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考察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在50g·L-1葡萄糖注射液中对注射用头孢地嗪钠稳定性的影响。方法观察配伍液的外观、测定不溶性微粒、pH值,采用HPLC法测定头孢地嗪钠含量。结果配伍液在室温时6h内无明显外观、pH值、含量的变化,不溶性微粒数符合规定。结论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室温时于6h内对头孢地嗪钠稳定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室温(25℃)下6h内,注射用头孢地嗪钠与8种临床常用药物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在不同配伍时间,观察8种配伍液的外观变化。其中7种配伍液,测定pH值并采用HPLC法测定头孢地嗪钠含量。结果室温6h内,注射用头孢地嗪钠与氨甲苯酸注射液配伍后出现外观变化;与维生素K1、维生素C、维生素B6、氨茶碱、地塞米松磷酸钠、胰岛素、酚磺乙胺注射液配伍后外观及pH值无明显变化,头孢地嗪钠含量〉90%。结论室温6h内,注射用头孢地嗪钠与维生素K1、维生素C、维生素B6、氨茶碱、地塞米松磷酸钠、胰岛素、酚磺乙胺注射液配伍稳定,而与氨甲苯酸注射液不宜配伍。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酚磺乙胺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对头孢地嗪钠稳定性的影响。方法: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H变化,采用HPLC法测定头孢地嗪钠含量。结果:配伍液在室温时6h内外观、pH、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酚磺乙胺注射液在6h内对头孢地嗪钠稳定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许永军  杨文清  孙梁燕 《中国药房》2008,19(20):1562-1563
目的:考察胰岛素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对注射用头孢地嗪钠稳定性的影响。方法:考察配伍液在12h内的外观及pH值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孢地嗪钠的含量。结果:配伍液在室温下12h内无明显外观、pH值、含量变化。结论:胰岛素注射液在室温下12h内对头孢地嗪钠稳定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头孢地嗪钠与5种输液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选亮  陈碧 《中国药业》2008,17(12):22-23
目的考察注射用头孢地嗪钠在5种常用输液(灭菌注射用水、0.9%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中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后输液中头孢地嗪钠的含量,考察混合液的外观性状和pH值变化。结果头孢地嗪钠和5种输液混合后,在室温4h内配伍溶液的外观性状、pH值无明显变化。头孢地嗪钠含量仅有微小变化。基本保持稳定。结论室温4h内注射用头孢地嗪钠与5种输液可以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6.
胰岛素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配伍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查胰岛素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稳定性.方法:观察配伍液外观、测定配伍液pH值,采用HPLC法测定头孢呋辛钠含量,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胰岛素含量.结果:配伍液在12 h内无明显外观、pH值、头孢呋辛钠含量的变化,但胰岛素含量在3 h后变化超过10%.结论:胰岛素注射液和头孢呋辛钠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室温下可配伍应用,但应在3 h内用完.  相似文献   

