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热敏点”灸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30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热敏点”灸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热敏点”灸治疗,对照组用当归饮子加减治疗,连续治疗20d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6.67%和50%,差异有显著性(P〈O.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局部症状积分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结论“热敏点”灸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消荨汤合热敏灸疗法治疗血虚风燥型荨麻疹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消荨汤合热敏灸治疗,对照组予盐酸西替利嗪5mg口服,1次/日。两组均治疗10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分别观察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愈率为78%,对照组显愈率为46%,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用消荨汤合热敏灸治疗血虚风燥型荨麻疹具有简便、安全、高效等特点,明显优于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对2012~2016年期间有关灸法治疗荨麻疹的相关文献进行全面检索,对荨麻疹病证特点、施灸方法、选穴规律进行统计、归纳,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共纳入文献22篇,其中灸法所治疗的荨麻疹类型有:西医类型4个,主要为慢性荨麻疹、寒冷性荨麻疹等;中医证型6个,主要为风寒证、气血不足证、血虚风燥证等。涉及施灸方法6种:艾条灸、热敏灸、温针灸、雷火灸、隔姜灸及天灸。涉及腧穴20个,使用频率最高的3个穴位分别是神阙、足三里、血海。  相似文献   

4.
目的:消荨汤配合热敏灸治疗血虚风燥型荨麻疹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消荨汤配合热敏灸,10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予盐酸西替利嗪,5 mg,口服,日1次(5 mg/片、14片/盒、生产厂家:UCB Farchim SA);10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观察症状积分及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愈率为78%,对照组显愈率为46%,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用消荨汤配合热敏灸治疗血虚风燥型荨麻疹具有简便、安全,高效等特点,明显优于应用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任谦  何晓晓  刘晓晨 《河北中医》2021,43(2):291-295
目的 观察灭荨汤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对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患者皮损症状、血液流变学及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6例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组5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灭荨汤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2组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自拟消风散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来我院就医的76例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患者(2012年5月—2015年12月)作为此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76例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分组。对照组38例患者应用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38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自拟消风散治疗,两组患者均随访3个月,研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白三烯水平及复发率。结果对照组38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6.32%,显著低于实验组(94.74%),P0.05;治疗后,两组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白三烯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但实验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发现,对照组38例患者的复发率为50.00%,显著高于实验组(15.79%),P0.05。结论对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患者采取自拟消风散治疗,能显著降低患者白三烯水平,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析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应用自拟消风散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10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105例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患者予以研究,按照抽签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52)、观察组(n=53)。对照组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液治疗,观察组给予自拟消风散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0.6%,复发率是22.6%,同对照组的75.0%、50.0%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应用自拟消风散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好,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复发,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自血穴位注射联合咪唑斯汀缓释片(皿治林)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江苏省第二中医院皮肤科收治的84例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患者分为治疗组(口服咪唑斯汀缓释片+自血穴位注射,n=42)和对照组(口服咪唑斯汀缓释片,n=42)。治疗8周以及疗程结束3个月后分别评价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自觉症状、体征,有效率及3个月后复发率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自血穴位注射联合咪唑斯汀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效果优于单用咪唑斯汀,且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丹龙止痒胶囊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84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口服丹龙止痒胶囊,对照组给予西替利嗪口服,观察两组的治愈率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40.74%,总有效率为88.89%,复发率为18.18%;对照组分别为23.33%、73.33%、71.43%。治疗组在疗效和复发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丹龙止痒胶囊是临床上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的有效方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当归饮子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40例给予当归饮子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2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2组治疗前中医症状积分比较(P 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症状积分均有所改善,而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复发率0.00%,对照组复发率12.50%,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当归饮子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显著,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章海凤  陈日新  付勇 《河南中医》2011,31(2):177-178
目的:观察慢性盆腔炎患者体表高发热敏穴区热敏腧穴的分布特征。方法:选择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和60例健康人,通过灸感法探查方法查找出热敏输穴,分析体表高发热敏穴区热敏腧穴出现概率,讨论热敏腧穴与慢性盆腔炎的相关性。结果:慢性盆腔炎患者高发热敏穴区热敏腧穴出现率为88.33%,慢性盆腔炎患者高发热敏穴区热敏腧穴在腰阳关、关元、子宫穴区出现率较高,其次是在次移、三阴交、阴陵泉穴区。结论:热敏腧穴与慢性盆腔炎具有高度相关性,可为进一步研究热敏灸疗对慢性盆腔炎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2.
