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病情重、预后差、并发症多,患者伤后营养消耗大,因此在积极抢救该类患者的同时,早期给于营养支持,能改善机体代谢状况,纠正负氮平衡[1],对患者的康复、预后及并发症的预防有重要意义.我科于2009年1月-2010年10月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206例进行早期胃肠营养,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病情重、预后差、并发症多,患者伤后营养消耗大,因此在积极抢救该类患者的同时,早期给于营养支持,能改善机体代谢状况,纠正负氮平衡[1],对患者的康复、预后及并发症的预防有重要意义。我科于2009年1月-2010年  相似文献   

3.
不同阶段康复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早期与非早期康复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TB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在病情稳定后48h内即进行康复护理的TBI患者38例作为早期组,另将在病情稳定后7~10d才施行早期康复护理的TBI患者30例作为非早期组。比较2组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评分。结果 2组治疗3个月后Barthel指数及Fugl-Meyer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早期组高于非早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TBI患者临床治疗及护理过程中,应尽早施行康复护理措施,可改善患者临床预后,促进其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1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观察组8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观察治疗10 d后CD3^+、CD4^+、IgE、IgG等免疫因子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10 d后,观察组血清IgG、IgM、IgA显著高于对照组(t=2.18、3.42、11.23,均P<0.05),IgE显著低于对照组(t =4.76,P<0.05);观察组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水平值均高于对照组(t=21.41、5.38,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5.00%(χ^2=4.73,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显著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免疫功能,减少并发症,从而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正>本研究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于减少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改善预后的积极作用。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07年3月至2008年3月经头颅CT或临床证实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45±12)岁,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测量评分(GCS)为(6.7±1.3)分。开放性颅脑损伤10例,闭合性颅脑损伤20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检测重型颅脑外伤后的病人的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的变化,了解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免疫功能状况。方法于入院第1、3、7、15天采血检测患者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T细胞亚群在受伤第1天就出现明显抑制,之后逐渐好转,CD3在第7、15天,CD4在第15天,CD4/CD8在第15天较第1天有明显上升;同时体液免疫功能也明显受抑制,IgG、IgA明显下降(P<0.01),随治疗的进展两周后基本恢复正常。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免疫功能持续降低,其对治疗的反应将影响病人的预后及感染的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NN)对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免疫功能、炎症因子水平以及监护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ICU住院治疗的8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延迟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0d观察两组患者的细胞免疫指标、体液免疫指标、炎症因子水平以及ICU监护时间及预后情况。结果入住ICU时,两组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及CD4~+/CD8~+,体液免疫指标IgA、IgG及IgM水平,以及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 0.05),早期肠内营养10d后,两组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体液免疫指标指标均明显升高(P 0.05),且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血清IL-6、IL-8及TNF-α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且观察组患者各炎性因子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50%(P 0.05),观察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可有效提高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缩短ICU监护时间,改善患者预后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强化早期肠内营养在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免疫力下降中的作用。方法将60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5~8分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强化早期肠内营养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入院后48h内开始管饲肠内营养(观察组中额外添加精氨酸和谷氨酰胺),观察组和对照组等氮等热量营养支持,比较两组肠内营养第7、10天各患者的血糖、外周白细胞、CD4+、CD4+/CD8+.免疫力状况及机体感染等情况。结果肠内营养第7、lO天.观察组血糖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外周淋巴细胞总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检查观察组和对照组的CD4+、CD4+/CD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患者免疫力增强,医院内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早期肠内营养在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免疫功能下降中作用显著.是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优先选择的营养途径。  相似文献   

9.
早期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凌淑芳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0):1690-1691
目的 观察早期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免疫功能、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伤后24h即给予胃肠内外营养;对照组33例伤后3d常规营养治疗。分别在第1、4、7、10、14天观察两组血液生化指标,对住院期间的并发症进行评估,3个月后根据哥拉斯格预后评分(GOS评分)随访预后情况。结果治 疗组机体免疫功能、预后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营养支持可增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肠内营养制剂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6月~2021年6月因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进入某院重症医学科加强监护治疗的患者42名,随机分为对照组[肠内营养混悬液(SP,百普力组),n=20]和实验组[肠内营养乳剂组(TPF-T,瑞能),n=22)]两组,患者在进入重症医学科后立即抽血行降钙素原(PCT)、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IL-2、IL-6、IL-10等检查。两组患者均经空肠营养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然后在入科后第48 h、72 h、96 h、7 d复测相关指标。通过对比上述数据的变化来评估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肠内营养制剂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免疫平衡的影响。结果 在PCT的变化上,实验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的变化上,实验组在进行肠内营养72h后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IL-2、IL-6、IL-10的变化上,实验组在进行肠内营养96 h后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肠内营养制剂可能有助于降低重...  相似文献   

