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海綿竇血栓形成是頜面部感染的严重合并症之一,虽然发病較少,但死亡率頗高。最近十余年来,由于新的抗菌素問世,被治愈的海綿竇栓塞病例日漸增多,但予后仍很严重。复习国內文献,自1955年——1958年,共报告九例中其中四例死亡,五例虽被治愈,但有严重的后遺症——視神經萎縮或眼球之运动神經瘫痪等。現将我院最近所遇因牙槽脓肿引起海綿寶血栓形成二例簡略报导于后。病历报告例一:赵××,女,48岁,萊阳县人,已婚,家庭主妇,住院号21894,  相似文献   

2.
现将我院中西医结合治疗无脉症合并偏瘫一例,报告如下: 仇××,女,44岁,社员。患者因说话不清楚,右侧上下肢活动不灵敏三天,于1973年6月11日入院。三天前,因生气右侧上下肢动作缓慢,说话咬字不十分清楚,但是手仍能抬起,  相似文献   

3.
凡因靜脉梗阻而使其远侧部出現长期郁血、水肿及功能障碍等症状者皆可称为靜脉梗阻綜合征。这种情况并非罕見,但由于診断比較困难,缺乏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文献报导不多。我院于1961-1962年共診断下肢靜脉梗阻綜合征3例,上腔靜脉梗阻綜合征5例,皆經靜脉造影証实。采用大隐靜脉轉流术治疗者有上腔靜脉梗阻綜合征及髂外靜脉梗阻綜合征各1例。效果良好。上腔靜脉梗阻綜合征造成上腔靜脉梗阻最常見的原因为:胸內肿瘤、梅毒性主动脉瘤、紆維性縱膈障炎(包括縱膈內結核性淋巴結炎)及局限性上腔靜脉内血栓形成。前二者因上腔靜脉受压而引起梗阻,主要的治疗方法为切除肿瘤,解除对上胜靜脉的压迫。本文着重討論因上腔靜脉內血栓形成或纤維性縱膈炎所致之良性梗阻。  相似文献   

4.
发作性夜間血色蛋白尿在国內是一种极罕見的疾病,截至1956年止,我国文献有張氏等报告3例,郁氏报告1例,及夏氏等报告1例,共計5例。作者最近証实1例,报告如下,以供参考。病例报告患者姜××,住院号11172,男性,23岁,未婚,山东海阳县人,职員。患者因发作性黑紅色尿,皮膚逐渐发黄,全身酸痛半年余而入  相似文献   

5.
斑蝥多作为中药应用于临床,因其毒性甚大,故应特別警惕。茲将誤服斑蝥酒中毒致死一例,报告如下。患者顧××,女,28岁,未婚,住院号14485。于1963年12月15日因誤飲斑蝥酒三市两(內含斑蝥約一錢),頻繁呕吐12小时而急症入院。患者有月經不調史已5-6年,經多方治疗无效,于63年4月曾內服斑蝥酒治疗,其配方为斑蝥二錢、甘草二錢、熟地二錢、紅花二錢,用黄酒壹斤煎熬,每服半匙,一日三次,历月余服完。1个月后曾发生尿血,3天后消失。1963年6月曾行經一次,量少,經期4天。 1963年12月14日晚飯后,患者誤以斑蝥酒为黄酒  相似文献   

6.
关于洋地黃与毒毛旋花子苷的毒性反应,国內已有不少报告蚝嫌醚蟮攸S及注射葡萄糖酸鈣致死,国內此类病案报告尚少?驹?960年曾收治一例心力衰竭患者,合用毒毛旋花子苷c、洋地黄治疗,因靜脉注入葡萄糖酸鈣作循环时間測定而引起猝死,現报告如下: 患者楊××(住院号12979)男性,16岁,学生。因心悸、气促二年,加重三个月,于1960年2月8日下午2时第二次入院。患者于两年前,每当劳累后則有心悸、气促与咳嗽,經休息后可以緩解。患者曾于1958年11月17日第一次入院診治,当时診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弁狹窄与关閉不全,心力衰竭,經用洋地黄等治疗后症状好轉,于同年11月22日出院。出院  相似文献   

