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神经突起方向离散度与密度成像(NODDI)定量分析肝豆状核变性(WD)基底核及丘脑核团微结构改变的价值,并评估NODDI对WD的诊断效能。方法 收集27例WD患者(WD组)及性别、年龄与之匹配的健康志愿者26名(对照组)行MR扫描,采用NODDI后处理方法,获得双侧尾状核、壳核、苍白球、丘脑的NODDI参数,包括神经突内体积分数(Vic)、神经突方向离散度(ODI)和脑脊液体积分数(Viso),比较两组间差异;分析各参数与临床Young评分的相关性,并采用随机森林模型评估各参数的相对重要性及对WD的诊断效能。结果 WD组双侧尾状核、壳核、苍白球的Vic值和ODI值均低于对照组,而Viso值高于对照组(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丘脑的Vic值降低而Viso值升高(P均<0.05),OD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WD患者双侧尾状核、壳核、苍白球的Vic值和ODI值与临床Young评分呈负相关,壳核、苍白球的Viso值与临床评分呈正相关。采用随机森林模型,NODDI预测WD的准确率为96.23%,ROC曲线下面积为0.96。结论 NODDI可有效评估WD患者脑部铜沉积所致微观结构和代谢变化,有望用于检测WD患者脑深部核团结构改变,并评估其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探讨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脑深部灰质核团铁沉积的特点及其与脑静脉血氧含量的关系。方法 收集42例RRMS患者(RRMS组)及52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常规MRI及SWI。应用SPIN软件生成并处理滤过后相位图,测量双侧大脑内静脉(ICV)、大脑中深静脉(DMCV)、双侧基底静脉(BV)、丘纹上静脉(STV)及双侧尾状核头(HCN)、苍白球(GP)、壳核(PUT)、丘脑(THA)、黑质(SN)及红核(RN)的相位值。结果 除双侧THA及右侧RN相位值外,RRMS患者双侧HCN、GP、PUT、SN及左侧RN相位值均较对照组减低(P均<0.05)。RRMS组BV、DMCV与左侧PUT(r=0.41、0.44, P均<0.05)、右侧PUT相位值呈正相关(r=0.38、0.43,P均<0.05),ICV与左侧PUT相位值呈正相关(r=0.37,P=0.01)。结论 RRMS患者脑深部灰质核团的铁沉积明显增高,且与脑内静脉血氧含量降低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MR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观察健康成人新纹状体区铁沉积及体积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 对45名成年健康志愿者采集头部MR三维T1WI及SWI,根据年龄分为A组(年龄23~37岁)、B组(年龄42~58岁)、C组(年龄61~79岁)共3组,每组15名,测量及比较双侧新纹状体区(包括尾状核和壳核)平均相位值及校正体积;分析双侧新纹状体区平均相位值与校正体积的相关性,以及双侧新纹状体区平均相位值及校正体积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 3组间左侧及右侧尾状核和壳核平均相位值及校正体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两两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左侧与右侧新纹状体区平均相位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尾状核校正体积小于右侧(t=-2.24,P=0.03),左侧与右侧壳核校正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侧尾状核平均相位值与校正体积均呈正相关(r=0.84、0.83,P均<0.01);左、右侧壳核平均相位值与校正体积均呈正相关(r=0.77、0.61,P均<0.01)。双侧新纹状体区平均相位值、双侧新纹状体区校正体积均与年龄呈负相关(P均<0.01)。结论 随年龄增长,健康成人新纹状体区铁沉积增多、体积缩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磁共振示踪法探讨脑细胞间隙(ECS)内物质转运规律及外界刺激对其转运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尾状核-对照组、丘脑-对照组、尾状核-运动组和丘脑-疼痛组,通过立体定位技术将示踪剂Gd-DTPA导引至尾状核和丘脑区的ECS,在示踪剂注射前和注射后不同时间点进行MR扫描,直至Gd-DTPA所致的高信号消失,通过图像后处理和数学建模技术,计算示踪剂在ECS内的半衰期,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各组结果。结果 尾状核ECS内的Gd-DTPA可转运至邻近皮层区,丘脑ECS内Gd-DTPA的转运局限于原位,未观察到向邻近区域进行跨区域转运。尾状核-对照组、丘脑-对照组Gd-DTPA的半衰期分别为(104.30±54.12) min和(49.93±2.11) min (t=2.839,P<0.05)。尾状核-运动组Gd-DTPA的半衰期分别为(113.42±47.32) min,与尾状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59,P>0.05)。丘脑-疼痛组的Gd-DTPA的半衰期为(109.40±10.33) min,较丘脑-对照组显著延长(t=15.954,P<0.05)。结论 磁共振示踪法是研究脑ECS内物质转运规律的有效手段,外界刺激可调控相关脑区ECS内物质的转运清除。  相似文献   

5.
