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Ma L  Zhang JH  Liu FR  Zhang X 《中华肿瘤杂志》2005,27(11):657-659
目的 探讨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与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检测80例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组织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结果 80例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发生率为52.5%,而相应痛旁正常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均未发生甲基化(P〈0.05)。浆液性癌、黏液性癌和内膜样癌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发生率分别为54.2%、52.4%和45.5%,差异尤统计学意义。临床Ⅰ期、Ⅱ期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发生率分别为21.4%和16.7%,明显低于临床Ⅲ期(66.7%)和Ⅳ期(77.8%)。高分化组和中分化组RASSFl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发牛率分别为34.5%和35.0%,均低于低分化组(80.6%)。结论 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组织中存在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的异常甲基化,甲基化与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级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上皮性卵巢肿瘤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CpG岛的甲基化状态,并探讨基因异常甲基化与蛋白表达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对62例上皮性卵巢癌、21例交界性囊腺瘤及30例良性囊腺瘤的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进行检测,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上述标本中RASSF1A蛋白表达,并结合肿瘤生物学行为进行分析。结果: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卵巢交界性囊腺瘤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58.06%、42.85%)显著高于卵巢良性囊腺瘤组织(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上皮性卵巢癌的细胞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而与组织类型和患者年龄及绝经与否无相关性(P〉0.05);RASSF1A基因甲基化与其蛋白表达下降一致。结论:卵巢癌组织中存在RASSF1A基因启动子CpG岛的异常甲基化,可能和该蛋白表达缺失的主要原因,是导致该基因失活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上度性卵巢癌组织中上皮型钙粘附素基因(CDH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分布情况,分析其与上皮性钙粘附素蛋白表达的关系,探讨启动子甲基化对于蛋自表达的影响和意义。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的PCR(MSP)检测38例正常卵巢上皮和80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CDH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上述标本中Ecadherin表达的情况,并结合肿瘤的生物学行为进行分析。结果:E-cadherin在上度性卵巢恶性肿瘤中表达明显降低(P〈0.05);34例CD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全部出现在卵巢癌组,有淋巴结转移组中甲基化频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26/35vs8/45,P〈0.05);卵巢癌组织中有CD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者,E-cadherin表达明显低于无甲基化者(P〈0.05)。结论:E-cadherin表达降低与上皮性卵巢癌转移关系密切,CDH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可能是导致E-cadherin表达蛋白表达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上皮性卵巢肿瘤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CpG岛的甲基化状态,并探讨基因异常甲基化与蛋白表达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对62例上皮性卵巢癌、21例交界性囊腺瘤及30例良性囊腺瘤的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进行检测,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上述标本中RASSF1A蛋白表达,并结合肿瘤生物学行为进行分析。结果: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卵巢交界性囊腺瘤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58.06%、42.85%)显著高于卵巢良性囊腺瘤组织(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上皮性卵巢癌的细胞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而与组织类型和患者年龄及绝经与否无相关性(P>0.05);RASSF1A基因甲基化与其蛋白表达下降一致。结论:卵巢癌组织中存在RASSF1A基因启动子CpG岛的异常甲基化,可能和该蛋白表达缺失的主要原因,是导致该基因失活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DAP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其蛋白表达在卵巢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  方法  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55例卵巢上皮性癌(恶性组)、25例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交界组)、30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良性组)、25例正常卵巢上皮组织(正常组)的石蜡包埋组织中DAPK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S-P)法检测上述蜡块组织中DAPK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DAPK启动子在正常组、良性组、交界组、恶性组的甲基化率分别为0(0/25)、6.7%(2/30)、16.0%(4/25)、47.3%(26/5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 恶性组的甲基化率高于其他三组; DAPK蛋白在正常组、良性组、交界组、恶性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0%(24/25)、90.0%(27/30)、48.0%(12/25)、30.9%(17/5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 恶性组、交界组的阳性表达率均低于正常组和良性组; DAP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DAPK蛋白表达呈负相关。  