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2.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9,(11)
尼达尼布是一种三重血管激酶抑制剂,可靶向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通路,避免肿瘤转向正常逃逸机制,已被欧洲药品管理局批准联合多西他赛用于治疗一线化疗后局部转移或局部复发的晚期腺癌类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至今为止,尼达尼布治疗NSCLC的研究已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大量研究证实尼达尼布单药或联合治疗NSCLC均具有较好疗效,且不良反应轻微可耐受,其常见不良反应为肝功能受损、恶心、呕吐和腹泻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24例NSCLC组织和15例远离肿块无癌细胞浸润的肺组织(距肿瘤病变>5 cm)标本EGFR、VEGF的表达.结果 EGFR、VEGF在124例NSCLC标本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4%、66.1%,在15例远离肿块无癌细胞浸润的肺组织(距肿瘤病变>5 cm)均无表达.Ⅲ期NSCLC组织的VEGF表达率为80.4% (41/51),高于Ⅰ-Ⅱ期的56.2% (41/73)(x2=4.24,P<0.05);淋巴结阳性的NSCLC组织VEGF表达率为78.2% (50/64),明显高于淋巴结阴性的53.3%(32/60)(x2=4.77,P<0.05),VEGF和EGFR表达与病理类型、性别、年龄、肿瘤细胞分化等无关.EGFR与VEGF呈正相关关系(r=0.93,P<0.05).结论 EGFR、VEGF在NSCLC组织中过表达;VEGF可能与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EGFR与VEGF在NSCLC肿瘤血管形成过程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CD44v6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探讨两种基因与肿瘤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微波-LSAB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44v6和VEGF两种基因在78例NSCLC的表达,同时用图像分析仪对染色结果进行定量分析,并与10例正常组织进行对照.结果:78例NSCLC中27例有淋巴结转移,51例无转移;所有NSCLC中CD44v6和VEGF两种基因的平均光密度(OD)值均增高,与正常组织的OD值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淋巴结转移组的OD值明显增高,与非淋巴结转移组之间差异更为显著(P<0.01).结论:NSCLC中CD44v6和VEGF的表达强度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两者均可作为判定NSCLC病人预后和发生转移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生物钟基因Per2(Circadian gene Per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6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20例正常肺组织中Per2和VEGF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er2阳性表达率为71.7%,低于正常肺组织中的95.0% (x2 =4.683,P<0.05),而VEGF的阳性表达率为58.3%,高于正常肺组织中的15.0%(x2=11.295,P<0.01).非小细胞肺癌中Per2的表达缺失与分化程度及TMN分期相关(x2 =4.413,6.179,均P<0.05),而VEGF的阳性表达与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x2=6.524,P<0.05).两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381,P<0.01).结论 Per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降低,而VEGF则呈高表达,两者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相反的作用,影响其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形成、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56例NSCLC患者的肺癌组织和血清中VEGF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NSCLC组织中VEGF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黏膜组织和癌旁组织(P<0.05),且随临床分期Ⅰ、Ⅱ、Ⅲ~Ⅳ期的顺序明显上升(P<0.05);同时有淋巴结转移的VEGF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NSCLC患者血清VEG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并随肺癌临床分期Ⅰ、Ⅱ、Ⅲ~Ⅳ期的顺序明显上升(P<0.05);淋巴结转移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 VEGF在NSCLC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并与NSCLC的发生、发展及其淋巴结转移有关,血清VEGF是NSCLC生长、转移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中的有效性、完全性,并探讨血管生成素 ?2(Ang?2)在预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后肿瘤血管正常化时间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 2015年 3月至 2016年 11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 ⅢB~Ⅳ期 NSCLC病人 6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化疗组) 32例,观察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组) 29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采用持续静脉泵入的方式, 21 d为 1周期。每 2个周期评价疗效,每周期记录不良反应。所有病人均完成至少 2个周期的治疗。采用疾病控制率( DCR)来评估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的近期疗效。分别检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给药后第 0、2、4、6、8、10、14天血清中 Ang?2的浓度。结果在第 4周期后,两组间的 DCR分别 40.0%和 76.2%(P<0.05)。治疗过程中与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相关的主要毒副反应为窦性心动过速、高血压,未出现出血等严重毒副反应。对照组第 0天 Ang?2水平为( 1 216.2±136.8)pg/mL,第 2、4、6、8、10、14天分别为( 1 203.2±136.6)、(1 201.0±139.3)、(1 156.4±159.1)、(1 051.1±132.4)、(1 009.8±151.0)、(991.2±128.5)pg/mL,呈缓慢下降。观察组第 0天 Ang?2水平为( 1 209.8±104.5)pg/mL,在泵入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第 2天( 1 116.5±160.8)pg/mL始有下降趋势,第 4天时( 832.7± 95.2)pg/m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第 8天( 407.6±91.1)pg/mL进入平台期,并在随后一段时间第 10、14天( 360.5±122.2)、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IHC)染色技术检测101例非小细胞肺癌及2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VEGF的表达水平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经χ2检验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良性病变组织中,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VEGF的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VEGF表达水平与NSCLC的TNM分期呈正相关,而与NSCLC组织分化程度无关,与淋巴结转移成正相关,与原发灶大小有关,VEGF的阳性表达与术后生存时间呈负相关具有较强的侵袭和转移能力.结论:VEGF可作为预测NSCL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情况及临床预后的生物学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6,(6)
osimertinib是一种口服的、不可逆的、具有T790M突变基因选择性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2015年11月osimertinib通过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审批在美国上市,批准用于T790M突变阳性的,对第一、二代EGFR-TKI耐药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同时大量与之疗效和耐药性相关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之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磷酸丝氨酸转氨酶1 (phosphoserine aminotransferase 1,PSATl)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PSAT1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10月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9例为观察组,同期25例肺良性病变患者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和比较两组PSAT1 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阳性表达率;并分析PSAT1表达与患者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PSAT1 mRNA和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SAT1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以及是否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和肿瘤大小无相关性(P>0.05).