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行上颌窦囊肿摘除术的疗效。方法将104例上颌窦囊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在鼻内镜下进行手术,对照组行传统柯-陆氏上颌窦囊肿摘除术。观察比较2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期间费用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期间费用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治疗组的面部肿胀、疼痛、麻木,牙齿酸胀,切口感染等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颌窦囊肿经鼻内镜摘除手术效果良好,应作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纤维喉镜在鼻内镜下上颌窦囊肿摘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联合应用纤维喉镜和鼻内镜切除上颌窦囊肿82例。结果82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恢复良好。均获随访,平均1(0.5~2)年。72例囊肿消失,无临床症状,上颌窦粘膜上皮化好,无分泌物潴留;余10例囊肿消失,症状减轻,但上颌窦内局部粘膜增厚,有少许分泌物。结论纤维喉镜和鼻内镜联合应用切除上颌窦囊肿,操作简便、创伤小、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鼻内镜下上颌窦囊肿摘除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内镜手术是利用高分辨率可变换视角的Hopkins内镜开展鼻窦手术.使鼻腔、鼻窦尤其是深部的手术能在直视下进行,并且利于一些凹陷和裂隙内的病灶清理。可恢复鼻窦的通气和引流功能。在直视下手术组织损伤小、出血少,术野清晰,可以避免一些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上颌窦囊肿切除的方法。方法于鼻内窥镜下行中鼻道开窗,中、下鼻道联合开窗及中鼻道、尖牙窝联合开窗术治疗上颌窦囊肿52例。结果所有囊肿均在内窥镜下完整切除,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应用鼻内窥镜切除上颌窦囊肿创伤小、操作简便、出血少、效果确切,是治疗上颌窦囊肿的有效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寻找一种实用、方便、创伤小的摘除上颌窦肿囊的方法。方法采用鼻内镜与小儿纤维喉镜相结合,鼻内镜下切除钩窦,扩大上颌窦自然窦口,小儿纤维喉镜接显示器自窦口进入窦腔,直视下摘除囊肿,必要时下鼻道开窗,双进路摘除囊肿。结果56例全部通过此术式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痊愈46例,显效9例,有效1例。结论采用鼻内镜与小儿纤维喉镜相结合摘除上颌窦囊肿,是一种微创、出血少、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8.
鼻内镜下经下鼻道钻孔上颌窦囊肿切除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简单有效的上颌窦囊肿手术切除方法。 方法 应用Rudolf 4 5mm套管穿刺针 ,经下鼻道钻孔 ,套管内追踪囊肿 ,上颌窦活检钳钳夹切除囊肿 36例。 结果 30例随访 0 5年~ 3年 ,复查X线片或CT无复发。 结论 鼻内镜下经下鼻道钻孔上颌窦囊肿切除 ,是一种手术创伤小 ,疗效肯定的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上颌窦粉碎性骨折有效、简单的治疗方法。方法:柯陆氏径路上颌窦重建治疗上颌窦粉碎性骨折,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随访163例患者1年以上,所有患者面部畸形纠正效果满意,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柯陆氏径路上颌窦重建作为上颌窦骨折一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鼻窦内窥镜和CT的广泛使用发现了一些隐蔽型的真菌病.笔者对1996年至2000年共收治的鼻窦真菌病17例,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应用鼻内镜处理颌面外伤中上颌窦骨折的疗效。方法:对颌面外伤中85例合并上颌窦骨折病人在鼻内镜引导下进行复位治疗。结果:85例上颌窦骨折病人均一次准确复位,其中62例随访0.54年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处理颌面外伤中上颌窦骨折复位准确,窦腔功能的恢复及颌面部畸形的矫正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上颌窦(扩大)内壁切除术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6年12月采用鼻内镜下上颌窦(扩大)内壁切除术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1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均在鼻内镜下完全切除。10例随访12~72个月,平均30个月;术后仅1例术后1年后复发;10例均无溢泪发生。结论鼻内镜下上颌窦(扩大)内壁切除术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中的应用是可行的,基本接近鼻侧切开的手术范围;最大优点是可避免面部瘢痕、创伤小、手术视野清晰、能够准确完整地切除肿瘤、术后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3.
