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周围交感神经受损的情况。[方法]对61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了上下肢的交感皮肤反应(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SSR)检测。[结果]SSR的起始潜伏期,上肢:糖尿病组(1385.3±246.7)ms与对照组(1361.2±123.2)ms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1;下肢:糖尿病组(1858.9±527.5)ms与对照组(1742.8±225.2)ms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上下肢SSR波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糖尿病组SSR总异常率为41%,上肢异常率为17%,下肢异常率为41%,下肢异常率明显高于上肢,P〈0.001。[结论]SSR是检测糖尿病交感神经损害的一种客观的、敏感的方法。此方法简单且无创伤,可作为糖尿病的常规电生理检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尿病人皮肤交感反应(SSR)的变化。方法:测定17例正常人及19例2型糖尿病患者手足心四个部位的SSR。结果:正常人组与2型精尿病组比较,SSR起始潜伏期、面积、上肢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下肢波幅较对照组减低(P〈0.05)。结论:SSR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病人交感皮肤反应(SSR)的变化。方法:测定50例脑梗死及50例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手足心四个部位的SSR。结果: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SSR潜伏期四肢均较无糖尿病组明显延长。与对照组比较,上肢SSR波幅差异有显著意义,但是下肢SSR的波幅无统计学意义。下肢的SSR的异常率显著高于上肢。结论:SSR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是一种敏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皮肤交感反应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皮肤交感反应(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SSR)在诊断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81例T2DM患者进行SSR与常规电生理检测,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比较SSR与常规电生理检测的敏感性,并分析SSR与病程、亚临床的关系.结果 ①与对照组比较,T2DM组SSR起始潜伏期及波幅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T2DM组病程<5年与病程≥5年比较,潜伏期及波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T2DM组SSR总异常率85.1%(69/81),常规电生理检测总异常率58.O%(4.7/81).SSR联合常规电生理检测的异常率为95.1%(77/81);④21例无明显临床自觉症状的T2DM患者中SSR异常率(85.7%)高于常规电生理检测异常率42.9%(P<0.05);⑤81例T2DM患者中8例仅有常规电生理的异常,而无SSR的异常.结论 ①SSR检测方法较常规电生理检测异常率高,尤其在DM病程早期;②SSR对于亚临床症状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③SSR不能取代NCV,两者相结合可明显提高DPN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研究糖尿病患者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的变化。方法 对2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SSR检测,并与28例健康自愿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照组中28例均能清楚引出波形;患者组中SSR异常14例(53%),表现为潜伏期延长和波幅降低,异常反应与自主神经症状、周围神经病变有关。对部分病例同时行电刺激与磁刺激,发现噘刺激波形更稳定。重复性好。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SSR是一种简便易行、无创性的自主神经功能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156例2型糖尿病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sympatheticskinresponse ,SSR)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敏感程度。 方法 对 15 6例 2型糖尿病患者依病程分为 4年内 (87例 )及 4年以上 (69例 ) 2组。行常规SSR、周围神经传导速度 (NCV)检查及体感诱发电位 (SEP)检测 ,分析各组SSR异常率并与NCV及SEP异常率比较。结果 两组SSR总异常率与NCV及SEP异常率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均 <0 .0 1)。在≤ 4年组中 ,SSR异常率与NCV及SEP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均 <0 .0 1。而在病情 >4年的患者中差异无显著性 ,P均 >0 .0 5。结论 SSR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可作为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早期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8.
