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异甘草素(isoliquiritigenin,ISL)抗肿瘤活性及初步机制。方法采用SRB法检测ISL对A549、SW620和HMEC-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Transwell小室检测ISL对HMEC-1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明胶酶谱法检测ISL对HMEC-1细胞MMP-2和MMP-9的表达;管样结构形成实验测定ISL对HMEC-1细胞管样结构形成能力;细胞内活性氧(ROS)通过荧光探针DCFH-DA进行测定;流式细胞术检测ISL对HMEC-1的细胞周期。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实验检测ISL体内抗血管生成作用。结果 ISL可明显抑制A549、SW620和HMEC-1细胞的增殖、HMEC-1细胞的迁移、管样结构形成以及细胞内MMP-2和MMP-9的表达,且均呈现浓度依赖关系。同时,ISL还可抑制HMEC-1细胞内由VEGF诱导产生的ROS量,且存在浓度依赖关系。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高浓度ISL可将HMEC-1细胞阻滞于S期,而低浓度ISL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来抑制HMEC-1细胞的增殖。ISL能明显抑制鸡胚尿囊膜新生毛细血管的生成。结论ISL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能抑制血管生成,其机制可能与清除HMEC-1细胞内ROS生成,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2.
观察黄芪多糖(APS)对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MEC-1)的保护作用以及Akt通路其中发挥的角色,以期探索APS细胞保护作用机制。用MTT法考察APS对HMEC-1细胞活力的影响;用体外缺氧缺糖(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模型,在OGD条件下,用LDH法检测细胞死亡率;用Western blotting法,研究APS对Akt通路的调节作用;利用Akt抑制剂Wortmannin作为阻断剂,考察Akt通路在APS细胞保护作用中发挥的角色。结果表明APS对HMEC-1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对OGD诱导的内皮细胞死亡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显著减少细胞死亡率,且其保护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且APS能诱导Akt磷酸化,而Akt抑制剂Wortmannin可降低APS对OGD诱导的内皮细胞死亡的保护作用。这些结果提示,APS可能是通过诱导Akt磷酸化,保护细胞减少OGD诱导的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定洋川芎内酯Ⅰ的平衡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为设计洋川芎内酯Ⅰ新剂型提供基础。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洋川芎内酯Ⅰ的浓度,使用Megres-C18色谱柱(5μm,4.6 mm×100 mm),以乙腈-水(1∶3,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278 nm,测定洋川芎内酯Ⅰ在水和不同pH缓冲液介质中的平衡溶解度,及其在正辛醇-水/缓冲液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结果:37℃下洋川芎内酯Ⅰ在水中的平衡溶解度为34.31 mg.mL-1;洋川芎内酯Ⅰ在pH≥9.0的缓冲液溶剂体系中不稳定。在正辛醇-水体系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13.43(lgPapp=1.13);pH值对洋川芎内酯Ⅰ表观油水分配系数影响不大。结论:洋川芎内酯Ⅰ水溶性好,表观油水分配系数适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可借此解析其快速入血入脑过程,预测洋川芎内酯Ⅰ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术内酯Ⅰ对人黑色素瘤细胞A875的作用、对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和对小鼠黑色素瘤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MTT法检测白术内酯Ⅰ对A875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白术内酯Ⅰ对A875细胞周期及其凋亡的影响;白术内酯Ⅰ对体外血管内皮细胞成管的影响;白术内酯Ⅰ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及小鼠体质量的影响.结果:白术内酯Ⅰ抑制黑色素瘤细胞A875细胞增殖;作用48 h后,细胞周期中G2/M期和S期细胞比例显著提高,G0/G1期细胞比例减少;细胞凋亡比例显著增加;白术内酯Ⅰ显著抑制内皮细胞成管;白术内酯Ⅰ显著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而对小鼠体质量无影响.结论:白术内酯Ⅰ抑制黑色素瘤细胞A875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发生细胞周期阻滞;并且能够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生长,不影响荷瘤小鼠的体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胎牛血清对人内皮细胞HMEC-1体外成血管实验的影响。