7.
因靜脉痙攣、体溫过低和肥胖而致周围浅靜脉很难寻找时,可行鎖骨下靜脉穿刺术。本法容易掌握,成功率达90%以上。因該靜脉粗大,位置与行程不变,并为周围組織及頸內靜脉、无名靜脉所固定,即使周围靜脉普遍痙攣,亦可迅速輸入大量液体。但此法可能发生危险,必須在一般穿刺方法失敗后而需行靜脉切开时采用。本法可重复穿刺,如需持續輸液,可不必限制肢体活动,因而減少了血栓栓塞的危险。 鎖骨下靜脉直径約2厘米,在頸根部越过第一肋和胸膜,与頸內靜脉在胸鎖关节后方构成无名靜脉。鎖骨下靜脉位于鎖骨內側半之后方、鎖骨下动脉之前下方及前斜角肌之前。穿刺經皮肤进入靜脉,其间只有胸大肌,鎖骨下肌或肋鎖韌带,无其它重要結构。穿刺方法:成人或儿童均用18号針头,連一5毫升空針。患者面向前仰臥,針头自鎖骨內中三分之一交界处刺入,向后、內,并稍向上(图示)。卽指向  相似文献   

8.
本文系作者等对垂体后叶素治疗食道靜脉曲张出血的經驗总結,强調此药物多次剂量应用对控制出血的价值。从1959年7月——1961年12月,16例肝硬化患者因食道靜脉曲张大量出血而入院治疗。年龄从35-71岁,平均56岁。15例为Laennec’s肝硬化,1例为坏死后性肝硬化,所有病例皆按上消化道出血常規处理,  相似文献   

9.
中心靜脉导管靜脉輸液法有許多优点:液体与血液能迅速补給;靜脉压易于測定,以核对循环是否負担过重;輸入高渗液体不致发生靜脉栓塞。在严重休克患者伴有周围靜脉塌陷,以及心肺功能紊乱患者須持續測定靜脉压作为补液指南者,使用簡单而迅速的鎖骨下靜脉揷管輸液法,甚为有用。方法:患者取仰臥位,在鎖骨中点之皮肤上划一标志,在此处沿鎖骨下緣注射局部麻醉剂。用-3吋长14号粗的針头(內径要能通过1.65毫米直径的尼龙管),連一20毫升針筒,針头与鎖骨下緣成45°角刺入,針尖指向胸鎖关节上緣,針头紧貼鎖骨下面,前进时針筒內保持負压,直至順利吸出血液为止(一般需刺入針的全长)。然后用血管鉗固定針头,取下空針,将无菌塑料管通过針头揷入靜脉,退出針头,开始輸液。銳利的針尖可能割破塑料管,将針头固定于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33岁,山东人,汉族,已婚,医师,住院号15998。于63年2月8号晚8点因潰瘍病并发十二指腸穿孔急症入院。当晚9点30分剖腹探查,发現十二指腸球部有0.4×0.4厘米之穿孔,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經过良好。但因营养状况較差,于2月23号下午2点靜点5%葡盐液500毫升,注射順利并无任何反应,約一小时半注射完毕,又繼續注入右旋糖酐500毫升,約經一分鐘,病人突然感觉呼吸困难,視物模糊,面部青紫,脉搏細弱而快,立即停止注射,将头放低,約十分鐘逐漸恢复,因当时忙于搶救,未測血压。术后用6%右旋糖酐0.1毫升作皮內試驗,注射处皮肤发紅并有硬結。  相似文献   

11.
动脉导管未閉是常見先天性心脏病之一,据陈灏珠等报导,其发病率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6.3%,为先天性心脏病的第四位;本院2001例心脏病中,先天性心脏病92例,动脉导管未閉者24例,占首位。本病常見之并发症为亚急性細菌性动脉內膜炎、心力衰竭和肺动脉高压症,而并发大出血死亡之病例甚为少見,所見国內文献中均未提及。本院于62年4-5月間遇到一例,特报告于下。黄××,住院号99525,男23岁,山东章丘人,会計。因心慌气短20年余,間歇性发烧半年,加重20天,  相似文献   

12.
家族型粒细胞减少症伴免疫球蛋白异常是一种罕见的疾病。现报告一例:黄××,男,17个月。住院号:10669。患者于1989年10月16日因发热伴口腔溃疡一周入院。发现粒细胞减少(WBC2.3×10~9/L,N2%,M20%,L74%,E4%)。后因拒绝检查,自动出院。同年12月16日因发热、咳嗽使用青霉素治疗五天无效,因胸片提示肺炎收入院。既往史:自幼经常伤风、咳嗽、发热。个人史:足月顺产,母乳喂养。父母非近亲结婚。其大哥出生后16个月死于肺炎。二哥生  相似文献   

13.
本病为較少見的疾病,亦名Weher-ChriStian氏病。国內有少数病例报导,我院收治一例,茲报告如下: 吳××,男,38岁,已婚,山东安丘籍,工人,住院号4692,于63年10月24日入院。主訴为全身肌肉、关节痛15年,四肢間歇性发生皮下結节5年余。患者15年前因行軍中經常睡湿地,漸感到全身肌肉、四肢关节疼痛。关节不紅肿、不发热,未經治疗。以后逐漸局限于两下肢及踝关节痛,为钝痛,与天气无明显关系。曾診断为风湿性关节炎。于4年前四肢起皮下結节,初起1—2年发作一  相似文献   