11.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应用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佳  邹常林  陈鄢津 《淮海医药》2009,27(5):381-383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意义和方式。方法将62例重症颅脑外伤昏迷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组32例和静脉营养组30例,观察比较入院时及治疗2周后各项营养指标。结果治疗2周后,肠内营养组和静脉营养组患者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LB)均较入院时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间比较,治疗后的TP、ALB、PALB在肠内营养组的改善情况均优于静脉营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静脉营养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肠内营养组(P〈0.01)。结论合理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改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状况,符合生理,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促进恢复。  相似文献   

12.
唐小宇 《中国基层医药》2013,(23):3597-3599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80例特重度颅脑损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影响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相关指标进行探讨。结果存活组患者肌钙蛋白为(5.12±1.89)pg/L、肌酸激酶为(355.0±101.3)U/L、肌酸激酶同工酶为(79.5±23.4)U/L,均显著低于死亡组的(12.13±2.12)pg/L、(687.0±139.2)U/L、(180.2±53.5)U/L(t=12.95、8.96、12.45,均P〈0.05)。存活组患者C反应蛋白、血糖、血乳酸水平分别为(52.34±24.35)mg/L、(6.8±1.5)mmol/L、(7.2±1.3)mmol/L,显著低于死亡组的(67.12±23.31)mg/L、(11.4±4.2)mmol/L、(9.5±2.2)mmol/L(t=2.24、4.25、6.82,均P〈0.05);存活组脑利钠肽水平为(23.4±3.5)μg/L,高于死亡组的(17.1±2.3)μg/L(t=7.21,P〈0.05)。存活组有27例存在钠失衡,死亡组有15例存在钠失衡,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3.64,P〈0.05)。结论C反应蛋白、脑利钠肽、血糖、血钠、血乳酸水平及肌钙蛋白、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浓度是影响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其水平越高,预后越差;脑钠肽水平越低,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脑疝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早期救治策略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重型颅脑损伤后脑疝合并休克患者25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6例,分别采用早期救治策略和传统救治模式两种方式,对早期救治策略的优点及其对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病死率为34.13%,对照组病死率为48.4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06,P=0.021);损伤后6个月随访结果,观察组轻度及中度伤残患者比例为56.35%(71/126),对照组为35.71%(45/126),观察组重度伤残及植物生存状态、死亡患者的比例为43.65%(55/126),对照组为64.29%(81/12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06,P=0.001)。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后脑疝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患者采取一系列的早期救治策略,患者病死率明显降低,预后GOS伤残评级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针刺穴位配合早期肠内营养对脑科重症患者早期胃肠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脑科重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经常规治疗(有手术指征者行手术治疗)及早期施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针刺组在此基础上加入针刺治疗,选用冀氏"胃病方"+"肠病方"为主穴,分别于针刺治疗前和针刺治疗后的14d中观察统计2组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包括腹胀、便秘、腹泻、消化道出血、呕吐及反流等),并检测治疗第1、7、14天患者的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及总淋巴细胞计数(TLC)。将以上各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针刺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好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疗法配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改善脑科重症患者机体营养状况,提高营养支持有效率,减少并发症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郭兵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8):2493-2494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与传统常规骨瓣手术救治65例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结果标准大骨瓣组(41例):恢复良好17例,中残6例,重残5例,植物状态2例,死亡11例(27%)。常规骨瓣组(24例):恢复良好4例,中残3例,重残4例,植物状态1例,死亡12例(50%)。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可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但可引起严重并发症,术后遗留的骨缺损范围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改善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对2005年10月-2009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90例脑外伤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以常规治疗为对照,进行随机双盲配对试验,观察应用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并进行对比分析。伤后1周内给药联合高压氧治疗,于用药前、用药后1周、3周进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表(MMSE)评分和临床观察。结果常规组与治疗组(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对比发现用药后第3周MMSE评分显著升高(p〈0.05)。3周后治疗组认知功能障碍完全康复率为92.45%,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的54.05%(P〈0.05)。结论早期应用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对改善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7.
朱新华  丁涛  王彪 《淮海医药》2011,(6):497-498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包括脱水、抗感染以及依手术指征清除颅内血肿、去骨瓣减压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 mg+ 5%葡萄糖溶液100 ml静脉滴注,30min内...  相似文献   

18.
重型颅脑损伤并高钠血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钠血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某院收治重型颅脑损伤356例,并高钠血症185例的临床资料,分析高钠血症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并高钠血症185例,发生率为52%,死亡136例,病死率为73.5%.高钠血症在入院1~18 d出现,平均4.1 d.其中69例在24 h内,60例在48 h内,16例在72 h,3 d内出现高钠血症共145例,占78%;血钠值为148~196 mmol/L,平均172 mmol/L,持续时间1~25 d,平均5.4 d.结论 高钠血症多在重型颅脑损伤3 d内出现,为中枢神经功能衰竭的标志,死亡率极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