方法:人内皮细胞HMEC-1采用相同的培养条件处理后,随机分为无胎牛血清组和胎牛血清组,分别采用无胎牛血清培养基和含胎牛血清培养基(含5%胎牛血清)接种于成血管基质胶,培养6h后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不同处理组内皮细胞血管管腔形成情况。结果:无胎牛血清组的血管管腔数明显多于胎牛血清组(P<0.05)。结论:提示在体外成血管实验中无胎牛血清的条件有利于内皮细胞毛细血管样结构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新生霉素抑制血管生成及其与长春新碱的协同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杨军  江敏  甄永苏 《药学学报》2003,38(10):731-734
目的研究新生霉素的抑制血管生成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鸡胚尿囊膜模型测定对血管生成的作用,并分别用MTT法、明胶酶谱法等观察新生霉素对于内皮细胞和肺癌PG细胞的影响。结果新生霉素200 μg/egg对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的抑制率为68.7%,且呈浓度依赖性抑制内皮细胞的增殖、运动、MMP-2分泌以及管腔的形成;新生霉素和长春新碱对血管生成及PG细胞的增殖均有明显的协同作用。结论本研究首次确定新生霉素具有抑制血管生成活性,与长春新碱联合可增强对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l B)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的作用,了解其对血管新生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3H参入法检测Sal B对HUVECS增殖作用;Transwell观察Sal B对HUVECS迁移的影响;用体外毛细血管管腔结构形成试验检测Sal B对HUVECS管腔形成的影响;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和Westen blot法检测Sal B处理后HUVECS分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和VEGF表达的变化。结果3H参入法,结果显示Sal B对HUVECS增殖具有促进作用;Transwell试验显示,Sal B可以促进HUVECS迁移;管腔形成实验显示,与空白组比较,Sal B可以使HUVECS管腔形成数增多,管腔长度增长。经Sal B处理后,与空白组比较,HUVECS上清中VEGF含量增加,VEGF表达上调。结论Sal B对HUVECS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有促进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HUVECS中VEGF的表达,从而促进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8.
胎盘生长因子属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家族,具有刺激血管内皮细胞生长,迁移和扩增的作用。研究发现PIGF是参与多种肿瘤血管生成的重要的促血管生成因子,文章就P1GF的生物活性和在抗癌研究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多项研究表明麝香保心丸能促进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并形成管腔结构,促进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血管生成,具有较明显的促血管生成活性,通过促进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缺血心肌冠脉新侧支血管的生成,从而减小梗死范围,本研究主要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形成术(PCI)术后应用不同剂量麝香保心丸对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通过观察疗效比较,指导心肌梗死后中成药应用及应用剂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julibroside J12抑制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HMEC-1)凋亡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MEC-1,在不同浓度julibroside J12干预不同时间的条件下,采用磺基罗丹明(SRB)染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同时结合DAPI荧光染色,TUNEL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仪分析DNA含量、细胞周期以及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ψ)的变化。酶标仪检测HMEC-1中凋亡相关蛋白酶Caspase-3,9的含量。结果:合欢皂苷julibroside J12可显著抑制HMEC-1生长(抑制率可达75.6%),并与作用时间和剂量正相关;细胞周期分析表明,julibroside J12作用48 h后,HMEC-1被阻滞在G2/M期,并有较大的凋亡峰(19.49%);julibroside J12作用24 h后,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ΔΨM没有明显改变,Caspase-3,9的含量也未随时间发生相应变化。结论:julibroside J12可以通过诱导HMEC-1凋亡而抑制其增殖,其诱导HMEC-1凋亡的机制可能与线粒体通路无关。  相似文献   

11.
