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不同脱细胞方法处理猪主动脉瓣叶的效果,探讨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生物支架的最佳制备方法.方法:取猪主动脉瓣膜,消毒后随机分组.Ⅰ组瓣叶不做处理,作为对照组.Ⅱ组Triton X-100、核酸酶(DNaseⅠ、RNase Ⅰ)处理.Ⅲ组采用低浓度胰蛋白酶、EDTA、核酸酶、DCA处理.Ⅳ组用DCA、核酸酶处理.对各组脱细胞瓣叶进行大体、光镜、电镜观察及理化检测.结果:Ⅳ组方法不可完全去除细胞成分,Ⅱ、Ⅲ组方法可完全去除细胞成分,但Ⅱ组瓣叶原有的超微结构有所改变.结论:低浓度胰蛋白酶、EDTA、核酸酶、DCA联合应用是理想的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生物支架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CaN)在低频复合生理频率慢性电刺激(chronic electrical stimulation with lower physiological frequency,CESLPF)对骨骼肌细胞肌球蛋白重链(myosin heavy chain,MHC)亚型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体外2%马血清诱导小鼠成肌母细胞C2C12成肌分化为模型.实验分3组:对照组、CsA组和KN93组.对照组为正常分化的细胞;CsA组和KN93组在细胞诱导分化3d后,分别用CaN抑制剂环孢菌素A(CsA,8μmol)、Ca2+/钙调蛋白依赖的蛋白激酶(CaMK)抑制剂KN93(6μmol)单一或联合CESLPF(10 +40 Hz,1.5 h/d,共2d)处理.通过RT-PCR、Western blot检测观察成肌分化过程中肌球蛋白重链亚型的表达水平及其转换情况,采用比色法检测CaN的活性.结果 在成功构建的体外成肌分化模型上发现,CsA和KN93能够抑制C2C12细胞MHC Ⅰ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与分化对照组MHC Ⅰ mRNA相对表达量(0.79 ±0.04)相比,CsA组(0.62±0.03)和KN93组(0.69±0.05)能够抑制C2C12细胞MHC Ⅰ型纤维的表达(与对照组比P<0.05);对照组、CsA和KN93处理组MHC Ⅰ蛋白相对水平分别是(0.91±0.05)、(0.36±0.01)和(0.66±0.02).对照组MHCⅡb相对表达量为(0.53±0.01),CsA(0.63±0.02)和KN93 (0.75±0.03)促进MHCⅡb型纤维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P<0.05);CESLPF能够逆转上述改变(与对照组比较,P>0.05).CsA能够抑制CaN的活性表达;CESLPF能够显著提高CaN活性(P<0.05),但仍显著低于正常水平(P<0.05).结论 CaN和CaMK是骨骼肌细胞MHCⅡ型向MHC Ⅰ型转变的重要调控酶,CESLPF可能是经CaN通路和非CaN通路联合作用促进肌型转换,该结果为临床应用CESLPF治疗OSAS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新的脱细胞方法配合激光打孔制备的激光微孔脱细胞猪真皮支架对大鼠Ⅲ度皮肤烧伤创面血管化的影响。方法: 将激光微孔脱细胞猪真皮(A组)、普通打孔脱细胞猪真皮(B组)两种真皮支架分别移植至Ⅲ度皮肤烧伤清创后创面,另设无真皮支架对照创面(C组),1周后加植表皮,大体观察植入真皮支架1、2、3周创面的修复情况,并通过HE染色和免疫组化标记创面中CD31、α-SMA表达阳性血管并计数。结果: 制备的脱细胞猪真皮呈瓷白色,有光泽,柔软;显微镜下未见细胞残留。加植表皮后,A组较B组存活率高。两组支架植入后及无支架对照组1~3周创面中CD31、α-SMA表达阳性血管数持续增加,其中两组真皮支架均较无支架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显著高于B、C组(P<0.05)。结论:该方法制备的激光微孔脱细胞猪真皮基质能快速血管化,提高表皮存活率,为一种较理想的真皮替代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自膨式雷帕霉素洗脱支架防治猪颈动脉血管成形术后近期再狭窄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国产小型猪6只,分别行双侧颈总动脉球囊扩张损伤后,随机分为对照组(裸支架组)和实验组(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组),各置入6枚.术后4周重复动脉造影后处死动物.取出支架段血管,测算支架处血管管腔面积、新牛内膜厚度与面积及管腔狭窄百分比以评价内膜增生程度.应用TUNEL法检测新生内膜细胞凋亡指数(apoptotic index,AI),免疫组化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Bcl-2、Bax表达水平.结果: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组支架内管腔面积大于裸支架组(P<0.05);新生内膜面积小于裸支架组(P<0.05);新生内膜厚度小于裸支架组(P<0.05);细胞凋亡多于裸支架组(P<0.05):PCNA阳性细胞及Bcl-2表达低于裸支架组(P<0.05);Bax表达高于裸支架组(P<0.05).结论:雷帕霉素洗脱支架能抑制新生内膜形成.在支架植入后4周能预防猪颈动脉血管成形术后近期再狭窄的形成.