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比较美罗培南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2010年8月—2012年8月我院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美罗培南组48例,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组42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美罗培南组痊愈30例,显效14例,无效4例;出现恶心呕吐1例,皮疹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组痊愈32例,显效7例,无效3例;出现恶心呕吐2例,精神症状者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罗培南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和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通过应用不同厂家美罗培南侧链合成美罗培南,进行了杂质的定性分析,找出了美罗培南侧链中影响美罗培南其它单杂的一个影响因素,并对美罗培南侧链的准入标准进行了规范,为合格美罗培南的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美罗培南属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抗菌谱广,对需氧和厌氧的革兰阴性菌、阳性菌的多数菌株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近年来国内有文献报道其不良反应,现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美罗培南的临床应用与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玉蓓 《中国药师》2009,12(1):110-111
评价美罗培南治疗多重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观察34例使用美罗培南治疗多重细菌性感染的患者的,临床疗效、用药合理性及其安全性。结果:34例患者中关罗培南治疗有效率为58.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65%。结论:关罗培南对多种抗菌药物治疗无效的多重细菌性感染有良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对碳青霉烯类的药物使用限制措施,减少经验用药,可提高疗效及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5.
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在严重感染中的耐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两个常用碳青霉烯类药物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的耐受性.两个药物中,特别是亚胺培南有潜在的神经毒性,如果相对于肾功能或体重的药物剂量过大,能引起毒性发作.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治疗是有限定的,不能达到细菌性脑膜炎的治疗所需要的剂量.另一方面,美罗培南很少引起神经毒性发作,在成人和儿童脑膜炎的3个较大的对照研究中,美罗培南耐受性和疗效是良好的,显示与头孢他啶或头孢曲松相同.相对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的另一个优点是可高速静脉给药,而不增加恶心和呕吐的风险.对有生命危险的感染的治疗,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代替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一个明显的原因是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和美罗培南有广谱活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药科学》2016,(10):26-28
目的对比分析美罗培南与亚胺培南对重度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5年1~12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重度肺部感染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前者应用亚胺培南,后者应用美罗培南;对比两组细菌学疗效、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成本-效果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 1个疗程后,实验组细菌学总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91.11%(P0.05)。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82.22%(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略低于对照组4.44%(P0.05)。实验组成本效果比为4453.7,优于对照组6930.2。实验组住院时间略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美罗培南治疗重度肺部感染不仅细菌学疗效及临床疗效好,而且安全性及经济性佳,值得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7.
《安徽医药》2016,20(12)
目的 研制一种长效、安全的新型美罗培南脂质体冻干粉,解决突发战争或紧急灾害条件下创伤感染缺乏长效抑菌药物的现状。方法 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美罗培南脂质体,筛选葡萄糖、乳糖和甘露醇3种保护剂,经冷冻干燥制成冻干剂。透射电镜观察脂质体形态并摄制照片,对其含量、稳定性和体外释药性进行检测,并采用模拟药敏纸片法对其抑菌效果进行评估。 结果 甘露醇为保护剂冻干效果最好,美罗培南脂质体是球形的,粒径为(98.1±8.2)nm,多分散系数为0.208,体外释药模式符合缓释特征,可长效抑菌。 结论 薄膜分散法制备美罗培南脂质体具有可行性,脂质体性质稳定,粒径较小,具有缓释效果,抑菌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治疗老年重度医院内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共分析132例(53例美罗培南,79例亚胺培南;两药均为500mg,bid,ivgtt,疗程5~16d)老年重度医院内肺炎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安全性和临床分离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治疗老年重度医院内肺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3%(50153)和88.6%(70/79),痊愈率为88.6%(47/53)和75.9%(60/79)。治疗前共分离细菌123株,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对细菌的体外总敏感率为95.9%(118/123)和93.5%(87/93),细菌清除率为92.3%(48/52)和90.1%(64/7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4%(5/53)和12.6%(10/79),反应轻微(P〉0.05)。结论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治疗老年重度医院内肺炎疗效确切且安全。  相似文献   

