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美国氩氦刀冷冻消融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62例巨块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30例:治疗组:TACE+氩氦刀32例。观察两组治疗后完全坏死率、初次复发率、1年生存率、AFP转阴率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治疗组完全坏死率分别为26.7%、65.6%,初次复发率为46.7%、12.5%,1年生存率为56.7%、84.4%,AFP转阴率为28.57%、59.1%,两组间完全坏死率、初次复发率、1年生存率、AFP转阴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美国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唐海峰  乔敏  袁翠云 《癌症进展》2016,14(10):1019-1021
目的:探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联合微波消融对肝癌患者甲胎蛋白(AFP)水平、复发率及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肝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联合微波消融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和单独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组(单独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两组患者的AFP水平、复发率及生存时间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独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AFP阳性率低于单独治疗组,AFP水平下降率高于单独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长于单独治疗组,1年、2年、3年生存率均高于单独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单独治疗组(P﹤0.05)。结论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联合微波消融能有效降低肝癌患者AFP水平及复发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恩度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3年4月间收治的5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25例,采用恩度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对照组25例,采用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1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和6个月的肿瘤转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甲胎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度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索拉非尼对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细胞肝癌的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肝细胞肝癌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联合组(n=82)和对照组(n=78)。联合组患者给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生活质量、肝功能状况、生存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改善率分别为97.6%(80/82)和89.0%(73/82),优于对照组的59.0%(46/78)和53.9%(42/78,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而治疗前后白蛋白(AL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1、2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7)。结论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索拉非尼治疗疗效优于单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肝功能,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肝动脉热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并行临床分析。方法 2006年5月至2009年2月4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HIFU治疗,其中30例患者行HIFU治疗前曾行肝动脉热化疗栓塞治疗(A组),19例行单纯的HIFU治疗(B组)。治疗后定期复查甲胎蛋白(AFP),1个月后复查超声或CT、MRI确定肿瘤是否完全坏死,以后每3个月复查。结果 HIFU联合肝动脉热化疗栓塞后血清AFP呈不同程度的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IFU治疗后肿物回声有不同程度增强、CT/MRI呈典型的凝固性坏死表现。其中A组有效率86.6 %,B组有效率2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位生存11.3个月,B组生存4个月;A组6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80.4 %、42.9 %,B组为13.2 %、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IFU联合肝动脉热化疗栓塞能改善不能手术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有望成为不能手术切除肝癌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罗斌  洪梅  李波 《现代肿瘤医学》2019,(17):3082-3086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高尔基体蛋白73(GP73)、甲胎蛋白(AF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55例患者接受TACE手术治疗(对照组)、另外55例采用TACE+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联合组),两组患者同时给予索拉非尼进行化疗。结果:联合组患者的肿瘤病灶缓解率(78.18%)高于对照组(60.00%),P<0.05;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2.73%)与对照组(87.2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血清MIF、VEGF、GP73、AFP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发热及尿潴留发生率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54.55%、40.00%,对照组患者为45.45%、25.45%,两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中位生存时间(20.0个月)高于对照组(14.0个月),Log-rank (Mantel-Cox)=5.842,P=0.016。结论:TACE+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有利于进一步减小病灶直径,降低血清MIF、VEGF、GP73、AFP表达水平,但是对患者的远期预后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对血清甲胎蛋白(AFP)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间陕西省铜川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肝动脉栓塞化疗加用射频消融术治疗的45例患者纳入观察组,仅采用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的4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AFP变化、生活质量评分和随访3年的生存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6. 7%,高于对照组的62. 