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红卫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8):927-928,980
目的:探讨DSA、CTA及MR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技术特点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及临床上考虑颅内动脉瘤的患者、查体中发现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共59例,分别行CTA造影及三维重建,脑血管造影术(DSA)并行三维重建(3D-DSA),MRI、MRA检查并行三维重建,评估DSA、CTA及MRA显示动脉瘤的效果。结果:阴性8例,其余51例共检出动脉瘤62个。其中CTA检出48个动脉瘤,漏诊5个;DSA检出55个动脉瘤,漏诊2个;MRA检出40个动脉瘤,漏诊6个。结论:DSA、CTA、MRA各具特点,在临床中应视患者的病情、年龄、耐受程度、经济状况等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宜的检查方法,以充分发挥各成像技术的最佳效用,达到最佳诊断和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比较CT血管成像(CTA)和三维时间飞跃法MR血管成像(3D TOF MR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数字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回顾性分析78例经DSA确诊为颅内动脉瘤患者的CTA及3D TOF MRA影像资料,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图像质量及其对动脉瘤诊断的符合率.结果:78例DSA诊断颅内动脉瘤91个,CTA检出76例,共89个动脉瘤;3DTOF MRA检出71例,共82个动脉瘤,灵敏度分别为97.8%、90.1%,CTA对3 mm以下动脉瘤的检出优于3D TOF MRA(P<0.05).结论:CTA对颅内动脉瘤的显示总体上优于3D TOF MRA,但3D TOF MRA具有无对比剂副作用、无辐射及经济的优点,这两种检查方法均可作为筛选内动脉瘤的首选,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脑动脉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与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2月瑞金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80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CTA、MRA检查,并以DSA作为金标准,比较CTA与MRA颅内动脉瘤检出情况、诊断效能。结果 80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经DSA检出61例病灶,其中经CTA检出56例,经MRA检出48例,CTA阳性检出率[91.80%(56/61)]高于MRA[78.69%(48/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1,P=0.041);CTA检查灵敏度、准确度为90.16%、91.25%,高于MRA检查的73.77%、7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pa检验显示,CTA检查与DSA检查一致性尚可(kappa值=0.778,P<0.001);MRA检查与DSA检查一致性尚可(kappa值=0.469,P<0.001)。结论 脑动脉CTA与MR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但CTA检查更具灵敏度、准确度,利于减少漏诊、误诊发生,可作为早期诊断颅内动脉瘤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5年6月我院经手术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CTA检查,与DSA结果对照,分析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结果6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经CTA检出73个动脉瘤,其中单发43例,1例漏诊;15例多发(30个),漏诊1例多发动脉瘤及多发动脉瘤中瘤体直径较小的1个动脉瘤,CTA检出颅内动脉瘤数目与DSA符合率为93.59%;CTA、DSA测定颅内瘤内动脉瘤最小径、最大径及瘤颈宽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A不同重建方法中以VR重建图像质量评分最高。结论采用CTA诊断颅内动脉瘤,无创,安全,价格低廉,图像质量高,与DSA诊断准确率相近,临床应用价值高,但对部分直径较小、CTA无法明确诊断者,需配合DSA筛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脑动脉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分别联合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前常规检查血清MMP-9、Caspase-3水平,并行CTA与MRA诊断,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比较CTA、MRA分别联合血清MMP-9、Caspase-3诊断准确性、特异度、灵敏度,观察2种联合诊断方式对动脉瘤分布的检查情况。