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评价淋巴细胞计数(Lym)联合降钙素原(PCT)在脓毒症早期筛查中的效能。方法 纳入2019年9月至2021年4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疑似感染的患者26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脓毒症患者143例,非脓毒症患者125例。收集临床资料,并对临床常见指标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比较不同指标的筛查效能。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ym、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计数(PLT)、PCT、乳酸(Lac)、快速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估(qSOFA)在2组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ym、PCT、WBC、qSOFA是脓毒症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ROC曲线表明,Lym联合PCT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高,AUC为0.940(95%置信区间为0.904~0.965)。结论 脓毒症患者早期具有Lym降低、PCT水平升高的特点,采用Lym联合PCT对脓毒症早期具有较高的筛查效能。  相似文献   

2.
王平  谢枫  吴秋英  李辉  张义强  李永生 《江苏医药》2021,47(3):264-267,273
目的 探讨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与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42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住院后28-d死亡情况分为死亡组(40例)和存活组(102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LR与脓毒症相关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和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APACHE Ⅱ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死亡组患者年龄、急性肾损伤发生率、血乳酸(Lac)、PLR、SOFA评分及APACHE Ⅱ评分均高于存活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LR与SOFA评分和APACHE Ⅱ评分呈正相关(r= 0.600和0.549,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Lac水平、高PLR及高SOFA评分是脓毒症患者住院后28-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LR预测脓毒症患者早期死亡的AUC为0.885[95%CI(0.821~0.932),P=0.000],取最佳诊断界值240.8时,相应的灵敏度为80.00%,特异度为91.18%.结论 PLR升高是脓毒症患者早期死亡风险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脓毒症疾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多重耐药(multi-drug resistant,MDR)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感染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7月至2013年3月我院综合ICU入住脓毒症患者856例,通过比较多重耐药Ab感染脓毒症患者179例(病例组)与非多重耐药Ab感染脓毒症患者677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探讨两组患者的病死率、住院费用、器官功能损害情况和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多重耐药Ab感染脓毒症患者病死率、48 h病死率及住院费用较对照组高(P<0.05);多重耐药Ab感染脓毒症患者较对照组更易发生感染性休克、急性肾损伤和骨髓抑制;多重耐药Ab感染脓毒症患者如果APECHEⅡ评分>25分、24 h内出现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感染性休克,则其死亡风险更高(P<0.05).结论 多重耐药Ab感染脓毒症患者具有病死率高、治疗费用昂贵等特征,及时发现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并进行针对性干预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4.
占影芳  占珊芳 《中国当代医药》2022,(23):178-180+189
目的 探讨影响心脏重症监护室(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针对危险因素探讨护理方针。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21年7月鹰潭市人民医院心脏外科ICU收治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28 d时临床结局将其分为存活组(n=70)及死亡组(n=28),比较患者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98例患者被纳入研究,单因素结果提示,存活组及死亡组患者年龄、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结果分析提示,APACHEⅡ(β=0.124,OR=1.132,95%CI=1.101~1.164)是心脏外科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白蛋白水平(β=-0.145,OR=0.865,95%CI=0.819~0.914)是心脏外科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 心脏外科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病死率高,入ICU时病情程度及白蛋白等指标水平与预后不良密切相关,在临床护理方面宜早期评估患者危重程度,进行风险分级管理,...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探讨血小板数量动态变化对脓毒症28 d病死率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连续收治的脓毒症患者,采集入ICU后14 d内血小板计数(PLT)动态数据。以第7天PLT较基线降低幅度大于20%为标准定义进行性血小板减少(PTCP),绘制ROC曲线评价PTCP和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对脓毒症28 d病死率的预测价值。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28 d病死率的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对合并与未合并PTCP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148例脓毒症患者纳入研究,死亡组30例,生存组118例,28 d病死率20.3%。与生存组相比,死亡组SOFA评分、高值D-二聚体(hD-dimer)占比、TCP、PTCP发生率显著升高(P<0.01)。入院5 d后死亡组PLT呈进行性下降趋势,第7、10、14天生存组PLT高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TCP、SOFA以及两者联合预测脓毒症死亡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3、0.691及0.778。Logistic回归显示,PTCP是脓毒症28 d死亡独立危险因素(P<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合并PTCP时28 d生存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 PTCP是脓毒症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TCP对脓毒症28 d病死率有一定预测价值,联合基线SOFA评分可提高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危重症患者微量白蛋白尿(MA)能否早期诊断脓毒症及评估其预后.方法 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入住本院ICU 206例危重症患者入选本研究,分别检测入ICU时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1)、乳酸(LAC1)及入ICU 6 h时ACR(ACR2)、乳酸(LAC2)等,追踪28 d病死率.