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盐酸氨溴索预防及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盐酸氨溴索在预防及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方法:建立静脉通道后,将盐酸氨溴索粉针剂30mg加入10%葡萄糖液30~40ml中静滴,在生后6~8h内滴入,每天1次,共用5~7d。结果:及时大剂量使用盐酸氨溴索后能有效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对已经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能减轻症状,改善肺部通气状况。结论:盐酸氨溴索在预防及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疗效肯定,并且经济实用、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应用高频振荡通气模式对患有呼吸窘迫综合征疾病的新生儿实施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某院就诊的患有呼吸窘迫综合征疾病的新生儿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常规模式对对照组患儿实施呼吸机治疗;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模式对治疗组患儿实施呼吸机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接受呼吸机治疗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症状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呼吸窘迫综合征疾病呼吸机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高频振荡通气模式对患有呼吸窘迫综合征疾病的新生儿实施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3.
曹跃华 《云南医药》1995,16(4):301-303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进展曹跃华综述周定邦审校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dult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是由急性肺损伤(肺饱和毛细血管膜损伤)引起的低氧血症性呼吸衰竭。临床表现为败血症、休克、创伤等,患者突然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本院自制简易空氧混合(N-CPAP)装置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用自制简易空氧混合(N-CPAP)治疗,上机前、后抽血测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治疗后患儿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结论:本院自制简易空氧混合(N-CPAP)装置作为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一项方法,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肺表面活性物质(PS)在早产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中应用广泛,临床效果显著,目前国内应用PS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ARDS的相关报道较少。现将我院收住的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ARDS应用PS治疗的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温颖  张凤仙  朱宏斌 《首都医药》2006,13(18):42-42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对早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防治作用。了解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26例呼吸窘迫的早产儿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并对其临床特点、疗效等进行分析。结果26例中24例治愈出院,1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能有效防治早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且合理掌握用药指征和时机对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疗效和并发症的防治较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2008年2月至201 1年1月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救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126例临床治疗进行总结.结果 126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经应用机械通气和肺表面活性物质等救治,痊愈115例,痊愈率91.26%;应用前与应用后各时问段血气指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生儿呼吸窘迫 综合征是急危症,及早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能够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维持肺顺应性,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氨溴索与猪肺磷脂联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80例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4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给予盐酸氨溴索治疗,试验组40例呼吸窘迫综合症患儿给予氨溴索与猪肺磷脂联合治疗,分析并对比两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死亡率情况。结果试验组患儿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氨溴索与猪肺磷脂二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快速缓解临床症状,减少住院天数,降低患儿死亡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孕妇产前应用盐酸氨溴索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8月—2011年8月产前孕妇86例,分成治疗组(53例)与对照组(33例)。治疗组给予产前盐酸氨溴索防治;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防治。结果治疗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率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孕妇产前应用盐酸氨溴索,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较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预后,旨在提高对疾病的认知,从而及早发现并给予有效治疗。方法选取30例符合ARDS诊断标准的足月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呼吸支持、固尔苏等治疗,观察患儿发病时间、转归情况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例新生儿中,25例治愈出院,2例好转,1例放弃治疗,2例死亡。结论足月新生儿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高危因素有:剖宫产、胎粪或羊水吸入等,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机械通气,采用较低的呼吸参数,能有效降低多脏器功能损伤、呼吸机相关肺炎、肺不张、肺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提高治愈效果。  相似文献   

11.