结论  DAP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导致基因沉默、失活, 引起蛋白表达下调或缺失, 并参与了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Kilon基因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状态及其与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20例卵巢正常组织,17例良性上皮性肿瘤,72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和SKOV3、3AO、CaoV3卵巢癌细胞株Kilon基因mRNA的表达并用限制性内切酶一PCR的方法检测基因启动子中CpG岛甲基化的状况。结果 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KilonmRNA的表达率(33.3%),显著低于正常卵巢组织和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的表达率分别为60.0%,76.5%。SKOV3、ca0V3和3AO均未见KilonmRNA表达。启动子甲基化在3种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0,11.8%和5.6%,卵巢癌与卵巢正常组织和良性肿瘤无显著差异。卵巢癌Kilon启动子HapII内切酶位点甲基化与mRNA失表达无相关性。SKOV-3、CAOV3和3AO均未发现甲基化。结论 卵巢上皮性癌细胞存在Kilon基因表达缺失。基因启动子CpG岛HapII酶切位点的甲基化与Kilon基因低表达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yclinD1在卵巢上皮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对10例正常卵巢组织、10例良性卵巢瘤、41例卵巢上皮性癌进行CyclinD1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CyclinD1在正常卵巢组织及良性卵巢瘤中均无表达.41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CyclinD1阳性表达13例,CyclinD1在卵巢上皮性癌的表达与良性卵巢及正常卵巢组织有显著差异(P<0.05).CyclinD1在卵巢癌早、晚期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CyclinD1表达随病理分级增加而增加,高分化组和中、低分化组CyclinD1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CyclinD1的阳性表达与预后无关.结论CyclinD1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CyclinD1是一常见的分子异常并且可以用来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Vaso-hibin基因mRNA表达与临床特征及其启动子甲基化的关系。方法用RT-PCR检测10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8例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及30例卵巢癌组织中VasohibinmRNA表达;用甲基化特异聚合酶链反应方法(MSP)检测Vasohibin启动子甲基化。结果各组标本中都有VasohibinmRNA表达,3组Vasohib-in表达的相对值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为0.65±0.11,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为0.47±0.13,卵巢癌为0.34±0.14。卵巢癌组织中Vasohibin的表达量较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显著降低,t=2.479,P=0.029;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的表达量较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显著下降,t=3.198,P=0.006。在卵巢癌组织中,Vasohibin的表达与不同临床分期、不同分化程度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未发现Vasohibi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2例发生启动子甲基化,卵巢癌中11例发生启动子甲基化,甲基化率36.7%。卵巢癌中启动子甲基化组织较未甲基化组织VasohibinmRNA表达显著降低,t=4.671,P=0.000。结论Vasohibin与卵巢癌发生存在明显相关性。Vasohibin启动子甲基化与其mRNA表达抑制密切相关,可能是Vasohibin在卵巢癌中低表达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NR4A2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9例卵巢上皮性癌、28例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27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及17例正常卵巢组织中NR4A2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例参数的关系。结果:NR4A2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8%(21/39)、25.0%(7/28)、7.4%(2/27)、5.9%(1/17)。NR4A2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P均<0.05)。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的阳性表达率虽然高于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及正常卵巢,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卵巢组,但两组之间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NR4A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随手术分期的增加而增加(P<0.05),但与病理分级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和来源无关(P>0.05)。结论:在卵巢上皮性癌中转录因子NR4A2呈现明显高表达,且其表达水平与手术分期相关,提示NR4A2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10.
