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周家桥地区2005年出生婴儿及其母亲贫血相关因素调查分析,为预防婴儿贫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年1~12月出生的206名婴儿及母亲进行末梢血常规检查及问卷调查,了解贫血发生情况。结果母亲怀孕期贫血44例,其中婴儿贫血13例;母亲怀孕期未患贫血162例,其中婴儿贫血17例(P<0.01),母亲贫血与否对婴儿贫血影响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①重视母亲孕期缺铁性贫血的防治,对预防和控制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将有重要的意义;②对于母亲孕期患有缺铁性贫血所出生的婴儿,建议在4月龄左右经医生指导下补充适量铁剂,以有效预防贫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母亲孕晚期铁元素(Fe)缺乏与婴儿缺铁性贫血的的关系。方法对2007年1月1日-2008年1月1日在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4个月婴儿进行静脉血常规检查及微量元素检查;孕晚期母亲进行微量元素检查及问卷调查,了解贫血的发生情况。结果母亲孕晚期Fe缺乏101例,4个月婴儿缺铁性贫血93例;母亲孕晚期Fe正常363例,4个月婴儿缺铁性贫血8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晚期母亲Fe缺乏与婴儿缺铁性贫血有明显的相关性,重视孕晚期母亲Fe的补充可以预防婴儿缺铁性贫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孕期母亲缺铁性贫血与子代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结局的关联,为ASD的早期预防及干预提供思路。方法 于2018-2020年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ASD儿童145名(病例组)与 正常儿童251名(对照组)纳入研究。采用调查问卷收集儿童及母亲一般情况及母亲孕期缺铁性贫血暴露等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母亲孕期缺铁性贫血暴露与子代ASD发病的风险。进一步采用中介分析探索产儿科不良结局如剖宫产、早产、低出生体重在母亲孕期缺铁性贫血与子代ASD风险关联中的中介作用。结果 ASD 组母亲孕期缺铁性贫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21.31% vs. 7.56%,P<0.001)。单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母亲孕期缺铁性贫血是子代发生ASD 的危险因素(OR=3.31,95%CI:1.73~6.32)。在校正了儿童性别、母亲学历、母亲被动吸烟及孕早期营养素补充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趋势未发生改变(OR=3.44,95%CI:1.53~7.71)。本研究未见剖宫产(间接效应 OR=0.99,95%CI:0.94~1.05)、早产(间接效应OR=1.00,95%CI:0.95~1.08)、低出生体重(间接效应 OR=0.99,95%CI:0.94~1.04)在母亲缺铁性贫血和子代ASD发生风险中存在中介作用。结论 母亲孕期缺铁性贫血是子代发生ASD的独立危险因素。孕期缺铁性贫血的早期筛查、早期干预十分必要,可减少子代ASD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6月龄婴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特点,分析影响贫血的影响因素,为防治早期缺铁性贫血提供依据。方法采取调查问卷等方法分析1 477例6月龄儿童的产前、产时及产后资料,调查6月龄婴儿贫血的临床资料和影响因素。结果 1 477例6月龄婴儿中,符合IDA诊断的共271例,IDA患病率为18. 3%;母亲孕后期贫血129例,患病率为8. 73%;纯母乳喂养率为43. 0%。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家庭户口类型、不同母亲学历及不同母亲孕后期贫血状况的婴儿间,其6月龄IDA患病率具有显著性差异。足月儿6月龄时IDA患病率低于早产儿,正常出生体质量的婴儿6月龄时IDA的患病率低于低出生体质量儿和巨大儿,纯母乳喂养婴儿6月龄时IDA患病率低于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的婴儿。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学历低、母亲孕后期贫血、早产及混合喂养是6月龄婴儿IDA的危险因素。结论缺铁性贫血仍是目前我国儿童常见的营养性疾病之一,6月龄婴儿的IDA与母亲孕晚期贫血密切相关,需在孕期加强母亲营养状况的监测,并关注早产儿、混合喂养婴儿营养状况,应大力推进纯母乳喂养,促进婴儿健康和神经发育。  相似文献   

5.
