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3D打印个性化截骨导板辅助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2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4例。试验组采用3D打印个性化截骨导板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全膝关节置换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美国膝关节协会(KSS)临床评分和功能评分,术后3个月随访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P <0. 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 28%,低于对照组的50. 00%(P <0. 05);治疗后,2组KSS临床评分和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 <0. 05);术后3个月随访,2组膝关节功能均恢复良好,2组均无恶化或者死亡病例。结论 3D打印个性化截骨导板辅助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效果较好,更具个性化,更精准,且创伤也小,对全膝关节置换术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更加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3D打印的截骨模具辅助下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6月至2015年2月行单侧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患者65例,28例应用3D打印的截骨模具辅助(3D截骨模具组),37例常规操作完成手术(常规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X线片测量的髋-膝-踝角(HKA)、胫骨后矢状位倾角(STCA)及胫骨平台切线与冠状位胫骨解剖轴夹角(MPTA);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HSS评分。结果:1、3D截骨模具组患者在手术时长、术后引流量上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2、3D截骨模具组患者的STCA相对于常规组更为接近后倾3°(P<0.05)。结论:3D打印截骨模具组具有更短的手术时间,更少的术后引流量,同时3D打印截骨模具组术后的胫骨平台截骨的后倾更接近于预期的后倾3°。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3D打印切模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配合。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采用3D打印切模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前准备、手术中体位摆放、器械管理及配合、手术环境管理等护理经验。结果 通过良好的医护配合,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出现不良事件及并发症;15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2 h,术中平均出血量350 ml,手术后1个月追踪随访膝关节功能满意。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医护配合,密切的术中观察是确保3D打印切模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尹治辉  邱冰  胡超然  李佳 《贵州医药》2020,(8):1254-1256
目的探讨3D打印个性化截骨导航模板辅助膝关节置换(TKA)与传统TKA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定制3D个性化截骨模板辅助TKA(3D组)21例21膝,采用传统手术方式行TKA(传统组)22例22膝。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伤口引流量、术后髋-膝-踝角(HKA)和矢状位胫骨后倾角、术后3个月HSS评分。结果 3D组手术时间低于传统组(P<0.05);术后伤口引流量低于传统组(P<0.05);术后髋-膝-踝角、胫骨后倾角均小于传统组(P<0.05);术后3个月HSS评分3D组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 3D打印个性化截骨导航模板辅助TKA手术操作简便,具有能提高下肢力线的精确性,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良好功能等优势,适宜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需要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全膝关节置换术,研究组接受3D打印技术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冠状面髋-膝-踝角(HKA)、冠状面股骨组件角(FFC)、冠状面胫骨组件角(FTC)、矢状面股骨组件角(LFC)、矢状面胫骨组件角(LTC)的偏差值,以及手术时间。结果 研究组HKA、FFC、LFC、LTC的偏差值分别为(0.73±0.23)、(1.45±0.36)、(7.22±0.37)、(2.38±0.35)°,均小于对照组的(1.02±0.37)、(1.86±0.45)、(8.39±0.58)、(3.77±0.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TC的偏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为(65.76±10.88)min,短于对照组的(75.56±12.26)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全膝关节置换术相比,运用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会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手术时间,能够提供更精准的假体组件安装...  相似文献   

6.
王勇  曹平 《河北医药》2013,(20):3092-3093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失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76例。观察组104例,对照组72例。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对照组未接受抗凝治疗。结果 2组患者一般情况以及术前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显性失血量略高于对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失血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可增加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的隐性失血,临床上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药科学》2016,(20):11-15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方法指导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对手术精确性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探讨数字化设计及3D打印技术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的可行性、优越性。方法 80例(90膝)行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被随机分为数字化组(数字化设计及3D打印组)和传统组。数字化组40例(46膝),应用数字化设计及3D打印技术指导手术;传统组40例(44膝),按传统经验进行手术。分别记录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术中假体与术前设计的匹配度,评价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活动情况,复查影像学比较术后下肢力线变化。术后3个月、6个月分别随访对比观察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定标准评分(KSS)和髌股关节Feller评分。结果数字化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较传统组有优势,假体匹配度、关节活动度、下肢力线纠正和VAS、KSS、Feller评分方面与传统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化设计及3D打印技术能良好指导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有助于提高手术精确性及短期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3D打印切模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措施及效果。方法筛选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需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共40例,对其进行分组:干预组(n=19例,施以3D打印切模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常规组(n=21例,施以常规手术),对两组手术护理配合措施及效果进行对照。结果干预组手术护理配合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关节手术患者施以3D打印切模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并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够改善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联合S-ROM假体及转子下斜型截骨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CroweⅣ型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5年3月至2020年4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闽东医院收治的40例CroweⅣ型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行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1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3D打印联合S-ROM假体及转子下斜型截骨技术,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S-ROM假体及转子下斜型截骨技术。比较两组患髋手术前后的Harri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析手术前后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术后转子下截骨愈合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的髋关节Harris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术前,VAS评分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恢复日常生活,转子下截骨均获得骨性愈合。结论 对Crowe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行...  相似文献   

10.
11.