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AFP水平均降低,生活质量评分升高,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上述指标改善更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观察组患者的2年和3年的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2年和3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射频消融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能够获得一定的疗效,近期生存率更高,生活质量更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氩氦刀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40例原发性肝癌病人,根据病人情况选择TACE术和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治疗的先后顺序。1月后复查血清AFP、肝脏CT增强扫描及肝动脉造影(DSA)检查。随诊12个月。结果:治疗前AFP〉400ng/ml,治疗后下降〉50%者83.9%(26/31);肝脏CT增强扫描及DSA造影提示:肿瘤完全坏死50.0%(20/40);不完全坏死27.5%(11/40);部分坏死22.5%(8/40)。6个月、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1.0%和76%。治疗中、 治疗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氩氦刀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确切,不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口服肝复乐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单用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组动脉栓塞化疗的同时联合口服肝复乐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清AFP、ALT和GGT水平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明显(P<0.01),12个月生存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4.2%和26.7%,两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口服肝复乐治疗原发性肝癌,较单纯肝动脉栓塞化疗在控制肿瘤生长,降低血清AFP、ALT、GGT水平及延长患者生存期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吉西他滨+氟尿嘧啶(GF)方案与氟尿嘧啶+多柔比星+丝裂霉素(FAM)方案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与毒副反应。方法将63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信封抽签法随机分为GF组和FAM组,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结果 GF组有效率为43.75%(14/32),治疗后AFP转阴率为81.48%,中位缓解期为6.5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4.6个月;FAM组有效率为25.81%(8/31),治疗后AFP转阴率为54.84%,中位缓解期为4个月,中位生存期为9.2个月。GF组有效率、治疗后AFP转阴率、中位缓解期及中位生存期均高于FAM组(P均<0.05)。GF组白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分别为46.88%(15/32)、34.38%(11/32),FAM组分别为25.81%(8/31)、16.13%(5/3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GF方案肝动脉化疗栓塞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有效方案,且毒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TACE)联合经皮冷循环微波凝固(percataneous micro—wave coaqulation therapy,PMCT)序贯人自体肝癌细胞溶胞产物荷栽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和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细胞、yST细胞治疗原发性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8—01-01—2011—12-31徐州解放军第九七医院80例不能切除的原发性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和对照组(TACE+PMCT),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先行TACE,5~7d复查增强CT和彩超了解肿瘤碘油沉积和血供后再行PMCT;研究组TACE+PMCT方法同对照组,PMCT后行免疫效应细胞(肝癌细胞溶胞产物荷载DC+CIK细胞+y6T细胞)治疗,采用静脉回输+肝瘤体内注射。随访6~3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肿瘤影像学资料(增强CT、彩超)、肝功能、AFP、免疫功能、生活质量、生存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纽有效率分别为90%和85%,差畀无统计学意义,x2=0.457,P=0.737。研究组治疗后的CD4、CD4’/CD8’和NK细胞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D4^+CD25^+FOXP+3/CD4^+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AFP下降〉80%的分别为77.8%和6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125,P=0.145。研究组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研究组的0.5、1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95%、80.0%和45%,对照组分别为90%、67.5%和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1和1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7.704,P=0.001。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冷循环微波凝固并序贯自身肿瘤疫苗和免疫细胞治疗大肝癌有效、安全,能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及中位生存,有可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伽马刀联合热疗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均已行TACE术治疗,治疗后4周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伽马刀联合热疗)和对照组(单纯伽马刀治疗),两组在年龄、性别、卡氏评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放疗为4 000~6 600cGy/20~33f,每次200cGy,热疗为每周2次,每次间隔72小时,8次/疗程,热疗于放疗结束后即进行,观察KPS评分、近期疗效、生存率及不良反应,随访时间截止2012年8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CR+PR)70.59%(24/34),局部控制率(CR+PR+SD)91.18%,治疗组0.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8.23%、79.41%、41.17%、17.64%;对照组有效率58.62%(17/29),局部控制率79.31%,对照组0.