雷公藤内酯抑制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与合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雷公藤内酯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及VEGF合成与分泌的影响,进一步探讨雷公藤内酯降低肾小球肾炎患者尿蛋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人内皮细胞系ECV-304为研究对象,利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流式细胞仪,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不同剂量雷公藤内酯对佛波脂(TPA)诱导的内皮细胞VEGFmRNA表达及VEGF合成与分泌的影响,用RT-PCR检测雷公藤内酯对内皮细胞c-fos/c-jun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TPA能够明显上调VEGF mRNA表达,蛋白合成与分泌。而雷公藤内酯可以抑制TPA诱导的内皮细胞VEGF mRNA表达及VEGF蛋白合成与分泌,该作用在10μg·L~(-1)时更为明显。同样,雷公藤内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TPA诱导的内皮细胞c-fos/c-jun mRNA的表达。结论:雷公藤内酯通过影响c-fos/c-jun基因转录而抑制内皮细胞VEGFmRNA表达及VEGF合成与分泌是雷公藤内酯降低肾小球肾炎患者尿蛋白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华眼镜蛇毒活性组分(CCVAF)抗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牛肺主动脉内皮细胞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小室趋化实验及大鼠胸主动脉环体外无血清培养微血管样结构形成实验,分别观察CCVAF对内皮细胞克隆形成、细胞迁移及大鼠动脉环微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 CCVAF浓度为1.25,2.5,5.0μg/mL时,其对内皮细胞克隆形成抑制率分别为17.7%,40.3%,62.9%,呈浓度依赖性(r=0.982,P<0.05),而对内皮细胞迁移抑制率分别为20.5%,59.0%,73.5%,呈浓度依赖性(r=0.902,P<0.05);大鼠动脉环培养至第13天,CCVAF组较溶剂对照组微血管生成率下降了86.5%,CCVAF+VEGF组较VEGF对照组微血管生成率下降了88.1%。结论 CCVAF能够抑制内皮细胞克隆的形成、Hela细胞诱导的内皮细胞迁移和大鼠动脉环微血管的生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和人肺腺癌A549的培养,检测含新藤黄酸(GNA)条件培养基对血管内皮细胞存活率、成管和生长的影响.方法 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和平板克隆实验法研究GNA对HUVEC存活率和克隆形成率的影响;应用薄层胶原建立血管内皮细胞的二维培养模型,观察GN A对于血管内皮细胞成管现象的影响;采用细胞划痕愈合和小室迁移实验考察GNA对HUVEC的迁移能力影响;Westernblot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蛋白的表达.结果 MTT检测结果显示,HUVEC细胞存活率和克隆形成率随GNA剂量增加而降低.GNA可抑制HUVEC细胞的迁移.还可抑制HUVEC管腔样结构形成.此外,GNA可下调HUVEC中VEGF和HIF-1α蛋白的表达.结论GNA可在体外抑制血管生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肿瘤细胞分泌的HIF-1α和VEGF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天丹通络胶囊进行质量评价研究。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天丹通络胶囊中天麻素、巴利森苷E、巴利森苷、奇壬醇、豨莶苷、豨莶精醇、洋川芎内酯H、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A、丹参素、丹酚酸B、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法和熵权优劣解距离(EW-TOPSIS)法对天丹通络胶囊产品质量优劣进行评价。结果 天麻素、巴利森苷E、巴利森苷、奇壬醇、豨莶苷、豨莶精醇、洋川芎内酯H、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A、丹参素钠、丹酚酸B、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77%、99.45%、100.05%、96.94%、97.99%、98.43%、98.08%、97.90%、98.90%、97.86%、100.14%、96.97%、99.32%,RSD值分别为1.09%、1.32%、0.63%、1.43%、1.51%、1.30%、1.57%、0.83%、1.64%、0.94%、0.70%、1.41%、1.37%。15批天丹通络胶囊样品明显分成3类。丹酚酸B、巴利森苷、豨莶苷、巴利森苷E、天麻素和洋川芎内酯A可以作为影响天丹通络胶囊产品质量的关键成分。EW...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和人肺腺癌A549的培养,检测含新藤黄酸(gambogenic acid,GNA)条件培养基对血管内皮细胞存活率、成管和生长的影响。方法 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ethyl thiazolyltetrazolium,MTT)法和平板克隆实验法研究新藤黄酸对HUVEC存活率和克隆形成率的影响;应用薄层胶原建立血管内皮细胞的二维培养模型,观察新藤黄酸对于血管内皮细胞成管现象的影响;采用细胞划痕愈合和小室迁移实验考察新藤黄酸对 HUVEC的迁移能力影响;Western-blotting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蛋白的表达。