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1,37(5):1065-1069
目的探究解毒凉血健脾方对早中期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月在北京地坛医院诊断为早中期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75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36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予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解毒凉血健脾方,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累积有效率,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肝功能、凝血功能及血常规指标。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进行一元方差分析或多元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治疗第4周,中西医结合组累积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7.7%vs 53.8%,χ~2=4.734,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第1、2周时中西医结合组白蛋白明显升高(P值均0.05);治疗第1周时中西医结合组凝血酶原活动度水平明显升高(P0.05);治疗第3、8周时,中西医结合组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均明显下降(P值均0.05)。结论解毒凉血健脾方能提高早中期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肝功能和凝血功能,降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可溶性CD163(sCD163)在不同肝脏疾病谱中的水平,以及对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及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作为学习队列,检测血清CD163水平;回顾性纳入连续的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验证sCD163水平对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28 d生存期的预测。结果纳入171例患者进入学习队列。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sCD163高于慢性乙型肝炎或者肝硬化患者。sCD163水平与血清总胆红素(Rs=0.6199,P〈0.01)、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率(Rs=0.5751,P〈0.01)正相关,与外周血红细胞计数(Rs=-0.2194,P=0.0232)、纤维蛋白原水平(Rs=-0.3898,P〈0.01)负相关。sCD163水平(HR=2.601,P=0.01)与肝性脑病(HR=5.003,P〈0.01)是28 d生存率的独立预测因素,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曲线下面积=0.83,P〈0.01),并在回顾性队列中得到验证。结论血清sCD163水平是预测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短期预后的优良候选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ALSS)联合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HBV-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患者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四川省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收治的1912例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按照患者接受人工肝治疗与否分为治疗组(945例)和对照组(967例),对照组给予内科药物及抗病毒治疗,治疗组加用人工肝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凝血功能及血氨等生化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用Logistic回归分析疗效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凝血功能及血氨等生化学指标在治疗后72小时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治疗组的有效率、临床好转率及12周存活率分别是62.8%、59.4%及5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5.9%、31.5%及30.0%(χ~2值分别为215.12、197.93、176.45,P值均为0.000)。人工肝治疗中出现了皮疹(7.0%)、一过性血压下降(1.6%)及穿刺处渗血(0.2%)等不良反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经Logistic回归分析,疗效与HBV DNA、病情、并发症、人工肝治疗及抗病毒治疗等因素有关(P值分别为0.006、0.008、0.016、0.024、0.000)。结论人工肝联合抗病毒治疗能够有效缓解HBVACLF患者的症状、改善生化学指标及提高存活率。HBV-ACLF一经确诊,若患者具有适应证且条件允许,应极早进行人工肝联合抗病毒治疗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HBV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好转的44例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未愈及恶化的54例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分析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发病诱因的构成情况;比较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HBV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乙型肝炎病毒活动状态是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最常见的诱因。预后不良组患者的年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HBV-DNA定量、肌酐(Cr)、并发自发性腹膜炎和肝性脑病的比例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而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G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均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ALB高是影响HBV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保护性因素,而年龄大、INR延长、并发肝性脑病是影响HBV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多种诱因与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的发病有关,且预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临床需要加强宣教,减少诱发因素,并针对性干预相关危险因素,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肝脏》2017,(12)
