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院于1985年开始,对冠心病(CAD)及心肌梗塞后恢复期(MI)患实施运动处方锻炼。研究证实,长期坚持运动锻炼,可增强左心功能、提高体力耐力负荷,对此,已有报道但运动锻炼对老年CAD患生活质量的影响则探究较少。此研究旨在确定锻炼对CAD、MI患生活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吸烟与青年人心肌梗塞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吸烟已被公认为是冠心病及心肌梗塞(MI)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对40岁以下的青年人MI来说,国外研究发现吸烟可能为更重要的危险因素。[JalowiecDA,etal.(Im.wlovascCli,1989,20:197)国内迄今尚无吸烟与青年人MI关系的详细报道,本调查旨在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探讨吸烟对青年人MI发病的影响。对象和方法对象:在哈尔滨市5所大型医院1987年至1995年住院的21~40周岁哈尔滨市籍MI生存患者中,经资料复核符合1979年WhO关于心肌梗塞诊断标准者120例,剔除失访及死亡18例,共102例为病例组,其中男性97例,女性5例。按】:回配比方…  相似文献   

3.
心肌梗塞患者康复期运动锻炼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运动锻炼对心肌梗塞患者的疗效。方法:心肌梗塞后患者304例,随机被分为锻炼组和对照组,各152例.两组的年龄、性别、梗塞血管、心功能分级等方面无明显差异。锻炼组严格按运动处方进行锻炼,疗程4~20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锻炼组的心脏指数[(3.99±0.97):(4.90±0.41)],运动代谢当量[(3.90±2.06):(7.88±1.26)METs],肌力[(30.93±9.81):(38.99±6.78)kg,12min步行距离[(733.98±219.76):(1132.62±180.30)m]等指标显著提高(P均〈0.01)。结论:心肌梗塞后运动锻炼可提高心功能,改善心肌代谢,恢复体力,有利于社会回归。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平板运动试验(TET)阳性而冠脉造影(CAG)正常的胸痛患者的临床特征.增强对TET假阳性及其临床意义的认识.提高冠心病(CAD)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对我科近3年因胸痛住院行TET检查结果阳性而CAG正常的72例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TET阳性而CAG阴性的患者以女性多见(61.1%),心绞痛症状多不典型(63.9%),心脏彩超检查可以正常(57.1%)。结论:TET阳性且有典型心绞痛症状,但冠脉造影正常的高血压患者,其发病机制应考虑为冠脉微血管病变所致;而心绞痛症状不典型者、或仅以心律失常为表现者、女性患者,若不伴或极少伴有CAD危险因素.临床诊断CAD更应慎重。  相似文献   

5.
1994年1月至1995年10月,我们采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DECG)对118例心血管病患者进行了监测和分析,以期探讨心肌缺血(MI)、特别是无痛性心肌缺血(SMI)的发生规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男69例,女49例;年龄30~82岁,平均53.50±5.25岁。DECG诊断SMI的标准为;①J点后80毫秒处ST段压低≥0.1mv,持续时间≥1分钟;患者不伴有胸痛;②MI恢复1分钟后再次出现ST段压低,达标准①者视为再次SMI发作。结果:本组共检出MI206例次;其中SMI108例次(占52.43%)。SMI在体检“健康者”、冠心病、心绞痛、陈旧…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发展,冠心病(CAD)致死率仍居前位。因此CAD患者机能状态监测仍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尤其对老年因增龄性变化特点更为重要。我们以美国西雅图心绞痛是表为基础,略加改动制定出CAD机能状态调查表(CFI),从躯体和心脏不同方面对本区老年CAD患者(ECAD)进行调查评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l资料:共收集18个干休所420例经中心医院确诊的CAD者,男46人,女4人,年龄最大89例,最小63岁,平均年龄72岁。CAD史最长的sl年,最短1年,平均11年。初发类型心绞痛者156人(37%),无痫型心肌缺血135人(32%),心律…  相似文献   

