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动力髋螺钉(DHS)与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PFN)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8例,按照患者意愿及经济状况分为两组,A组43例行DHS内固定治疗,B组45例行PFN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A、B两组优良率分别为95.35%、97.78%,两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94,P>0.05);B组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t =3.824、4.017,x2=4.552,均P<0.05).结论 DHS、PFN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均能取得较佳的疗效,但PFN与DHS相比较,可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且愈合时间短,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临床上股骨转子间骨折多发于老年人,且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创伤的能量有逐渐加大的趋势,导致骨折的程度加重。目前股骨转子间骨折多主张手术治疗。我们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36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内固定在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随访6个月后,观察患者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观察组优良率为90.2%,对照组优良率为75.6%,两组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100,P<0.05).两组手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比术前提高,观察组比对照组提高更明显(t =4.752,P<0.01).结论 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内固定可以提高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分析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22例患者行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100例患者行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结果 PFNA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显著小于DHS组(P<0.01);PFN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DHS组(X2=4.829,P=0.028);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疗效优良率(95.%)高于DHS组(93.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05,P=0.341).结论 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治疗脑血管病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脑血管病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三组,A组15例,采用动力髋螺钉( DHS)内固定;B组15例,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 PFNA)内固定;C组10例,采用保守治疗。比较分析A组、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三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比较骨折愈合率,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 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6.22±6.09) min、(171.88±30.43) mL,均优于A组的(90.43±13.36) min、(412.13±42.92)mL(t=3.981、3.793,均P<0.05)。术后6个月X线复查发现B组骨折愈合率为93.3%(14/15),高于A组的60.0%(9/15)(χ2=17.21,P<0.05),C组骨折愈合率为10.0%(1/10),均显著低于A组及B组的骨折愈合率(χ2=6.250、17.361,均P<0.05);B组髋关节功能评分为(52.1±1.5)分,明显高于A组的(45.1±3.2)分(t=5.424,P<0.05)。术后随访6个月,A、C组各出现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C组出现2例肺炎。结论脑血管病伴股骨粗隆间骨折宜手术治疗,且PFNA内固定为其治疗首选之一。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病人股骨距重建结合锁定钢板固定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在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病人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钢板组和PFNA组各46例.钢板组给予股骨距重建结合锁定钢板固定,PFNA组给予PFNA治疗.观察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部分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临床效果.结果 PF?NA组手术时间[(60.48±8.62)min比(86.32±9.73)min]、手术切口[(6.73±1.71)cm比(13.27±2.38)cm]、术中出血量[(65.83±11.49)mL比(182.48±29.26)mL]均低于钢板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部分负重时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钢板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骨距重建和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均可获得良好效果,两者相比较,PFNA具有更好的微创效果,而股骨距重建结合锁定钢板固定可通过股骨距重建可减少头切割的发生,两者各有优缺点,临床可根据病人身体情况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应用股骨近端螺旋刀片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PFNA治疗,观察分析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并以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评价患髋功能.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为45~100 min,平均65 min;术中出血100~350 ml,平均150 ml;术后随访10 ~24个月,骨折均获得临床愈合,未发现并发症;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21例,良7例,中2例,优良率为93.3%.结论 PFNA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固定可靠等优点,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良好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11.