磁敏感加权成像相位值评估阿尔茨海默病脑内铁沉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采用SWI技术观察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脑内铁含量的差异,并探讨相位值与MMSE评分的相关性。 方法 对23例AD患者(AD组)及18名健康老年人(NC组)进行垂直于海马长轴的斜冠状位SWI,扫描范围自双侧颞极至齿状核。在所得相位图上测量各脑区的相位值,并进行组间统计学分析,比较AD组各脑区相位值与MMSE评分的相关性。 结果 与NC组相比,AD组双侧海马、苍白球、尾状核、黑质、右侧额叶皮质及左侧壳核相位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左侧壳核的相位值与MMSE评分具有最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53,左侧海马的相位值与MMSE评分相关系数为0.44。 结论 相位值可作为评价AD患者脑内铁沉积异常的敏感而有效的手段。左侧壳核相位值与AD疾病进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脑型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脑深部灰质核团的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相位值的改变,探讨SWI相位值在脑型肝豆状核变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1.5 T MR系统对30例脑型HLD患者及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SWI序列扫描。使用SPIN软件测量脑深部灰质核团红核、黑质、丘脑、尾状核头、苍白球、壳核的相位值,分析脑型HLD患者脑灰质核团相位值变化特点。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脑型HLD组患者红核相位值降低(HLD组:相位值为2044.12±26.96,正常组:2 075.18±31.53,t=3.291,P=0.005),黑质相位值降低(HLD组:相位值为1 826.79±83.21,正常组:1913.22±30.76,t=4.509,P=0.004),丘脑相位值降低(HLD组:相位值为2 047.13±9.32,正常组:2 082.32±21.82,t=1.132,P=0.287),苍白球相位值降低(HLD组:相位值为2 054.30±74.68,正常组:2 105.42±15.81,t=1.139,P=0.263),壳核相位值降低(HLD组:相位值为2 023.70±24.16,正常组:2 072.42±5.35,t=2.981,P=0.009),尾状核头相位值升高(HLD组:相位值为2 175.50±86.47,正常组:2 119.8±10.15,t=-1.943,P=0.069)。结论脑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红核、黑质、壳核相位值降低。SWI相位值有助于评价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脑内铜的异常沉积。  相似文献   

7.
磁敏感加权成像评价正常人大脑灰质核团铁含量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2  
目的 应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相对定量分析不同年龄段的正常人脑深部灰质核团(包括黑质、红核、苍白球、壳核、尾状核)的脑铁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 将171名健康志愿者按年龄分为5组: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行头部SWI扫描并测量黑质、红核、苍白球、壳、尾状核头部的SWI信号值,分析各部位SWI信号值随年龄的变化规律.结果 不同年龄阶段所测量得到的尾状核头、壳核、苍白球、黑质、红核SWI信号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并按一定规律变化.尾状核、苍白球SWI信号值于20~39岁变化基本平稳,于40岁后随年龄的增长诸深部灰质核团SWI信号值快速下降(以红核及壳核为著).黑质、红核、壳核、尾状核头SWI信号值均与年龄呈明显负相关(r黑质=-0.759,r红核=-0.875,r壳核=-0.880,r尾状核头=-0.524,P<0.001);苍白球SWI信号值与年龄存在弱相关(r=-0.211,P=0.042).结论 SWI信号值可以反映脑铁分布区域性和随年龄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扩散峰度成像(DKI)和三维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技术(3D ASL)分析未治疗抑郁症患者丘脑和基底核微观结构和血流灌注的改变。方法 收集未治疗抑郁症患者21例(病例组)及健康志愿者32名(对照组),均接受DKI、3D ASL及常规MR扫描,测量并比较2组间双侧丘脑、尾状核头、壳核的DKI参数和扩散参数,以及3D ASL参数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左侧尾状核头Ka值增高、Kr值减低(P均< 0.05),右侧壳核Ka值增高(P均< 0.05),左侧尾状核头及双侧壳核CBF显著减低(P均< 0.05)。结论 未治疗抑郁症患者存在基底核DKI参数及血流灌注的异常,提示基底核区微观结构完整性受损、血流灌注减低,可能是抑郁症的神经影像学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脑和基底节神经核团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在帕金森病(PD)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20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27例PD患者(PD组)及23例正常人群(对照组)的临床及MR资料。