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78年意大利Fasano等首先报道采用电刺激方法进行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SelectivePosterRlizotomy SPR)治疗痉挛型脑瘫 ,疗效明显。此后 ,欧美国家相继开展此项手术。 1991年国内徐林等首先在亚洲地区报道并改进手术方法及电刺激方法 ,使得SPR在国内得以广泛开展。目前 ,SPR已成为治疗痉挛性脑瘫的一种有效方法。我院从 1999年 10月至 2 0 0 1年 8月对 5 8例痉挛性脑瘫患儿行腰骶段SPR术 ,现将术后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术后 5 8例中 ,男 33例 ,女 2 5例 ,年龄 3~ …  相似文献   

2.
术中电刺激法进行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下称SPR)治疗痉挛性脑瘫是1978年Fasano等首先采用的,在解除痉挛和改善功能等方面为脑瘫的外科治疗开拓了一个新途径。我院自1999年6月至2000年4月,采用电剌激观察机体活动,进行选择性切断腰骶神经后根治疗脑瘫患儿后遗的肢体痉挛,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9例中,男14例,女5例,年龄3.4~17岁,平均7.8岁;其中小于3~7岁11例,占57.9%;均为痉挛型脑瘫患者,其中双下肢痉挛型13例,四肢痉挛型6例;按Ashworth5级分法,肌张力在3~5级(平均3.8级),均高于正常,膝、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痉挛性脑瘫的疗效。方法:根据206例痉挛性脑瘫患者术前情况将患者分为轻度(独立行走)、中度(扶持下行走)和重度(不能行走)3组,均施行SPR术。术后平均随访时间2年8个月,有随访的172例,观察痉挛解除情况并进行功能评定。结果:术后71例轻度患者中有45例能单腿站立,占63.4%。74例中度患者中有32例能在室内脱手行走,占43.2%。27例重度患者中有8例能扶持下行走,占29.6%。结论:SPR可有效地治疗痉挛性脑瘫  相似文献   

4.
SPR术治疗痉挛性脑瘫的护理体会唐山市妇幼保健医院单丽霞,杨洁,刘罩英关键词脑瘫;痉挛性;SPR术;护理1临床资料1995年5月,应用选择性脊神经后很切断术(SPR)治疗痉挛性脑瘫25例,取得满意疗效。本组25例中男性19例、女性6例,年龄在2~15...  相似文献   

5.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脑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脑瘫陈士杰,刘风军,刘素芹(赤峰市第五医院)Foerster1908年切断L2~S2脊神经后根,保留L4或L5,治疗痉挛型脑瘫[1],术后运动、感觉功能丧失。Fansano1978年应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该...  相似文献   

6.
自徐林等[1] 首先在国内开展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SPR)治疗脑瘫痉挛以来 ,效果也为大多数学者所肯定。我院自 1997年采用SPR手术治疗脑瘫双下肢痉挛 4例 ,经随访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4例 ,年龄 5~ 7岁 ,均有双下肢痉挛 ,2例上肢亦有痉挛。所有病儿均表现受累肢体严重痉挛 ,肌张力明显增高 ,均有踝、髌阵挛以及膝跟腱反射亢进 ,不能行走 ,呈明显剪式步态、屈髋、屈膝及足内翻下垂等。按Ashworth5级肌张力判定标准[2 ] 平均 3 8级。2 手术方法全麻后采用腰骶部后正中切口 ,显露腰 2至骶 1棘突与椎板 ,依次切…  相似文献   

7.
水疗与中药熏蒸疗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降低肌张力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南 《吉林医学》2009,30(19):2321-2322
目的:观察水疗法与中药熏蒸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0~2岁痉挛型脑瘫患儿采用水疗、中药熏蒸疗法,配合PT训练6~12个月,记录并进行运动评估。结果:训练6~12个月后,所有患儿的运动能力及肌张力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疗与中药熏蒸疗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降低肌张力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的应用,为治疗痉挛性脑瘫开辟了新途径。我国已开展SPR,目前只对手术效果作了报道[1],而对术后并发症报道甚少。现将我院自1993年8月到1997年4月期间应用SPR治疗188例痉挛性脑瘫患者中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以...  相似文献   