结果CTA联合血清MMP-9、Caspase-3诊断颅内动脉瘤灵敏度97.37%,特异度90.00%,准确性96.51%,Kappa值0.84;MRA联合血清MMP-9、Caspase-3诊断灵敏度85.53%,特异度70.00%,准确性83.72%,Kappa值0.41;CTA联合血清MMP-9、Caspase-3诊断灵敏度、准确性显著高于MRA联合血清MMP-9、Caspase-3(P<0.05),且在诊断动脉瘤分布情况方面优于MRA联合血清MMP-9、Caspase-3。结论与MRA相比,CTA联合血清MMP-9、Caspase-3对颅内动脉瘤诊断灵敏度、准确性更高,CTA在动脉瘤分布情况显示方面具有更大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与CT血管成像(CTA)在诊断腹部内脏动脉瘤(VAA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同时行MRA和CTA检查的104例疑似VAAs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不同大小病灶以及瘤壁钙化、瘤内血栓、瘤体带蒂等病理特征检出率,并以CT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RA诊断价值。结果 104例患者中确诊VAAs患者79例(75.96%),共检出VAAs病灶95枚,其中MRA确诊73例(87枚),灵敏度为92.41%,特异度为92.00%,准确率为92.31%,与CTA相比Kappa值为0.800,具有良好一致性,且MRA与CTA对不同类型VAAs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A测量VAAs病灶平均直径大于CTA,对瘤壁钙化检出率低于CT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A对微小病灶和瘤壁钙化显示效果较为欠缺,但诊断准确率与CTA检查一致性良好,因此两种检查均可作为内脏动脉瘤有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A、TOF-MRA、3D-DSA在颅内动脉瘤临床诊断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6例疑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CTA、TOF-MRI、3D-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以及在显示动脉瘤细节上的优劣性。结果利用CTA方法检出颅内动脉瘤34个,TOF-MRA方法检出颅内动脉瘤30个,3D-DSA方法检出颅内动脉瘤36个。3种方法对颅内动脉瘤的检查准确率分别为94.44%、83.33%、100%。 TOF-MRA方法对动脉瘤检出的准确率明显低于CTA方法与3D-DSA方法(P〈0.05)。在动脉瘤细节及瘤颈显示方面3D-DSA方法明显优于3D-CTA、TOF-MRA方法(P〈0.05)。结论3D-DSA在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准确性以及显示动脉瘤的几何形态、瘤颈情况和周围血管上具有优势。 TOF法MRA安全、无创、无辐射、无需造影剂,可作为动脉瘤筛查手段的首先方法,CTA扫描成像时间快可作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排除动脉瘤首先方法及可作动脉瘤夹闭后随访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A和MRA用于诊断5mm及以上动脉瘤的价值比较。方法选择该院出现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或查体高度怀疑为颅内脑动脉瘤患者52例,随机分为CTA组和MRA组各26例,其中CTA组患者接受CTA+DSA检查,MRA组给予MRA+DSA检查,两组均以DSA检查及手术证实为标准,比较CTA及MRA5mm及以上动脉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CTA对于≥5mm动脉瘤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与CE-MR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明显高于3DTOF-MR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A由于对5mm及以上动脉瘤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可作为该类颅内动脉瘤检查的首选方法,CE-MRA也可作为其有效检查手段,但其检出率略低于CTA。