对两组进行常规MR平扫及DTI检查,测量各受试者双侧黑质、红核、尾状核头、丘脑、苍白球、壳核的DTI参数,包括各项异性分数(FA)、平均扩散系数(MD)。比较各核团FA和MD值在PD组和对照组间的差异。分析存在组间差异的参数单独及联合应用的诊断效能,以及和病程、Hoehn-Yahr分级及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运动部分(UPDRS Ⅲ)评分的相关性。结果PD组黑质、尾状核头、丘脑、苍白球及壳核的FA值均低于对照组,尾状核头MD高于对照组(P < 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示联合应用黑质、尾状核头、丘脑、苍白球及壳核的FA值和尾状核头的MD值诊断PD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81,均明显大于各参数单独应用于诊断PD的AUC(P < 0.05)。尾状核头MD值与PD患者UPDRS Ⅲ评分呈正相关(r=0.402, P=0.038),丘脑FA值与PD患者Hoehn-Yahr分级(r=-0.490, P=0.009)、UPDRS Ⅲ评分(r=-0.547, P=0.003)呈负相关。结论中脑、基底节神经核团DTI参数有助于PD的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联合应用多个核团DTI参数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MAGiC技术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NHB)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33例NHB新生儿作为NHB组,以30名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行MAGiC序列颅脑MR扫描,记录苍白球、壳核及丘脑ROI定量值,包括T1、T2弛豫值及质子密度(PD)值,并计算苍白球/壳核定量比值。比较组间各脑区定量值及定量比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以评估诊断效能,并以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血清总胆红素(TSB)水平与各脑区定量值及定量比值的相关性。结果 组间各脑区T1、T2及PD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NHB组苍白球/壳核T1值比值、T2值比值均小于对照组(P均<0.05)。苍白球/壳核T1值比值诊断NHB的AUC为0.79(P<0.05);而苍白球/壳核T2值比值诊断NHB的效能低(AUC=0.63,P>0.05)。TSB与苍白球T2值(r=-0.299,P<0.05)、苍白球/壳核T1值比值(r=-0.480,P<0.05)及苍白球/壳核T2值比值(r=-0.328,P<0.05)均呈负相关。结论 以MAGiC技术获取苍白球/壳核T1值比值对于诊断NHB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采用3.0T MR R2*值观察婴儿脑深部灰质核团铁沉积与周龄的关系。方法 纳入婴儿53名,校正周龄(PMA)37~92周。采用GE 3.0T磁共振扫描仪进行增强T2*加权血管成像(ESWAN)序列扫描,测量脑内双侧深部灰质核团(尾状核、壳核、苍白球、丘脑、红核和黑质)的R2*值。对各部位R2*值与脑铁含量进行相关分析,并分析R2*值与PMA的关系。结果 婴儿期脑深部灰质核团R2*值与脑铁含量均呈正相关(P均<0.001)。尾状核、壳核、苍白球、丘脑、红核和黑质的R2*值与PMA均呈正相关(r=0.865、0.818、0.893、0.844、0.742和0.834,P均<0.001)。结论 婴儿期脑深部灰质核团的R2*值随周龄增大逐渐增加,其可反映局部脑铁沉积随周龄的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早发型帕金森病(EOPD)与晚发型帕金森病(LOPD)多巴胺神经元和脑葡萄糖代谢变化差异。方法 前瞻性纳入45例EOPD患者(EOPD组)、55例LOPD患者(LOPD组)及93名健康对照(HC)者[HC1组(n=47),HC2组(n=46)],行11C-β-CFT 和18F-FDG PET显像;观察EOPD组与HC1组、LOPD组与HC2组脑11C-β-CFT标准摄取值比值(SUVR)和18F-FDG葡萄糖代谢网络模式,以回归分析评估脑区11C-β-CFT SUVR与18F-FDG葡萄糖代谢的关系。结果 EOPD组与HC1组之间,尾状核、壳核和苍白球11C-β-CFT SUV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PD组与HC2组之间,伏隔核、尾状核、壳核和苍白球11C-β-CFT SUV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HC1组相比,EOPD组双侧尾状核、壳核、苍白球、岛叶、小脑、颞叶、丘脑及额叶葡萄糖代谢明显增高(P均<0.05);相比HC2组,LOPD组双侧壳核、苍白球、中央旁回、小脑、颞叶及丘脑葡萄糖代谢明显增高(P均<0.05),双侧尾状核和额叶葡萄糖代谢明显减低(P均<0.05)。尾状核代谢为EOPD组伏隔核11C-β-CFT SUVR减低的影响因素(P<0.001);尾状核、前额叶、小脑及丘脑代谢均为LOPD组伏隔核11C-β-CFT SUVR减低的影响因素(P均<0.001)。结论 LOPD患者伏隔核多巴胺神经元受损、尾状核和额叶葡萄糖代谢明显减低,而EOPD患者未见上述表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脑正常老化过程中豆状核的弥散特性与铁含量的相关性.