可能通过上调Bax,下调Bcl-2的表达.从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CaN)在低频复合生理频率慢性电刺激(chronic electrical stimula-tion with lower physiological frequency,CESLPF)对骨骼肌细胞肌球蛋白重链(myosin heavy chain,MHC)亚型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体外2%马血清诱导小鼠成肌母细胞C2C12成肌分化为模型。实验分3组:对照组、CsA组和KN93组。对照组为正常分化的细胞;CsA组和KN93组在细胞诱导分化3 d后,分别用CaN抑制剂环孢菌素A(CsA,8μmol)、Ca2+/钙调蛋白依赖的蛋白激酶(CaMK)抑制剂KN93(6μmol)单一或联合CESLPF(10+40 Hz,1.5 h/d,共2 d)处理。通过RT-PCR、Western blot检测观察成肌分化过程中肌球蛋白重链亚型的表达水平及其转换情况,采用比色法检测CaN的活性。结果在成功构建的体外成肌分化模型上发现,CsA和KN93能够抑制C2C12细胞MHCⅠ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与分化对照组MHCⅠmRNA相对表达量(0.79±0.04)相比,CsA组(0.62±0.03)和KN93组(0.69±0.05)能够抑制C2C12细胞MHC I型纤维的表达(与对照组比P<0.05);对照组、CsA和KN93处理组MHC I蛋白相对水平分别是(0.91±0.05)、(0.36±0.01)和(0.66±0.02)。对照组MHCⅡb相对表达量为(0.53±0.01),CsA(0.63±0.02)和KN93(0.75±0.03)促进MHCⅡb型纤维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P<0.05);CESLPF能够逆转上述改变(与对照组比较,P>0.05)。CsA能够抑制CaN的活性表达;CESLPF能够显著提高CaN活性(P<0.05),但仍显著低于正常水平(P<0.05)。结论 CaN和CaMK是骨骼肌细胞MHCⅡ型向MHCⅠ型转变的重要调控酶,CESLPF可能是经CaN通路和非CaN通路联合作用促进肌型转换,该结果为临床应用CESLPF治疗OSAS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具有活性的同种生物静脉脱细胞支架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备同种异体、无免疫排斥反应的脱细胞生物支架材料,并建立相应的技术方法,为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胆管提供实验准备。方法选取新鲜具有活性的同种生物静脉作为实验材料,用含0.03%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Tris低渗缓冲液,以改进的BOOTH法脱去静脉壁的内皮细胞,保留细胞外基质。固定剂固定制成的脱细胞支架,分别行HE染色、胶原纤维染色的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摄片,了解脱细胞支架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特征并做处理前后的比较。将支架材料进行同种异体间动物皮下接种,结合不同生长因子局部一次性滴入(空白组,bFGF组,VEGF组,bFGF VEGF组),2周后取出支架,进行免疫组化血管染色(8因子),观察支架新生血管的长入情况。结果用质量浓度为0.03%SDS的Tris低渗缓冲液与静脉壁共同孵育48h后,既完全脱去了静脉壁内膜表面的内皮细胞,又较完整地保留了胶原纤维等细胞外基质主要成分,基质主要成分的形态学结构在脱细胞前后无明显改变。皮下植入的异体支架局部未见明显排斥反应,2周后支架内新生血管有不同程度的长入,以滴入bFGF VEGF组新生血管长入最显著。结论质量浓度为0.03%的SDS的低渗缓冲液对制备脱细胞的同种生物支架效果较佳,既能完全脱去静脉壁内膜表面可引起免疫排斥反应的内皮细胞,又能较完整地保留能维持支架形态的胶原纤维等细胞外基质主要成分;所制备的脱细胞支架异体植入无排斥反应,bFGF和VEGF的局部使用可促进新生血管在支架内的生长,有助于支架的远期存活;该实验所制备的静脉脱细胞支架可望在组织工程胆管体外构建的研究中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经Triton X-100 脱细胞处理的牛颈静脉的组织结构和生物力学特性以及作为组织工程血管支架的可能性?【方法】 获取10条新鲜带瓣牛颈静脉,随机分为两组,新鲜对照组(n = 5)和脱细胞实验组(n = 5),脱细胞组血管使用2.5 mL/L Triton X-100等进行脱细胞处理48 h, 病理切片染色和扫描电镜观察血管壁和瓣膜自身细胞的脱除情况和细胞外基质变化情况;生物力学性能检测血管组织强度变化;体外人内皮种子细胞种植以了解脱细胞支架的生物相容性?【结果】 脱细胞处理后,管壁和瓣膜的自身细胞完全脱除而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无明显改变;与新鲜牛颈静脉相比,脱细胞血管的拉伸强度[(16.5 ± 2.61)MPa vs (15.5 ± 3.1)MPa; P > 0.05]和最大持线力[(7.9 ± 0.9)N vs (7.0 ± 1.1)N; P > 0.05]无明显改变,在100 mm Hg液压下脱细胞血管无异常扩张;内皮种子细胞在脱细胞血管支架上生长黏附良好?