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医药科学》2017,(12):100-103
目的更进一步对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策及临床体会进行探究。方法对2015年4月~2017年3月在我院行房颤射频消融术治疗的104例房颤患者进行回顾分析。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及对每位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所行护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均分至行传统护理的对照组与行围手术期护理的观察组,房颤射频消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护理干预与相关准备、术中辅助护理与同医生的全面配合以及术后的心理、饮食、运动以及出院指导等全方位护理对策。对比分析不同护理对策对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并总结分析围手术期护理对策的最佳方案,进而有效提升房颤射频消融术的临床疗效。结果无论在行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方面,还是在其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临床满意度方面,行围手术期全方位护理的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单纯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射频消融术的房颤患者,行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不仅临床效果显著,而且手术成功率高、安全性佳,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阑尾炎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老年阑尾炎伴糖尿病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120例老年阑尾炎伴糖尿病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围术期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患者对临床护理方式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有效率、并发症、满意度等临床评价指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提高老年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3.
三维立体标测射频消融治疗房颤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报道6例三维立体标测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患者的结果和护理体会。方法对1例阵发性房颤和5例持续性房颤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对患者实施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观察健康指导。结果患者房颤消失,心电图恢复窦性心律,消融治疗术成功,无并发症出现。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及预防并发症,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的围术期护理要点。方法总结射频消融术的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措施。结果行射频消融术后恢复良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护士在护理过程中熟练掌握射频消融围术期护理,能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更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传统疝修补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份到2018年3月收治的行传统疝修补术治疗的120名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和自愿原则将患者分成实验组50名,对照组70名。对照组患者在围术期进行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围术期实施优质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手术花费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患者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花费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中并发症发生率为32.6%,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4%,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疝修补术患者在围术期进行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次数,值得临床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6.
王茂莲  刘梅  邓敏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0):1484-1485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应用效果.方法:46例支气管扩张咯血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围术期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满意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舒适程度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舒适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1月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78例,由手术时间先后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9例,分别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和常规护理服务模式,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6%,明显低于对照组15.38%(P <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价值较高,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骨折预后康复,可推广应用在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护理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连续护理在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的阵发性房颤患者70例,采用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连续护理,对比两组焦虑、抑郁程度以及INR达标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INR达标率略高于对照组但无明显差异(P> 0.05);观察组SDS、SA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阵发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给予其连续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汪勤 《中国实用医药》2011,6(33):188-191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运用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随机分为舒适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舒适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术前、术中、术后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值、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满意度。结果舒适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舒适组患者的满意度远远高于对照组。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明显降低运用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焦虑值、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同时舒适护理促进了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它特别适合我国国情和护理现状,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7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实验组患者采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比较研究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恢复以及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首次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能缩短患者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并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尹玉辉  王琪  周超  丁舒  秦玲玲  赵海波 《河北医药》2023,(6):849-852+856
目的 研究个体化精细干预对行射频消融全麻术房颤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6例行射频消融全麻术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9年1~12月收治的43例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2020年1月~12月收治的43例设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个体化精细干预;观察2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和术后第1、3、14天心功能指标[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及术后48 h心理应激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同时对2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麻醉苏醒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4天观察组LAD和LVMI低于对照组(P<0.05),LVEF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8 h HR、MAP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围手术期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行射频消融全麻术房颤患者实施个体化精细干预的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分析达比加群酯与华法林在持续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患者围术期抗凝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和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收治的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88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44例。2组患者均于我院和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对照组围术期应用华法林进行抗凝,观察组采用达比加群酯进行抗凝。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凝血功能指标以及并发症、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凝血功能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T、APTT、TT均明显长于治疗前,其中观察组APTT、TT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事件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比加群酯与华法林均可作为持续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患者围术期的抗凝药物,其中达比加群酯具有更强的抗凝作用,同时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出血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服务护理效果。方法选取6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观察两组患者调查满意度比率结果。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施优质护理后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对胃癌患者进行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服务可明显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生命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筛选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阑尾炎患者1071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00例,实验组571例,两组患者根据实际病情选择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基础护理措施,实验组基于对照组给予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价及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两组患者术后1、3、7 d疼痛程度显示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术后发生切口感染9例,切口裂开5例,粘连性肠梗阻17例,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术后疼痛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Orem自理理论在食管癌围术期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对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的70例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的患者均为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依据Orem自理理论进行干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自理情况、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自理情况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提高(P<0.05),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患者显著缩短(P<0.05),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显著降低(P<0.05),说明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食管癌围手术期患者根据Orem自理理论进行干预护理,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自理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Orem自理理论在食管癌围术期患者护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和研究围术期护理干预对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普外科2012年4月~2014年1月腹腔镜下行手术治疗患者86例,将其按奇偶数字法随机分为研究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行围手术期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将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进行对比,并对比术后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腹腔镜下行手术治疗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能够缩短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患者住院治疗时间,避免或减少术后诸多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需进行手术治疗的白内障老年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病情知晓情况、护理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疾病认知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3.75%vs 96.25%);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96.25%vs 81.2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50%vs 13.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优质护理应用于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可显著缩短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提升患者疾病认知率及护理满意度,同时还可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围术期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腹腔镜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路径管理。观察对比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法,在手术室护理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围术期护理用于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抽取80例本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开展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40例)用常规护理,实验组(40例)用围术期护理,对比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排气时间、发热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较短(P <0.05);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较低(P <0.05)。结论在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术护理中,围术期护理的应用,不仅可以改善手术观察指标,还能减少并发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41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手术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睡眠质量和VAS疼痛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全面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具有显著的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减少患者的疼痛症状,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大力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