张春芳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0):4254-4254
目的:研究早期干预对于预防孕期缺铁性贫血及婴儿期定时合理添加辅食,从而降低婴儿缺铁性贫血的作用。方法:选取270例正常单胎妊娠孕妇分娩的婴儿为研究组,自妊娠12周始给予合理饮食指导,孕29周始给予硫酸亚铁每日0.2 g直至分娩;婴儿于4个月始定时定量添加辅食。另取相同条件孕妇分娩的婴儿270例为对照组,未采取预防干预。结论:孕期营养指导与补充小剂量铁剂,以及婴儿期科学添加辅食,可预防婴儿缺铁性贫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回族地区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患病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干预治疗措施。方法随机抽取吴忠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检查的3 000例婴幼儿,并对相关内容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影响因素。结果回族地区婴幼儿贫血患病率为46.33%,影响因素依次为母亲孕期贫血、主要看护人/母亲文化程度、辅食转换时间及出生体重。结论贫血严重危害着儿童的健康,回族地区婴幼儿母亲孕期贫血情况、主要看护人、母亲文化程度、喂养方式及辅食转换时间是导致婴幼儿贫血的重要影响因素,如何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预防婴幼儿贫血是儿童保健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间隔增补铁剂预防孕期贫血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女孕期贫血增加孕产妇死亡、早产、宫内发育迟缓、低出生体重、围产儿死亡等的危险性。在全世界每年约50万孕产妇死亡病例中,约20%是由缺铁性贫血所导致的〔1〕。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估计,我国每年有1000名妇女因严重贫血在孕期或分娩过程中死亡;每年有10万名胎儿或婴儿因母亲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病原因、预防及治疗。方法:分析总结2011年4月-2012年3月在本院儿保科健康体检时诊断为贫血的6-30个月的婴幼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生与母亲孕期健康状况和婴幼儿期的喂养方式直接相关。结论:要针对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病原因进行早预防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天津市6~8月龄婴儿缺铁性贫血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婴儿贫血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6月天津市16个行政辖区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健康检查的6~8月龄婴儿作为调查对象,分析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婴儿22 659例,缺铁性贫血发病率为6.69%。低出生体重儿(OR=2.34,95%CI:1.74~3.15,P 0.01)、分娩前贫血(OR=1.20,95%CI:1.02~1.41,P0.05)、分娩孕周37周(OR=1.69,95%CI:1.29~2.21,P0.01)、剖宫产或阴道手术产(OR=1.32,95%CI:1.16~1.51,P0.01)及分娩产次≥3次(OR=1.24,95%CI:1.06~1.46,P0.01)是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危险因素;女婴(OR=0.72,95%CI:0.63~0.82,P 0.01)、非纯母乳喂养(混合喂养OR=0.58,95%CI:0.49~0.67,P0.01;人工喂养OR=0.39,95%CI:0.28~0.54,P0.01)、孕早期血红蛋白(Hb)高(OR=0.99,95%CI:0.98~0.99,P0.01)是婴儿缺铁性贫血的保护性因素。结论天津市6~8月龄婴儿缺铁性贫血为多种影响因素联合作用所致,应加强对孕妇的健康教育及孕期保健管理,提倡母乳喂养的同时添加适量辅食,以有效降低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分析儿童保健门诊婴幼儿发生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危险因素及门诊指导。方法 择取本院儿童保健门诊在2019年6月-2022年6月接收的60例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患儿发生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危险因素,并且分析实施门诊指导干预后的效果。结果 6个月至1岁婴儿的贫血发生率要高于1~3岁幼儿;足月儿的贫血发生率要低于未足月儿;母孕期贫血的婴幼儿贫血发生率要高于母孕期未贫血的发生率;4~6个月龄时未按时添加辅食的贫血发生率要高于按时添加辅食的婴幼儿;低出生体重儿的贫血发生率要高于非低出生体重儿;挑食厌食儿童的贫血发生率高于不挑食厌食儿童;留守儿童的贫血发生率要高于非留守儿童。但是人工喂养、母乳喂养以及混合喂养贫血与不同性别贫血等发生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婴幼儿发生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主要和年龄、足月情况以及母孕期贫血、挑食厌食、未按时添加辅食、低出生体重儿、留守儿童等多种因素有关,通过对其实施相应的儿童保健门诊指导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贫血严重程度,促进婴幼儿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缺铁性贫血是影响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健康问题,婴幼儿是缺铁性贫血的高危人群。缺铁会造成婴幼儿智力和认知的永久损害,使成年后的劳动生产力低下。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预防婴幼儿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婴儿出生前、出生时及生后铁缺乏及缺铁性贫血的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2 325例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进行体检的2 325例儿童为研究对象,筛选出其中缺铁性贫血患儿,患儿及家属接受问卷调查,分析接受体检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情况,影响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单因素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接受体检2 325例儿童中检出缺铁性贫血儿童198例,其中轻度、中度以及重度贫血分别60例、81例和57例,缺铁性贫血儿童患病率为8.5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因素有年龄、出生时体质量指数、母亲妊娠期是否有贫血、是否早产、患儿肠胃消化能力是否正常、喂养形式、进辅食时间、父母学历、是否正常补充铁元素、家庭饮食习惯以及父母月收入(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小、母亲妊娠期贫血、早产、患儿肠胃消化能力不佳、进辅食时间晚、未补充铁元素以及家庭饮食习惯不佳等为导致患儿缺铁性贫血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预防学龄期儿童缺铁性贫血工作关键在于关注孕妇以及胎儿营养情况,调整儿童饮食结构,养成合适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早期干预预防孕期缺铁性贫血,降低母婴合并症的效果。