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强龙”兵临城下 日前,一家特殊的药店在杭州延安路边的百井坊巷悄然开张。说其特殊,主要有两种含义:一是其卖场非常抢眼,不仅环境优雅,而且采取了杭州绝无仅有的开架售药方式;二是这家药店并不姓“杭”,其主人是来自深圳的“海王星辰”。同时,这家药店也是省外医药经营企业在杭城开出的首家连锁药店。 就在深圳海王星辰打响驻杭城第一枪  相似文献   

2.
药店的门神     
艾叶 《中国药店》2007,(6):90-91
虽然现在是和谐社会,但不和谐的事情也还有。就拿我们药店来说,自从实行开架销售以来,药品被盗是常有的事。大家对小偷恨之入骨,店长为此更着急。本来,现在的防盗技术也很成熟,可以安装电子眼、电子传感器等设施来防盗,但是这些都需要钱,像我们这样小地方的药店,安装这些就显得有点奢侈了。网上有句笑话说“通讯基本靠吼,制安基本靠狗”。我们药店防盗不能靠狗,那么,只能靠人了。  相似文献   

3.
柳静波 《中国药店》2003,(11):30-31
从年初至今,杭州市的药品零售市场一直波涛汹涌:“宽进严管”政策的出台使杭城平均每天就增加近2家新的药店,而药店药价平均达15%以上的降幅也迫使杭城的市、省、区三级医院先后降价。面对空前的市场压力,各家药店开始挖空心思寻找市场空间,一时间新的竞争招数不断推出。 新招之一:开设药妆店 作为杭州药品零售业龙头,拥有80年历史的武林药店对公司位于杭城最繁华地段的旗舰店进行二次装修,辟出1/3的  相似文献   

4.
医药形势瞬息万变,政策环境在变,游戏规则也在变。 2007年,在国家进一步规范医药市场,减少中间环节、深化医改的大环境下,药品零售经营者们也顺应变化,探寻出为赢利而战的“商业新游戏”——药品品种过剩与连锁终端规模膨胀的不和谐节拍,造就了连锁药店有更多的品种选择范畴,也造就了连锁药店直接对话工业进行产品采购的“话语权”。与此同时,同类产品相互间的市场冲击和挤压,也催动工业下沉终端,注重药店的产品深度维护或直接创造市场。  相似文献   

5.
《中国药店》2006,(2):12-12
近日,石家庄23家国大36524社区便利店开始销售药品,市民可在这些便利店内买到家庭常用的近百种非处方药。据悉,这些便利店都已取得药品经销资格,店内的药品统一由石家庄国大医药物流配送公司供货,商家承诺药品价格不高于药店销售的同类药品。药店卖便利商品,便利店卖药品,这在国内国外都是平常不过的事情,  相似文献   

6.
胡雪峰 《上海医药》2004,25(6):250-252
2003年,平价药店一度在药品零售业掀起一场喧然大波,从北京德威治、四川杏林、苏州粤海、西安长安怡康、南宁佳和、广州保利祝福你,到济南漱玉、杭州九州、徐州恩华、山西万民、南通永济堂等无不以平价作为旗帜,而“老百姓”大药房、“开心人”大药房更是形成全国性布局,所有这些无不触动了医药领域几十年来形成的利益格局。各地平价药店开张后多半是百姓抢购,然后同行携手抵制,接着是供货商将已供商品从店内撤走,最后厂家联合商家拒绝供货。虽然如此,仍然有许多平价药店生意红火。平价药店现象已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广大消费者叫好之声不绝于耳;媒体先是一片褒,后又一片贬,沸沸扬扬;医药生产商和零售业则步调一致,口诛笔伐,认为破坏了药界的游戏规则,打破了现有的医药产供销平衡,并因此把目前平价药店的竞争称之为低级竞争、恶性竞争、无序竞争。在有些地方相关部门与本地药商联手封杀平价药店,限制其价格竞争行为。目前这场风波已经趋于平缓,回过头来客观地思考分析一下这一现象,笔者认为,平价药店的产生在我国市场经济尚不完善的情况下也有其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者婧 《中国药店》2007,(10):14-14
在同家药监局叫停了药店租让柜台之后,一时间,店中店、多元化经营立刻成了零售药店最“忌讳”的字眼。但仃很多药店的租让专柜迅速由明面儿上转移到了“地下”。为了“撇清”与出租柜台的关系,大部分药店售药人员均称自己是药店正式员工。由于药品微利,药店靠出租转让柜台也能得到一部分“补助”,因此也成为药品零售企业乐意接受的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8.
随着药店竞争的日趋激烈,各药店在提高自身综台素质和能力的同时,开始向其他优秀药店学习,希望从中学到一些先进的经验,这本是好的,但不可拿别人的经验“复制”,不适应自己的莫摘“拿来主义”,也就是说我们药店经营者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中学其“精华”,切奠乱“取经”。  相似文献   

9.
《中国药店》2004,(4):40-40
南方很多跨区域连锁药店把沈阳看作“虎狼之地”并不是没有道理的,沈阳药品零售市场的价格战从1998年就开始了,一直到现在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而低至9%的药店平均毛利率更是“前所未见”。当初,三九到沈阳来经营,没有成功;深圳一致也来了,同样没有成功。用东北大药房总经理陈长海的话说就是:要想生存,必须适应市场,适应市场就必须了解市场,他们是在不了解沈阳医药市场的情况下进入的,经营策略、方法都不能适应沈阳市场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跨国药企葛兰素史克(GSK)在华通过行贿手段进行药品推销,令人震惊.由此引出一个话题,古代是如何进行药品“推销”的?悬壶,最早的药品广告古代“医药不分”的现象很普遍,医生既看病又卖药.即便是专门的药店,一般也会配有医生,当场看病,对病抓药.由于古代医生的执业收入主要靠卖药,医生其实也是药品推销员.  相似文献   