目的探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在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79例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糖尿病、腹腔感染、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白蛋白、球蛋白、总胆红素、ALT、AST、γ-谷氨酰转肽酶、胆碱酯酶、总胆固醇、血钾、血钠、血肌酐、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WBC、Hb、血小板、甲胎蛋白、HBV DNA载量并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指标,应用ANN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ANN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 ANN模型提示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顺序依次为:INR、WBC、Hb、年龄、血钠、总胆红素、血肌酐、甲胎蛋白、腹腔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和肺部感染。Logistic回归模型提示:INR(回归系数0.45,P0.01,OR值1.566)、WBC(回归系数0.12,P0.01,OR值1.125)、Hb(回归系数-0.01,P=0.015,OR值0.987)和年龄(回归系数0.02,P=0.026,OR值1.021)为主要危险因素。构建的ANN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的AUC分别为0.881±0.016、0.825±0.020(Z=2.186,P=0.029)。结论 ANN模型具有较好的危险因素评估预测价值,INR升高、WBC升高、Hb降低和年龄偏大是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影响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记录263例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治疗基线时血清胆碱酯酶、白蛋白及胆固醇等反应肝脏储备功能的临床指标及重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计算其MELD评分.所有患者随访满1年.通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选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在1年的随访时间内,67例死亡,病死率为25.5%.死亡组血清胆碱酯酶、白蛋白、胆固醇水平均较存活组低.血清胆固醇水平随着MELD值的升高而下降.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得出,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上消化道出血、胆固醇≤2.5 mmol/L、MELD评分≥30是影响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R分别为6.286、2.983、2.272、2.168及1.853.结论 胆固醇≤2.5 mmol/L、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上消化道出血及MELD评分≥30是决定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贫血的发生、转归及对短期生存的影响。方法纳入2011年12月至2013年1月我院住院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中心实验室常规检测血常规、血肌酐、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白蛋白、总胆红素、凝血功能指标等。与慢性乙型肝炎及HBV相关的肝硬化患者比较,观察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贫血的发生、转归。结果在纳入的171例肝病患者中,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贫血发生率为2.5%,49例肝硬化患者为34.7%,82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住院时贫血发生率为45.1%(其中26.8%为轻度贫血,17.1%为中度贫血,1.2%为重度贫血);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贫血程度在住院1周内加重(122.4 g/L对112.7 g/L,P0.001);长期生存患者(n=42)恢复期贫血情况显著改善(147.5 g/L对入院时的112.7 g/L,P=0.001);住院首日血红蛋白水平(截断点125.5 g/L)是90天生存率的预测因素(曲线下面积=0.735,P0.001)。结论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贫血发生率高,对短期生存不利,而生存者贫血情况可缓慢恢复;入院时血红蛋白水平能预测短期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引起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的可能原因。方法选取南方医院肝病中心2011年12月至2014年8月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CHB)、HBV相关肝硬化(CIR)、HBV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ACLF)患者,收集患者相关临床资料,检测网织血小板比例、促血小板生成素水平、血小板活化比例(PAC-1、CD63、CD62p)、糖蕚素、可溶性CD163、凋亡血小板比例等指标,对以上指标进行相关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191例患者,其中慢性乙型肝炎组68例,肝硬化组48例,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组75例。