【结论】 Triton X-100法对新鲜牛颈静脉进行脱细胞处理效果良好,脱细胞牛颈静脉可作为细胞种植的血管支架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多西环素对脂多糖(LPS)-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动物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LPS组和多西环素干预组;采用LPS黑质内立体定向注射建立PD模型;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多西环素干预前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和MHCⅡ阳性小胶质细胞的变化;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仪检测纹状体多巴胺(DA)、DOPAC(二羟苯乙酸)含量的变化;Western 印迹检测黑质小胶质细胞MHCⅡ(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Ⅱ)蛋白的表达.结果 多西环素干预后,黑质残存多巴胺神经元由LPS组的38%±5%上升到79%±4%(P<0.01);纹状体DA及DOPAC含量分别由LPS组的4.89±0.27和0.70±0.07上升到7.00±0.34和1.10±0.10(P<0.01);腹腔注射阿朴吗啡诱导动物旋转的平均圈数由LPS组的(208±14)次/30 min减少到(80±12)次/30 min(P<0.01);而黑质致密部MHCⅡ阳性细胞数量由LPS组的835±82减少到354±59(P<0.01);Western 印迹检测MHCⅡ蛋白的表达也明显减少.结论 多西环素能够抑制LPS诱导的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它可以通过下调小胶质细胞MHCⅡ的表达来实现其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低频复合生理频率慢性电刺激对低压缺氧兔颏舌肌肌球蛋白重链(myosin heavy chain,MHC)亚型表达的影响.方法 成年日本大白兔24 只,雌雄不拘,体质量(2.3±0.1)k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6).A:正常对照组,B:慢性低压缺氧组,C:10 Hz电刺激组,D:10+40 Hz电刺激组.B、C、D组兔置于慢性低压缺氧环境中饲养后,分别给予C组兔颏舌肌低频(10 Hz)电刺激,D组兔颏舌肌低频复合生理频率(10+40 Hz)电刺激,B组兔不予电刺激.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分析4组颏舌肌MHC各亚型表达变化.结果 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慢性低压缺氧组颏舌肌MHCⅠ亚型比例减少[(0.69±0.07)% vs(17.48±4.00)%, P<0.05],MHCⅡa亚型比例增加[(79.89±5.09)% vs(73.33±4.17)%, P<0.05];MHCⅠ亚型mRNA表达量下降[(0.69±0.07) vs( 1.05±0.06),P<0.05].②与慢性低压缺氧组比较,10 Hz电刺激组颏舌肌MHCⅠ亚型比例[(18.78±3.49)% vs(11.37±4.27)%, P<0.05]及10+40 Hz电刺激组颏舌肌MHCⅠ亚型比例[(23.40±4.65)% vs(11.37±4.27)%, P<0.05]均增加,而10+40 Hz电刺激组颏舌肌MHCⅡa亚型比例[(67.90±5.66)% vs(79.89±5.09)%, P<0.05]减少;与慢性低压缺氧组比较,10 Hz电刺激组颏舌肌MHCⅠ亚型mRNA表达量[(0.79±0.07) vs (0.69±0.07), P<0.05]及10+40 Hz电刺激组颏舌肌MHCⅠ亚型mRNA表达量[(0.97±0.08) vs (0.69±0.07), P<0.05]均增高,而MHCⅡa亚型mRNA表达量差异不显著.结论 慢性电刺激后低压缺氧兔颏舌肌MHC呈现Ⅱa 向Ⅰ型转变,即"由快向慢"转变.其中低频复合生理频率电刺激组变化的趋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人造血管外支架在高胆固醇血症内环境下对移植静脉的远期粥样硬化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15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高胆固醇血症模型后将双侧颈静脉端-端吻合于同侧颈总动脉上,随机分配一侧移植静脉加用静脉外支架(实验组),另一侧不加外支架(对照组).术后12周行超声检查了解血流动力学情况后取下移植静脉,测量其内中膜厚度、面积及脂质沉积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VCAM-1阳性细胞分布情况,扫描电镜检查了解内皮细胞重塑情况.结果:超声检测提示支架组静脉血流为层流,对照组为涡流;支架组内中膜厚度及面积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泡沫细胞明显减少,脂质沉积减轻,未见粥样硬化斑块;支架组内中膜层内VCAM-1阳性细胞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差异显著(P<0.01);扫描电镜提示支架组内皮细胞排列整齐、紧密,大小一致,对照组内皮细胞排列紊乱,间隙大,大小不一致.结论:人造血管外支架可改善静脉血流动力学,促进内皮细胞良性重塑,减轻脂质沉积及中膜平滑肌细胞增殖,减少泡沫细胞生成,最终抑制高胆固醇血症内环境下移植静脉远期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1.