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双源CTA与3D-DSA对颅内小动脉瘤的检出率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7月-2017年12月65例疑似颅内小动脉瘤患者,对其双源CTA和DSA检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记录小动脉瘤发生的位置、大小、数目及瘤颈宽度,并分析双源CTA诊断颅内小动脉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结果 32例确诊为小动脉瘤患者中,双源CTA诊断出31例患者35枚小动脉瘤,其中34枚动脉瘤检出结果与DSA一致,CTA检出动脉瘤情况与DSA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CTA与DSA检出动脉瘤的位置、大小、数目及瘤颈宽度基本相符。结论双源CTA对诊断颅内小动脉瘤具有良好敏感度及特异度,双源CTA相对DSA检查,具有无创、快捷、风险小、费用低的特点,可作为筛查颅内小动脉瘤的首选方法,诊断结论对进一步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比较头部CTA与MRA的临床应用价值,选择最为适宜的后期图像处理方法。方法我院进行诊断与治疗的疑似脑动脉瘤的患者200例,平均分为CTA组和MRA组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脑内血管病变的检出率以及准确率。结果 CTA及DSA的检查结果为脑动脉瘤54例(106.25%),脑动脉畸形24例(87.50%),脑动脉狭窄20例(100.00%),CTA检查的检出率为100.00%,准确率为92.59%。MRA的检查结果为脑动脉瘤100例(100.00%),脑动脉畸形64例(87.50%),脑动脉狭窄26例(133.33%)。MRA检查的检出率为100.00%,准确率为92.86%。CTA组患者与MRA组患者的检出率和准确率相比,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A与MRA作为无创的检查技术,对颅内的血管病变有很好的检出率和准确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320排动态容积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320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头颈部320CTA检查的诊断,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及栓塞治疗结果对比;了解320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准确性。结果:320CTA能清晰显示动脉瘤的瘤体大小、瘤颈、瘤顶、指向、载瘤动脉、出血情况,动脉瘤与邻近血管和骨性组织间的解剖关系。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为诊断标准,320CTA检测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性为98.4%(62/63),准确性为95.2%(60/63)。结论:320CTA对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快速、无创、准确的检查手段,可作为颅内动脉瘤常规检查及复查方法的首选,能够提供足够的信息指导动脉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3D-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Three dimensional-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3D-CTA)在颅内动脉瘤病因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就诊的115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先进行头部3D-CTA检查.后进行DSA检查,检出动脉瘤89例,动脉瘤瘤颈夹闭术(81例)和介入栓塞术(8例),行手术和血管介入患者1周后全部行CTA复查,比较术前3D-CTA与DSA结果.结果:89例患者CTA枪出颅内动脉瘤97个,DSA检出颅内动脉瘤93个.其中5例CTA发现并经手术证实的前交通动脉小动脉瘤和3例后交通动脉小动脉瘤DSA检查为阴性;4例CTA检查阴性,DSA检查发现颅内动脉瘤并经手术证实,3D-CTA对颅内动脉瘤病因诊断的敏感性为95.6%,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96%,与DSA或/和手术诊断符合率为88.1%.结论:3D-CTA诊断结果与2D-DSA或/和手术诊断符合率较高,应灵活地结合CTA和DSA检查对颅内动脉瘤达到最大稗度上的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未破裂颅内动脉瘤影像学血流动力学特点,提高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早期诊断率。方法选择有颅内动脉瘤症状但无蛛网膜下腔急性出血的患者及查体无症状者29例,行DSA/3DDSA,CTA/3DCTA、MRA检查。结果患者资料共29例,其中27例共患有动脉瘤29个,阴性2个。MRA检出8人11个征象;DSA检出15人21个征象。结论根据医学影像学特征及简单计算可推断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破裂几率。  相似文献   

14.