结论 PSAT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呈过表达状态,检测PSAT1的水平对预测非小细胞肺癌进程及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 microRNA-221(miRNA-221)对非小细胞肺癌 NCI-H1299细胞株生长调节的影响。方法通过转染 miR-221-mimics 或 miR-221-inhibitor 建立 miRNA-221过表达或下调的 NCI-H1299细胞系;通过 MTT 试验和BrdU 插入染色检测细胞活力和增殖能力的变化;使用 Q-PCR 和 western blot 检测增殖相关基因 mRNA 或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miRNA-221过表达能够增强 NCI-H1299细胞的活力和增殖能力( P ﹤0.01);P27是 NCI-H1299细胞中miRNA-221的潜在靶基因,同时 P27蛋白水平中也被 miRNA-221负调控( P ﹤0.01)。结论 miRNA-221可以促进非小细胞肺癌 NCI-H1299细胞的生长,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基因治疗的有效靶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支气管袖状切除术与全肺切除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4年8月入住我院的63例老年 NSCLC 患者,按照术式分为对照组31例与观察组32例,均于全麻条件下,分别行全肺切除术与支气管袖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肺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及免疫功能等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 P ﹤0.05);两组术后肺功能相关指标水平和体液免疫指标水平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 ﹤0.05),观察组术后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术后 SF-36生活量表各维度(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 P ﹤0.05),且观察组术后上述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与全肺切除术相比,支气管袖状切除术治疗老年 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更显著,对患者肺功能、免疫功能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1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抗体对人喉鳞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VEGFR-1)抗体对人喉鳞癌细胞(Hep-2)裸鼠移植瘤模型的影响。方法利用Hep-2细胞建立裸鼠喉癌模型。20只裸鼠成瘤后分别皮下注射VEGFR-1抗体和生理盐水0.2ml,用药15d后观察肿瘤体积及质量,计算抑瘤率;光镜观察移植瘤的形态学变化;进行肿瘤微血管计数;流式细胞仪检测瘤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治疗组与生理盐水组移植瘤体积和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体积=-5.058,P<0.001;t′重量=-3.4,P=0.003)。VEGFR-1抗体抑瘤率为49.88%,微血管密度(MVD)治疗组为6±4,对照组为13±8(t=2.486,P=0.023)。治疗组与对照组瘤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3±4)%,(1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22,P<0.001)。结论VEGFR-1抗体可以导致肿瘤血管生成减少,并抑制裸鼠Hep-2移植瘤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VEGFR-1作用位点的封闭和瘤细胞的凋亡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第19、21号外显子突变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家族史的关系,以及对突变阳性患者使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靶向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扩增阻滞突变系统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EGFR第19、21号外显子进行检测。结果16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生EGFR突变阳性63例,突变阳性率为38.89%。腺癌、女性、非吸烟者、有肺癌及其他恶性肿瘤家族史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突变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小细胞肺癌发生EGFR突变阳性使用EGFR-TKIs靶向治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明显长于未治疗及其他药物化疗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突变筛查应作为常规临床检测指标,特别是对于有肿瘤家族史患者更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相关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支修益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3,15(3):152-156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有较好疗效,目前临床常用药物为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和埃克替尼。随着EGFR—TKI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关于其不良反应的研究也不断深入。EGFR—TKI主要不良反应为皮疹、甲沟炎、毛发改变、腹泻、肝脏损害和间质性肺疾病等。引起不良反应的机制大多不明确。对于较常见的皮疹、甲沟炎等不良反应,较轻时可给予对症处理,严重时应减量或停药;对于较严重的肝脏损害或间质性肺疾病,给予对症治疗的同时要定期检测肝、肺功能。 相似文献
18.
19.
Mi-Kyoung Kim Hyun-Joo Park Su-Ryun Kim Yoon Kyung Choi Soo-Kyung Bae Moon-Kyoung Bae 《The Kore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 pharmacology》2015,19(4):327-334
The cytoprotective enzyme heme oxygenase-1 (HO-1) influences endothelial cell survival, proliferation, inflammatory response, and angiogenesis in response to various angiogenic stimuli.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 the involvement of HO-1 in the angiogenic activity of orexin-A. We showed that orexin-A stimulates expression and activity of HO-1 in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HUVECs). Furthermore, we showed that inhibition of HO-1 by tin (Sn) protoporphryin-IX (SnPP) reduced orexin-A-induced angiogenesis in vivo and ex vivo. Orexin-A-stimulated endothelial tube formation and chemotactic activity were also blocked in SnPP-treated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Orexin-A treatment in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 nuclear factor erythroid-derived 2 related factor 2 (Nrf2), and antioxidant response element (ARE) luciferase activity, leading to induction of HO-1. Collectively,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HO-1 plays a role as an important mediator of orexin-A-induced angiogenesis, and provide new possibilities for therapeutic approaches in pathophysiological conditions associated with angiogenesis. 相似文献
20.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3,42(3):249-251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基因1(MDR1)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对其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60例肺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MDR1进行检测。结果 MDR1蛋白阳性产物主要定位于胞质和胞膜,呈棕黄色颗粒,少部分定位于胞核。癌旁正常组织及癌组织的表达二者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组织学类型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有所不同,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与小细胞癌(SCLC)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耐药性的产生可能是发生在NSCLC的早期事件并随着病程的进展有加强趋势;SCLC对化疗药物相对敏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