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联合负压封闭(简称VSD)吸引修复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接收治疗的18例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完全清创以后采用负压封闭吸引治疗,同时采取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加以治疗。结果本组18例患者经修复皮瓣术治疗后全部成活,并且创面均属于一期愈合。在术后调查走访515个月期间,皮瓣外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负压封闭吸引疗法有助于早期控制预防感染,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对后期创面的修复具有满意效果,二者联合应用于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治疗获得了显著成效,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和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足踝部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以28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一期封闭负压吸引技术控制创面感染及减轻创面水肿;二期用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创面。结果术后25例筋膜皮瓣全部存活,其中5例有少量张力性水泡,经换药后创面愈合;有3例皮瓣大部分坏死,其中2例为皮瓣旋转点过低(低于外踝上5cm),腓动脉穿支破坏,导致血运供应障碍而最终皮瓣大部分坏死;另1例试图修一次复前足足背及足底创面,皮瓣设计偏大约12cm×20cm,皮瓣远端(修复前足前足部分)坏死。3例皮瓣坏死均需再行其它手术修复创面。所有存活皮瓣随访6个月~3年,平均1年,存活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及功能满意,感觉部分恢复。结论封闭负压吸引技术可减轻创面水肿及控制感染,创面准备比常规的换药方法创面愈合时间约缩短一半;皮瓣手术操作及设计简便,不损伤小腿的主要血管,可理想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皮瓣旋转点过低(低于外踝上5cm),或皮瓣设计蒂宽过小(<1.5cm)可导致血运供应障碍而使皮瓣坏死;用于修复超过中足以远创面的超大皮瓣坏死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3.
陈强  华栋 《中国基层医药》2003,10(9):956-956
足跟及足背软组织缺损较为常见 ,临床处理多采用游离植皮及各类皮瓣修复 ,我科自 1999年 7月至 2 0 0 1年 12月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修复足跟及足背软组织缺损 6例 ,效果满意。1 一般资料本组共 6例 ,伤情、手术取皮瓣大小、蒂长及手术结果见表 1。表 1  6例病人的一般资料例号性别 年龄(岁 ) 伤情 皮瓣大小(cm) 蒂长(cm) 手术结果1男 4 8足跟溃疡 6× 511部分坏死2男 34内踝溃疡 4× 59完全成活3女 36创伤后跟骨外露 6× 4 10完全成活4女 33外踝溃疡〗5× 510完全成活5男 2 7足背烫伤疤痕 8× 6 18完全成活6男 2 3足背烫伤疤痕 7…  相似文献   

4.
<正>创伤所致跟腱断裂及其周围软组织缺损在临床较为常见,处理不当将严重影响患肢功能。足跟部软组织缺损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是临床常用的一项成熟显微外科技术,但在皮瓣愈合过程中,因局部感染控制不佳而引起伤口经久不愈合、皮瓣部分甚至完全坏死。2011年7月—2014年7月笔者采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联合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VSD)技术修复跟腱周围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儿童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逆行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36例,切取面积最大12cm×7cm,最小5cm×3cm。结果皮瓣远端坏死1例,经植皮后痊愈,其余35例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至5年,皮瓣血运、弹性及质地良好。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质地良好、有感觉,手术切取操作简便,不损伤主干血管,是修复儿童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邹勇  张晓峰  刘兵  胡以信  陈雷  陈诚 《安徽医药》2013,17(10):1743-1744
目的总结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1月-2011年12月,以胭窝中点至跟腱与外踝中点的连线为轴线,外踝上5-6em为皮瓣蒂旋转点,切取范围上界不超过小腿中上1/3交界面,两侧不超过小腿侧中线,旋转点至受区创缘的最近距离为皮瓣血管蒂的长度,筋膜蒂宽至少3~4cm,设计切取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5cm×8em-13em×20em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1例。结果术后3例出现皮瓣远端局部张力性水疱,皮瓣远端部分表皮坏死,经换药后愈合,余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18月,皮瓣色泽及外观良好,负重行走正常。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联合改良切取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治疗的严重创伤后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并感染创面患者25例,清创后VSD敷料覆盖创面,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一周左右,待肉芽组织生长新鲜后二期行顺逆结合法切取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踝部肌腱与骨外露创面。结果全部皮瓣术后成活,创面一期愈合。术后随访3~18个月,皮瓣均成活良好,无感染。结论 VSD技术可早期控制感染,改良切取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可为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并肌腱、骨外露创面提供良好的覆盖,提高皮瓣成活率。二者联合应用创面愈合快,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的体会。方法:自2004年9月至今对14例下肢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取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结果:其中一例皮瓣远1/3坏死,其余全部成活。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腓切取简便,血供可靠,不牺牲主要动脉,是较理想的修复小腿中下段、踝关节周围及足跟、跟踺等处软组织缺损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腓肠神经营养皮瓣具有质地良好、有感觉、手术切取操作方便、不损伤主干血管的优点。2009-01—2012-01笔者所在科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6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928岁,平均20岁。  相似文献   

