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苏科 《北方药学》2013,(5):153-153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中药处方使用情况,为中药房工作和临床医师指导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我院2012年度门诊中药处方共计15364张,随机抽取每月200张,共计2400张,将书写规范、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对抽查的门诊中药处方统计分析,其中不合格中药处方126张,占抽查处方总数的5.25%;中药处方涉及中药材共计324种,临床常用中药材以补气药为主。结论:我院门诊中药处方书写基本合格,但也存在一切问题,要求我院应加大对门诊中药处方的监管,对临床医生加强专业知识培训,避免出现不合理中药处方。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门诊处方的点评及分析,了解我院门诊处方存在的问题,提高门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抽查我院2010年5月—2011年4月的门诊处方共2 400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合理处方2 297张,占95.71%;不合理处方103张,占4.29%,不合理处方中用药不规范处方36张,用药不适宜处方34张,超常处方33张。人均用药4.58种,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为29.35%,使用注射剂的处方为16.87%,药品通用名使用率为100.00%,国家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65.38%,人均药费168.72元。结论:我院门诊用药基本合理,但仍需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门诊处方进行点评,规范处方书写,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按月份等间距抽取2011年1—12月每月第2个自然周的门诊处方共1 200张,进行处方点评,统计基本用药指标,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结果:我院门诊处方书写及用药基本合理,合理处方1 129张,不合理处方71张,处方合理率为94.1%。结论:应加强对处方规范性的重视,充分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建立健全处方点评制度,提高药师专业水平,加强医师与药师之间的沟通,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文海岸  司法启 《中国药房》2010,(38):3581-3583
目的:了解我院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09年门诊和住院处方共48871张,对处方中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抽查处方中,不合理用药达2991处。门诊注射剂应用处方4509张,应用率为30.43%;抗菌药物应用处方4354张,应用率为29.38%。结论:我院门诊及住院处方中存在用药不合理现象,临床医师的合理用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处方管理办法>推出对我院门诊处方用药基本情况的影响.方法 对2009年我院门诊患者用药情况作回顾性分析,在门诊处方中随机每月抽取100张,共1 200张.结果 我院门诊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2.5种,抗生素使用率为19.25%,注射剂使用率为18.33%,药品通用名使用率为100%,平均处方金额为101.15元,处方合格率为95.92%,我院处方合理用药情况优于国内相关文献报道.结论 <处方管理办法>的推出有利于促进我院门诊处方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但平均处方金额偏高问题尚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我院门诊中成药处方进行点评与分析,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和规范处方书写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对我院2011 年1 月-2012 年12 月门诊中成药处方每月随机抽取200 张,从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等方面进行点评与分析.结果:在4800 张点评处方中,合理处方为4377 张,不合理处方为423 张,处方合理率为91.2%.结论:在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和采取干预措施后,我院门诊药房合理用药水平不断提高,但不合理用药现象仍然存在,应加强监管,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北海市中医医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以随机抽样法抽取我院2009—2010年门诊处方共7 256张,对处方中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抽查的处方中,不合理用药达1 428处。注射剂处方1 901张,注射剂使用率为26.21%。抗菌药物处方1 964张,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7.08%。结论:我院门诊处方中存在用药不合理现象,门诊医师的合理用药水平亟待规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处方点评在合理用药和个体化治疗中的作用,促进合理用药,为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11年和2012年的门诊处方各5 200张,进行处方点评,对点评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并根据点评结果制订干预和加强合理用药的规范性措施。结果:2011年抽查的5 200张处方中,合理处方4 472张,合理率为86.00%;2012年抽查的5 200张处方中,合理处方4 940张,合理率为95.00%。在2011年的728张不合理处方中,缺项处方312张(占42.86%),不合理用药处方416张(占57.14%);2012年的260张不合理处方中,缺项处方62张(占23.85%),不合理用药处方198张(占76.15%)。持续开展处方点评工作后,我院处方合理率逐渐提高。结论:处方点评对于合理用药和个体化治疗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处方点评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干预,可促进临床用药的合理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处方综合用药指标和合理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0年5月—2011年10月处方点评结果进行回顾性汇总分析。结果:统计我院门诊处方共计9 000张,主要用药指标如下:平均每张处方用药1.95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4.78%,注射剂使用率为14.68%,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为28.23%,药品通用名使用率为99.78%,平均每张处方金额为177.16元。9 000张处方中,合理处方为8 151张,占90.57%;不合理处方为849张,占9.43%,不合理处方中绝大多数是不规范处方,用药不合理处方和超常处方占少数。结论:我院门诊用药基本合理,但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和处方合格率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0.