9.
并非所有类型的脑瘫均适合于手术治疗。因此,我们应用盐酸乙哌松治疗脑瘫,并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1993年12月至1997年4月共治疗脑瘫31例,男性19例,女性12例。年龄5~14岁,平均7.8岁。17例为以痉挛为主的...  相似文献   

10.
小儿痉挛性脑瘫手术与康复训练的应用研究(附4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痉挛性脑瘫常由早产、难产、核黄疸等所致 ,表现为运动肌张力高、软组织痉挛或挛缩畸形、骨关节不同程度的畸形 ,部分伴有斜视、癫痫、流涎、语言发音障碍等。我院自 1999年至 2 0 0 2年 9月开展小儿痉挛性脑瘫 (SPR)手术与康复训练的应用研究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SPR手术 4 0例 ,男 2 6例 ,女 14例 ,年龄 3~ 2 0岁 ,平均 7岁。受累肢体 32例 ,四肢瘫 6例 ,单下肢瘫 2例 ,合并低智力、语言障碍、流涎等症状 5例 ,双足垂足畸形 2 8例 ,单侧垂足畸形 12例。有髌阵挛 2 8例 ,全部有踝阵挛、典型剪刀步态 …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颈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治疗痉挛型单侧脑瘫患儿的疗效及对其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76例痉挛型单侧脑瘫患几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前者用A型肉毒素治疗,后者用颈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6个月的脑瘫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评分提高程度,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评分及Ashworth痉挛分级.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的脑瘫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评分和GMFM评分提高程度及Ashworth痉挛分级改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治疗痉挛型单侧脑瘫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脑瘫并眼球运动异常与视力障碍头针治疗34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瘫是受胎至生后一个月内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态异常。脑瘫可并眼球运动异常和视力障碍者,笔者体会头针治疗,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治疗对象为1992 年8 月1999 年8 月,笔者选择门诊和住院脑瘫患儿中并有眼球运动异常与视力障碍者64 例,将其例分成两组,观察组34 例,其中女性12 例,男性22 例,<9个月12 例,9 个月~3 岁16 例, 3 岁6 例。对照组30 例,女10 例,男20 例,9 个月10 例,9个月3 岁18 例,3 岁2 例64 例。中痉挛型24例,手足徐动型14 例,强直型4 例,混合…  相似文献   

