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病例资料患者,女,54岁。"咳嗽4月余"入院。患者4个月前受凉出现咳嗽,咳黄痰,不伴畏寒、发热、头痛、盗汗、咯血等症状。病后患者曾口服止咳药、消炎药(具体不详),咳嗽无好转。今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门诊以"肺部感染"收入院。既往体健病史无特殊。入院体格检查:T 36.4℃,P 74次/min,R 20次/min,Bp 122/70 mm Hg,右肺呼吸音低,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实验室检查白细胞、中性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56岁,因“咳嗽、咳痰伴右侧胸部隐痛5天”入院。病程中患者无咯血、发热、盗汗等症状。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肺部CT平扫可见右下肺一类圆形软组织影,边缘光滑清晰,无毛刺,与胸膜有粘连,纵隔内未见淋巴结肿大。纤支镜提示左支气管黏膜充血,右下肺后段开口稍狭窄,黏膜增生,未见阻塞、新生物。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病理检查可见纤维组织增生,多边形上皮细胞呈乳头状及片状排列,间质血管增生并玻璃样变性,少量淋巴细胞、浆细胞以及泡沫状组织细胞浸润(见图1),诊断肺硬化性血管瘤。患者拒绝外科手术治疗,随访一年病变无明显进展。  相似文献   

3.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29岁,农民,主因咳嗽、咳痰10余天,咯血2d于2006年4月17日来我院就诊。患者于10余天前开始咳嗽、咳黄白痰,发热,按“感冒”治疗发热减退,2d前出现咯血,共约150ml。既往有咯血、咳嗽及咳痰史,无副鼻窦炎史。家族中无同样病史。查体:发育正常,胸廓对称,双肺呼吸动度一致,触觉语颤一致,双肺叩清音,肺“肝”浊音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六肋间,左肺上呼吸音稍弱,余肺呼吸音清晰,左上肺可闻及少量湿性啰音;  相似文献   

4.
加替沙星致精神异常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历摘要 患者。女。38岁。因“咳嗽、咳痰伴间断咯血1年。加重并发热1周”,以“双肺继发型肺结核(右上空洞)复治并咯血”于2006年3月16日收住院。既往有肺结核病史6年,曾给予雷米封、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方案抗痨治疗6个月。患者无精神病史和药物过敏史。入院时查体:体温36.4℃、脉搏78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30/80mmHg;皮肤黏膜无水肿、皮疹等,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啰音,心率78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未及,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62岁。"右胸痛20天,咳嗽伴痰中带血3天"入院。患者2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胸痛,呈持续性,3天前出现咳嗽、咳少量黄痰,偶有痰中带血,量少,并伴有发热,最高达38.8℃,无呼吸困难,无心慌。门诊胸部CT平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硬化性血管瘤的PET/CT表现及显像机制,提高对PSH的影像学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5年2月至2011年9月于我院行18F-FDG PET/CT检查并经病理确诊的3例硬化性血管瘤患者的临床及18F-FDG PET/CT资料,结合近15年国内外文献报道的行18F-FDG PET/CT检查的13例(国外12例,国内1例)硬化性血管瘤患者共18个病灶资料,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2例为单发病灶,1例为双肺多发病灶(多发病灶仅将最大者纳入分析)。2例位于肺下叶,1例位于左肺上叶;大小约1.8 cm×2.7 cm×1.7 cm~2.8 cm×2.4 cm×3.0 cm;3例均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类圆形结节影,1例边缘浅分叶,2例可见短毛刺;2例密度均匀,1例可见小钙化;糖代谢轻、中度增高,SUVmax 1.7~5.4。文献复习示硬化性血管瘤同机CT多表现为单发的边界光滑清晰的圆形或类圆形结节/肿块,位于双肺下叶者多见,平均直径(3.0±1.1)cm(1.7~5.5 cm),密度较均匀,偶见钙化,少见分叶、毛刺,周围可见肺气肿,偶见多发或淋巴结转移。18F-FDG PET表现为轻中度放射性浓聚,平均最大SUV 3.0±1.2(1.6~5.4)。大小与FDG摄取高低无相关性。结论:18F-FDG PET显像示硬化性血管瘤糖代谢多呈轻中度增高,摄取程度可能与细胞类型有关。不典型的硬化性血管瘤及多发硬化性血管瘤易误诊为恶性肿瘤,应谨慎鉴别。  相似文献   

7.
<正>肺硬化性血管瘤(pulmonary sclerosing hemangioma,PSH)是一种发生于肺的相对少见的肿瘤。其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不易获得病理组织学确诊证据,大多数病例经手术切除后方能确诊。我院从2007~2013年共收集了14例病例,其中1例合并梭形细胞类癌,本文观察PSH与梭形细胞类癌病理学改变及相互联系,并结合文献探讨PSH病理学改变及发生。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18岁。因“咳嗽、盗汗1月,发热、头痛20天”于2008年2月24日入院。患者入院前20天在当地县级医院行胸部X线检查示:双肺粟粒型肺结核,按HRZ方案化疔。因发热、头痛不缓解转入我院治疗。查体:T38.9℃P112次/min R21次/分BP120/70mmHg消瘦状,颈部抵抗,双肺呼吸音增粗,左肺闻及少量湿啰音,心、腹(-),克氏征(±)。血沉80mm/h。  相似文献   

9.
徐健  孙沁莹  李强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10):1925-1925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5岁。因“干咳伴活动后气短2月余”入院。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颈部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胸廓饱满,双肺呼吸运动未见明显异常,肋间隙稍增宽,叩诊过清音,右下肺呼吸音稍低,双肺未闻及明显干湿性罗音。  相似文献   

10.
患者 ,男 ,77岁。因间断发热、咳嗽、咳黄白色粘痰 4 7天 ,于2 0 0 3年 2月 6日入院。入院前体温最高达 39.5℃ ,曾给予“青霉素、头孢拉定”及体温高时给予“地塞米松”等治疗。既往有明确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病史 ,未系统正规治疗。入院查体 :T38.0℃ ,P 110 bpm,R 2 2 bp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