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血小板计数98(3~253)G/L较慢性乙型肝炎组172(24~327)G/L低(P0.01),与肝硬化患者88(22~244)G/L相当(P=0.913)。ACLF患者入院1周血小板计数71(4~208)G/L较入院当天97(21~267)G/L明显下降(P0.01)。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组患者脾脏厚度(40.4比35.1 mm,P=0.002)、D-二聚体(443.5比90 ug/L,P=0.002)、PT-INR(2.14比1.26,P0.01)、sCD163(5.33比1.81 ln mg/mL,P0.01)均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但纤维蛋白原水平(1.24比2.25 g/L,P0.01)和血小板PAC-1(+)阳性率(3.33比10.7,P=0.002)均低于慢性乙型肝炎组。网织血小板比例、TPO、CD62p、CD63、糖蕚素、凋亡血小板比例在慢性乙型肝炎组与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小板计数与脾脏厚度、PT-INR、总胆红素水平、血小板凋亡水平呈负相关,与纤维蛋白原水平、白蛋白水平、糖萼素水平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脾脏厚度、糖萼素水平,纤维蛋白原水平是ACLF患者血小板减少的独立危险因素(R2=0.597,P=0.011)。入院日的血小板计数可预测28天死亡(AUROC=0.72,P0.01)。结论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脾脏厚度、纤维蛋白原、糖萼素为血小板减少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日血小板计数可预测患者的短期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两种非生物型人工肝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5年4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97例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分为血浆置换(PE)组50例、血浆置换联合持续血液滤过(PEF)组47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肝功能、血氨、血肌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1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EF组好转率为76.5%(36/47),高于PE组的56.0%(2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8,P=0.032);2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PE组和PEF组TBil(t=3.746,3.826;P=0.000,0.000)、ALT(t=5.123,4.881;P=0.000,0.000)、AMMO(t=2.802,6.996;P=0.006,0.000)、INR(t=1.996,2.038;P=0.049,0.044)、Cr(t=2.187,4.802;P=0.031、0.000)均显著降低,ALB显著升高(t=2.300,3.065;P=0.024,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间比较,PEF组AMMO和Cr下降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1,2.152;P=0.037,0.034);3与PEF治疗后比较,PEF组TNF-α、IL-6、IL-10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12,2.234,2.339;P=0.047,0.027,0.021)。结论 PE更适用于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早期治疗;而PEF不仅可以明显改善该类患者的肝功能和凝血功能,在清除血氨、血肌酐和炎性因子方面疗效更优,更适合中期肝衰竭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HBeAg阴性与HBeAg阳性的乙型肝炎相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化指标和病毒相关因素的差异,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华西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1月~2010年11月以来住院的合并HBV感染原发性肝癌患者220例,分为HBeAg阳性与HBeAg阴性两组。探讨两组甲胎蛋白(AFP)水平、肝功能水平,HBV DNA定量、肝组织学指标的差异。结果HBeAg阳性原发性肝癌195例,占总数的89%;HBeAg阴性原发性肝癌25例,占总数的11%;HBeAg阳性组HBVDNA定量对数均值显著高于HBeAg阴性组(t=2.01,P<0.05);HBeAg阴性组肝纤维化分期为4期的比例为40%,明显高于HBeAg阳性组21%(χ2=9.5,P=0.049)。两组在AFP,肝功能等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BeAg阳性原发性肝癌发生率高于阴性者。同HBeAg阳性原发性肝癌相比,HBeAg阴性肝癌患者肝组织学损害程度较重,合并肝硬化更为常见,预后更差。HBeAg阴性患者并发肝细胞癌,早期漏诊率高于阳性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HBV-ACLF)诱因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3月-2010年2月收治的HBV—ACLF病例资料,对其诱因、临床转归及预后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09例HBV—ACLF中,HBeAg(+)287例,HBeAg(-)222例。能够追寻到明确诱因的,以抗病毒治疗相关因素为主,共67例,占13.2%。HBeAg(+)与HBeAg(-)ACLF相比,抗病毒治疗相关因素诱发HBV—ACL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48例(16.7%)和19例(8.6%)。HBeAg(+)和HBeAg(-)患者中断抗病毒治疗至发生ACLF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9例HBV—ACLF治愈或好转266例(52.3%)。各诱发因素所致ACLF治愈好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发现,HBV—ACLF预后与基础疾病、HBVDNA水平、病情分期及发病后是否采用抗病毒治疗密切相关。不能明确诱因的HBV-ACLF共210例(41.3%)。结论抗病毒药物的广泛应用使HBV-ACLF的诱因分布发生了变化,应重视抗病毒药物应用的规范化。一旦发生ACLF预后差,应及时给予适当的抗病毒治疗,并重视基础疾病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慢性HBV感染者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用药方法的合理性,探讨用药指导原则。