比较脓毒症与非脓毒症ACR1,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测定ACR1对脓毒症诊断界值,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28 d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脓毒症组ACR1显著高于非脓毒症组(P<0.01),ROC曲线分析提示ACR1诊断脓毒症界值为105 mg/g.脓毒症组28 d死亡患者ACR2显著高于生存者(P<0.01).ACR2与LAC2是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两者死亡预测价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入ICU时MA升高可能提示脓毒症.入ICU 6 h时MA与乳酸升高可能是脓毒症28 d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CRAB)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死亡预后因素,提升临床对CRAB感染防控的认识。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性研究的方法,收集医院2016年1月至12月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112例,耐碳青霉烯类细菌(CRAB)感染组68例,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鲍曼不动杆菌(CSAB)感染组44例;应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回顾性分析66例CRAB组危险因素及死亡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CRAB较CSAB的危险因素包括ICU入驻、同时分离多种致病菌、胃管、深静脉插管、尿管、机械通气(≥7 d)、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再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机械通气和合并细菌感染是CRAB的独立危险因素。预后单因素分析,CRAB组死亡的危险因素包括:恶性肿瘤、ICU入驻、尿管、机械通气≥7 d、三代头孢/β内酰胺酶抑制剂。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恶性肿瘤是导致CRAB患者死亡的预后因素。结论:机械通气与合并细菌感染是CRAB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恶性肿瘤是CRAB患者死亡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早期发生血小板(Plt)减少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34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入ICU 28 d内的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72例)和存活组(262例)。比较两组的相关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估Plt减少、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和血乳酸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年龄大,入ICU 24 h时的血乳酸、降钙素原(PCT)、SCr水平、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升高,而氧合指数和第7天Plt计数降低(P<0.05)。Plt减少以及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血乳酸水平升高是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lt减少、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和血乳酸水平预测脓毒症死亡的AUC分别为0.819、0.857、0.848和0.859(P<0.01)。Plt减少的约登指数为0.638,其预测脓毒症死亡的灵敏度为91.67%,特异度为72.14%。结论 脓毒症患者早期1周内发生Plt减少,对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切除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2月诊治合并糖尿病的急性阑尾炎患者85例,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并发切口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切口感染的总发生率为14.12%(12/8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患者年龄、肥胖、术前和术后血糖水平、手术时间、阑尾炎类型是伤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术前和术后血糖水平和阑尾炎类型是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严格掌握阑尾炎手术的适应证,控制术前术后血糖,可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中毒患者预后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5年3月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急诊内科收治的急性中毒182例,根据其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163例)与死亡组(19例),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对所有患者进行信息登记,比较两组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毒物接触时间、毒物类型、中毒途径、中毒原因、中毒严重程度评分、pH、二氧化碳分压、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肌酸激酶同工酶、服毒剂量、胆碱酯酶、血液净化时间、初次用药时间及院前急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上述15项因素均是急性中毒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 ﹤0.05,P ﹤0.01)。结论临床应依据急性中毒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及时进行针对性救治,以最大限度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垂体瘤手术病人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2年4月南阳市中心医院279例垂体瘤病人临床资料,观察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分析病原菌分布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垂体瘤手术病人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279例垂体瘤手术病人,26例发生医院感染,发生率为9.32%;分离出病原菌2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55.17%,革兰阳性菌占41.38%,真菌1株占3.4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长径≥1 cm、手术时间>1 h、术后留置引流管、抗菌药物使用时间>7 d是垂体瘤手术病人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垂体瘤手术病人医院感染风险高,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肿瘤长径≥1 cm、手术时间>1 h、术后留置引流管、抗菌药物使用时间>7d是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针对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感染防控措施,减少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ICU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感染病原菌特点及其耐药性,分析ICU住院患者发生HAP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HAP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405例ICU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原菌分布、主要病原菌耐药性,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CU住院患者发生HAP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405例ICU住院患者发生HAP 