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索雏鸡近视眼动物模型在形成过程中的屈光状态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出生24h内的雏鸡80只,做观测项目的测定,以右眼做实验眼,左眼为自身对照。每7d做一次检测,每14d随机奶,去除遮盖后7d,观察变化。结果 屈光状态的变化过程并非直线式的,而表现为突然地上升后,在一定范围内起伏波动。去遮盖后, 近视度数发生减退,其减退的程度与去遮盖的早晚相关。云遮盖后已发生近视度数减退者,再重新遮盖后仍能使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近视青少年不同程度的屈光矫正对屈光演变的影响。方法:对11-12岁中度近视青少年1%托品卡胺快速散瞳验光,配镜处方根据第二天复验结果,第1、2、3组依次将单眼视力矫正到1.0、1.2、1.5,每组各20例,一年后同样方法测量其屈光度的变化,共计三年。结果:各组患者近视屈光度均逐年增加,但第一组的平均每年增加度数明显低于第二组和第三组(P〈0.01);第二组和第三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程度的屈光矫正对近视青少年屈光度演变过程有影响。过度矫正会加快青少年近视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临床工作中发现功能性调节痉挛不仅存在于青少年 ,也存在于成年人 ,甚至 4 0岁以上成年人。本文对 14 4例成年患者散瞳前后屈光度进行了对照比较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为我科 1998年 10月~ 2 0 0 1年10月门诊验光患者 ,散瞳前后屈光度有改变。 30岁以上者共 14 4例 (2 88只眼 ) ,其中男 38例 ,女 10 6例 ,年龄 30~6 2岁 ,平均年龄 4 1 6 8岁 ,30~ 39岁者 30例 ,4 0~ 4 9岁者86例 ,5 0~ 5 9岁者 2 4例 ,6 0岁以上 4例 ,其中远视眼 2 18只眼 ,近视眼 70只眼。1 2 检查方法1 2 1 全部患者均进行…  相似文献   

4.
5.
青少年近视眼相关因素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儿童青少年近视眼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视眼具有普遍性,是全世界备受关注的公共卫生医学问题。2000年,我国学生近视率分别为小学26.96%,初中53.43%,高中72.8%,大学77.95%。山东省学生近视率更高,分别为小学30.6%,初中65.8%,高中84.9%,大学89.7%。近视眼已成为危害我国学生健康最为突出的问题。笔者主要就我国近年来对眼球发育规律及近视眼预测、近视眼发生发展机理及近视眼防治方法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青少年单纯性近视眼视力与眼压的关系。方法按照就诊顺序随机抽取单纯性近视与正常视力者各150例300眼,分别测量其裸眼视力、屈光度、眼压,并观察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正常视力组眼压平均(13.27±0.07)mm Hg,近视眼组眼压平均(14.74±0.05)mm Hg,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视眼组的屈光度>-6.00眼压平均(14.49±0.08)mm Hg,-3.25~-6.00眼压(14.43±0.03)mm Hg,-0.075~-3.00眼压(14.35±0.03)mm Hg。2组患者眼压和年龄均成正相关,青少年近视眼患者的眼压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结论青少年性近视眼压平均值高于正常视力眼,眼压可能为青少年单纯性近视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朱娟芳 《包头医学》2007,31(4):210-211
屈光不正是引起青少年视力下降的常见眼病,它的发生发展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使青少年视觉质量明显下降。不同年龄组青少年的屈光状态有其一定特点,为进一步探讨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屈光状态,笔者对2004年6~8月在我科就诊的6~18岁的青少年共224例(448眼)屈光不正者进行验光,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调查对象:2004年6~8月在我科就诊的6~18岁青少年  相似文献   

9.
眼屈光要素对青少年屈光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对青少年及儿童眼球的屈光要素 (角膜曲率、眼轴、前房深度、晶体厚度 )的测定 ,了解其对青少年屈光度的影响。方法 :以 3~ 19岁作为研究对象用散瞳验光、A超测量仪及角膜曲率计检测出 395例远视、近视屈光程度和屈光各要素的测量值进行分析。结果 :12岁前远视 2 74眼 (6 4 .0 % ) ;角膜水平径线的总平均值为 (4 2 .80± 1.5 0 )D,垂直径线总平均值为 (4 3.75± 1.6 7) D,顺规性散光 4 33眼 (91.2 % ) ,逆规性散光 1眼 (0 .2 % ) ,斜散光 4 1眼 (8.6 % )。近视程度与眼轴长度呈正相关 ,远视程度与眼轴长度呈负相关 ,前房深度、晶体厚度与度数无明显相关。中低度近视、远视与平均眼轴长度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高度近视、远视与平均眼轴长度差异有极显著性 (P<0 .0 1)。结论 :儿童青少年屈光变化是由远视到正视 ,再由正视转变为近视 ,在屈光程度上起主要作用的屈光要素是眼轴和角膜曲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青少年近视眼预测保健系统的不足之处。方法:对22例青少年儿童通过保健系统的检查。结果:与电脑验光相比仍有不足之处,对青少年将来发展的预测根据不足。结论:近视眼预测系统能较简便地了解客观屈光状态,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其不足之处是不能代替手工验光。且不能预测散光的度数,预测只是个静态预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段青少年屈光状态的特征。方法对330例(660眼)屈光不正者进行验光。结果330例5~18岁各年龄组间远视、近视发病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42例62眼为弱视,均发生于中高度的远视眼中,14~18岁各年龄组间近视与远视发病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18例24眼为弱视,均发生在>10.00度的近视眼中。散光分布在0.25~2.00D,顺规散光占95.95%,逆规散光占4.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远视人数逐渐减少,近视人数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12.
增光袋泡剂是著名眼科专家张怀安经验方,对治疗青少年近视有较好的疗效。2001年1月开始我们采用增光袋泡剂,治疗120例青少年近视,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青少年近视眼的发病危险因素,探讨该病的预防原则.方法 对2006年2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门诊确诊为青少年800例患者的性别、年龄、父母近视程度、后天用眼状况、出生经历(早产经历、剖腹产经历、母亲孕早期先兆流产经历)、疲劳用眼经历,是否配镜,进行分析.结果 调查显示年龄,父母高度近视眼,儿童早期疲劳用眼经历,生活环境,非正常生产经历(早产经历,剖腹产经历,母亲孕早期先兆流产经历),是青少年近视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近视眼早期预防是减少近视眼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不同程度近视眼患者多个屈光因子及其临床常见相关因素。方法测量不同屈光度组近视患者的屈光当量、角膜曲率、角膜厚度、角膜地形图、眼压等数据,分析其相关关系,并得出回归公式。结果近视患者多项屈光因子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结论近视眼自身存在一系列代偿机制。  相似文献   