荨麻疹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常见、多发性皮肤病,属中医"瘾疹"范畴.临床上根据中医辨证常分为风寒束表型、风热郁表型、肠胃湿热型、气血两虚型、血虚寒凝型、血虚风燥型、血瘀风燥型、冲任失调(肝肾不足)等型论治.笔者以温经散寒、养血祛风为法,采用当归四逆汤化裁治疗血虚寒凝型荨麻疹200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形神共调”针法联合当归饮子治疗慢性荨麻疹血虚风燥证的临床疗效及其机理。方法 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患者5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30例、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法联合当归饮子内服,观察组给予“形神共调”针法联合当归饮子内服,两组均连续治疗6周。采用荨麻疹活动性评分(U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皮肤病生活质量量表(DQLS)评价两组干预办法对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检测患者血清补体C3、C4以及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UAS、HAMA以及DQL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6周后观察组患者UAS、HAMA、DQLS评分以及血清CRP均明显降低(P<0.05),而血清C3、C4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形神共调”针法联合当归饮子可明显改善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疾病活动度,减轻患者瘙痒引起的焦虑状态,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该作用机制与降低血清CRP含量、提高血清C3与C4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拟祛风养血消疹方治疗血虚风燥型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1月在辽宁奉天中医院铁岭分院皮肤科就诊的80例血虚风燥型荨麻疹患者,对照组40例患者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自拟祛风养血消疹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及体征积分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体征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祛风养血消疹方对血虚风燥型荨麻疹病疗效明显且安全性高,能有效缓解或消除临床症状和体征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介绍吴军教授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吴教授根据慢性荨麻疹的病因病机将其辨证分为表虚不固、气血两虚、肝郁血热和血虚风燥4型,分别采用益气固表,调和营卫、补气养血,熄风止痒、疏肝解郁,凉血熄风、养血润燥,祛风通络之法加以治疗,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16.
自2006年来,笔者参与腧穴热敏化艾灸(以下简称热敏灸)治疗哮喘(慢性持续期)的优化方案研究,显示热敏灸治疗哮喘慢性持续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对其机理从理论上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芪归金蝉方治疗慢性荨麻疹血虚风燥型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病例均为本院皮肤科就诊的慢性荨麻疹患者,中医辨证为血虚风燥型,采用随机、阳性对照按照1:1的比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芪归金蝉方(黄芪、何首乌、金银花、桂枝、当归、白芍、生地黄、白蒺藜、牡丹皮、荆芥穗、蝉蜕、苍术、薏苡仁、连翘、甘草),每日1剂,每次200mL,每日2次,水煎服。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片,每次10mg,每日1次,口服。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12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7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73.33%。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归金蝉方治疗慢性荨麻疹血虚风燥型能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热敏灸是从传统灸基础上发展的灸疗新方法,在治疗时,采用艾条悬灸,激发患者体表腧穴热敏化,再对患者施以饱和消敏灸量,提高传统灸疗疗效。文章以热敏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为例,从临床效果观察、临床效果影响因素和腧穴热敏化规律3个方面对热敏灸疗法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研究结果发现热敏灸能有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提高热敏灸疗效的关键是准确把握、定位热敏化腧穴及确定消敏灸量,还提出了热敏灸将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目的阐明风寒型急性鼻炎患者热敏腧穴分布的高发区域,观察热敏灸治疗风寒型急性鼻炎疗效,以提高临床寻找的热敏腧穴成功率。方法选取风寒型急性鼻炎80例,参照辨证取穴的方法选择经穴,在其附近检测寻找热敏腧穴,观察热敏腧穴与经穴的重合率。同时观察治疗过程中热敏腧穴出现组和未出现组临床疗效,两组临床有效患者显效时间。结果热敏腧穴与经穴定位重合高;热敏灸起效时间更短。结论辨证取经穴结合阿是穴,有助于提高寻找热敏腧穴的成功率;临床尽早找出热敏腧穴,能够更早地起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刺络放血疗法配合消风散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治疗组采用刺络放血疗法配合口服消风散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口服消风散治疗。治疗4星期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各项血清学指标(Ig E、嗜酸性粒细胞值、C3、C4、IL-2、IL-4)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分别为100.0%和86.7%,对照组分别为80.0%和52.0%,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各项血清学指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Ig E、嗜酸性粒细胞值及IL-2、IL-4水平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血清学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络放血疗法配合消风散是一种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的有效方法,能改善患者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