研制用于预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人工重组肺泡表面活性剂(APS).方法:采用成膜法结合超声分散制备APS.脉冲气泡表面张力测定法用于评价APS与天然PS的表面性能.用气管滴注给药临床防治新产儿的RDS.结果:制得APS粒径10μm以下的在99%以上.制剂体外可有效降低表面张力(从440mN/m至10mN/m以下).初步临床试验显示APS能有效预防RDS发生(20/20)和治疗RDS(2/2).结论:APS制剂体外具有与天然PS相似的良好表面性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氨溴索及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120例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组)60例和观察组(氨溴索治疗组)60例。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疗效良好,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孕28~34周)产前应用盐酸氨溴索和地塞米松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孕28~34周)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盐酸氨溴索1.0+5%GS500ml,静脉滴注,1次/d,3d,对照组:地塞米松5mg,肌内注射,每6h1次,8次。两组均为单疗程,观察两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和新生儿病死率。结果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地塞米松组7例,发生率14%盐酸氨溴索组8例,发生率1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死亡各1例,均为28~30周之间。结论产前应用盐酸氨溴索能有效降低未足月胎膜早破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吴敏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3):337-338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经窘迫症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13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症患儿的诊断、治疗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总结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分析新生儿窘迫综合征的高危因素。结果男性、早产、宫内窘迫、窒息、糖尿病孕妇都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高危因素;临床特点为:大多数患儿于生后2~6h内发病,疾病呈进行性加重,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急促、鼻扇、发绀、呼气呻吟、吸气性三凹征,严重时呼吸呈浅快、节律不整、呼吸暂停,甚至出现四肢松弛。结论临床应加强具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危因素的孕妇或患儿进行严密观察,及早发现,及早采取措施治疗,可以提高患儿的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简易鼻塞式持续呼吸道正压给氧(N-CPAP)联合大剂量沐舒坦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6例NRDS应用简易N-CPAP联合大剂量沐舒坦治疗,并对其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进行分析评估。结果治疗成功34例,失败2例。结论简易鼻塞式持续呼吸道正压给氧(N-CPAP)联合大剂量沐舒坦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是基层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最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邱文波  陈晔 《中国药业》2013,22(5):74-75
目的探讨应用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42例,给予暖箱保暖、抗生素抗感染、吸氧、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静脉营养等综合治疗的同时,给予气管内注入固尔苏。分别于用药前后进行血气监测及X线胸片检查,并对比分析。结果用药后患儿呼吸窘迫得到明显改善,血气监测指标与用药前相比得到明显改善,X线胸片示双肺野透明度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呼吸窘迫、血气监测指标及双肺野透明度。加强护理,可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正>由于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低,呼吸窘迫病因学鉴别诊断常常是新生儿科的诊断难题。近年来,肺部超声(LUS)在诊断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正在迅速增加,本文就肺超声在新生儿呼吸系统常见疾病中的应用作详细介绍。1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  相似文献   

18.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高病死率一直以来都是呼吸系统疾病的棘手问题。除了病因治疗外,积极对症处理有可能减少病死率。近年来研究证明:循环内皮祖细胞在修复肺损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一个潜在的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细胞。PDE-4选择性抑制剂可望用于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有助于改善炎症和肺纤维病变。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新生儿呼吸窘迫征有确切疗效。其他正在进行临床研究的药物包括:乙酰半胱氨酸、一氧化氮、前列环素和β2受体激动剂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对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1年至2013年,于我院诊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资料中,随机抽取84例进行研究分析。其中42例新生儿仅予以常规治疗,不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为对照组;而另外42例新生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早期应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治愈人数分别为38例(90.48%)、30例(71.43%),且研究组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以及治疗后的呼吸机有效指数、呼吸指数、氧合指数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相比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早期应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可改善患儿氧合功能及临床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早期应用持续气道正压呼吸、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防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进一步提高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抢救成功率的效果。方法自2009年1月-2013年4月对具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危因素的患者,采用持续气道正压呼吸、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预防为先,防治并重原则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并在尚未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之前早期上机,观察发病率、抢救成功率、上机率,并和2004年9月-2008年12月未采取持续气道正压呼吸、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对比。结果2009年1月-2013年4月收治早产儿1403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43例,发病率3.1%、抢救成功率达93%、上机率18.6%,较2004年9月-2008年12月收治早产儿1189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45例,发病率3.8%、抢救成功率71.1%、上机率40%,抢救成功率有了明显的提高(P〈0.01),上机率有了明显的下降(P〈0.05),发病率虽稍有下降,但经χ2检验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取持续气道正压呼吸、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预防为先、防治并重原则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提高了基层医院治愈率,减少上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