对34个健康成人的皮肤交感电反应(SSR)进行了测定,并观察了等长收缩、Valsalva操作及冷刺激对SSR的影响。受试者进行等长收缩后,SSR平均波幅由1319±398减少到980±371μv(P<0.002),平均潜伏期由1371±103延长至1517±124ms(P<0.001);进行Valsalva操作后SSR平均波幅由1207±377减少为842±327μv(P<0.001);平均潜伏期由1369±65延长至1484±68ms(P<0.001);受泠刺激后平均波幅由1159±392减少为735±324μv(P<0.001),平均潜伏期由1374±76延长至1506±96ms(P<0.001)。前臂交感神经的传导速度为1.25±0.34m/s。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检测在评价2型糖尿病(T2DM)自主神经损害中的价值。方法对81例T2DM患者进行SSR检测,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结果①两组SSR的起始潜伏期及波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69例(85.1%)患者至少有一肢SSR异常;②与血糖控制满意组比较,血糖控制不良组的下肢起始潜伏期延长(P〈0.05),下肢波幅降低(P〈0.05),而上肢的起始潜伏期及波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T2DM组病程〈5年与病程≥5年比较,起始潜伏期及波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SR可作为评价T2DM自主神经损害的客观电生理指标;T2DM患者SSR与血糖控制水平相关,与病程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和下肢体感诱发电位(SEP)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SSR和下肢SEP检查,并将结果与正常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组SSR和下肢SEP异常率分别为82.1%(46/56)和85.7%(48/56),2型糖尿病组SSR波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型糖尿病组下肢SEP皮层电位P40、NSO、P60、N75波潜伏期和较对照组显著延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SR和下肢SEP测定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治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惊恐障碍(PD)患者治疗前后听觉诱发电位(AEP)和交感皮肤反应(SSR)的动态变化.方法记录29例PD患者(PD组)服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前以及治疗4周、12周、24周后的AEP和SSR,并与29名健康人(NC组)比较.结果 (1)与NC组比较,PD组AEP-N2潜伏期延长[(237.88±16.64)ms vs(223.48±18.27)ms,P<0.05],N1-P2波幅降低[(4.29±2.02)μV vs(8.39±2.49)μV,P<0.01],P2N2波幅降低[(4.05±1.57)μV vs(7.65±3.54)μV,P<0.01];PD组SSR波幅增高[左上(2.98±1.69)μV vs(1.67±0.96)μV,右上(2.75±1.72)μV vs(1.68±0.93)μV,P<0.05].(2)治疗后,PD组患者随着情绪和行为改善,HAMA分数降低,AEP-N2潜伏期逐渐缩短,SSR波幅逐渐下降,至治疗24周时均接近于正常,余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PD患者存在AEP和SSR异常,经药物治疗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电生理指标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2.
惊恐障碍患者听觉诱发电位和交感皮肤反应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惊恐障碍(PD)患者治疗前后听觉诱发电位(AEP)和交感皮肤反应(SSR)的动态变化。方法记录29例PD患者(PD组)服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前以及治疗4周、12周、24周后的AEP和SSR,并与29名健康人(NC组)比较。结果(1)与NC组比较,PD组AEP-N2潜伏期延长[(237.88±16.64)msvs(223.48±18.27)ms,P<0.05],N1-P2波幅降低[(4.29±2.02)μVvs(8.39±2.49)μV,P<0.01],P2-N2波幅降低[(4.05±1.57)μVvs(7.65±3.54)μV,P<0.01];PD组SSR波幅增高[左上(2.98±1.69)μVvs(1.67±0.96)μV,右上(2.75±1.72)μVvs(1.68±0.93)μV,P<0.05]。(2)治疗后,PD组患者随着情绪和行为改善,HAMA分数降低,AEP-N2潜伏期逐渐缩短,SSR波幅逐渐下降,至治疗24周时均接近于正常,余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PD患者存在AEP和SSR异常,经药物治疗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电生理指标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3.
苏俊红  刘加明 《新疆医学》2006,36(5):187-188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是糖尿病患者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有报道5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有多发性神经病,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发病机制目前未完全阐明。代谢障碍及血管损害对其发病具有重要作用。神经传导速度的检测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诊断提供了客观依据。而皮肤交感反应(SSR)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客观的依据。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所检测的是有髓大纤维的传导,皮肤交感反应检测的是交感神经小纤维。糖尿病病人早期损害的多是无髓的或是有髓的感觉神经小纤维。SSR是一种与汗腺活动有关的并反映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功能状态表现。我们于2006年5月为糖尿病病人做了皮肤交感反应,并设立了对照组,以探讨其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王梅 《吉林医学》2012,33(21):4506
