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研究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钠片治疗喘息样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98例喘息样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治疗组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口服孟鲁司特钠,对照组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比较第1、3、5d两组之间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儿咳嗽气喘短时间内明显减少甚至消失,两组在治疗第1、3、5d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11.4,P均<0.05),两组在随访期6个月内喘息样支气管复发情况有统计学意义(χ2=8.4,P<0.05)。结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在改善小儿喘息样支气管炎咳嗽气喘方面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孟鲁司特+α-干扰素+布地奈德用于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在我院儿科门诊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儿童中随机抽取出13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方式将患儿分入到观察组和对照组中,观察组患儿给予常规的抗感染、对症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α-干扰素和布地奈德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3.85%比对照组的83.08%高,且观察组患儿在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鼻塞消失时间指标值上均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在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将孟鲁司特与α-干扰素、布地奈德联合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3.
武金银 《安徽医药》2018,22(4):750-752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效果,以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球蛋白E(IgE)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该院治疗的CVA患儿110例,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59)和对照组(n=51),观察组给予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以及血清TNF-α和IgE变化等.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总有效率为96.61%;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和喘憋消失时间分别为(7.20 ±1.59)d和(8.12 ±1.22)d,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和IgE分别为(520.05 ±98.92)ng· L-1和(610.01 ±101.29)U· mL-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和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分别为(3.97 ±0.62)L和(3.01 ±0.50)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CVA有较好的效果,能明显降低血清TNF-α和IgE水平,改善患儿肺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接受孟鲁司特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配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咳嗽、喘息、气促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高于对照组的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05, P=0.025<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低于对照组的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32,P=0.037<0.05)。对照组咳嗽消失时间为(7.81±1.26)d,喘息消失时间为(6.82±1.23)d,气促消失时间为(6.97±1.25)d;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为(6.03±0.42)d,喘息消失时间为(5.42±0.73)d,气促消失时间为(5.43±0.63)d。观察组咳嗽、喘息、气促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9.477、6.921、7.779, P=0.000、0.000、0.000<0.05)。结论孟鲁司特钠应用于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疾病症状,确保其生命安全,对改善老年患者晚年生活质量具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析短期联合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11年4月至2015年4月所收治107例呼吸道合胞病毒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54)与对照组(n=53).对照组应用特布他林、布地奈德进行雾化吸入治疗,2次/天,疗程1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干扰素α1b进行雾化吸入,比较两组喘息、咳嗽与肺部啰音等症状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喘息、咳嗽、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也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3.3%(45/54),高于对照组62.3%(3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7%(2/54)、1.9% (1/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短期联合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可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疗效佳,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对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72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抗感染、解痉平喘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片口服,疗效均为10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观察肺功能的变化,并进行临床疗效的评定.结果 治疗10 d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FEV1%和PEF%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或P<0.05),且观察组改善的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同时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9%(x2=8.77,P<0.01).结论 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哮喘的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有效的控制哮喘的发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对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患儿口服孟鲁司特钠疗效的影响.方法 上呼吸道感染感染后咳嗽患儿60例,性别不限,年龄1~8岁,体重指数为16~24 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对照组(C组)和布地奈德组(B组).B组雾化吸入布地奈德0.5 mg,2次/d,同时口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4 mg,1次/d,疗程为10 d;C组只口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于第4 d至10 d采用咳嗽发生情况评价治疗效果,记录患儿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B组第4 d至10 d治疗痊愈率增高(P<0.05),两组间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结论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可增强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儿口服孟鲁司特钠的疗效,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8.
黎进飞 《海峡药学》2016,(5):165-167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口服孟鲁司特治疗儿童感染后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感染后咳嗽患儿共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观察组除了常规治疗外,给予布地务德雾化吸入联合口服孟鲁司特治疗.现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咳嗽评分改变情况,评定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咳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第3天和治疗第7天咳嗽评分分别和同期对照组的咳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治愈、显效和好转所占比例)为97.5%;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治愈、显效和好转所占比例)为73.1%;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口服孟鲁司特在儿童感染后咳嗽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致慢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广东省惠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致慢性咳嗽患儿100例,将其通过抽签法随机分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仅使用布地奈德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孟鲁司特治疗。对比2组患儿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咳嗽评分、C反应蛋白(CRP)水平,咳嗽消失时间及患儿家属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2.00%(χ2=7.111,P=0.008);治疗后,2组咳嗽评分及CRP水平均有明显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0.01);研究组咳嗽消失时间为(5.86±1.34) d,短于对照组的(10.23±1.28) d(t=16.675,P=0.000);研究组患儿家属对治疗的满意度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8.00%(χ2=7.162,P=0.007)。结论在布地奈德的基础上增加孟鲁司特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致慢性咳嗽有更好的效果,可有效改善患儿咳嗽症状,更快地控制患儿的咳嗽症状,减轻患儿痛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何宗南 《上海医药》2017,(22):25-27