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2.55%、62.06%、20.69%、6.90%,经比较两组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局部控制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1、2、3年生存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在KPS评分、AFP方面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行伽马刀联合热疗较单纯放疗可显著提高患者近期临床缓解率,延长生存期,提高患者功能评分KPS,降低AFP程度,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lobaplatin-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 combined with radioactive 125I seed implantation in treatment of 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Methods: 75 patients with primary HCC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among them 43 receiving lobaplatin-TACE (TACE group) and 32 lobaplatin-TACE combined with 125I seed implantation (TACE+125I group). After treatment, the local remission rates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using the Pearson Chi-square test. Overall survival in the two groups was calculated using Kaplan-Meier survival curves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tested using Log-rank test. Results: There were 7 cases of complete response (CR), 13 of partial response (PR), 6 of stable disease (SD) and 17 of progressive disease (PD) in the TACE group, with 13 cases of CR, 9 of PR, 5 of SD and 5 of PD in the TACE+125I group. The disease control rates of TACE and TACE+125I group were 60.5% (26/43) and 84.4% (27/32), respectively, wit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P < 0.05). The survival rates at 6, 12 and 18 months in the TACE group were 100.0%, 81.8% and 50.0%, respectively, and those in TACE+125I group were 100.0%, 93.8% and 65.6%. The mean survival times in the TACE and TACE+125I groups were 19.5 and 22.9 months, respectively.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overall survival rate between two groups (P < 0.05). No serious complications were encountered in either group. Conclusion: Lobaplatin-TACE combined with 125I seed implantation is favorable and safe for treatment of primary HCC.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双介入方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 1999年 8月 - 2 0 0 1年 10月进行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 6 5例 ,其中单纯行TACE 34例 (TACE组 ) ,行TACE和PEI双介入治疗31例 (双介入组 )。全部病例定期做CT检查和AFP测定 ,观察肿瘤客观疗效。结果 :TACE组肿瘤客观有效率 (CR +PR) 35 3% ,AFP下降幅度 5 6 1% ,2年生存率 5 0 % ;双介入组客观有效率 6 4 5 % ,AFP下降幅度 78 6 % ,2年生存率 6 1 3% :2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结论 :双介入方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肯定 ,优于单纯应用TACE。  相似文献   

15.
周勇志  冯斌  田应斌  周皓 《癌症进展》2017,15(12):1457-1459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术(TACE)联合射频消融术(RF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临床效果及远期预后.方法 选取8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TACE组40例、联合组(TACE+RFA)4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为71.11%,高于TACE组的50.00%(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血清AFP水平明显低于TACE组(P﹤0.01),两组的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年,联合组失访2例,TACE组失访3例,联合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28.89%(13/45),TACE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15.00%(6/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5个月,长于TACE组的19个月(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联合RF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用TACE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结合立体定向体部 X -刀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2013年11月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96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三组,X -刀组、TACE 组以及联合组(X -刀联合 TACE)各32例。观察指标主要包括:客观疗效、甲胎球蛋白(AFP)、肝脏功能(ALT,AST)、肾脏功能(BUN,Cr)、毒副反应、生存时间。结果:所选择的各分类病人的一般资料对比情况,包括性别、乙肝表面抗原状况及 Child -pugh 评分(A /B)等方面,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近期疗效情况:治疗结束1月后,与单纯的 TACE 组相对比,单纯 X -刀治疗组病人总体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效率:28.13% vs 21.88%,P =0.564);与单纯 TACE 治疗组比较,联合治疗组病人总的有效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有效率:46.88% vs 21.88%,P =0.035)。生存时间:联合组、单纯 X -刀组、单纯 TACE 组三组的生存时间分别为(13.2±2.6)个月、(8.8±2.2)个月、(5.8±2.1)个月。联合组与单纯 TACE 组及单纯 X -刀组比较,生存时间有所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1月后与单纯 TACE组比较,联合治疗组病人卡氏评分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2.18,P =0.0331)。三组治疗后肝、肾脏功能均较本组病人治疗前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病人治疗后肝肾功能组间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TACE 与 X -刀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原发性肝癌在临床上有着显著的疗效,较单纯TACE 治疗组能起到更为有效的抑制和杀伤肿瘤的作用。TACE 与 X -刀治疗方法相结合无疑较单纯 TACE治疗组和单纯 X -刀治疗组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近期生存质量,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不失为是一种风险低、临床有效率高、并发症并不增多的有效治疗方案之一。TACE 与 X -刀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案治疗原发性肝癌较单纯 TACE 治疗组和单纯 X -刀治疗组对胃肠道功能以及肾脏机能损害减小,并且患者能够耐受,并发症风险低。  相似文献   

17.