徐飞  王明刚  钟晓红  汪凯 《安徽医学》2013,34(5):527-530
目的研究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种子细胞、脱细胞真皮为支架的组织工程皮肤对糖尿病大鼠皮肤全层缺损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36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脱细胞真皮实验组;B组:脱细胞真皮对照组;C组:空白对照组。观察创面愈合及5-BrdU阳性细胞表达角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A组第3、5、7及14 d创面愈合率分别为(19.10%±3.52%)、(29.80%±4.10%)、(56.71%±8.07%)与(88.12%±5.31%),明显快于B、C两组(P〈0.05)。A组新生皮肤的细胞结合有序,排列紧密,真皮层较厚,有大量皮肤附属器及血管形成,明显多于B、C两组。免疫组化检测BrdU阳性细胞表达角蛋白。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ADM可有效促进糖尿病大鼠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γ-氨基丁酸A受体(GABAAR)拮抗剂荷包牡丹碱对于小鼠哮喘气道重构模型的干预作用.方法 BALB/C小鼠被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哮喘模型组、激素治疗组和荷包牡丹碱干预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小鼠在第1、7、14天通过腹腔注射10μg卵清蛋白(OVA)和100 μg Al(OH)3的PBS液致敏,从实验的第15~81天小鼠每天雾化吸人5%OVA溶液1h.从第15天开始,激素治疗组每天雾化吸入0.02%布地奈德溶液0.5h,荷包牡丹碱组每天鼻腔滴入20%荷包牡丹碱悬浊液50μl.于最后一次激发后24h放血处死小鼠,检测BALF中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肺组织标本切片PAS染色检测粘蛋白糖原,Masson染色检测上皮下胶原沉积面积,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ABAARβ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 (1)荷包牡丹碱干预组BALF中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数分别为(20.50±2.40)×10 4、(8.30±0.23)×10 4和(4.20±0.05)×10 4,与对照组[(2.43±2.10)×10 4、(0.00±0.00)×10 4和(0.90±0.05)×10 4]和激素干预组[(5.50±1.90)×10 4、(3.60±0.25)×10 4和(1.90±0.03)×10 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与哮喘模型组[(20.40±1.80)×10 4、(8.80±0.14)×10 4和(4.20±0.10)×10 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荷包牡丹碱干预组气道基底膜胶原沉积面积为(0.34±0.17)μm2/μm,与对照组[(0.27±0.02)μm2/μm]和激素干预组[(0.30±0.06)μm2/μ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哮喘模型组[(0.72±0.08)μm2/μ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荷包牡丹碱干预组PAS阳性细胞百分数为(19.00±2.08)%,与对照组[(0.00±0.0)%]、激素干预组[(30.00±1.66)%]和哮喘模型组[(58.00±1.5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4)荷包牡丹碱干预组GABAA受体β2-亚基表达阳性率为(11.30±2.7)%,与对照组[(2.00±0.7)%]和激素干预组[(7.3±1.5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与哮喘模型组[(12.50±0.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荷包牡丹碱干预组肺血管周围细胞VEGF表达阳性率为(10.60±1.20)%,与对照组[(1.70±0.34)%]和激素干预组[(8.30±0.7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与哮喘模型组[(18.30±0.8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道上皮细胞和气道平滑肌细胞广泛表达GABAARβ2,荷包牡丹碱吸入可以有效抑制粘液分泌和上皮下胶原沉积,其抑制粘液分泌的作用强于吸入激素,但不能减轻气道炎症水平,也不能抑制GABAARβ2和VE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新型生物全降解药物支架植入猪冠状动脉后对内皮结构及功能修复的影响。