146例,感染率为36.05%,共检出病原菌18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阳性菌、真菌各125、48、11株,各占67.93%、26.09%、5.98%;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较低;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应用镇静药物、入ICU时间>7 d、入ICU前后进行手术是ICU住院患者发生HA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ICU HAP患者感染病原菌较广,发生HAP的相关危险因素较多,需采取相应措施,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降低耐药率及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调查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致颅脑损伤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 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术后肺部感染185例患者,根据感染病原菌类别分为革兰阳性菌组和革兰阴性 菌组,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对于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 185例患者中,58例 (31.35%)为革兰阳性菌感染、127例(68.65%)为革兰阴性菌感染。单因素分析显示,革兰阳性菌组和革兰阴性菌患者的GCS评 分、住院时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降钙素原水平、经验性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比较,差异 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相对于革兰阳性菌组,GCS评分<5分(OR=2.024,95%CI=1.067~3.810)、 住院时间>25d(OR=2.647,95%CI=1.393~5.058)、入住ICU时间>10d的(OR=2.011,95%CI=1.126~3.884)、机械通气时间> 14d的(OR=1.995,95%CI=1.105~3.892)、慢性呼吸系统疾病(OR=2.456,95%CI=1.338~4.132)和经验性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OR=1.918,95%CI=1.165~3.601)是革兰阴性菌致颅脑损伤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颅脑损伤程度较轻、 入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较短、无慢性疾病病史和碳青霉烯类用药史的患者,抗感染治疗应侧重于革兰阳性菌;入院时GCS评 分<5分、住院时间>25 d、入住ICU时间>10 d、机械通气时间>14 d、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用药史时,应 侧重于革兰阴性菌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室(ICU)的铜绿假单孢菌(PA)肺炎的死亡率及风险因素,分析影响无效经验性治疗(ⅡAT)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3月ICU的101例PA肺炎患者的临床信息,Logistic回归分析死亡和ⅡAT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细菌培养111株PA中有45.0%为多药耐药PA(MDRPA);101例患者中37例患者接受ⅡAT治疗,37例患者死亡。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PA肺炎死亡的独立因素有住院天数、CPIS评分、APACHEU评分和ⅡAT。MDRPA是ⅡAT的独立风险因素(OR,34.5;95%CI,9.8-112.0;P〈0.001)。结论ⅡAT是影响ICUPA肺炎死亡率的主要独立风险因素,MDRPA是ⅡAT的独立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性分析以及病原菌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该院ICU中进行机械通气时长>48h的患者。检查后将其分成VAP组53例及非VAP组51例,对两组各临床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以及Logistic回归性分析,并研究VAP组患者病原菌的构成情况。结果 VAP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ICU时间均长于非VAP组,留置胃管、使用抑酸剂、糖皮质激素、亚胺培南、第2代头孢菌素,肺感染型肺部疾病及肺外感染比例均显著高于非V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将VAP作为因变量,根据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性分析可知,留置胃管、使用抑酸剂、糖皮质激素、亚胺培南及肺外感染均是VAP的危险因素。53例VAP患者的标本共培养各类病原菌9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2株,占73.47%,革兰阳性菌26株,占26.53%,革兰阴性菌比例显著大于革兰阳性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中VAP发病因素较多,临床医务人员应重点关注其病原菌情况,结合VAP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谢朝云  熊芸  孙静  胡阳  李耀福 《天津医药》2016,44(6):744-747
摘要: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为临床防控提供指导。方法回顾 2011 年 6 月—2015 年 5 月 814 例 COPD 患者的临床资料, 包括年龄、 性别、 吸烟史、 发病年限、 严重程度分级、加重频率、 每次加重持续时间、 糖尿病、 并发症、 糖皮质激素使用频率、 每次使用持续时间、 抗菌药物使用频率、 每次平均持续时间、 使用抗菌药物种数、 联用抗菌药物、 血浆白蛋白浓度、 血糖等, 监测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 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814 例 COPD 肺部感染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 857 株, 多重耐药菌感染者 170 例, 检出多重耐药菌菌株 175 株(20.42%), 其中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的检出率最高,为 55.38%(36/65)。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急性加重和抗菌药物持续时间长、 糖皮质激素和抗菌药物使用频率高是 COPD 肺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OPD 患者肺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治应重视社区与医院结合, 针对其相关危险因素采取有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过程中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90例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医院感染部位及感染菌株种类的构成,对比观察医院感染组及无医院感染组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90例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继发医院感染36例,感染率为40.00%;感染部位构成的顺位依次为呼吸道、泌尿道和消化道。感染的菌株种类以G-菌和G+菌为主。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低、入住ICU时间长、脱水剂应用时间长、开放性损伤、合并多发伤、侵入性操作以及不合理应用抗生素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均〈0.01)。感染组患儿病死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5)。结论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感染后可增加患儿致残致死率:GCS、入住ICU时间、脱水剂应用时间及开放性创伤、合并多发伤、侵入性操作、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等是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临床应针对感染因素进行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