结直肠癌中 RASSF1A 启动子甲基化与Cyclin D1和P53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 1A, RASSF1A )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以及Cyclin D1和P53蛋白的表达,分析它们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方法: 收集2008年8月至2009年8月长海医院病理科37例结直肠癌组织和14例癌旁组织(癌灶边缘5 cm以外组织)标本。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 RASSF1A 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 Cyclin D1和P53蛋白的表达,分析 RASSF1A 启动子甲基化、Cyclin D1和P53表达的关联性以及三者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结果: 37例结直肠癌组织中 RASSF1A 启动子甲基化有23例(62.16%),14例癌旁组织中 RASSF1A 启动子甲基化有12例(85.71%);37例癌组织中Cyclin D1阳性14例(37.84%)、P53阳性15例(40.54%),14例癌旁组织中Cyclin D1和p53表达均为阴性。直肠癌组织中 RASSF1A 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高于结肠癌(P<0.05)。结直肠癌患者年龄与Cyclin D1表达呈负相关(P<005),淋巴结转移与P53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 RASSF1A 启动子甲基化与Cyclin D1和P53的表达无相关性。 结论: RASSF1A 启动子甲基化、Cyclin D1和P53蛋白表达三者的联合检测对研究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人食管癌相关基因4(esophageal cancer related gene 4,ECRG4)基因启动子区域在卵巢癌组织中的甲基化状态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 PCR 检测 ECRG4基因启动子在50例卵巢癌组织和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的甲基化状态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卵巢癌组织中 ECRG4甲基化阳性率为36%(18/50),正常卵巢组织未出现 ECRG4甲基化。ECRG4甲基化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及 Ki -67表达密切相关(P <0.05)。结论:ECRG4甲基化可能是参与卵巢癌发展的重要分子事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卵巢高、低级别浆液性癌中P16蛋白、P53蛋白、CvclinDl蛋白的表达情况及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对45例卵巢浆液性癌(低级别19例, 高级别26例)及25例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组织进行P16、P53、CvclinD1蛋白检测, 并分析其意义。  结果  P53在低级别癌中阳性表达率为5%, 显著低于高级别癌中的69%(P < 0.05), 而CyclinD1在低级别癌中阳性表达率为89%, 显著高于高级别癌中的15%(P < 0.05), P53和CvclinDl表现为负相关(r=0.211)。P16在低、高级别癌肿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和92%, 高级别癌阳性率高于低级别癌,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53和CyclinDl在卵巢高、低级别浆液性癌中的表达有显著差异, 对于形态上介于高、低级别之间的浆液性癌, 二者可能成为分级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4.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etermine the methylation status of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inducible gene-h3 (TGFBI)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paclitaxel chemoresistance in ovarian cancer. The methylation status of TGFBI was examined in ovarian cancer and control groups by methylation-specific PCR (MSP) and bisulfite sequencing PCR (BSP). The TGFBI expression and cell viability were compared by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Western Blotting and MTT assay before and after demethylating agent 5-aza-2''-deoxycytidine (5-aza-dc) treatment in 6 cell lines (SKOV3, SKOV3/TR, SKOV3/DDP, A2780, 2780/TR, OVCAR8). In our results, TGFBI methylation was detected in 29/40 (72.5%) of ovarian cancer and 1/10 (10%) of benign ovarian tumors. No methylation was detected in normal ovarian tissues (P < 0.001). No statistical correlation between RUNX3 methylation and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as observed.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GFBI methylation and loss of TGFBI mRNA expression was found (P < 0.001). The methylation level of TGFBI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paclitaxel resistant cell lines (SKOV3/TR and 2780/TR) than that in the sensitive pairs (P < 0.001). After 5-aza-dc treatment, the relative expression of TGFBI mRNA and protei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SKOV3/TR and A2780/TR cells. However,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of relative TGFBI mRNA expression and protein were found in other cells (all P > 0.05), which showed that re-expression of TGFBI could reverse paclitaxel chemoresistance. Our results show that TGFBI is frequently methylated and associated with paclitaxel-resistance in ovarian cancer. TGFBI might be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 for the enhancement of responses to chemotherapy in ovarian cancer patients.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卵巢癌中受体 O 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CDK10)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 PCR 检测 CDK10基因在50例卵巢癌组织和27例正常卵巢组织中的甲基化状态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卵巢癌组织中 CDK10甲基化阳性率为60.0%(30/50),正常卵巢组织未出现 CDK10甲基化;CDK10甲基化与肿瘤临床分期、病理分型与 Ki -67表达相关(P <0.05)。结论:CDK10基因甲基化可能是参与卵巢癌发展的重要分子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