9.
美罗培南在血液系统疾病合并感染时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价美罗培南治疗重症血液系统疾病合并感染时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多中心无选择性调查 (填表 )的方法 ,病例来自北京协和医院等 14家医院的血液科和肿瘤科 ,共观察急性白血病等 184 (包括 15名儿童 )例合并感染者使用美罗培南 ,剂量多为 0 .5~ 1.0 g,q8~ 12 h,疗程 <12 d(16 7/174 ) ,10例无法评价。结果 美罗培南治疗血液病合并感染的有效率 80 % (139/ 174 ,显效 有效 ) ,细菌清除率为 5 1% (11/ 2 1) ,在合并败血症 16例中 ,13例有效 ;有一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失败者合并 4次败血症 ,2次应用本药均显效 ,另一例接受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合并颅内感染也有效。本组美罗培南治疗的副作用为 2 .2 % (4/ 184 )。结论 美罗培南治疗血液病合并感染效果明显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0.
新一代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美罗培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罗培南 (MPM)为第二代碳青霉烯类抗生素[1 ] ,具有超广谱抗菌活性 ,覆盖临床多数常见菌株 ,为治疗严重感染一线治疗药物。对致病菌不明及怀疑耐药菌株 ,本品均有效。1 化学结构及抗菌活性MPM化学结构 :碳青霉烯 β 内酰胺核中的 5环结构内有一个碳原子取代了硫 ,并在C2 、C3 有一个不饱和键。其与亚胺培南的结构区别在于 1 β 甲基的取代 ,因此MPM对肾脱氢酞水解酶 1 (DHP1 )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增加了抗绿脓杆菌的效力。第一代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对DHP1不稳定 ,在肾内高度代谢 ,有潜在肾毒性 ,需要与DHP1酶抑制药合用。碳青霉烯类药物通过与青霉素结合蛋白 (PBP S)作用显示其抑制细胞壁合成的能力 ,致使细胞的胞浆渗透压改变和细胞溶解。MPM抗菌谱类似亚胺培南 ,对绝大多数致病菌有效。MPM对G-菌及厌氧菌活性比亚胺培南高 2~ 1 6倍 ,亚胺培南对G 菌活性是MPM的 2~ 4倍。目前碳青霉烯耐药菌株不多 ,对MPM耐药菌株更为少见。2 药代动力学健康成人静脉滴注MPM后 ,MPM在血浆中的浓度随剂量不同而变化 ,不论何种剂量 ,半衰期均为 1h ,给药 0 .5g ...  相似文献   

11.
正辛胺改性海藻酸钠凝胶微球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正辛胺改性海藻酸钠凝胶微球,并研究其性质。方法:以超声波辅助氧化法制备多醛基海藻酸钠,通过希夫碱反应制备正辛胺改性海藻酸钠,并表征其结构;以乳化-内部凝胶化技术制备负载小分子抗肿瘤药物β-榄香烯的改性海藻酸钠凝胶微球,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8、15、24、48h时的累积释放率及海藻酸钠和正辛胺改性海藻酸钠凝胶微球中β-榄香烯的包封率。结果:表征并证实了多醛基海藻酸钠和正辛胺改性海藻酸钠的结构;制备得到的改性海藻酸钠凝胶微球中8、15、24、48h时β-榄香烯的累积释放率分别为16%、28%、40%、83%;海藻酸钠和正辛胺改性海藻酸钠凝胶微球中β-榄香烯的包封率分别为36%、73%。结论:制备的正辛胺改性海藻酸钠凝胶微球,具有优良的缓释性能,对β-榄香烯的包封率高。  相似文献   

12.
阿奇霉素壳聚糖-海藻酸钠肠溶微球的制备和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程似锦  钟巧妮  谢裕 《中国药师》2013,16(5):658-661
目的:制备阿奇霉素壳聚糖-海藻酸钠肠溶微球,并评价各因素对微球性质的影响.方法:以壳聚糖-海藻酸钠为基质材料,采用复凝聚法制备阿奇霉素壳聚糖-海藻酸钠肠溶微球.通过单因素考察研究对粒径、收率和包封率影响较大的因素,以包封率和释放度为指标进行正交设计优化最佳处方.结果:海藻酸钠浓度为3%、氯化钙浓度为2.5%、壳聚糖浓度为0.25%和投药量为20%为最佳处方.该处方制得的微球形态圆整,粒径分布合理,包封率和收率均较高.体外溶出试验表明,该条件制得的微球在酸中的释放量小于10%,可减少阿奇霉素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在pH6.8的缓冲液中快速释放,能迅速达到最小抑菌浓度(MIC).结论:阿奇霉素壳聚糖-海藻酸钠肠溶微球能有效避免药物在酸性环境中释放.  相似文献   

13.
王心静  王巍  黎立  郑越 《医药导报》2007,26(12):1486-1488
[摘要]目的研制口服利福平海藻酸钠微球。方法采用静电液滴法制备利福平海藻酸钠微球,测定粒径大小、包封率、载药量及其影响因素,考察微球的体外释放特点。结果微球球形圆整,分散性好,平均粒径70.2 μm,包封率83.5%,载药量17.1%,在模拟肠液中的释放呈快慢相,时间长而药物释放完全。结论以海藻酸钠、硬脂酸为材料,用静电液滴法制备利福平微球,球径小、包封率高、释药时间长,工艺简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以海藻酸钠与壳聚糖为载体材料制备苯并[l,2,3]噻二唑-7-硫代羧酸甲酯(BTH)缓释微球并研究其释放特性。 方法 采用乳化-外源凝胶法制备BTH缓释微球,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验证BTH包封于微球当中,利用高效液相(HPLC)外标法测定微球的包封率、载药量以及不同pH溶液中的释放曲线。结果 BTH被均匀的分散在缓释微球当中,平均载药量为11.14%,平均包封率为81.52%,微球可持续释放12天,累计释放量达到61%。 结论 制备的BTH缓释微球形态圆整,表面光滑,成球性好,载药量与包封率较高,具有显著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5.
壳聚糖微球制备方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学斌  祝华 《药学进展》2005,29(4):166-169
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壳聚糖微球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其中主要介绍交联法、凝聚法、乳化-溶剂蒸发法、壳聚糖溶液包衣法、壳聚糖微球乙酰化法、喷雾干燥法等。  相似文献   