10.
肖俊 《现代医药卫生》2009,(10):1463-1464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及适应证。方法:18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位修复足部皮肤组织缺损方法。其中有6例皮肤远端达到跖趾关节,皮瓣面积6cm×7cm~15cm×17cm。结果:18例皮瓣中,12例皮瓣远端在跖趾关节近端者完全成活,6例皮瓣远端达到或超过跖趾关节者有3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3例皮瓣远端小隐静脉与大隐静脉或足背静脉吻合者完全成活。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一种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跟及足背软组织缺损的经验,探讨本术式皮瓣血循环特点及术中注意事项.方法:对2005年5月-2007年10月采用皮瓣远端蒂部予以结扎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10例、吻合小隐静脉的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缺损6例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6例,均将皮瓣近端小隐静脉与受区大隐静脉或其属支吻合.结果:16例皮瓣术后均成活,无静脉同流障碍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2年,皮瓣质地、色泽与周边相似,足、踝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修复足跟及足背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改良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改变了皮瓣血液循环模式,扩大了该皮瓣的修复范围及能力,能够修复足背远端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小腿远段、足跟部及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例,采用小腿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切取皮瓣面积最大10 cm×8 cm,最小5 cm×3 cm,皮瓣血管蒂长6~13 cm,蒂宽2~3 cm。结果:临床应用16例,皮瓣全部成活。结论:此皮瓣血运可靠,切取简便安全,覆盖范围大,可有效地修复小腿及足部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4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32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的诊治资料,总结临床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及手术注意事项。结果 32例足踝部缺损患者通过腓肠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术进行修复,均取得了成功。术后随访1~2年,所有患者均无并发症,均恢复良好。结论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术对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治疗,具有简单、可靠、损伤小的优点,且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足跟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 2005-01~2009-06对12例足跟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足底内侧皮瓣加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联合修复,以重建足跟部负重部位的感觉及功能。1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跟骨、跟腱外露,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6cm×12cm~13cm×17cm。结果所有移植皮瓣全部成活,所有患者随访3~12个月,足底移植皮瓣外形无明显臃肿,未见磨损溃疡发生,感觉及行走功能良好,供皮区植皮全部成活。结论足底内侧皮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联合修复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是足跟部较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有效方法 ,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术后感觉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5.
<正>小腿下段、足踝部软组织损伤在临床中会经常遇到,因组织解剖和功能特点决定足踝部骨质与皮肤相邻、皮下软组织较少,损伤后常伴有骨和肌腱外露且易并发感染,创面修  相似文献   

16.
<正>外伤后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是临床骨科常见创伤,常有骨质及跟腱外露。由于足踝部解剖学上的特殊性,术后皮肤需承重耐磨,故多需行带蒂皮瓣转移修复术覆盖创面。笔者自2002~2006年应用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5例,现将临床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改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跟软组织皮肤缺损的临床经验,总结吻合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跟软组织皮肤缺损的的应用范围以及如何提高该皮瓣的成活率、修复质量。方法应用改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跟软组织皮肤缺损共16例,行小隐静脉结扎2例;小隐静脉吻合14例。结果 16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至2年,足跟处皮瓣无摩烂,负重良好。结论改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治疗治疗足跟部皮缺损的较理想方法 ,具有操作简单,供区创伤小,成功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技术联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带蒂转移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 收治的32例外伤性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均采用VSD技术联合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逆行皮瓣移植修复,根据皮瓣移植情况予以量化制定循序渐进、系统的、全面的标准化护理干预,包括全面病情评估、VSD负压引流术护理、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与康复指导和术后皮瓣血运及血管危象的监测,以及院外延续功能护理干预.以结合规范护理干预模式,评估术后皮瓣血管危象发生率及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受区及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3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 ~13个月,平均10.5个月.皮瓣外形良好,质地耐磨;皮瓣两点辨别觉为6~10 mm.术后行走踝关节功能良好,负重区无皮肤破损.结论 应用VSD技术联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植转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予以标准、规范的早期护理干预模式,贯穿于整个治疗护理全过程,可有效避免血管危象的发生,指导配合康复锻炼,以利于踝关节远期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皮瓣修复踝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和体会。方法 16例踝周软组织缺损者予以严格彻底的清创,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皮瓣修复创面。术中注意皮瓣设计、切取及蒂部处理等细节问题。结果 16例全部成活,无软组织感染。5例皮瓣远端肿胀,1例皮瓣边缘愈合不良,经常规换药、理疗后脱痂愈合。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皮瓣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皮瓣是修复踝周软组织缺损理想方法之一,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结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价值,为临床研究提供有力科学依据。方法42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遵循随机数字表格法分成两组,研究组21例,采取VSD结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创面换药结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术后住院时间、疼痛评分、踝关节功能、术后感染情况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平均(28.1±4.6)d,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93.2±6.5)分,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平均(16.2±3.3)d,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83.4±5.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除了住院费用,如手术准备时间、换药次数、创面感染、疼痛评分等,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结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能够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创面感染、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建议各医院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