACE组6 m、1 a、2 a生存率分别为84.1%、55.6%、27.0%和59.5%、38.1%、19.1%,其中两组6 m和1 a年生存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TACE联合3D-CRT治疗无法手术切除的巨大原发性肝癌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环磷酰胺治疗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4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院消化内科治疗的24例PSC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3例和对照组11例,对照组常规应用熊去氧胆酸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熊去氧胆酸和环磷酰胺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胆红素的变化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计数资料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和配对样本的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对照组的有效率为45.45%,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4.6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489);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TBil以及DBil改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5,P<0.001;t=5.60,P<0.001).对照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18%,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08%,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1).结论 环磷酰胺治疗PSC临床疗效明显,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患者耐受范围内,故可在临床治疗中试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对老年中晚期胰腺癌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52例老年中晚期胰腺癌患者,年龄60~83岁,平均年龄(70.8±5.1)岁,按随机表法分为HIFU+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HIFU+化疗组应用HIFU及吉西他滨静脉滴注;对照组单纯化疗组给予吉两他滨静脉滴注。观察治疗后2个月肿瘤体积变化、患者疼痛缓解程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记录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的生存率。结果HIFU+化疗组根据实体肿瘤疗效的客观评判标准(肿瘤消长),完全缓解率(CR)+部分缓解率(PR)为55.1%,高于单纯化疗组的26.1%(P=0.037);HIFU+化疗组疼痛缓解阳性改善率为69.O%,高于单纯化疗组的21.7%(P=0.001);两组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HIFU+化疗组患者的3个月生存率为100%(29/29),单纯化疗组为91.3%(21/23),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109);HIFU+化疗组6个月生存率为72.4%(21/29),较单纯化疗组的30.4%(7/23)增加(P=0.025)。结论HIFU作为一种绿色的治疗手段,联合吉西他滨化疗可以更有效地控制晚期胰腺癌的肿瘤生长,缓解患者疼痛.延长患者生存期,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微波消融(MCT)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为该方法在临床推广提供更具有说服力的科学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BM、CNKI、VIP WanFang Data,并同时应用其他检索,纳入TACE和MCT联合用于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对照试验,根据标准选择纳入文献,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对同质研究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研究指标为TACE+MCT组与对照组0.5、1、2 a生存率及甲胎蛋白(AFP)转阴率采用比值比(OR)及其95%置信区间(CI).结果按照入选标准,纳入12个研究共87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TACE联合MCT组与单纯TACE组相比,其0.5、1、2年生存率、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5年生存率:OR=7.21,95%CI:1.92~27.08,P=0.003;1年生存率:OR=4.47,95%CI:3.14~6.36,P〈0.000 01;2年生存率:OR=3.66,95%CI:2.45~4.84,P〈0.00001;AFP转阴率:OR=2.65,95%CI:1.73~4.07,P〈0.000 1)。结论本次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TACE联合MCT治疗无法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近远期疗效均好于单独TACE,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这种联合治疗目前看来在临床上是有效的,但以上结论尚须大量高质量的临床对照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肿瘤切除术前行经皮股动脉穿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分期B期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309例首次行肝癌切除术的BCLC分期B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前是否行TACE分为联合组和手术组,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PearsonX2检验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用Log—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比较两组生存率。结果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和手术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6、26个月,组间比较P〈0.05(X2=9.226);治疗方式、肿瘤直径、手术切缘和血清AFP水平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危险因素(P〈0.05),且治疗方式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R为1.576,95%CI为1.157—2.146,P=0.004)。结论对于BCLC分期B期患者,在切除术前给予辅助性TACE治疗有望延长术后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20.
PURPOSE: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additional radiotherapy (RT) after an incomplete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 in an un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the treatment results of patients receiving TACE plus RT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treated with TACE alone. MATERIALS AND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five patients with an unresectable HCC were treated with TACE from January 1992 to December 2002. In 73 of these patients, the TACE was incomplete. Among them, TACE was repeatedly performed in 35 patients (TACE group), and the remaining 38 patients were also treated with local RT (TACERT group). The patients were either in stage III or IVa, 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 2 or less, and Child-Pugh class A or B. The average frequency of TACE prior to RT was 2 and the RT was started within 7-10 days after the TACE. RESULTS: The 2-year survival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TACERT than in the TACE group (36.8 % vs. 14.3%, P=0.001). According to the tumor size, the 2-year survival rates in the TACERT and TACE groups were 63% vs. 42% in 5-7 cm (P=0.22), 50% vs. 0% in 8-10 cm (P=0.03), and 17% vs. 0% in larger than 10 cm (P=0.0002)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re was a significantly improved survival rate in the TACERT group of unresectable HCC patients than in the TACE group, particularly in case of tumors > or =8 cm in diameter. Therefore, RT in addition to TACE is strongly recommended for patients with an unresectable HC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