16.
南艳微  郑晓玲 《中国药房》2013,(17):1581-1583
目的:制备牛血清白蛋白-海藻酸-壳聚糖微球(BSA-ACM),牛血清白蛋白-海藻酸-壳聚糖-海藻酸钠微球(BSA-ACAM),牛血清白蛋白-海藻酸-壳聚糖-海藻酸-壳聚糖-海藻酸钠微球(BSA-ACACAM)。方法:以海藻酸钠和壳聚糖溶液为囊材,对BSA进行反复包裹,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BSA-ACM、BSA-ACAM、BSA-ACACAM;采用扫描电镜测定微球粒径,Micro-BCA试剂盒测定载药量,考察包封率和24h体外释药特性,并进行Higuchi方程拟合。结果:BSA-ACM、BSA-ACAM、BSA-ACACAM微球球形圆整,分散性好,平均粒径分别为(3.79±1.33)、(3.52±0.96)、(3.07±1.17)μm;载药量分别为(17.97±1.33)%、(16.95±0.46)%、(16.47±1.49)%;包封率分别为(65.78±4.98)%、(63.99±4.83)%、(55.00±1.50)%。微球体外释放速率与聚电解质膜包裹层数呈负相关,均符合Higuchi方程(r分别为0.9787、0.9869、0.9808),24h内累积释放量分别为32.15%、25.59%、16.72%,无明显突释现象。结论:多层海藻酸-壳聚糖聚电解质膜微球能减少药物的突释,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刘琳娜  李欣  张琰  刘新友  杨鹏 《中国药房》2010,(29):2755-2757
目的:制备胰高血糖素样肽-2(GLP-2)/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微球,并对其体外释药特性进行研究。方法:通过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微球最佳制备工艺条件,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GLP-2/PLGA微球,并对制备工艺的重现性、所制微球的性质及体外释药性能进行考察。结果:优选的GLP-2/PLGA微球的最佳制备工艺稳定、重现性好;微球形态圆整,粒度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14.49μm,载药量为13.48%,包封率为36.97%,微球在6 d内释药缓慢而均匀。结论:建立的制备工艺条件稳定、可行,所制微球初步达到了预期的试验目的。  相似文献   

18.
凝血酶-壳聚糖海藻酸钠微球止血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强  郎轶咏  李峥  戴华 《医药导报》2012,31(5):579-580
目的考察凝血酶 壳聚糖海藻酸钠微球止血效果。方法以壳聚糖、海藻酸钠为辅料,凝血酶为模型药物,乳化胶联法制备止血微球;建立大鼠股动脉创伤出血模型、大鼠背部渗血模型和小鼠断尾出血模型,以云南白药、创可贴、棉球止血为参比,记录止血时间,计算出血量,考察凝血酶 壳聚糖海藻酸钠微球止血效果。结果高、中、低剂量凝血酶-壳聚糖海藻酸钠微球均能明显缩短大鼠股动脉出血时间(P<0.01),减少出血量(P<0.05),止血强度随给药剂量增大而增强,无明显量效关系;高、中、低剂量凝血酶 壳聚糖海藻酸钠微球均能明显缩短小鼠断尾出血时间(P<0.01),高剂量组止血效果较明显,止血效果呈一定量效关系;高、中、低剂量凝血酶-壳聚糖海藻酸钠微球均能明显缩短大鼠背部渗血出血时间(P<0.05),降低出血量(P<0.01),高剂量缩短出血时间最迅速,止血效果明显,有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凝血酶-壳聚糖海藻酸钠微球止血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了5—氟脲嘧啶白蛋白微球(5—FUAM)注射液的物理稳定性。以5—FUAM,吐温80及生理盐水组成的处方,在观察期限内沉降缓慢;经离心沉降后也易于分散。流通蒸气灭菌30min 及室温贮存50d 后,微球粒度略有增大。  相似文献   

20.
王勇  孙永海  刘建行  张宏 《中国药师》2006,9(12):1089-1091
目的:制备多柔比星磁性葡聚糖微球并检测其特性。方法:采用吸附法制备多柔比星磁性葡聚糖微球。高倍显微镜观察微球粒径大小及形态,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微球中多柔比星的含量,测定微球磁吸附率,计算求和值 S,确定最佳投料比(药物:载体),绘制药物微球体外释放曲线。结果:制备的多柔比星磁性葡聚糖微球最佳投料比为1:15,磁吸附率为100%。微球外形圆整,分散性好。多柔比星30 min 释放28%;60min 释放45%;6h 释放65%。结论:制备的多柔比星磁性葡聚糖微球缓释性好,磁响应性强,可作为一种治疗顽固性疼痛的靶向神经损毁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