7.
老年心血管病康复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和有高危因素者养成日常大肌群节律性运动锻炼的习惯,可以产生心血管适应,减轻症状,提高运动耐力和肌力,改善生活质量,并有可能预防冠心病(CAD)的发生和发展。所有的医务人员都应该熟悉并强调积极的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合并代谢综合征(MS)的老年冠心病(CAD)患者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分析MS预测CAD冠脉病变程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连续入选15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为CAD的老年患者(≥60岁),评估冠脉病变情况,根据是否存在MS进行分组,分析MS对冠脉病变程度的影响。结果:151例CAD患者中合并MS者64例。相对于非MS组,MS组3支病变(狭窄≥50%)显著增多(60.9%:32.2%,P=0.000)。2支以上严重狭窄病变(狭窄≥75%)显著增多(64.1%:39%,P=0.002)。MS在CAD患者中预测3支病变(≥50%)的敏感性为58.2%.特异性为70.2%,预测2支以上严重狭窄病变(≥75%)的敏感性为64.1%,特异性为60.9%。结论:合并MS的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严重,病变广泛。MS可以作为预测严重冠脉病变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低心排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以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08年1月-2012年9月CABG术后临床资料完整的全部病例(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低心排[诊断标准:多巴胺用量〉10μg/(kg·min)]者为病例组(n=13),以无低心排患者对照组(n=79)。对两组患者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判断影响CABG术后低心排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术前近期心肌梗死(MI)、心律失常、术后呼吸衰竭、术前贫血为CABG术后低心排的危险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CABG术后低心排的独立的危险因素是:术前近期MI OR18.149,95.O%CI[1.949-169.011];心律失常OR 30.509,95.0%CI[2.607-357.028];女性OR 10.743,95.0%CI[1.347-85.659](P〈0.05,P〈0.01)。结论:术前近期MI;心律失常是CABG术后低心排的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常模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就高血压、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测定“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的常模,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地跨全国各大区的20个城市28所医院的7937名对象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建立全国常模,并比较性别、年龄、运动、心理状态、教育、家庭以及医疗条件所致的差异。结果:(1)正常人平均得分(常模)为(95.74±23.21)分;(2)高血压患者平均得分为(73.75±23.62).高血压Ⅲ期患者生活质量(69.06±21.78)明显低于其他患者(P〈0.01);(3)冠心病患者的平均得分为(64.67±20.59),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生活质量(55.37±18.62)最差(P〈0.01);(4)CHF患者的的平均得分为(40.36±17.24),显著低于高血压和和冠心病患者(P〈0.01);(5)影响因素:①性别、年龄:所有人的总体得分为(71.41±27.8)分,男性得分非常显著高于女性(P=0.000);正常人随着年龄增加,得分逐渐减少(P〈0.05),除≥70岁组,其他各年龄组男性得分显著高于女性得分(P〈0.05);②运动:参加运动者的得分(72.64±21.87)非常显著高于未参加运动者(66.91±23.13),P=0.000;③心理:心理健康者的得分(70.13±25.66)非常显著高于心理有障碍者(68.91±20.44),P=0.001;④其他:受教育程度越高,得分越高;家庭成员为1个人的得分明显低于2人组和3人及以上组的得分;自费患者的得分低于医保或公费患者的得分(P〈0.05~0.001)。结论:本研究样本量大,数据可靠;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能反映年龄、性别、运动、心理、家庭、受教育程度、医疗条件和疾病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条目简短明了,可操作性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平板踏车联合无创正压通气(NIPPV)运动锻炼对COPD患者呼吸生理学的影响,探讨与运动耐力改善相关的生理学机制,期望为COPD患者呼吸康复提供新的更为有效的方法。方法按2011年修订版GOLD标准选择稳定期重度至极重度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3组:即平板踏车联合NIPPV运动锻炼组(A组)、平板踏车运动锻炼组(B组)、既无NIPPV又无平板踏车运动锻炼组(C组),每组观测20例。在运动锻炼前后分别测定6MWD、MRC评分、MEP、MIP及肺通气功能。结果经平板踏车联合NIPPV运动锻炼后COPD患者6MWD、MEP、MIP明显增加(P〈0.01),MRC评分明显降低(P〈0.01),肺功能FEV1%pred、FEV1/FVC、MVV、PEF等指标稍有改善,但锻炼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MVV则有明显改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度至极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在平板踏车上进行面罩NIPPV运动锻炼有助于改善其运动耐力和吸气肌力,缓解呼吸困难,是一种较好的适合于重度至极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的呼吸康复锻炼方法。  相似文献   