方法 对124名右利手健康志愿者行脑DTI与SWI,测量壳核和苍白球FA、平均扩散率(MD)、本征值(λ1、λ2、λ3)及Phase值;应用SWI测量30岁以上志愿者额叶白质、尾状核头、壳核、苍白球、丘脑、红核、黑质的Phase值,分析Phase值与铁含量的相关性;比较壳核与苍白球之间上述各指标的差异;分析壳核和苍白球上述各指标与年龄的相关性及各弥散参数与Phase值的相关性.结果 Phase值与铁含量呈负相关(r=-0.837,P=0.019).壳核FA、MD、λ1和λ2低于苍白球,λ3和Phase值高于苍白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壳核各弥散参数均与年龄呈正相关(P均<0.05),Phase值与年龄呈负相关(P均<0.001);苍白球MD、λ1、λ2和λ3与年龄呈正相关(P均<0.001),FA和Phase值与年龄无相关性(P均>0.05).左侧壳核FA和λ1,右侧壳核FA、λ1和MD与Phase值呈负相关(P均<0.01);双侧苍白球各弥散参数与Phase值均无相关性(P均>0.01).结论 壳核与苍白球之间弥散参数及铁含量存在差异,双侧壳核FA、λ1及右侧壳核MD与铁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比较原发性单侧症状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脑内多个结构的T2*值,定量分析PD患者T2*值的变化规律,探讨PD早期诊断的线索。方法:采用3.0T磁共振成像系统对24例原发性单侧症状PD患者组及24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对照组进行常规序列及SWI序列的扫描。经后处理在T2*图上分别手动测量双侧黑质致密带、黑质网状带、红核、苍白球、壳核、尾状核头、丘脑和额叶白质区的T2*值,并将所获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PD组症状同侧与正常对照组同侧在黑质致密部的T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黑质网状部、苍白球、壳核、尾状核头、丘脑和额叶白质区的T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PD组症状同侧与正常对照组对侧在黑质致密部的T2*值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在黑质网状部的T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苍白球、壳核、尾状核头、丘脑和额叶白质区的T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PD组症状对侧与正常对照组对侧在黑质致密部、红核的T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苍白球、壳核、尾状核头、丘脑和额叶白质区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PD组症状对侧与正常对照组同侧各兴趣区的T2*值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在原发性单侧症状PD的亚临床期就有铁的异常沉积;②PD铁异常沉积的部位包括黑质致密部、黑质网状部、红核,与苍白球、壳核、丘脑和尾状核无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ADC值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30例AD患者(AD组)和年龄与之相匹配的30名志愿者(对照组),按年龄段各分为6个亚组[55~59岁(n=3)、60~64岁(n=4)、65~70岁(n=9)、71~74岁(n=5)、75~80岁(n=6)、>80岁(n=3)],测量双侧海马、红核、尾状核、杏仁体、壳核ADC值,并进行配对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AD组红核左、右侧ADC值有统计学差异(P=0.022)。AD组不同年龄亚组右侧海马、双侧尾状核、右侧壳核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不同年龄亚组双侧海马、壳核、尾状核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D组右侧海马(r=0.615,P<0.001)、右侧壳核(r=0.653,P=0.001)及双侧尾状核(左侧:r=0.397,P=0.030;右侧:r=0.429,P=0.020)ADC值与年龄呈正相关。结论 AD患者右侧海马和壳核、双侧尾状核ADC值随年龄增加而增大。ADC值可为临床预测和早期诊断AD脑内右侧海马和壳核、双侧尾状核神经退行性病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磁敏感加权成像测量和分析PD脑深部核团铁含量特点。材料与方法研究对象为40例PD患者和36例正常志愿者,利用3.0 T磁共振扫描仪获取研究对象SWI图像,通过SPIN软件在获取的SWI相位图中测量脑深部灰质核团苍白球、壳核、黑质相位值,并将获取的研究对象核团相位值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PD组黑质相位值平均值最小(R,2034.84;L,2030.55)。PD组与对照组相比,右侧苍白球(P=0.018)、黑质相位值(P=0.008)和左侧苍白球(P=0.040)、黑质相位值(P=0.000)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D组右侧苍白球与右侧黑质(P=0.000)、右侧壳核与右侧黑质(P=0.000)、左侧壳核与左侧黑质(P=0.000)相位值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D病患者黑质铁含量最多,苍白球和黑质铁含量成对称性增多。磁敏感加权成像可为PD病诊断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7.