VCTDSA及MR血管成像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层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Volume computed tomography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VCTDSA)及三维时间飞跃法MR血管成像Three dimensional time-0f-mght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3D TOF MR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及比较.方法:分析34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和(或)手术确诊为动脉瘤的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比较VCTDSA与3D TOF MRA三维容积重建Three dimensional volume rendering,3D VR)的图像质量、检出动脉瘤的大小、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本组34例41个动脉瘤,VCTDSA检出动脉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O%和85.7%;3D TOF MRA检出动脉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0%和66.6%;VCTDSA与3D TOF MRA检出动脉瘤的大小无显著性差异;VCTDSA的图像质量较高.结论:VCTDSA是一种快速、可靠的检查方法,可作为检出动脉瘤的首选方法;对于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ie angiography,CTA)禁忌的患者,可考虑将3D TOF MRA作为补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128排螺旋CTA、高场强MRA在脑血管疾病中的诊断效果比较。方法选取在2012年4月—2014年5月期间在该院经DSA确诊的脑血管疾病患者共102例,均分别行CTA、MRA检查。结果以DSA检查为基准,CTA法和MRI在巨大动脉瘤、大型动脉瘤、中型动脉瘤的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而CTA在小型动脉瘤的诊断结果显著地高于MRI法(<0.05)。以DSA检查为基准,CTA法和MRI在颅内血管闭塞、严重狭窄、中度狭窄的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而CTA在轻度狭窄的诊断结果显著地高于MRI法(<0.05)。结论 CTA法、MRA法在脑血管疾病中均能获得满意的诊断效果,但CTA法在小型动脉瘤、动脉轻度狭窄方面的敏感度更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和提高诊断的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拟诊为颅内动脉瘤CTA表现,对颅内动脉瘤的部位及大小进行分组观察,与DSA对照,统计CTA对颅内动脉瘤的正确检出率,对漏诊、误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颅内动脉瘤共124例,共152个。CTA正确检出113例,正确率为91.1%;正确检出动脉瘤140个,正确率为92.1%。12个动脉瘤漏诊,其中多发性、〈3mm和3-5mm组别动脉瘤CTA漏诊数较高,与DSA比较,检出率较低,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正确率较高,但多发性、较小的动脉瘤较DSA漏诊率高,如在诊断中加以注意,能提高CTA诊断动脉瘤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检出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手术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的20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头颅常规扫描及CTA检查。血管重建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 IP)和容积再现技术(VR)。结果20例患者经CTA检出动脉瘤共计28个,其中4例患者系多发动脉瘤,其余16例患者为单发。瘤体直径最大40mm,最小的为1.5mm。结论16层螺旋CT的CTA对动脉瘤检出率高,快速、无创、经济,可以作为诊断动脉瘤的首选方法,尤其适用于急诊短期内不能行DAS检查的患者。  相似文献   

18.
刘长高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9):141-142
目的:观察32例脑动脉瘤患者经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中的比较及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06年3月~2009年3月32例高度怀疑动脉瘤破裂的病人行CTA检查,同期行DSA检查及治疗。比较CTA与DSA检出动脉瘤的准确率,结果:CTA检出动脉瘤31个,对动脉瘤的准确性为96.8%,DSA检出动脉瘤30个,对动脉瘤的准确性为93.8%,两种方法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CTA能无创有效的诊断颅内动脉瘤,以其诊断结果为依据选择治疗方案效果好,可作为颅内动脉瘤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CTA血管成像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疑诊为颅内动脉瘤34例患者行CTA检查,其中8例同期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所有患者均完成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和表面遮盖显示法(SSD)处理,并对照手术或介入结果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 34例患者经CTA检出动脉瘤36个.2例患者为多发动脉瘤(2个),32例为单发动脉瘤.瘤体最大直径23 mm,最小直径2 mm.8例行DSA检查的患者中,7例DSA所见与CTA结果一致,1例DSA发现了CTA漏诊的1个动脉瘤.2例动脉瘤瘤颈DSA未显示,CTA显示了全部动脉瘤的瘤颈.结论 多排CTA检出动脉瘤准确率高,快速、无创,可以作为诊断动脉瘤首选影像学方法,尤其适合于急诊情况下.特别在显示动脉瘤瘤颈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刘玉梅 《黑龙江医学》2014,(11):1288-1290
目的:分析比较CT血管成像(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颅内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01~2013-12间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且需进行脑血管检查的8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进行CTA、MRA、DSA检查,比较不同方法对脑血管疾病的诊出率以及发病部位的诊断情况。结果 三种诊断方式对脑血管疾病检出的敏感性无明显差异(P>0.05);三种诊断方式对脑血管疾病检出部位无明显差异(P>0.05),三种检查方式均可用于不同类型脑血管畸形诊断,诊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经比较,MRA对小型畸形检出效果较差,CTA对重型畸形检出效果较差。结论 CTA、MRA及DSA对脑血管疾病诊断效果无明显差异,在临床应用时,应综合考虑检查方式利弊,并注意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