李靖  肖金成  郑琳 《中国癌症杂志》2017,27(11):896-902
背景与目的:应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肝癌存在着坏死率低的不足,125I粒子植入术作为一项新的放疗技术具有靶向性强的优点。本研究旨在观察含洛铂方案TACE联合125I粒子植入术对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3年生存情况,为肝癌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前瞻性研究设计,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中晚期肝癌患者10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含洛铂方案TACE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125I粒子植入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的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肝功能指标、细胞免疫指标变化情况及肿瘤转移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近期疗效及3年生存率,并记录随访期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临床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不同方案治疗后,观察组近期有效率(86.3%)显著高于对照组(68.6%);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血清AFP检测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患者血清AFP水平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及细胞免疫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远处转移的发生率(7.8%)明显低于对照组(23.5%),术后1、2和3年内生存率分别为68.6%、43.1%和31.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1.2%、29.4%和1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含洛铂方案TACE联合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的疗效确切,与单纯含洛铂方案TACE治疗相比优势明显,能更有效的控制肿瘤转移,提高生存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微波消融(PMCT)治疗原发性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患者150例,行TACE治疗的80例作为对照组,行TACE联合PMCT治疗的70例患者作为联合组,比较两组甲胎蛋白平均下降率、总有效率、生存率及毒副反应。结果:对照组和联合组甲胎蛋白(AFP)下降率分别为46.3%和76.8%;总有效率分别为58.8%和78.6%;0.5、1、1.5、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1.3% 、77.5%、45.0%、11.3%和97.1%、82.9%、61.4%、31.4%;两组均未发生严重毒副反应。结论:TACE 联合PMCT治疗中晚期肝癌安全、有效、可行,临床疗效优于单纯TACE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含奥沙利铂(L—OHP)与含顺铂(DDP)方案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HCC)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将108例中晚期HCC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55例,行含L—OHP方案介入治疗,L—OHP 130mg/m^2,替加氟(FT207)500~750mg/m^2,用葡萄糖溶液稀释后分别注入血管,根据肿瘤病灶的大小以多柔比星(ADM)40mg/m^2+超液化碘油10~30ml乳化后进行血管栓塞。对照组53例,行含DDP方案介入治疗,DDP40mg/m^2,FT207500~750mg/m^2,用葡萄糖溶液稀释后分别注入血管,根据肿瘤病灶的大小以ADM40mg/m^2+超液化碘油10~30ml乳化后进行血管栓塞,并予水化利尿。结果治疗组近期有效率为67.3%(37/55),与对照组[47.2%(25/5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甲胎蛋白(AFP)下降率为73.1%(31/43),与对照组[44.7%(17/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治疗组恶心、呕吐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髓抑制、肝功能受损、末梢神经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见心、肾损害。结论采用以L—OHP为主的方案行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肯定,安全性好,患者耐受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金龙胶囊对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6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金龙胶囊联合TACE)30例,对照组(单纯TACE)30例。每30天为1个周期,均完成至少2个周期。观察两组临床症状、AFP变化、肝功能分级改善、不良反应等,用肝癌患者特异性生命质量评价量表,进行生存质量评价。   结果  ① 治疗组CR 0例,PR 7例,SD 18例,PD 5例,控制率(CR+ PR+SD)83.33%;对照组CR 0例,PR 5例,SD 13例,PD 12例,控制率(CR+ PR+SD)60.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 0.05)。②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检测AFP含量,改善率23.33%、稳定率为60.00%、恶化率为16.67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FP含量改善率20.00%、稳定率为53.33 %、恶化率为26.67%,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组肝功能分级(Child-Pugh)改善率、分级控制率优于对照组(P < 0.05)。④治疗组胃肠反应、白细胞下降、血红蛋白、血小板下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生存质量的评价:在改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总生存质量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金龙胶囊配合肝动脉介入化疗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肝功能、减轻肝癌TACE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