方法:以265例正常单胎妊娠孕妇为研究组,于妊娠12周始给予合理饮食指导,孕29周始给予硫酸亚铁0.2g/d直至分娩。另取相同条件孕妇265例为对照组,不采取预防干预。结果:两组孕妇发生缺铁性贫血的孕周明显不同(P0.01),妊娠期贫血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有明显的关联性。结论:孕期营养指导与小剂量铁补充可避免孕妇发生缺铁性贫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母亲孕晚期贫血与其婴儿贫血的关系。方法:抽取在该院进行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孕晚期贫血及无贫血的孕妇及其所生婴儿各200例,分析孕妇的膳食营养状况和孕晚期贫血发生率,探讨母亲孕晚期贫血是否为婴儿贫血的影响因素。结果:母亲孕晚期贫血组婴儿贫血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贫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母亲孕晚期贫血可使婴儿贫血发生率增高。加强围产期保健,积极预防和纠正贫血可预防其婴儿贫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母亲孕期贫血对婴幼儿贫血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问卷调查方法调查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135例母亲孕期贫血情况和新生儿出生结局,均为单胎,记录新生儿出生后6、12和24个月生长发育情况(身长、体重),检测婴幼儿血红蛋白以评价其贫血情况。结果 135例孕妇中,孕期贫血者18.52%,早产儿7例,占5.19%,阴道分娩率为61.48%,巨大儿12例(8.89%),低出生体重者5例(3.70%)。随访期间,新生儿出生后6个月贫血发生率最高,占17.78%。随着新生儿月龄的增加,其贫血率不断下降。母亲贫血组新生儿出生身长和体重及分娩方式、孕龄与母亲非贫血组相比较,P0.05。两组婴幼儿在出生后6、12和24个月时生长发育和贫血情况相比较,P0.05。结论母亲贫血对新生儿出生结局无明显影响作用,同时尚未发现母亲贫血与婴幼儿贫血间的直接性关联证据。尽管如此,临床仍需加强对母亲贫血的关注和纠正,以防直接或间接影响新生儿后续发育和成长。  相似文献   

16.
婴儿缺铁性贫血和喂养方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发生缺铁性贫血的影响。方法:选取348例在该院门诊体检的出生后6个月的婴儿,按喂养方式分为母乳喂养组133例、部分母乳喂养组113例和人工喂养组102例,比较这3组婴儿在缺铁性贫血发生率上的差异。结果:除母乳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婴儿缺铁性贫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5.862,P=0.015)外,母乳喂养组和部分母乳喂养组(2χ=2.130,P=0.144)、部分母乳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2χ=1.071,P=0.301)婴儿缺铁性贫血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6个月时婴儿应及时添加辅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病情特点及预防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20例门诊体检婴幼儿的临床资料,以探讨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病情特点及预防治疗方法。结果120例婴幼儿中确诊为营养性缺血性贫血27例(22.5%),<1岁、1~2岁及2~3岁的发病率分别为39.1%、14.5%、5.3%,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下降(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孕晚期贫血、早产、辅食添加时间延迟、出生体重低、偏食挑食等是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危险因素(P<0.05)。治疗后,26例(96.3%)患儿网织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恢复正常,1例患儿由于喂养困难,经治疗恢复后血红蛋白又发生降低。结论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高发年龄段为<1岁;母亲孕晚期贫血、早产、辅食添加时间延迟、出生体重低、偏食挑食等是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有不少妇女在怀孕期间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据统计,世界各地孕妇贫血的发生率高达21%~80%,其发生原因与社会经济状况及营养不良有密切关系,其中的大多数属于缺铁性贫血。研究证明,贫血会造成子宫、胎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某社区婴儿缺铁性贫血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上海市某社区6月龄婴儿缺铁性贫血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上海市某社区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出生的190例6月龄婴儿进行血红蛋白检测与相关因素调查。[结果]该社区6月龄婴儿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为21.58%,经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婴儿喂养方式和4~6个月是否添加辅食是婴儿缺铁性贫血的重要影响因素,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和4~6个月未添加辅食的OR值分别为3.0和19.8。[结论]在提倡母乳喂养的同时,应注意合理添加辅食和适时补充铁元素,以减少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徐凤珠  王莉恩 《社区卫生保健》2007,6(3):206-206,208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系指单位体积血液中的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纽胞压积低于正常值或其中一项明显低于正常值,称为小儿营养性贫血。小儿营养性贫血多为缺铁引起,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疾病;不但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并且是一些感染性疾病的诱因。营养性贫血不仅存在于发展中国家,即使在发达国家也很常见。笔者对我院儿保门诊2004至2005年出生的511名婴儿营养性贫血监测资料和成因进行分析,为在儿保门诊开展营养性贫血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