14.
肺隔离症 (pulmonary sequestration)是一种临床上较少见的肺先天发育畸形 ,近年来我科收治 2例 ,现报告如下 :病例 1:住院号 177171,患者梁×× ,女性 ,36岁 ,河北省赤城县农民 ,因咳嗽气短 1月余 ,加重 1周于1998年 7月 8日入院。患者 1月余来 ,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气短 ,多为干咳 ,偶有少量白痰 ,上述不适症状近 1周明显加重 ,无咳脓痰及咯血 ,无心慌、心前区疼痛 ,无发热、盗汗及全身乏力 ,入院前 2 0天曾在外院行X线检查 ,发现右下肺心缘旁团块阴影 ,诊断为“肺炎 ,肺结核待排”,用“头孢类抗生素”及对症治疗 2 0余天 ,咳嗽、气短略…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少见的慢性巨核细胞肿瘤性增殖性疾患。国内病例报告不多,现将我院1986年至1990年收治3例报告如下:例1:男性,61岁,住院号80559。患者因间断颊粘膜出血8年,左下肢浮肿半月于1990年4月13日入院。4年前在外院因拔牙后出血不止,查血小板1180×10~9/L。服用马利兰及中药治疗半年,血小板数400~800×10~9/L。体格检查:T36.2℃、P80次/分、R20次/分、BP12/8Kpa,皮肤、粘膜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无异常,肝、脾不大。左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肝素治疗慢性阻塞性支气管肺部疾病,将患者分成两組即肝素治疗組和对照組。治疗結果:用肝素靜脉注射治疗19例患者中,11例(58%)支气管痙攣緩解和粘液性分泌物阻塞的清除,其他患者有显著的改善,只有6例(22%)失敗;对照組18例中,14例(77%)用安慰剂治疗反应很小或无反应,仅2例(11%)对安慰剂有良好效果。肝素治疗組:例1,59岁,女性,因肺气肿并上呼吸道感染和呼吸困难5天入院。經吸氧、靜脉注射氨茶碱、口服土霉素、碘化鉀、强的松、茶碱等药治疗无好轉,于入院第四天病情轉坏,精神恍惚、紫紺。在上午10时靜脉注射肝素20000单位,2小时后检查呼气阻塞性罗音明显減少,下午4时呼吸困难減輕,检查其支气管痙攣亦进一步改善。晚10时又給予肝素10000单位,次晨8时患者自觉很舒适,紫绀消失,检查无呼气阻塞性罗音。又分別給予两次,各10000单位,維持稳定出院。例2,68岁,男性,因呼吸急促、虛弱、紫绀和肺心病右心衰竭入院。經常規治疗无改善,因分泌物粘  相似文献   

17.
患者位××,23岁,第二胎,于1964年8月13日因妊娠7~+月腹痛3天入院。发病时,上腹部陣发性剧痛,向右肩部放射。恶心、呕吐;吐出蛔虫一条。每次发作前均有剧烈胎动、宮縮及頂撞感。入院后給以保胎鎮靜药。腹痛时注射阿托品,稍有好轉,而在針灸足三里(左)、內  相似文献   

18.
亚急性三硝基甲苯中毒病例比较少见。1969年7月,有十九人发生中毒,报告如下: 一、典型病例介绍: 患者王××X,女,40岁,街道加工组工人,住院号159321,1969年7月17日至7月21日为某厂改制装过纯三硝基甲苯纸袋而发生紫绀,胸闷,憋气,呼吸困难,于1969年7月21日下午5点急症入院。病者于四天前,接受改制三硝基甲苯  相似文献   

19.
蓝氏贾弟鞭毛虫所致之十二指肠,胆道、胆囊炎症,近几年来国内外皆有大量病例报告。我院最近收治蓝氏贾弟鞭毛虫肝脓肿一例,报告如下: 患者辛××,男,57岁,本县人(山区),于1972年4月16日入院。主诉:右上腹剧烈痛一天,四天前开始有全身不适,发懒,并有畏寒发热,时而有右季肋部刺痛,近四天  相似文献   

20.
病例摘要侯××,男,52岁,农民,住院号155,708。因畏寒、发烧、右胁部疼痛三个月,腹痛加剧一天,于1979年4月12日入院。患者自三个月前出现畏寒,发烧(体温38~39.5℃,午后重),夜间盗汗,右胁部持续胀痛,右侧卧及深吸气时尤甚,牵扯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