方法对2008年8月至2010年12月,参加静脉注射HBIGⅣ期临床研究的44例乙型肝炎相关肝移植患者,按重症肝病、肝癌、肝硬化分为3组,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各组病例HBV DNA及HBeAg的阳性率,采用方差分析比较HBV DNA水平,采用Pearson分析不同给药剂量与间隔时间的血药浓度与药物半衰期的相关性;采用t检验比较HBeAg阴性、阳性组,HBV DNA高、低量值组,术后1周的抗-HBs滴度;观察有无再感染病例出现。结果重症肝病、肝癌、肝硬化3组HBV DNA水平及HBeAg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871、1.079,P=0.088、0.583);各组HBV DNA水平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95,P=0.418);血药浓度与药物半衰期的Pearson分析显示存在明显的负相关(r=0.988,P=0.012);HBeAg阴性、阳性组,HBV DNA高、低量值组,术后1周的抗-HBs滴度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57,P=0.087),观察期内没有HBV再感染病例出现。结论术中4000 IU、术后6 d 2000 IU/d(病毒围剿期)是必要的,患者血清病毒载量较高时应适当增加用药剂量。患者血清乙型肝炎标志物转为阴性后(病毒潜存期)若使用肌注HBIG 600 IU、每月用药1次,可维持至下次给药前抗体约为100 IU/L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急性肾损伤(AKI)的早期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10月于本院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患者各60例,同期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肝衰竭患者随访至出院,动态收集患者血清。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ysC水平。通过绘制CysC、肌酐和血钠浓度诊断AKI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获得其曲线下面积(AUC)及最佳临界值。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2组间比较采用双侧t检验;否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AUC及最佳临界值的计算采用Medcal 12.7.1.0进行分析。结果肝衰竭患者血清CysC水平为(1050±444)ng/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638±275)ng/ml(P=0.016)和CHB组患者(661±225)ng/ml(P=0.028)。ACLF患者血清CysC水平与肌酐水平相关性不显著(r=0.311,P0.05),但与MELD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529,P0.01)。住院期间,共有8名肝衰竭患者(13.3%)发展为急性肾损伤,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ysC水平是ACLF患者发生肾损伤的独立影响因素(OR=1.008,P=0.021)。AUC分析显示早期诊断ACLF患者急性肾损伤的血清CysC水平建议值为1210 ng/ml。结论血清CysC检测有助于ACLF伴肌酐水平正常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急性肾损伤的早期预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HBV DNA、HBeAg与肝组织HBcAg及炎症分级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50例CHB肝穿刺患者,按血清HBV DNA水平,分为A组(<3 log10 IU/ml)45例,B组(3~6 log10 IU/ml)138例,C组(>6 log10 IU/ml)67例.按HBeAg阴阳性不同分为阳性组142例,阴性组108例.分别与肝组织中HBcAg水平、肝组织炎症分级进行比较,分析彼此的相关性,率的比较用卡方检验及确切概率法,相关性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血清HBV DNA不同水平与肝组织HBcAg免疫组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P=0.05),两者之间呈正相关(r=0.75,P=0.001);与肝组织炎症分级(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3,P=0.075),两者之间也无相关性(r=0.04,P=0.325).HBeAg阳性和阴性分组与肝组织中HBcA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4,P=0.01),两者之间呈正相关(r=0.56,P=0.001);与肝组织炎症分级(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8.43,P=0 065),两者之间也无相关性(r=0.06,P=0.415).结论 CHB患者肝组织HBcAg表达更能反映出肝内HBV复制状态,患者血清中测不出病毒标志物时,可以考虑肝穿刺以观察肝组织中HBcAg表达来判断HBV复制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背景: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完全应答包括血清HBVDNA低于检测水平和HBeAg血清学转换,HBeAg是评估乙型肝炎治疗效果和停药的监测指标。目的:探讨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时影响HBeAg转阴的因素。方法:采用替比夫定治疗156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8周,观察ALT、HBVDNA、HBeAg治疗前后变化,分析治疗前基线HBVDNA载量、ALT水平、HBVDNA降至检测下限的时间对HBeAg转阴和定量的影响。结果:替比夫定治疗48周后,HBVDNA转阴128例(82.1%),ALT恢复正常153例(98.1%),HBeAg转阴52例(33.3%);HBVDNA载量、HBeAg定量、ALT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前HBVDNA〈10^7 copies/mL、ALT≥200U/L组的HBeAg转阴率分别显著高于HBVDNA≥10^7 copies/mL、ALT〈200U/L组(46.4%对23.0%,P〈0.01;55.2%对16.9%,P〈0.叭),且HBeAg定量显著降低(P〈0.01)。HBVDNA降至检测下限的不同时间组HBeAg转阴率和定量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线HBVDNA〈10^7 copies/mL、ALT水平较高、治疗后HBVDNA降至检测下限的时间对替比夫定治疗48周时HBeAg转阴和定量具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探讨HBeAg阳性及阴性慢乙肝患者拉米夫定治疗中复发率及其影响因素。