我院儿科门诊输液处方用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门诊儿科输液处方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查我院2006年6月门诊儿科输液处方4522张,并根据临床药理知识和文献资料,对联合用药和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联合用药较多,占调查处方的69.64%,不合理用药处方共1287张,占调查处方的28.46%,主要表现为重复用药、联合用药不当、选用药物不当和用法不当。结论:我院门诊儿科合理用药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宁美英  赵静 《中国药房》2011,(45):4315-4317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处方书写质量及合理用药基本情况,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以《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为依据,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3-8月门诊处方共1800张,对处方基本指标进行分析,并对书写规范情况、用药适宜性及超常处方进行评价(其中1项不合格即判定为不合格处方),同时提出建议。结果与结论:我院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2.1种,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为18.7%;不合格处方471张,其中书写不规范处方415张,表现为临床诊断、药品的剂量书写不规范等;用药不适宜处方49张,表现为遴选药品不适宜、重复给药等;超常处方7张,表现为开具2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的药物、无适应证用药等。可见我院处方合格率较低,抗菌药物过度应用现象普遍。建议通过加强医师处方规范书写意识、加强药师与医师之间的沟通、建立处方质量管理制度来提高门诊处方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以来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促进抗菌药物更合理规范地使用。方法:抽取2011年10月—2011年12月每周一的门诊处方,使用《门诊处方用药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共抽查处方3 792张,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483张,占处方总量的12.73%。其中,β内酰胺类药物使用率最高,其次为大环内酯类和氟喹诺酮类。一联用药378张,二联用药103张,三联用药2张,四联用药0张。结论:经过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后,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逐步趋于合理,但仍然存在给药途径、给药次数、重复用药和无指证给药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随机抽取2006年10月-2007年10月间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使用抗菌药物处方占58.2%,单用抗菌药物为62.4%,联合用药为37.6%。每张处方平均使用抗菌药物数为2.38。我院使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情况,主要表现为预防用药档次高、时间长,联合使用指征不明确,剂量偏大等。结论 应加强对抗感染药物使用的管理,减少不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某综合性医院门诊患者用药的剂型分布情况。方法:统计某院就诊患者的基本情况、处方药总品种数、每次就诊的处方药平均品种数、每100例患者注射剂的使用率、处方药物剂型分布等。结果:该院门诊患者用药的剂型分布列前5位的是片剂、注射剂、胶囊剂、颗粒剂、内服溶液。口服剂品种数占处方总品种数的81.07%,注射剂品种数占13.05%,外用剂型品种数占5.88%。结论:该院门诊患者特效片剂和胶囊应用不多,应加强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科学化、标准化的肿瘤患者免疫调节药物处方点评模式,提高住院肿瘤患者免疫调节药物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2012-2013年658份肿瘤患者住院医嘱,对其免疫调节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归纳免疫调节药物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建立免疫调节药物点评模式。结果:抽取的658份医嘱中,合格医嘱为495份,适应证及用法、用量适宜,合格率为75.2%;不合格医嘱为163份,多数为无适应证和超剂量使用,另有少部分为给药途径及稀释溶媒不适宜,不合格率为24.8%。结论:通过对住院肿瘤患者应用免疫调节药物的处方点评和分析,初步构建肿瘤辅助药物的评价体系。通过此体系的临床实践,使我院处方的不合格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用药规则的精细化设置在处方前置审核中的应用成效,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法借助我院"临床合理用药智能管理系统"的审核规则知识库,根据临床实际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对抗菌药物在不同适应证下的用法用量、用药疗程以及特殊人群用药等规则进行精细化设置。分析评价抗菌药物精细化规则的建立对2018年9月至2019年4月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审核及干预的影响。结果处方前置审核抗菌药物问题处方占比和事后抗菌药物处方占比及药费占比呈下降趋势;事后抗菌药物处方合格率呈上升趋势。结论抗菌药物用药规则的精细化设置可促进处方前置审核的顺利开展,提高抗菌药物的处方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精细化设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用药规则,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利用临床合理用药智能管理系统,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适应证、用法用量、疗程等进行精细化设置;通过分析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退费率以及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合格率,评价精细化用药规则的实施效果。结果: 门诊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退费率由11.80%降低到2.47%(P<0.05),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合格率由87.62%提升至97.19%(P<0.05)。结论: 通过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用药规则的精细化设置,规范了医院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理,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分析评价我院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情况,进一步促进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合理使用。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每月随机抽取点评50份处方及医嘱,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5年点评的600份处方医嘱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以呼吸科最多,占37.29%;使用率最高的药物为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占39.00%;不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情况以适应证不适宜多见,占62.90%;不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情况逐渐改善。结论:通过对我院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处方及医嘱进行点评,能够及时了解我院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情况,通过及时的干预,能够促进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