新生猪缺氧缺血脑损伤后酰胺质子转移成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点新生猪缺氧缺血脑损伤(HIBI)模型酰胺质子转移(APT)成像基底核APT值的变化。方法 选用出生后3~5天的健康新生猪35只,分为对照组(n=5)及模型组(n=30),分别进行假手术(对照组)及HIBI建模操作。其中模型组依据MR扫描和建立HIBI模型的间隔时间分为0~< 2 h、2~< 6 h、6~< 12 h、12~< 24 h、24~< 48 h、48~< 72 h亚组。对各组均行APT成像,测量双侧基底核APT值。比较对照组及模型组各亚组间基底核APT值的差异。结果 新生猪HIBI后0~2 h,APT值出现急剧下降,随后逐渐升高,24 h左右基本恢复至对照组水平。对照组及模型组0~< 2 h、2~< 6 h、6~< 12 h、12~< 24 h、24~< 48 h、48~< 72 h亚组平均APT值分别为0.52±0.09、-0.35±0.08、-0.02±0.14、0.28±0.04、0.46±0.11、0.80±0.11、1.24±0.18。除12~<24 h亚组外(P=0.68),模型组其余各亚组与对照组间AP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APT值在新生猪HIBI后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有望为今后进一步临床研究HIBI患儿脑内病理生理变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SWI技术观察特发性全面癫痫(IGE)患者皮层下核团铁物质含量的改变,揭示铁在IGE病理生理机制中可能的作用。方法 35例IGE患者(IGE组)纳入本研究,并以35名正常人作为正常对照组,采集两组受试者SWI数据,比较IGE患者发作间期相对正常人脑皮层下灰质核团的铁含量的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GE组患者双侧丘脑、尾状核、壳核、苍白球、黑质及红核的铁含量明显降低(P均<0.05),且其双侧丘脑、黑质和红核的SWI相位信号与患者发作的起始年龄呈负相关(r=-0.69,P<0.001)。结论 IGE患者皮层下核团铁含量较正常人明显减低,提示铁的减少可能是癫痫发作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3.0 Tesla磁共振成像正常人脑深部灰质核团(主要包括红核、黑质、苍白球、壳核、尾状核头)T2信号值与局部脑组织非色素性铁浓度的相关关系。方法:收集2004年12月~2005年5月在北京天坛医院行头颅核磁共振检查正常人T2WI 1192例,其中男689例,女503例,年龄1~87岁。将年龄按5年分组,共分17组。使用Efilm workstation 2.0图形工作站测量T2WI脑深部核团和额叶皮层T2信号值,并计算脑深部核团相对额叶皮层比值R。结果:红核、黑质、苍白球、壳核R值与相应局部铁估计浓度存在直线负相关(红核P=0.001,r=-0.748;黑质P<0.001,r=-0.863;苍白球P<0.001,r=-0.965;壳核P<0.001,r=-0.816)。尾状核头部R值与铁估计值不存在直线相关(P=0.336>0.05)。结论:红核、黑质、苍白球、壳核R值可半定量反应相应部位脑组织内非色素性铁含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6种计算对比噪声比(CNR)公式在颅脑能谱CT单能量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2例患者行颅脑能谱CT,之后间隔10 keV重建40~140 keV单能量图像,测量其中脑白质、颞部肌肉、脑脊液、皮下脂肪及颅外空气的CT值及噪声值。分别采用公式A(A组)、B(B组)、C(C组)、Da(Da组)、Db(Db组)、Dc(Dc组)计算CNR值,以Optimal CNR曲线(Optimal CNR组)为参考,比较各组CNR值差异,分析各组与Optimal CNR组间CNR值的相关性及一致性。结果 不同能量下,采用不同公式计算所得CNR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不同能量下,A、B、C、Da、Db、Dc组与Optimal CNR组间CNR值均存在正相关(r=0.97±0.02、0.94±0.01、0.94±0.01、0.67±0.01、0.39±0.01、0.59±0.01,P均<0.05),与Optimal CNR组CNR值均具有不同程度一致性(ICC=0.97±0.02、0.89±0.01、0.67±0.01、0.54±0.02、0.13±0.01、0.47±0.02,P均<0.05)。结论 颅脑能谱CT单能量成像中,以公式A计算得出的CNR值与Optimal CNR软件结果的一致性及相关性最佳;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具体情况及研究目的选择CNR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