11.
章蓉 《中国药业》2006,15(5):30-31
医药产品销售的主体是处方药,但处方药主要通过医院直接销售,即使在定位为“专业药房”的零售药店,处方药销售也只占其销售总额的30%左右,为推进药品分类管理制度,我国2006年起药店中的处方药必须全凭处方销售.药店在和医院的处方争夺战中属于弱势群体,因此,药店的处方药营销不只是一个具体的经营问题,而是关系到药店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2.
川页 《中国药业》2003,12(10):6-7
虽然自有“平价药店”以来,褒贬之声从来就没停过,但时至今日,“平价药店”以燎原之势,在大江南北几乎都能见到它的身影。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平价药店”呢?笔者在此谈一点粗浅的看法。“平价药店”其实应称“低价药店”眼下,大街小巷时不时的就会冒出个“平价药店”来,人们也张口“平价药店”,闭口药店“平价”,可是,仔细想来,“平价药店”究竟与谁平价呢?这恐怕没有人说得清楚。是与国家制定的药品零售价格持平吗?显然不是,几乎所有的“平价药店”的零售药价都比国家制定的零售药价低;是和国营药店的零售药价持平吗?显然也不是,几乎所…  相似文献   

13.
王军 《中国药店》2009,(2):38-39
黄金海岸、人间仙境、鲁菜之乡、葡酒名城,这是供滨海城市烟台独享的荣誉,可是,这些优势资源并没有给这里的医药行业带来应有的带动,在这个二级城市,无论是医药批发还是药品零售,都缺乏具有强势竞争力的企业。沉闷的行业态势下,“联合众生”近几年快速发展便显得异军突起,尤其是它的发展理念——做药店的“保姆”——令同行啧啧称奇。  相似文献   

14.
潘习龙 《中国药业》2002,11(9):22-23
连锁经营,这个被称为“现代流通革命”的标志,于20世纪中期以后在西方发达国家取得了普遍的成功。而我国的连锁经营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步,到今天也只有10多年的发展历史。根据中国“入世”承诺,我国将于2003年1月开放药品分销服务,允许外国批发商和零售商进入中国市场。迫于开放后的压力,国家先后推出了一系政策,积极推进医药流通体制改革。在这些政策的影响下,2001年医药零售业出现了前所末有的投资热潮。上市公司、民营资本、外资等各路资本纷纷注入,使落后的医药流通格局有了很大进步,连锁药店现已达到40…  相似文献   

15.
吴建忠 《海峡药学》1999,11(1):79-8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增强,以及医疗制度改革和医药经营市场的逐步放开,“大病到医院、小病进药店”的观念,在人民群众中已逐渐形成。药品零售商店也得以较快发展,为方便群众购药和推广OTC(非处方药)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几年,药品零售市场发展不平衡,特别是个体承包的药店、个体诊所药柜以及个别药材零售市场,暴露出来的问题比较突出。所以,深入分析和研究这些问题和新情况,采取适当措施来加强药品零售市场的监督管理工作,对于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显得十分重要。近几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16.
楚楚 《中国药店》2008,(9):14-14
盲目的会员日促销,很容易让药店走上“不促不销”的尴尬境地。所谓“成也促销,败也促销”,如果让会员染上了“促销依赖症”,那么这样的促销在药店经营中将产生“负作用”。根据我的工作经验,会员日促销必须注入多元的服务元素,除了文中所提到的几种“创新”,还可以提供一些日常的增值月艮务,如向会员提供及时的信息传递,可以随时通过宣传材料或手机短信等形式,向会员提供药店最新的产品信息;没有产品信息则可以发布诸如“健康小常识”、“用药小常识”等内容,这些都为会员喜闻乐见。另外,药店还可以通过对会员信息的管理,  相似文献   

17.
药店,顾名思义,就是卖药品的商店。但如今药店也开始了多种经营,不但卖起了保健品、器械,甚至标注为“食”字号的普通食品,在药店也可觅其芳踪,药店货架可谓琳琅满目。如果从药品销售利润不断下降的角度看,药店卖点相近产品似乎可以获得些许同情,但老百姓进药店绝大多数是“无病不登门”,在药店卖非药品,难免会给消费者误导。  相似文献   

18.
李欢欢 《中国药店》2005,(12):10-10
近期一则医药新闻指出,在偌大的北京城,如今只有一家平价药店还在坚持售卖“一元药”,并且对此中意者还寥寥无几。  相似文献   

19.
张骏 《中国药店》2003,(9):60-62
本作通过对中外连锁药店及世界零售行业巨头的深入研究。提出医药连锁企业普遍存在组织问题。并由于组织问题严重限制和影响着药店销售收入的进一步提高。“风险营销组织”的诞生。可以从根本上保证优秀员工发掘药店提升价值机会的能力,激励员工发挥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20.
邦达物流通过服务延伸及增值服务,一头抓住了乡村药店和诊所,一头抓住了工业企业和商业公司,解决了来自于双方“信息不对流”、“服务不对接”、“需求不兑换”的难题。个人认为,这种“靠增值服务获利”的经验也非常值得我们药品零售企业学习,药店不仅仅是卖药,更重要的是“卖服务”、“卖特色”、“卖品牌”,在产品趋于同质化、价格趋于透明化的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