7.
氨茶碱注射液对注射用头孢地嗪钠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永军  杨文清  孙梁燕 《医药导报》2008,27(9):1128-1129
[摘要]目的考察氨茶碱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对注射用头孢地嗪钠稳定性的影响。方法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法测定头孢地嗪钠含量。结果配伍液在室温时6 h内外观、pH值、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氨茶碱注射液室温时在6 h内对头孢地嗪钠稳定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维生素C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对注射用头孢地嗪钠稳定性的影响。方法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孢地嗪钠含量。结果室温下配伍液6h内外观、pH值、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维生素C注射液在室温下6h内对头孢地嗪钠稳定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9.
注射用头孢地嗪钠与输液配伍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注射用头孢地嗪钠与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等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将2种不同规格的注射用头孢地嚎钠与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分别配伍,分别测定配伍液在室温条件下放置0、1.5、3、4.5、6h的外观性状、pH值、溶液颜色及澄清度、含量、有关物质和聚合物的变化情况。结果注射用头孢地嗪钠与输液配伍后,在室温下放置6h外观性状稳定,pH值、溶液颜色及澄清度、含量、有关物质和聚合物的变化均不显著。结论注射用头孢地嗪钠与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等输液配伍后,在室温条件下放置6h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维生素K1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对注射用头孢地嗪钠稳定性的影响。方法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变化,采用HPLC法测定头孢地嗪含量。结果室温时配伍液在6 h内无明显外观、pH值、含量的变化。结论室温时维生素K1注射液在6 h内对注射用头孢地嗪钠稳定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注射用夫西地酸钠与果糖注射液,转化糖注射液和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后6 h内的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夫西地酸钠与3种溶剂配伍后室温放置6 h内夫西地酸钠的含量变化,并观察其室温放置6h内外观及pH值的变化情况。色谱条件为使用NoVa-park C18柱,流动相为0.01 mol.L-1磷酸-乙腈-甲醇(16∶64∶20),检测波长为215 nm。结果:与配伍0 h比较,配伍液放置6 h内的外观、色泽均无明显变化,pH略有变化;6 h内配伍液中夫西地酸钠含量无明显变化,且均保持在97%以上,配伍液6 h内无新物质产生。夫西地酸在浓度0.484 8~3.878 4μg的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0)。结论:注射用夫西地酸钠与果糖注射液、转化糖注射液、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后室温放置6 h内夫西地酸性质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2.
建立HPLC法测定注射用氯诺昔康与盐酸曲马多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稳定性.采用VIP-ODS柱,流动相为0.02mol/L乙酸钠溶液(pH 5.5)-甲醇(40:60),检测波长271nm.结果表明72h内氯诺昔康和盐酸曲马多在氯化钠注射液中含量均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3.
徐帆  冯恩富  赵正英 《中国药师》2008,11(3):310-313
目的:考查多索茶碱、尼克刹米、洛贝林、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剂的配伍稳定性。方法:观察及测定4种注射剂在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后室温放置8h内的外观、不溶性微粒及pH。采用HPLC法测定配伍液室温放置8h内的含量变化。结果:与配伍0h比较,配伍液放置8h内的外观色泽、不溶性微粒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pH略有变化。配伍液中各药含量在8h内保持在90%以上,且配伍8h内无新物质产生。结论:多索茶碱、尼克刹米、洛贝林、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剂在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后于室温放置8h内质量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维生素K1注射液、硫酸镁注射液与阿托品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观察及测定3种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后于室温下避光放置24h内的外观、pH值及不溶性微粒数,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液中维生素K1、阿托品的含量,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液中硫酸镁的含量。结果:在避光24h内,维生素K1、硫酸镁及阿托品在0.9%氯化钠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外观、pH值、不溶性微粒数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在避光条件下,维生素K1注射液、硫酸镁注射液及阿托品注射液在24h内可以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5.
金钠多与胞磷胆碱的配伍稳定性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金钠多与胞磷胆碱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将金钠多与胞磷胆碱根据临床常用剂量按比例配伍后观察溶液外观,测定pH值,薄层色谱及测定含量。结果:在25℃条件下6h内混合液外观,pH值,薄层色谱均无变化。金钠多与胞磷胆碱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金钠多与胞磷胆碱配伍混合液稳定。  相似文献   

16.
黄芪注射液在穴位注射疗法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黄芪注射液在穴位注射疗法中的临床应用及其疗效进行综述。方法:通过查阅近期国内部分期刊杂志,对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疗法在病毒性心肌炎、胃病、糖尿病、哮喘、甲亢、肝病及肾病等临床应用新进展进行综述。结果: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辅助治疗上述疾病疗效满意。结论:黄芪注射是治疗心血管疾病、肾病、肝病等疾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氨茶碱、多巴胺、尼可刹米注射液配伍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氨茶碱、多巴胺、尼可刹米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观察及测定3种注射剂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后室温放置8h内的外观、不溶性微粒及pH,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液的含量。结果多巴胺不影响氨茶碱及尼可刹米的稳定性,但与氨茶碱配伍后溶液pH呈碱性,导致多巴胺不稳定。结论氨茶碱的加入会降低配伍液中多巴胺的稳定性,临床使用时应注意溶液pH对多巴胺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廖勇  游艳 《中国药房》2014,(30):2826-2828
目的:考察丙泊酚注射液与依托咪酯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取丙泊酚注射液和依托咪酯注射液一定量按20 mg∶2mg的比例混合,分装成5份后分别在37℃恒温水浴箱中放置0、4、8、12、24 h,采用核磁共振波谱(NMR)法检测二者混合后是否生成新的物质,使用二甲基亚砜(DMSO)-d6溶剂溶解后分别进行H1-NMR的图像采集。结果:通过与标准品谱图对比及对不同水浴时间下混合样品间谱图峰面积积分可知,丙泊酚、依托咪酯二者混合后在上述条件下表现出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结论:所建方法简便、快速、准确;丙泊酚注射液与依托咪酯注射液混合后无化学性质的变化,配伍稳定,可在临床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考察注射用加替沙星及左氧氟沙星与奥硝唑葡萄糖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注射用加替沙星及左氧氟沙星与奥硝唑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溶液在常温下(20℃)6 h内不同时间的最大吸收峰峰位和吸收度,观察溶液的色泽并测定其pH值。结果:6 h内配伍液的吸收峰位、吸收度、色泽及pH值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加替沙星及左氧氟沙星与奥硝唑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在常温下6 h内稳定。  相似文献   

20.
《中国药品标准》2013,14(4):296-298
本品为氯霉素的灭菌溶液。含氯霉素(C11H12Cl2N2O5)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