目的:分析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5 d为1个疗程,两组均接受3个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改善情况、咳嗽症状缓解及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55%(28/29),高于对照组的68.97%(28/29,P=0.000).观察组的1 s用力呼气量为(8.78±1.43)L/min,高于对照组的(4.22±1.31)L/min(P=0.000),最大呼吸流量为(149.26±7.92)L,高于对照组的(136.82±8.17)L(P=0.000).观察组的咳嗽症状缓解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分别为(5.27±1.75)d和(6.88±1.82)d,对照组分别为(9.16±2.31)d和(10.51±2.17)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孟鲁司特钠能迅速缓解患儿症状,显著改善肺功能,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朱杰 《上海医药》2015,(2):33-34,39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伴同型半胱氨酸(Hcy)患者的血脂情况,探讨Hcy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影响。方法:收集中心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间诊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Hcy数值分为H型高血压组和非H型高血压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Hcy及血脂水平。结果 :H型高血压患者较多,为48例(60%),非H型高血压患者为32例(40%)。H型高血压组的低密度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而高密度胆固醇及载脂蛋白A明显低于非H型高血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较多伴有Hcy升高,同时预示其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观察帕罗西汀合并奎硫平对伴有阴性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随机将6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奎硫平+帕罗西汀)和对照组(奎硫平+安慰剂).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末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定.结果 治...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医药科学》2017,(20):57-59
目的观察左卡尼丁联合促红素治疗尿毒症血透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2015年4月~2017年4月的尿毒症血透肾性贫血的患者80例,随机的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在血液透析后应用促红素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在透析后采用左卡尼丁联合促红素治疗。治疗后,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与比较。结果治疗后,在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水平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分别为12.5%与17.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的NCT-A型下降时间、血氨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CT-A型下降时间,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氨浓度,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丁联合促红素治疗尿毒症血透病人的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联合丁胺卡那霉素治疗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测定52例肺部感染患白细胞,病原菌,动脉血气分析,取患痰液,涂至羊血SS中国皿板上培养,见菌落生长后提取细菌作菌株分型鉴定。给予左氧氟沙星和丁胺卡那霉素治疗1个疗程。结果:痰培养显示革兰氏阴性杆菌占71.2%,革兰氏阳性菌占28.8%,应用左氧氟沙星加丁胺卡那霉素治疗,细菌清除率和有效率均达92.3%,治疗后PaO2升高,PaCO2下降,与治疗前比较P<0.01,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丁胺卡那治疗肺部感染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双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均为40例。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实施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上,观察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进行,对照组行开腹胆囊切除联合胆道探查及T管引流。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数据,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统计两组围术期并发症,如胆漏、胆道出血、严重疼痛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整体发生率,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肝功能相关指标,如谷丙转氨酶、直接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术中出血少于对照组(P <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发生胆漏、胆道出血、严重疼痛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整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干预后观察组谷丙转氨酶、直接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者,使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其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更利于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从而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机械通气治疗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其优势和不足,总结经验,以更好的指导临床护理的进行。方法随机选择我院近3年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的70名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密切的护理,观察病情和护理效果,并加以总结。结果对机械通气治疗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适当护理后,患者得到较好恢复,病情有所缓解,成功脱离呼吸机,同时有效减少其他并发症状的出现,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结论适当的护理,能够使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的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较快恢复,摆脱呼吸器帮助,病情得到有效缓解,有效率较高,同时,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析中医辨证分型配合火针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相关历史资料,选取某院2014年2月~2016年4月收治的痤疮患者11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各55例,单一组应用传统辩证中药内服进行治疗,联合组在中药的基础上加用火针进行治疗,组间对比患者经各种方法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疼痛评分、皮损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经中医不同方法治疗后,两组患者效果均有所改善,但仍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单一组,疼痛评分和皮损评分均下降低于单一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少于单一组,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效果等进行对比,P0.05,差异较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痤疮患者进行中医辩证药物的分型配合火针进行治疗效果良好,不仅缓解了患者疼痛,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降低了患者皮损程度,而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患者信赖和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9.
张红英 《中国基层医药》2013,(24):3757-3759
目的探讨氟尿嘧啶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12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氟尿嘧啶组40例、米非司酮组40例和联合给药组40例。三组每天均给予一般治疗和活血化瘀中药。氟尿嘧啶组采用静脉滴注给药,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加入氟尿嘧啶10mg/kg,滴速10}f驴min,每天一次,给药1周。米非司酮组患者采用口服米非司酮,每天2次,每次50mg,给药1周。联合给药组采用氟尿嘧啶和米非司酮治疗。比较各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给药组的治愈率为92.5%,氟尿嘧啶组的治愈率为77.5%,米非司酮组的治愈率为80.O%。联合给药组的治愈率高于氟尿嘧啶组和米非司酮组(x2=6.23,5.87,均P〈0.05)。结论氟尿嘧啶联合米非司酮和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异位妊娠可以提高治愈率,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对糖尿病足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糖尿病足患者92例,根据耐药试验分为MRSA组(45例,病原菌为MRSA)和MSSA组(47例,病原菌为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比较2组一般资料、血生化指标、治疗方案及预后。结果 1比较MSSA组、MRSA组溃疡病程较长,溃疡面积较大,Wagner分级和感染严重程度分度均较重(P<0.05);2比较MSSA组、MRSA组WBC与hs-CRP水平较高,ALB水平较低(P<0.05);3MRSA组手术治疗人数较MSSA组多,2组除5例患者(MRSA组3例,MSSA组2例)因病情严重拒绝继续治疗,其余患者均痊愈或好转后出院。结论 MRSA感染糖尿病足患者溃疡病程长、溃疡面积较大,全身炎症反应较重,及时进行正确的细菌培养及药敏检测,展开积极对症治疗,可取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