15.
近视眼的屈光度、眼轴、角膜屈光力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近视眼的屈光度、眼轴、角膜屈光力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近视的成因。方法:将204例(348只眼)近视患者分为三组:低度近视组62眼(屈光度<-3.0D);中度近视组159眼(屈光度-3.0D~-6.0D);高度近视组127眼(屈光度>-6.0D)。测量患者眼的屈光度、角膜屈光力及眼轴,与近视程度、角膜屈光力、眼轴的关系。结果:在低度近视组,62只眼屈光度与眼轴长度无显著相关性,而屈光度与角膜水平径、垂直径屈光力呈正相关(P<0.05),相关具有显著性;在中度近视组和高度近视组屈光度与眼轴长呈正相关(P<0.05),相关具有显著性,且随近视度数的增加,与眼轴长的相关系数呈递增趋势,而中、高度组患者眼屈光度与角膜水平径及垂直径屈光力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在近视性屈光不正的影响因素中,低度近视眼患者受角膜屈光力的影响相对较大,而眼轴的作用甚微;在中、高度近视眼患者中,眼轴长是影响近视程度的主要因素,而角膜屈光力几乎不起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诸暨市青少年近视眼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方法抽样调查2 237例诸暨市青少年近视现状及相关因素。结果 2 237例学生近视检出率为34.96%,近视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双亲近视的学生近视检出率最高,其次为母亲近视,父亲近视及双亲非近视的学生,女生近视检出率高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轻度近视为主(P<0.05)。未配镜近视学生以小学生为主(P<0.05)。年龄、双亲近视、看书时间、看电视/电脑时间是近视的危险因素,而户外活动、眼保健操、睡眠则是近视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诸暨市青少年近视率较高,近视与遗传、学业任务重、不良用眼习惯有关,而经常户外运动、做眼保健操及良好的睡眠有助降低近视率。  相似文献   

17.
使用 GM—Ⅱ型近视眼治疗仪治疗青少年近视723眼,总有效率72.06%;治疗后平均视力提高0.18,对不同学龄阶段、疗前视力、不同学校类型的疗效做了比校。  相似文献   

18.
陈开达  韩德英 《重庆医学》1994,23(6):350-351
近视是青少年学生中的常见病、多发病,防治近视是目前青少年卫生的重要课题,随着近年来广大青少年近视眼发病率的不断增高,国家教育部、卫生部及医学科研人员对此都深为重视。在对近视眼的防治和科研上,虽然国内外医学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工作,现认为近视眼的发病与环境和遗传有关,但对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在探讨之中。对近视眼的治疗,长期以来亦积累了不少经验和方法。但因近视本身的复杂性,在寻找特异性的防治方法上迄今尚未理想解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青少年近视眼多焦视觉诱发电位(mfVEP)的变化特征.方法 选取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近视患儿62例;根据患儿屈光度数的不同分为2组:低中度近视组40例(低度近视20例+中度近视20例)、高度近视组22例.采用多焦视觉电生理仪检测2组患儿的mfVEP,并分析其视网膜不同区域(上方、下方、鼻侧、颞侧及1环、...  相似文献   

20.
冯彬  白璐  肖信  王英 《广西医学》2010,32(12):1467-1469
目的观察渐进多焦点眼镜控制青少年近视发展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年龄8~18岁的近视患者30例(渐进镜组)(60眼),戴用渐进多焦点眼镜1年后测量其屈光度,与年龄相匹配的30例(单焦点镜组)(60眼)戴用单焦点眼镜的近视患者相对照,分析其变化。结果 1年后渐进镜组的球镜变化为(0.925±0.537)D,柱镜变化为(0.121±0.304)D,等效球镜变化为(0.985±0.603)D;单焦点镜组的球镜变化为(0.933±0.504)D,柱镜变化为(0.133±0.307)D,等效球镜变化为(1.000±0.518)D;两组的球镜变化、柱镜变化和等效球镜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患者的球镜变化和柱镜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等效球镜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渐进多焦点控制眼镜比普通近视眼镜好,但由于年龄因素的存在,渐进多焦点镜控制青少年近视的效果应扩大例数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