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华妍  鲍玉梅  张业荣 《全科护理》2016,(24):2549-2550
[目的]探讨三腔气囊导尿管联合持续低负压吸引在老年心力衰竭病人腹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老年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采用三腔气囊导尿管联合持续低负压吸引对肛周皮肤进行护理,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对肛周皮肤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病人肛门周围皮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肛门周围皮炎发生率为77%,对照组肛门周围皮炎发生率为10%,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腔气囊导尿管联合持续低负压吸引的护理方法可有效预防肛门周围皮炎的发生,増加病人舒适度,有利于观察病情,缩短肛周皮肤护理时间,减轻护理工作量及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一次性双腔气囊导尿管在机器人术后腹泻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行机器人手术的膀胱癌病人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双腔气囊导尿管引流大便,比较两组术后腹泻病人肛周皮肤浸渍程度。[结果]试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一次性双腔气囊导尿管在机器人术后腹泻病人中的应用能有效地降低病人肛周皮肤发生浸渍的概率,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腔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在剖宫产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剖宫产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导尿措施,观察组采用双腔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比较两组的护理舒适度、导尿一次成功率、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舒适度、导尿一次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85%vs 31.43%,χ~2=6.046,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后护理中应用双腔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可以提高病人舒适度,预防感染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使用肠内营养泵进行生大黄保留灌肠在急性胰腺炎肠麻痹病人中应用的意义和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伴肠麻痹病人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保留灌肠法,观察组采用肠内营养泵生大黄保留灌肠法。[结果]观察组在病人舒适度、灌肠液温度、保留时间及急性胰腺炎肠麻痹恢复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泵生大黄保留灌肠法,有效提高了病人的舒适度及有效保留时间,在急性胰腺炎伴肠麻痹病人恢复中的疗效得到肯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气囊导尿管在气钡灌肠双对比造影检查中应用价值。[方法]将54例气钡灌肠双对比造影检查病人随机分为两组,采用气囊导尿管气钡灌注的病人为观察组,采用普通肛管灌注的病人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检查中导管滑脱、钡剂外溢、疼痛、出血情况以及检查所用时间。[结果]观察组导管滑脱、钡剂外溢、疼痛例数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查时间少于对照组。[结论]使用气囊导尿管可以优化护理操作,减少对肠管刺激损伤,保障气钡灌肠双对比造影检查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6.
周玲娟  胡碧花  袁思婵  陈斌 《全科护理》2020,18(17):2088-2090
[目的]探讨改良清洁灌肠操作流程对老年病人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12月某三级甲等医院老年病科、中医科、消化内科120例老年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病人使用传统清洁灌肠流程灌肠,观察组病人使用改良清洁灌肠操作流程灌肠。比较两组灌肠病人在头晕、腹痛、肛坠胀、灌肠液外流、直肠黏膜损伤自觉症状中的舒适度。[结果]观察组病人头晕、灌肠液外流、腹痛、肛坠胀、直肠黏膜损伤自觉症状舒适度评分及舒适度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清洁灌肠操作流程明显改善了老年病人清洁灌肠中自觉症状的舒适度,明显改善了清洁灌肠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腔导尿管在危重腹泻患者肛周皮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腹泻危重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前端剪口改良后的28号三腔导尿管引流粪便,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每组患者肛周皮肤红肿、糜烂等并发症。结果治疗组30例,26例皮肤完好,3例皮肤红肿,1例肛周糜烂;对照组30例,15例皮肤完好,9例皮肤红肿,6例肛周糜烂,两组皮肤完好率比较,χ2=7.5,P〈0.05,治疗组肛周皮肤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三腔导尿管插入腹泻或大便失禁危重患者的肛门引流粪便能有效减少肛周皮肤损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气囊导尿管在气钡灌肠双对比造影检查中应用价值.[方法]将54例气钡灌肠双对比造影检查病人随机分为两组,采用气囊导尿管气钡灌注的病人为观察组,采用普通肛管灌注的病人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检查中导管滑脱、钡剂外溢、疼痛、出血情况以及检查所用时间.[结果]观察组导管滑脱、钡剂外溢、疼痛例数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查时间少于对照组.[结论]使用气囊导尿管可以优化护理操作,减少对肠管刺激损伤,保障气钡灌肠双对比造影检查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锡类散在大小便失禁病人皮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4例大小便失禁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油性剂保护肛周皮肤,观察组采用锡类散保护肛周皮肤。[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锡类散应用于大小便失禁病人皮肤护理效果优于传统的油性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一次性气囊导尿管应用于危重病人大便失禁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60例大便失禁的危重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采用一次性气囊导尿管进行大便引流,对照组采用棉条引流大便,对两种不同护理方法进行效果比较.结果 两组病人肛周皮肤改变情况比较,实验组Ⅰ度2例,对照组Ⅰ度6例、Ⅱ度3例,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大便失禁的危重病人应用一次性导尿管引流能有效控制皮肤湿疹及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三腔两囊导尿管的临床应用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宪红 《护理管理杂志》2013,13(6):447-448,456
目的探讨三腔两囊导尿管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46例女性择期手术患者按手术先后顺序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观察组使用三腔两囊导尿管进行导尿,留置导尿管期间利用其外气囊和无菌纱布进行导尿管外固定;对照组使用双腔气囊导尿管进行导尿,用胶布将导尿管固定于患者一侧大腿内侧。比较两组患者留置导尿管期间尿路感染发生率及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留置导尿管后24h、72h、120h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三腔两囊导尿管用于留置导尿管患者,可降低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提高其舒适度,适用于女性患者留置导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良灌肠法配合穴位按摩治疗胸腰椎骨折后便秘的实证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3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100例出现便秘的胸腰椎骨折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照组采用传统大量不保留灌肠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灌肠法配合穴位按摩。观察两组病人舒适度及灌肠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灌肠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胸腰椎骨折后便秘病人采用改良灌肠法配合穴位按摩可以有效解除便秘症状,提高病人舒适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改良灌肠法配合穴位按摩治疗胸腰椎骨折后便秘的实证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3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100例出现便秘的胸腰椎骨折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照组采用传统大量不保留灌肠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灌肠法配合穴位按摩。观察两组病人舒适度及灌肠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灌肠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胸腰椎骨折后便秘病人采用改良灌肠法配合穴位按摩可以有效解除便秘症状,提高病人舒适度。  相似文献   

14.