目的:研究分析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检测法的特点,总结其在2型糖尿病(T2DM)自主神经病变中的诊断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50例,对其行SSR检测,并与正常健康者20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SSR检测,两组在波幅及潜伏期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组总异常率为78%,其中存在自主神经病变症状患者的异常率(93.5%)要明显高于无自主神经病变症状患者(52.6%)。结论:交感神经皮肤反应法在检测过程中,对2型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较为敏感,在临床上可作为主要检测诊断方法,值得予以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的皮肤交感反应(SSR)的特点,并探讨其与自主神经损害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6月~2012年1月我院门诊或病房收治的PD患者50例,同时收集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人50例,均采用常规肌电图检查,测定其运动神经传导、F波、感觉神经传导(SCV)和SSR。结果正常对照组SSR全部引出,50例PD患者中,上肢5例波形缺失,下肢16例波形缺失。SSR潜伏期:正常对照组上肢(1.33±0.04)s,下肢(1.99±0.38)s,PD组上肢(1.50±0.11)s,下肢(2.16±0.17)s,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SSR波幅:正常对照组上肢(3.31±2.15)mv,下肢(1.73±0.98)mv,PD组上肢(1.23±0.67)mv,下肢(0.72±0.45)mv,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在50例PD患者中,SSR异常35例(70%),其中上肢异常10例,下肢异常35例,上肢SR异常的患者,其下肢SSR均有异常。下肢异常率明显高于上肢,二者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PD患者SSR异常主要表现在:波形消失16例,潜伏期延长7例,波幅下降19例。自主神经损伤症状组SSR异常率明显高于无自主神经损伤症状组。结论 PD患者可出现SSR的异常,SSR能为PD的自主神经功能受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SSR)检测在评价 2型糖尿病 (NIDDM)植物神经损害中的意义。方法 :对 5 7例 NIDDM患者 (NIDDM组 )和 34例健康者 (正常对照组 )作 SSR检测。结果 :NIDDM组 4 7例 (82 .5 % ) ,139只肢体 (6 1% ) SSR异常 ;两下肢共 77只 (6 7.5 % ) ,两上肢 6 1只 (5 3.5 % )肢体 SSR异常 ,异常率下肢高于上肢 (P <0 .0 5 ) ;NIDDM组 2 4例 (42 .1% ) ,30对肢体 (2 6 .3% )两侧不对称 ,不对称出现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NIDDM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 ,SSR潜伏期(L at)和波幅 (Am p)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NIDDM组病程 <5年与病程≥ 5年比较 L at和 Am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糖化血红蛋白 (Hb A1C)正常 NIDDM组与 Hb A1C增高组比较 L at和 Am 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合并周围神经病变 (DPN)组与非 DNP组比较 L at和 Am p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SSR可作为评价NIDDM植物神经损害的指标 ,NIDDM植物神经损害下肢较上肢明显 ,左右两侧并不都对称 ,病程长者损害较重 ,血糖控制不佳者较血糖控制正常者重 ,合并 DPN者较重  相似文献   

17.
健康成人交感皮肤反应的多导联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多种不同的刺激方法 ,可以反射性地激活人体交感神经催汗纤维 ,在手掌和足底皮肤表面能够记录到一种长潜伏期的电位 ,称为交感皮肤反应 (sym pathetic skin re-sponse,SSR) [1 ] 。近年来 ,有文献 [2 ] 报道 SSR在临床上可用于检测周围神经病变中自主神经的功能变化 ,但多数作者都采用刺激一侧上肢、记录对侧上肢或下肢的方法。本文首次采用交替刺激上肢腕部正中神经、两侧肢体四导联同时记录的方法 ,测定 SSR不同参数的正常值 ,探讨 SSR的临床应用价值。1 资料和方法共检测 2 5例健康成人 ,男 13例 ,女 12例 ,年龄 (2 0~5 5 )岁…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三种电生理方法单独及联合使用的比较,寻找较敏感且创伤性小的诊断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DPN)的方法,以利DPN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分别测定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20例健康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交感皮肤反应(SSR),三者均为无创性检查。结果SSR异常率72.5%,其中下肢异常率72.5%,上肢异常率39.2%;SCV异常率为64.2%,MCV异常率59.2%,SCV及MCV下肢异常率64.2%,上肢异常率56.7%;SSR与SCV、MCV联合异常率87.5%。结论MCV、SCV和SSR均可作为DPN的诊断指标,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DPN的检出率,下肢较上肢异常检出率高,应着重下肢检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的皮肤交感反应(SSR)与心率变异(HRV)的特点,为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提供客观的电生理依据.方法:测定33例PD患者及30例正常患者的SSR(上下肢潜伏期、波幅)及HRV (SDNN-24 h、SDANN Index、SDNN Index、rMSSD).结果:PD患者上下肢SSR潜伏期、波幅及HRV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D患者SSR潜伏期、波幅与H-Y分级相关.结论:SSR和HRV能为PD自主神经病变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0.
温针改善寒证交感皮肤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交感皮肤反应(SSR)评价符合寒证特征的温针疗效。方法:用40项虚寒证量表和3种关节疼痛量表选择寒证患者(骨关节病),以气海等为主穴进行温针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电刺激法测定左侧上、下肢SSR潜伏期和幅度。结果:3种关节疼痛量表、虚寒证主症的定性和定量、症状总定性和总定量、下肢SSR潜伏期等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讨论:下肢SSR潜伏期与寒痹植物神经紊乱存在一定相关性,温针可增强寒痹交感神经功能,改善植物神经紊乱。由此,深入研究SSR可望发展成为反映中医寒热证的一个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