12.
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2008年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对286例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其相关因素进行评估。结果:参加康复运动(每周≥3次)的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未参加康复运动的患者(P〈0.01);合并其它主要脏器(脑、肺、肝、肾)疾病的患者生活质量低于单纯冠心病患者(P〈0.05)(0.01);经皮冠脉介入(PCI)术后的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P(0.05~〈0.01);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患者的每周康复运动次数、家庭人数、教育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相关(r=0.12~O.54,P(O.05-(0.01)。结论: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自身病情、社会支持、治疗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方法对72例心肌梗塞(MI)患者、32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AD)患者和72例非冠心病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MI和CAD患者ACE基因DD型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44、0.50和0.21),但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无关。DD型ACE基因可能是中国人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运动对T2DM患者餐后血糖的影响,优化运动治疗处方。方法选择54例T2DM患者,采用数字随机表分为餐后非运动组与运动组,每组各27例,非运动组进行静息试验,运动组按照三因素(餐后开始运动时间A、运动持续时间B、运动强度c)三水平正交设计进行运动锻炼。以餐后150min内餐后血糖曲线下面积(AUC)为评价指标。结果(1)运动、非运动组AUC分别是(589.66±31.89)mmol/L·min和(616.34±36.48)mmol/L·min。(2)A因素三水平(A1:餐后10min;A2餐后20miniAs:餐后30min)中以凡最佳(P=0.018)。B因素三水平(B1:持续20mimB2:持续30miniB3:持续40min)中以B3最佳(P=0.016)。C因素的三水平(c1:4km/h速度步行,C2:6km/h速度步行,C3:8km/h速度步行)对AUC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9)。结论运动可改善糖代谢,餐后20mim开始以4km/h的步行速度,运动40min可能是T2DM运动治疗的较好处方,但需个体化调节运动参数。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明)技术对冠心病(cAD)患者室壁运动速度进行研究。方法用脉冲DTI检测45例CAD患者及35例健康对照组的左室6个室壁,12个节段的运动频谱,分别测量其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同时以二维超声心动图观察CAD患者上述左室各节段室壁运动情况。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AD组心室各节段VS、VE减小明显(P〈0.05,P〈0.01)。而二维超声心动图观察结果,45例CAD患者室壁运动正常、可疑异常及异常者分别为10例(22%)、4例(8%)及31例(70%)。结论DTI可在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测异常之前无创、定量诊断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患者食管运动功能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消化道运动功能异常的研究仅仅在近十余年才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通过食管测压方法观察了109例糖尿病患者食管运动功能的异常改变,旨在探讨糖尿病对食管运动功能的影响。一、资料与方法1.对象:(1)糖尿病组:2型糖尿病患者109例,男性51例,女性58例,年龄(53.5±9.6)岁(31~74岁);空腹血糖(10.9±3.1)mmol/L;病程(7.2±6.4)年(0.5~25年);均符合1985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并除外食管疾病;合并末梢神经症状者43例,其中23例行肌电图检查确认;(2)…  相似文献   

17.
对78例心肌梗塞(MI)后残余心肌缺血(RI)患者中38例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另40例作为对照组。术前两组间性别、年龄、心功能、运动试验等指标无差异。PTCA组行PTCA后冠状动脉狭窄由(87.7±15)%降至(18.6±8.7)%(P<0.001),运动试验及动态心电图各项指标显著改善。随访10±2个月,发现心绞痛、再梗塞、猝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MI后存在RI者行PTCA可显著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8.
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心脏康复治疗对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改善的作用,并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对74例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心肺功能评定,制定相应的康复运动处方,进行为期8到12周的康复运动训练。结果:与锻炼前比较,康复治疗后,患者的心率显著减少[(98.72±6.24)次/min:(72.43±6.38)次/min,P〈0.05];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收缩压乘积指标均显著降低[(2498.27±60.54):(1354.21±58.15),P〈0.01],运动耐力显著增加[(30.12±10.67)min:(50.35±12.78)min,P〈0.01);症状明显改善,无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心脏康复治疗可改善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心功能,增强体力,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个体化、规律的运动锻炼对纽约心功能不全2~3级患者的康复是有益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201T1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MPI),运动负荷心电图(ES-ECG)诊断冠心病(CAD)的临床价值。方法:首先以冠状动脉造影术(CAG)为标准(将冠脉管腔狭窄≥50%定为病变血管),96例做过CAG的患者被分为CAD组(n=55)和非CAD组(n=41)。所有患者均行运动负荷MPI和ES-ECG检查。对比分析运动负荷MPI和ES-ECG诊断CAD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结果:运动负荷MPI和ES-ECG诊断CAD的敏感性分别为0.98、0.82;特异性分别为0.85、0.39;准确性分别为0.92、0.64;阳性预测值分别为0.90、0.64;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97、0.62。结论:运动负荷MP1与CAG有较好的一致性,而ES-ECG是一种较好的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985年I.aurent「'首次报道血清透明质酸(hyaluronicacid,HA)测定在肝病中的意义后,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基于HA是一种最常见的氨基多糖,而葡萄糖是生成氨基多糖的前体--单核苦酸衍生物的主要原料"'。我们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40例糖尿病患者HA的变化,并作初步分析。对象与方法一、对象1.根据1985年WH()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为糖尿病患者40例,男18例,女22例。年龄31~70岁,平均sl.6士10.2岁,均为I型糖尿病。其中病程MI年者3例,1~4年者9例,4~10年者15例,M10年者13例。病情控制较好、空腹血糖稳定维持在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