方法:将普通生物全降解支架(FBS)和新型生物全降解支架(NFBS)各5枚分别植入到10头小型猪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28d,冠脉造影评估支架一般性能及管腔通畅情况,取血液标本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NO)浓度检测,随后处死动物,支架段血管取材行病理形态学观察,HE染色观察血栓形成并进行内皮化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D31、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表达水平。结果:所有支架植入后28d时冠脉通畅,无血栓形成及支架内狭窄发生;两组支架贴壁良好,血管内腔表面光滑;NFBS组VEGF浓度高于FBS组[(309.86±49.37)ng/L比(222.04±55.16)ng/L,P<0.05],NO浓度高于FBS组[(129.96±9.52)μmol/L比(79.55±16.55)μmol/L,P<0.05]。NFBS组内皮化积分高于FBS组(1.90±0.57比1.20±0.63,P<0.05)。NFBS组免疫组化eNOS表达指数显著高于FBS组(38.53±4.25比27.53±3.55,P<0.01),CD31表达指数高于FBS组(29.40±3.84比19.78±3.50,P<0.05)。结论:新型生物全降解药物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支架表面内皮化程度高,内皮功能恢复更佳。新型生物全降解药物支架能够有效促进内皮修复进程。  相似文献   

14.
背景 基于完整天然肾的脱细胞支架可以用于生物人工肾,然而目前对肾脱细胞支架的制备没有统一的标准.由于脱细胞的结果直接关系到再细胞化和肾功能的发挥,因此对脱细胞支架的制备方案进行探索和优化显得尤为重要.目的 探究基于大鼠完整肾的脱细胞支架制备方案,为组织工程肾的制备提供生物支架材料.方法 通过给离体肾灌注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溶液洗脱肾内的细胞成分制备大鼠肾脱细胞支架,病理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组织结构及细胞外基质保留情况,超声和超声造影观察支架完整性和血管网络通畅性,DNA和SDS定量检测支架内的核酸和洗脱剂的残留,细胞毒性检测脱细胞支架的安全性.结果 脱细胞时间随着灌注流速增加而减少,高流速灌注洗脱肾造成鲍曼氏囊面积变大而导致鲍曼氏囊破裂,且有细胞核成分残留.低流速下制备的脱细胞支架结构完整、细胞成分洗脱干净.0.5 mL/min流速下液体环境中灌注洗脱制得的脱细胞支架结构完整,DNA和SDS残留符合标准,超声探查见脱细胞支架完整,造影检查见完整血管网络,支架无细胞毒性.结论 制备大鼠肾脱细胞支架的最佳灌注流速是0.5 mL/min,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可以作为评价肾脱细胞支架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二烯丙基三硫化物涂层支架对犬冠状动脉损伤后细胞凋亡和凋亡相关基因蛋白Bcl-x1表达的影响.方法犬进行冠状动脉左回旋支支架植入术,将二烯丙基三硫化物涂层支架和对照支架分别植入左回旋支的远端和近端,术后28d处死,进行细胞凋亡检测、Bcl-x1免疫组化和蛋白质印迹杂交.结果术后28d,二烯丙基三硫化物涂层支架组细胞凋亡率为(9.18±3.41)%高于对照支架组的(3.28±1.74)%,P<0.01.对照支架组血管壁内Bcl-x1蛋白表达为,12.17±5.02,显著高于二烯丙基三硫化物涂层支架组的5.46±2.50,P<0.05.蛋白质印迹杂交也显示对照支架组有高水平Bcl-x1蛋白表达(37.52±6.15),明显高于二烯丙基三硫化物涂层支架组(10.48±2.75),P<0.01.结论二烯丙基三硫化物可逆转血管损伤后内膜中Bcl-x1的高表达,促进细胞凋亡,可能是二烯丙基三硫化物涂层支架抑制内膜增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γ射线对bcl-2基因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103钯(103Pd)放射性支架和普通支架分别植入犬的肝外胆管,免疫组化方法检测γ射线诱导犬胆管壁凋亡增殖平滑肌细胞中的bcl-2表达,计数凋亡细胞,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两组胆管管腔面积.结果:bcl-2表达103Pd支架组较普通支架组为弱,胆管出现增殖平滑肌细胞明显凋亡,肝外胆管无明显狭窄;普通支架组未出现增殖平滑肌细胞明显凋亡,肝外胆管有明显狭窄.结论:bcl-2表达与细胞凋亡发生和细胞对辐射敏感性有关;103附放射性支架通过降低bcl-2表达,促进胆管壁增殖平滑肌细胞凋亡,从而抑制肝外胆管狭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环氧氯丙烷对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构建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去垢剂和胰蛋白酶消化制备脱细胞猪主动脉瓣膜支架,用3%环氧氯丙烷处理48h的去细胞支架材料作为实验组;用0.2%戊二醛处理48h的去细胞支架材料作为对照组。