硬脂酸甘油脂局部涂搽减轻上颌窦术后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硬脂酸甘油脂减轻上颌窦术后病人局部反应的效果.方法将猪大网膜加热提炼成膏剂即硬脂酸酸甘油脂,经动物试验证明其疗效后应用于临床130例上颌窦根治术病人(观察组),于术毕涂搽术侧鼻面部,1次/1~4 h,连续3d.与采用常规术后处理的100例同类病人(对照组)比较术后局部肿胀、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局部肿胀及疼痛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硬脂酸甘油脂具有止痛、消肿、抗感染作用,可显著减轻病人的痛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牙槽嵴顶提升术在上颌后牙种植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1年
1月收治的100例上颌后牙种植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
照组采用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术联合同期种植,观察组采用经牙槽嵴顶提升术联合同期种植,比较两组手
术指标、近远期疗效及疼痛程度。结果 两组上颌窦提升高度、种植体直径和种植体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24个月周围
骨吸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24个月种植体稳定性系数、剩余牙槽骨高度
和平均获得骨高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24 h VAS评分均低于对
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采用经牙槽嵴顶提升术进行上颌后牙种植修复可有效缩短手
术时间,降低术后疼痛程度,改善植体稳定性系数、剩余牙槽骨高度和平均获得骨高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上颌窦内提升技术应用于上颌后牙缺损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咸阳市口腔医院2021年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行口腔种植修复的上颌后牙缺损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种植修复术治疗,观察组实施上颌窦内提升技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指标、治疗满意度、生活质量、口腔出血指数、患牙菌斑指数及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8%,高于对照组的76.92%(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5%,低于对照组的23.08%(P<0.05);观察组治疗时间以及患者咀嚼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口腔出血指数、患牙菌斑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上颌窦内提升技术应用于上颌后牙缺损患者,可获得较为满意的治疗结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减手术治疗时间,改善患者口腔出血指数。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技术探究与上颌窦底毗邻的第一磨牙受矫治力后的移动方式。方法:从笔者医院口腔正畸科留存的CBCT资料中,筛选22例上颌第一磨牙牙根与上颌窦底壁相接触,或者突入上颌窦内的影像资料,利用CBCT配套的软件进行三维重建测量。CBCT资料中通过定位左、右眶点、右耳点,构建平面A(Axial)。过左、右眶点,构建垂直于A的平面为C(Coronal)。标记第一磨牙各个牙根尖点和牙冠近中边缘嵴中点,分别测量矫治前后以上标记点与C平面的距离。结果:上颌第一磨牙近、远中颊根、腭根与上颌窦窦底相接触的比率分别是:88.23%、89.21%和96.97%。通过对比矫治前后相关数据,得出第一磨牙各个牙根尖点,牙冠近中边缘嵴中点与C平面的距离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上颌第一磨牙的腭根与上颌窦底的关系最为密切,相比而言,腭根突入上颌窦内几率最高。矫治结束后,与上颌窦底接触的第一磨牙在适宜的正畸力作用下发生了近中移动。 相似文献
18.
The complete resection of intracavernous sinus dermoid cysts is very difficult due to tumor tissue adherence to important anatomical structures such as the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ICA), cavernous sinus, and cranial nerves. As residual dermoid cyst tissue sometimes induces symptoms and repeat surgery may be required after cyst recurrence, minimal invasiveness is an important consideration when selecting the surgical approach to the lesion. We addressed a recurrent intracavernous sinus dermoid cyst by the endoscopic endonasal transsphenoidal approach assisted by neuronavigation and indocyanine green (ICG) endoscopy to confirm the ICA and patency of the cavernous sinus. The ICG endoscope detected the fluorescence signal from the ICA and cavernous sinus; its intensity changed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The ICG endoscope was very useful for real-time imaging, and its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facilitated the detection of the ICA and the patent cavernous sinus. We found it to be of great value for successful endonasal transsphenoidal surgery.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