周璐 《中国医药指南》2013,(33):324-325
目的:探讨股神经阻滞镇痛技术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通过选取我院2010年采取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方案的17例人工膝关节置换(TKA)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其中10例应用股神经阻滞镇痛技术镇痛作为治疗组,另7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疼痛VAS评分及术后关节活动度进行比较,并评估股神经阻滞镇痛技术在术后恢复早期功能锻炼中的作用。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比较所有病例置换术前后评分有无著差异。结果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持续股神经阻滞镇痛的10例患者(治疗组)术后48h内及72h内在相关不良反应,术后疼痛(VAS评分)以及关节活动度情况与7例患者(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股神经阻滞镇痛技术可以减轻围手术期患者疼痛,促进其早期活动,减少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28例骨性关节炎患者均给予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进行治疗,并进行半年随访。结果随访显示,患者均恢复良好,中HSS评分优23例,良5例。优良率达到100%,显示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结论人工全膝置换术应用于严重骨性关节炎的治疗,能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评价去氨加压素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减少患者失血与降低血栓形成风险的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3月~2009年5月间120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Ⅰ组(对照组):术中常规使用止血带,Ⅱ组(去氨加压素组):术前1 h,给予0.3μg.kg-1剂量的去氨加压素,以100 mL0.9%氯化钠注射液配制,在30~40 min内静脉滴注,术中常规使用止血带,术后第1天、第2天均给予0.3μg.kg-1的去氨加压素,以100 mL0.9%氯化钠注射液配制,在30~40 min内静脉滴注完毕。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失血量、输血量、引流量的情况,观察患者术后是否出现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在术前及术后48 h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t-PA)等凝血功能相关因子。结果:Ⅰ组(对照组)和Ⅱ组(去氨加压素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10±207mL和224±125 mL(P〈0.01);术后引流量分别为832±166 mL和426±146 mL(P〈0.01),两组的输血量分别是950±295 mL和496±148 mL(P〈0.01),术后观察随访,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Ⅰ组有2例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而Ⅱ组均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血液学检查结果:使用DDAVP后,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缩短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t-PA)含量增加,且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去氨加压素能增强患者的凝血功能,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术后失血量、输血量以及引流量,同时能减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能安全、有效地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止血与防止术后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对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白介素-1β(IL-1β)、膝关节功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13年4月-2016年3月收治的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64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药物加抽吸治疗,观察组采用TKA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IL-1β水平,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KSS评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及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2周及3、6个月后,IL-1β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VAS评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膝关节KSS评分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大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KA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能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有效降低IL-1β水平,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骨性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软组织平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性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软组织平衡的处理方法。方法对2000年6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161例(男68例,女93例,年龄56~85岁,平均67岁)因原发性骨性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回顾性分析术中软组织平衡的处理。结果随访4年92.3%的膝关节都可以得到非常好的伸屈间隙,内外侧平衡,伸屈间隙相等,优占78.3%,良18%。结论良好的软组织平衡可使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获得畸形矫正和功能恢复,应掌握规范的软组织平衡技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和单踝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及对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8月西电集团医院诊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90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采用单踝置换术,观察组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肢体功能.结果 术后1个月,两组各项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及总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和12个月,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单踝置换术治疗相比,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能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并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喉罩和气管插管用于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68例患者随机分成SLIPA 喉罩(S)和气管插管(E)两组,监测并记录两组麻醉诱导前( T0)、罩(管)置入成功即刻( T1)、罩(管)置入后3 min (T2)、罩(管)拔除即刻(T3)和罩(管)拔除后3 min(T4)的 SBP、DBP、HR 及 SpO2的变化,以及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 S 组置入时间明显小于 E 组时间(P ﹤0.001),术毕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小于 E 组(P ﹤0.05);与 T0相比,E 组 T1~ T4时点的SBP、DBP 明显升高,HR 明显加快(P ﹤0.05),S 组无明显差异;E 组呛咳和咽痛的发生率明显高于 S 组。结论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采用 SLIPA 喉罩全麻,患者血流动力学更平稳,术后并发症较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氨甲环酸局部应用和静脉应用在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出血量方面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符合标准的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100例患者。局部应用氨甲环酸术中止血的47例患者作为A组,静脉使用氨甲环酸术中止血的53例患者作为B组。分别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失血量、输血例数、输血量、术后第1、3、5天血红蛋白值、红细胞压积、术前和术后3 h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活化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术后5~7 d双下肢静脉超声筛查有无深静脉血栓(DVT)。结果 A组术后引流量、总失血量、输血量少于B组,未输血患者术后1、3、5 d血红蛋白值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 h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活化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经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均未见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随访均无下肢深静脉栓塞和肺栓塞。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和静脉应用比较能明显减少术后出血量、降低输血量,二者均不增加DVT形成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在肺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例肺脏肿瘤患者化疗或靶向治疗前后肺脏肿瘤的变化进行CT成像,并利用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构建实体瘤三维模型进行3D打印,对实体瘤进行直观评价.结果 成功构建了实体瘤数字化三维模型,并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完整的3D模型进行疗效分析.结论 3D打印模型具有立体性、直观性及个体化特点,能够丰富个体化治疗水准、方便医患沟通,为临床、科研及医学教学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