将培养的人骨髓基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hBMSCs)种植于脱细胞支架上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tissue engineered heart valves;TEHV),分别行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和扫描电镜观察TEHV的组织结构,免疫组化检测MMP-9表达的阳性率。结果hBMSCs在实验组脱细胞瓣膜表面生长良好,MMP-9的表达比对照组降低。结论环氧氯丙烷处理的脱细胞猪主动脉瓣膜支架,可以抑制hBMSCs的MMP-9表达,对防止组织工程心脏瓣膜钙化的形成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文捷  张亮  赵春明  张威 《吉林医学》2013,34(14):2627-2628
目的:探讨旋转式生物反应器(RCCS)对髓核细胞功能表达和组织工程髓核结构的影响。方法:将体外扩增培养的兔髓核细胞接种于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支架上。治疗组在RCCS内培养,对照组静态培养。培养4周后取出细胞与支架复合物,行大体标本观察、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果:RCCS下构建的组织工程髓核的厚度、大小及组织弹性好于对照组,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面积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15.0±4.6比6.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转式生物反应器能促进髓核细胞增加Ⅱ型胶原的分泌,有利于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髓核。  相似文献   

19.
兔半月板脱细胞基质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制备兔半月板脱细胞基质并研究其组织形态结构及生物力学特性.方法 将切取的兔半月板用双氧水浸泡、蒸馏水洗涤后,采取Triton X-100及脱氧胆酸钠等试剂制备脱细胞的兔半月板,观察其色泽、质地,用苏木精-伊红(HE)、甲苯胺蓝、番红花O、Hoechst-33258荧光染色及Ⅰ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进行组织学检测,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其微观三维结构,用生物力学机测定其在不同压缩比率下的瞬时形变恢复率、最大形变恢复率及最大受压强度.结果 兔脱细胞半月板呈乳白色,结构蓬松,HE、甲苯胺蓝和番红花O染色均显示细胞陷窝内已无细胞结构,Hoechst-33258荧光染色呈阴性,Ⅰ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呈阳性.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到脱细胞半月板基质内部结构疏松,微孔较多.生物力学测定其压缩40%时,最大瞬时形变恢复率为(76.65±4.61)%,最大形变恢复率为100%,最大强度是(4.51±0.69)N.结论 成功制备的兔半月板脱细胞基质有较多微孔,形变恢复好,有利于细胞附着生长,可作为组织工程支架.  相似文献   

20.
尹惠卿  张岚  贺付成  张云汉  高冬玲 《医学争鸣》2007,28(13):1158-1160
目的:观察丁酸钠对食管癌EC9706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NDRG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0.5 mmol/L丁酸钠作用于食管癌EC9706细胞,用MTT法检测处理不同时间时细胞增殖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DRG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①MTT实验结果显示,丁酸钠作用1~5 d时各组吸光度均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丁酸钠不同作用时间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 d组21.2%,3 d组23.5%,5 d组25.6%,且随作用时间延长抑制率升高.②细胞周期检测结果为(%):G1期细胞:对照组57.00±1.10,1 d组63.10±0.78,3 d组67.20±0.58,5 d组69.70±0.64;S期细胞:对照组25.30±0.27,1 d组20.20±0.66,3 d组20.40±0.82,5 d组20.90±0.50;M期细胞:对照组17.20±1.00,1 d组16.70±0.69,3 d组12.10±0.41,5 d组9.40±0.23.各组G1期结果分别与对照组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③丁酸钠可上调NDRG1蛋白表达水平,随作用时间增长蛋白表达增强.结论:丁酸钠可抑制食管癌细胞增殖,这一作用可能与NDRG1蛋白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