选择服用拉米夫定一年以 上的100例(其中,HBeAg阳性69例,HBeAg阴性31例)慢乙肝患者,检测复发率并分析了影响复发率的有关因素。 结果显示当服用拉米夫定12个月时HBeAg阴性及阳性群复发率分别为0%和12%,当74个月时分别为7%和 39%,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 另外,复发率仅与HBeAg存在与否有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治疗 前ALT、治疗前HBV DNA值无关。说明拉米夫定对HBeAg阴性慢乙肝远期效果比HBeAg阳性慢乙肝为好,HBeAg 存在与否影响其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HBeAg阴性、ALT正常的HBV感染者HBV DNA水平与肝组织病理的关系。方法 89例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均接受肝组织穿刺病理学检查,并行肝炎病毒标志物、血清HBV标志物和HBV DNA检测,分析其HBV DNA水平与肝组织病理的关系。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结果 89例患者的肝组织病理结果大部分异常,其中肝组织炎症分级≥G2者70例,占78.6%;纤维化分期≥S2者66例,占74.2%。不同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患者之间的HBV DNA定量有明显的差别(F=2.678,P〈0.05),而且二者呈正相关(rs=0.327,P〈0.01);不同肝纤维化分期患者之间的HBV DNA定量也有明显的差别(F=2.625,P〈0.05),而且二者呈正相关(rs=0.314,P〈0.01)。结论 HBeAg阴性的慢性HBV感染者血清HBV DNA定量与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如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HBV DNA滴度明显升高,应及早进行肝脏穿刺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并指导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HBeAg血清学转换对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停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HBeAg阳性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CHB患者,疗程至少1年的停药患者,于基线、治疗后每个月、HBV DNA转阴后每3个月检测ALT,HBV DNA,HBeAg和抗-HBe。停药后继续随访至少6个月,观察停药后复发情况。分析停药时是否发生HBeAg消失/转换对复发的影响;比较发生HBeAg/抗HBe血清转换后巩固治疗≤12个月、12~24个月、〉24个月三组患者的复发率。结果 60例患者中,60%(36例)的患者在停药后6个月内复发。8例患者未发生HBeAg消失(A组),停药后4个月内100%复发;6例患者发生HBeAg消失,但无抗-HBe(B组),停药后6个月内83.3%(5例)复发;46例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C组),停药后6个月内50%(23例)复发,χ2=11.585,P=0.003,A组与C组相比,χ2=6.84,P=0.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与A组、C组相比,χ2=1.333,P=0.248,χ2=2.327,P=0.1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eAg/抗-HBe血清转换后继续用药≤12个月(11例)、12~24个月(23例)、〉24个月(C组12例),停药后6个月内复发率分别为100%(11例)、47.8%(11例)、8.3%(1例),χ2=19.377,P=0.000,A组与B组、C组相比,χ2=8.609,P=0.003,χ2=19.326,P=0.000,B组与C组相比,χ2=5.303,P=0.027,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BeAg血清学转换是HBeAg阳性CHB患者治疗终点的基本指标,HBeAg/抗-HBe血清转换后治疗≤12个月仍有较高的复发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继续治疗〉24个月有望获得持久的病毒学应答,但对停药患者6个月内应密切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与血清前白蛋白(PALB)水平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临床转归分为生存组(45例)和死亡组(40例),比较2组AFP、PTA及PALB水平,分析这些指标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生存组AFP、PTA和PALB水平均明显高于死亡组(P0.01),在不同水平AFP、PTA和PALB区间,生存组与死亡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FP、PTA和PALB水平与ACLF患者预后相关,检测这些指标有助于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转归。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原发性肝癌(PLC)住院患者的临床基本特征及诊疗现况,探讨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MDT)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期间在南方医院诊疗的PLC患者5390例,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因、HBeAg定性、HBV DNA定量、AFP定量、Child-Pugh分级、BCLC分期、治疗方式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PLC患者以男性为主(87.4%),中位年龄为53岁,HBV感染率为84.15%,AFP阳性(≥20 μg/L)率为65.63%;HBeAg阳性患者AFP阳性率为76.95% (671/872),高于HBeAg阴性患者的54.11%(685/1266)或HBV DNA阳性(≥1.0×103 IU/ml)患者的70.73 (1022/1445,P<0.01);患者年龄越小、肝功能越差、BCLC分期越晚,AFP阳性率越高(P<0.01);PLC病理学分型以肝细胞癌(HCC)为主(84.7%);BCLC分期以 C期(41.0%)和B期(31.0%)为主;仅10%PLC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在1051例PLC患者中,初治即接受MDT诊疗的56例(5.3%),而28例(2.7%)非初治患者接受了MDT诊疗;在常规治疗情况下,单次平均住院费用为28234元,而MDT治疗的平均住院费用为26307元,费用减少了6.83%。结论 PLC患者多并有慢性HBV感染,且发病住院时多为中晚期,MDT诊疗模式可以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