13.
葛迪  夏邦金 《安徽医学》2010,31(2):160-161
目的探讨痉挛型脑瘫跟腱延长术后进行长期系统的康复训练对患儿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对56例(年龄4~18岁)患儿行跟腱延长术后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26例)。治疗组采用了3个月康复机构系统训练,对照组仅进行家庭康复训练。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1个月和3个月进行腓肠肌痉挛评分(改良Ashworth分值,MAS)、踝关节关节活动度(ROM)以及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评定。结果两组患儿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MAS量化评分下降,GMFM站立走跑跳两大功能评分提高,与各自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踝关节ROM比治疗前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治疗组MAS、踝关节ROM及GMFM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痉挛型脑瘫跟腱延长术后,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可有效治疗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连续开窗式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脑瘫肢体痉挛.方法:对35例脑瘫病人,采用L2~S1双侧节段开窗式部分椎板切除,将L2~S1的脊神经后根进行分束,电刺激仪测阈值将阈值较低神经束切断,神经根切断比例结合肌张力、肌力、体重及肌群功能进行量化。结果:经随访,本组35例病人痉挛解除率90%,功能改善率80%.结论:连续开窗式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能较有效的治疗脑瘫肢体痉挛,对脊柱后柱损伤小,有利于脊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为寻求一种对脑瘫双下肢痉挛治疗创伤小,且症状改善较彻底的手术方式。方法:依据腰骶部脊 神经后根应用解剖学研究结果,改良了传统的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术式,即部分切断腰2,3,5和骶1脊 神经后根,保留腰2,4和骶1椎板及腰4脊神经后根的完整性,治疗脑瘫双下肢痉挛200例。结果:改良SPR术式 创伤小,脊柱稳固,运动改善早而快等,优于非改良SPR手术切除腰2,4和骶1椎板及部分切断腰4脊神经后根的 疗效。结论:改良SPR术式可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脑瘫患儿的脑瘫类型和手功能受损情况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中文版脑瘫患儿手功能分级系统 ( Manual Ability Classification System, MACS)对成都市20个区市县残疾人联合会登记在册的4~12岁脑瘫患儿手功能进行评定,并分析其与脑瘫类型的关系。结果 在调查的280例患儿中,痉挛型脑瘫195例(69.64%),其中痉挛型双瘫最多见(56.41%),痉挛型偏瘫最少见(1.03%);在痉挛型脑瘫中,65.13%的患儿MACS分级为Ⅰ~Ⅱ级,而在混合型脑瘫和不随意运动型脑瘫中, 84.44%和80.95%的患儿MACS分级分别为Ⅲ~Ⅴ级。脑瘫患儿认知功能障碍程度的增加,其MACS功能分级水平也在增加(r=0.613, P<0.05)。脑瘫类型不同的患儿其MACS手功能分级有差别 ( P<0.05),痉挛型脑瘫患儿大多表现为轻度手功能障碍,而混合型和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大多表现为中重度手功能障碍。痉挛型脑瘫的不同亚型与MACS功能分级存在正相关(r=0.541, P<0.05),表现为绝大多数痉挛型双瘫的患儿手功能受损轻,而痉挛型四肢瘫患儿大多表现为中重度手功能障碍。MACS手功能分级与患儿父母受教育的程度及抚养人的类型无关( P>0.05)。结论 脑瘫类型与MACS手功能分级有关,临床上根据脑瘫类型可预测脑瘫患儿的手功能受损情况,尽早制定有针对性的康复计划和分级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物理综合疗法改善脑瘫患儿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对房山儿童康复中心1999年8月~2001年8月140例脑瘫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脑瘫患儿的临床类型及人选标准分成痉挛型脑性瘫痪组和非痉挛型脑性瘫痪组.结果痉挛型脑性瘫痪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改善较非痉挛型脑性瘫痪组(即手足徐动型),疗效显著.结论物理疗法有其可行性、可塑性、有效性,不失为改善脑瘫息儿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简单、有效、价廉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1994年以来,采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型脑瘫12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12例中男性4例,女性8例,年龄5~8岁,平均6岁。患儿均智力正常,以双下肢痉挛为主的脑瘫,术前未做任何矫形手术,肌张力状态按Ashworth评分法均在Ⅲ级以上,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髌阵挛和踝阵挛存在,剪刀步态或足尖行走。轻度(能独立行走)7例,其中独立下蹲起立不倒5例,独立下蹲起立不稳易倒2例;中度(单手或双手扶持下行走)5例,其中单手扶持下蹲起立3例,双手扶持下蹲起立2例。手术方法:全麻下,俯卧于U型垫上,选择腰背部…  相似文献   

19.
我科近 5年来对 33例痉挛性脑瘫做了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简称SPR术 )。手术后发现 4例伴严重跟腱挛缩、5例伴严重内收肌并跟腱挛缩 ,虽经腰段SPR手术 ,下肢痉挛得到彻底缓解 ,但仍存在跟腱及内收肌挛缩 ,影响康复及疗效。因此 ,对以后 18例在腰段SPR手术结束时行跟腱延长、跖筋膜切断、胫前肌移位、内收肌松解、石膏外固定 ,达到一次性解痉及矫形之目的 ,提高了手术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0例 ,女 8例 ,年龄 6岁~ 12岁 ,平均 9岁。全部病例肌张力增高 ,按Ashworth 5级法 ,4级 8例 ,4 .5…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脊髓圆锥部施行L1 -S1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selective posteri - or rhizotomy SPR)治疗痉挛型脑瘫(cerebral palsy,CP)的临床价值.方法:2010年10月~2011年12月我们在脊髓圆锥部行SPR治疗70例痉挛型CP.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按Ashworth痉挛评分法对下肢肌肉不同肌群的痉挛情况进行评分.结果:术后2周、4周、和6个月的Ashworth痉挛评分,下肢痉挛的解除率100%,功能改善率83%,踝阵挛消失率90%,剪刀步均消失,肌力均在3级以上,与术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除少数患儿出现暂时性下肢麻木、乏力外,未出现括约肌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在圆锥部行SPR术具有创伤小,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恢复快等优点.能够有效缓痉挛型CP病人的下肢肌肉痉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