结果 MTT检测结果显示,HUVEC细胞存活率和克隆形成率随GNA剂量增加而降低。新藤黄酸可抑制HUVEC细胞的迁移。还可抑制HUVEC管腔样结构形成。此外,新藤黄酸可下调HUVEC中VEGF和HIF-1α蛋白的表达。结论 新藤黄酸可在体外抑制血管生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肿瘤细胞分泌的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复尔康注射液在体外对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及对肿瘤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细胞刮痕法(cell wounding healing assay)和小管形成试验(tube formation assay)等检测复尔康注射液对人微血管内皮细胞株(huma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HMECs)增殖、迁移和小管形成的影响;采用CCK8、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复尔康注射液对HepG2细胞增殖和VEGF表达的影响。结果复尔康注射液明显抑制HMEC细胞的增殖,IC50为(11.44±3.97)mg.L-1;复尔康注射液质量浓度在3.125 mg.L-1时,表现出抑制HMEC细胞迁移和小管形成的作用,且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愈明显,呈现出较好的剂量依赖关系;复尔康注射液还能明显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减弱VEGF的分泌表达。结论抗血管生成作用可能是复尔康注射液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中国药房》2014,(31):2898-2901
目的:研究粉防己碱对人肺癌A549细胞血管生成拟态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黏附试验观察粉防己碱对A549细胞黏附作用的影响;通过细胞迁移试验检测粉防己碱对A549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通过血管生成拟态试验观察粉防己碱对A549细胞体外类血管生成的作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粉防己碱对A549细胞血管生成拟态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5、10、20μmol/L粉防己碱作用A549细胞30 min后,细胞的黏附作用受到抑制,并与浓度呈正相关;与对照比较,5、10、20μmol/L粉防己碱处理A549细胞12、24 h后,A549细胞迁移数减少,A549细胞管腔形成数明显减少,管腔长度明显缩短;A549细胞以粉防己碱处理后,血管生成拟态相关基因VE-cadherin、VEGF的表达减弱。结论:粉防己碱可抑制A549细胞黏附、细胞迁移和血管生成拟态,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血管生成拟态相关基因VE-cadherin、VE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脑心通胶囊主要药效成分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JAK/STAT信号通路、血管活性物质、黏附分子、炎症因子的影响,以期阐明脑心通胶囊活血化瘀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12个脑心通胶囊药效成分[咖啡酸(1.56~200μmol/L)、阿魏酸(1.56~200μg/mL)、洋川芎内酯H...  相似文献   

19.
脉络宁注射液对人血管内皮细胞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脉络宁注射液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常规进行人血管内皮细胞(HUVECs)培养,将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组和脉络宁20 mg.L-1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Hochest33258荧光染料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2(Ang-2)mRNA表达水平。结果:脉络宁注射液可显著提高缺氧损伤细胞的存活率(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缺氧组细胞内VEGF和Ang-2 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与缺氧组比较,脉络宁组VEGF和Ang-2的表达进一步增强,各组间比较均有差异(P<0.05)。结论:脉络宁注射液可减轻血管内皮细胞缺氧损伤,上调缺氧血管内皮细胞中VEGF和Ang-2的表达,对血管内皮细胞缺氧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阳  李兵 《哈尔滨医药》2006,26(5):73-7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一类能够特异地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通过特异性受体发挥生物学作用的血管生长调控因子。促进内皮细胞增生;增加细胞质钙离子浓度;增加血管渗透性,改变细胞外基质,促进血管生成,其中一些因子还在淋巴管生成中起作用。本文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特征、生物学作用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