胡明明  王清  陈瑶  沈小芳 《护理研究》2013,27(10):912-913
[目的]探讨两种外固定方法对留置双腔气囊导尿管病人导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的影响。[方法]选择神经内科脑卒中病人126例,按留置导尿管的固定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将引流管经大腿上方走行后固定于床旁,对照组引流管经大腿下方走行后固定于床旁,比较留置导尿7d内CAUTI发生率、漏尿发生率、病人疼痛程度、皮肤受引流管压痕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留置导尿7d内CAUTI、漏尿、皮肤压痕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病人的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引流管经大腿上方固定可有效降低病人的CAUTI发生率、漏尿发生率以及预防局部皮肤压迫,提高病人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三腔气囊导尿管联合持续低负压吸引在ICU危重患者腹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l例腹泻患者按入院后发生腹泻时间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26)采用三腔气囊导尿管联合持续低负压吸引对肛门周围皮肤进行护理。对照组(n=25)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对肛门周围皮肤进行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肛门周围皮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肛门周围皮炎发生率为7.7%,对照组为8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55,P〈0.01)。结论三腔气囊导尿管联合持续低负压吸引的护理方法可有效预防肛门周围皮炎的发生,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可缩短肛周皮肤护理时间,减轻护理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美宝湿润烧伤膏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大便失禁后肛周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将60例因大便失禁肛周皮肤损伤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美宝湿润烧伤膏换药,对照组采用氧化锌换药,之后两组病人均给予红外线灯照射20 min,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美宝湿润烧伤膏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大便失禁所致肛周皮肤损伤效果优于氧化锌联合红外线照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双氯芬酸钠栓提高剖宫产术后舒适度的效果。[方法]选择同期剖宫产术后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术前均常规留置导尿管,术后24h拔除导尿管。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拔除尿管法,实验组术毕给予双氯芬酸钠栓50mg塞肛,拔除尿管时,再予双氯芬酸钠栓50mg~100mg塞肛。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镇痛效果及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24h内的睡眠时间较对照组延长,拔除尿管后排尿时间、下床活动及肛门排气时间均提前(P<0.05),术后舒适度提高。[结论]双氯芬酸钠栓塞肛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满意,对提高产妇术后舒适度和满意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开宏 《护理研究》2010,(1):151-152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两种不同方法拔除气囊导尿管对产妇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18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90例)采用新方法即自行排出气囊导尿管;对照组(90例)按照传统方法即护士辅助拔除气囊导尿管。比较两组产妇拔管后尿道疼痛、自行排尿等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术后拔除留置气囊导尿管时采取自行随尿液排出的拔管方法,可大大降低拔管时带来的不适感。  相似文献   

19.
何艳 《全科护理》2011,(24):2183-2183
[目的]讨论两种方法拔除双腔气囊导尿管后,病人排尿疼痛及肉眼血尿的发生情况。[方法]将使用双腔气囊导尿管的36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0例,拔管时观察组在拔管医嘱下达时夹闭导尿管直待到病人有尿意时,用20 mL注射器将气囊内的无菌生理盐水抽出9 mL后,暂不拔管,嘱病人卧床休息,减少活动,15 min~20 min后,将导尿管气囊中残存的无菌生理盐水全部抽净,为病人准备好便器,将尿管边旋转边缓慢拔出,并协助立即排尿。对照组则常规拔除尿管,有便意时排尿。[结果]观察组排尿疼痛发生率为3%,血尿发生率为2%;对照组排尿疼痛的发生率为36%,肉眼血尿发生率为27%。[结论]观察组使用的拔管方法能有效降低排尿疼痛和血尿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韦金花 《全科护理》2016,(8):823-824
[目的]探讨结肠造瘘病人清洁灌肠的有效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5例结肠造瘘病人采用点滴输液法联合气囊导尿管进行清洁灌肠,并配合造口袋及男性尿壶接粪液。[结果]15例结肠造口病人清洁灌肠无粪液溢出,减少灌肠次数,肠道清洁效果好。[结论]结肠造瘘病人采用点滴式输液法联合气囊导尿管进行清洁灌肠,并配合造口袋及男性尿壶接粪液,灌肠效果好,可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轻病人负性心理,是一种理想的灌肠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