随着老年社会的到来,由骨质疏松引起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已成为骨科常见病.股骨转子处为松质骨,血运丰富,骨不连少见,但易出现肢体短缩、髋内翻、外旋畸形,故影响术后恢复.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应达到骨折良好复位、坚强内固定并能早期活动的效果,现将其治疗发展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因骨质疏松易发生股骨转子间骨折,其发生率与老年股骨颈骨折相当,发生年龄略高于后者.股骨转子间骨折引起的并发症较多,尤其是在骨折早期,老年人长期卧床,易发生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这是造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故被认为是老年危险骨折之一.治疗的目的是使患者早期使用伤肢离床活动,解除强迫体位卧床,以达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及降低病死率的目的.欲使伤肢早期离床活动,需使用稳定坚强的内固定治疗.目前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常用的内固定方法有:动力髋螺钉(DHS)、滑动髋螺钉(SHS)及加压髋螺钉(CHS)系统,股骨近端髓内钉(PFN)、髋部髓内钉(IMHS)及Gamma髓内钉系统.由于Gamma髓内钉系统具有固定稳定、操作简易、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及术后下地离床活动早等优点,而在临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将其临床应用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因骨质疏松易发生股骨转子间骨折,其发生率与老年股骨颈骨折相当,发生年龄略高于后者.股骨转子间骨折引起的并发症较多,尤其是在骨折早期,老年人长期卧床,易发生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这是造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故被认为是老年危险骨折之一.治疗的目的是使患者早期使用伤肢离床活动,解除强迫体位卧床,以达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及降低病死率的目的.欲使伤肢早期离床活动,需使用稳定坚强的内固定治疗.目前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常用的内固定方法有:动力髋螺钉(DHS)、滑动髋螺钉(SHS)及加压髋螺钉(CHS)系统,股骨近端髓内钉(PFN)、髋部髓内钉(IMHS)及Gamma髓内钉系统.由于Gamma髓内钉系统具有固定稳定、操作简易、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及术后下地离床活动早等优点,而在临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将其临床应用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内固定术在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在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和对照组(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35、3.643,均P<0.05);观察组髋关节功能、疼痛、畸形、运动范围单项评价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t=4.433、4.364、4.865、3.876、3.645,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χ2=5.153,P<0.05)。结论在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中,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16.
罗华香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17):91-93
目的 总结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应用的适应症、优点及其疗效.方法 2001年6月~2006年3月,采用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远段骨折24例,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 22例获随访,全部骨性愈合,功能恢复良好,无膝痛、跛行、膝关节僵直等.结论 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段骨折具有明显优势,固定牢固、坚强,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手术不需要C臂X线机和骨科手术牵引床,适合基层医院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微创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微创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35例临床资料.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52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80 ml,手术切口4~6 cm.35例随访5~18个月,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0周;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髋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23例,良11例,优良率94.3%.结论 微创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创伤小、骨折愈合快,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12月至2010年12月应用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8例,其中男40例,女28例;平均年龄(73±2)岁。施行手术时间为伤后1周。术后均随访患者6~30个月,平均17个月。结果 68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50±2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00±50)mL,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4±2)周。参照Harris髋关节创伤后功能评分标准,平均得分(90±3)分。结论 PFNA具有手术简单、时间短、出血少且固定牢靠的优点,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与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动力髋螺钉组为30例,股骨近端髓内钉组为30例。比较两组切口平均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线暴露次数、术后引流量、输血量、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半年后患髋功能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结果60例患者均获随访9个月至4年,平均随访2年3个月,无死亡。两组手术切口平均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线暴露次数、术后引流量、输血量,DHS组分别为(13,4±1.9)cm、(92.8±13.0)min、(321.0±39.4)ml、(5.8±1.2)次、(84.1±10.1)ml、(316.6±79.1)ml;PFN组分别为(7.6±1.1)cm、(59.0±6.9)min、(204.6±32.7)ml,(5.04-0.9)次、(53.9土8.7)ml、(196.6±18.2)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DHS组分别为(17.8±1.8)d、(69.8±12.3)d、(13.0±1.6)周;PFN组分别为(16.0±2.2)d、(46.9±4.9)d、(11.3±0.7)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抗生素使用时间、半年后患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标准)优良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并发症发生率DHS组40%,PFN组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PFN与DHS固定相比较,PFN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少,骨折愈合时间短,术后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两种手术方法疗效。方法对85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分别采用动力髋螺钉(DHS)45例,Gamma钉40例进行手术治疗,比较2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85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经治疗后优良率为83.5%;DHS及Gamma钉治疗股骨转子问骨折的优良率分别为77.8%和90.0%(0=2.84,P〉0.05);DHS组的手术时(66.4±19.4)min少于Gamma钉组(875±25.5)min(t=2.451,P〈0.05),但手术切口长度(19.6±5.1)cm大于Gamma钉组(10.3±4.7)cm(t=2.501,P〈0.05),DHS组并发症11.1%明显高于Gamma钉组2.5%(X2=3.94,P〈0.05)。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只要身体状况能耐受手术者推荐其使用DHS和Gamma钉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