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通过测定肺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CD40(sCD40)、可溶性CD40L(sCD40L)、血浆CD62P的含量,探讨血小板源性CD40/CD40L在肺癌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体外分离85例肺癌患者(肺癌组)和25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血清和血浆。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血清sCD40、sCD40L、血浆CD62P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1)肺癌组血清sCD40、sCD40L、血浆CD62P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2)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血清sCD40、sCD40L含量、血浆CD62P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肺癌患者sCD40、sCD40L、CD62P的含量随临床分期的进展而呈升高趋势。(4)有远处转移肺癌患者sCD40、sCD40L、CD62P的含量明显高于无远处转移患者(P均<0.05)。(5)肺癌患者术后2周时血浆CD62P、血清sCD40L的含量均较术前下降,但血清sCD40含量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其CD62P、sCD40L的表达水平成正相关关系(r=0.300,P<0.05)。结论(1)肺癌患者血清sCD40、sCD40L、血浆CD62P含量增加,且表达水平与肺癌的进展程度相关,血小板源性CD40/CD40L系统在肺癌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2)检测血小板源性CD40L、CD62P表达水平对研究肺癌的临床分期、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腹腔镜复杂肝脏切除术围术期患者高尔基体蛋白(GP)73和红细胞CD35、CD58、标准型CD44(CD44s)分子及肝肾功能的变化规律,探讨腹腔镜复杂肝脏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采用腹腔镜复杂肝脏切除术治疗的20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进行开腹复杂肝脏切除术治疗的2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7d的GP73、CD35、CD58、CD44s分子及肝肾功能指标进行定量检测和比较。结果术后3d、7d观察组GP73的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红细胞CD35和CD58、CD44s分子数量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肝肾功能指标波动幅度也均小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与开腹复杂肝脏切除术比较,腹腔镜复杂肝脏切除术对患者的肿瘤标志物GP73水平的降低更明显,对红细胞CD35和58分子、CD44s水平及肝肾功能的不良影响较小,且恢复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CD63及血小板参数作为肺癌肿瘤标志物的可行性,为其作为靶分子治疗肺癌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62例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初治患者为肺癌组,同期45例肺良性病变患者为肺良性病变组,38例体检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抗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分子探针,经免疫荧光标记,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单个或血小板亚群膜糖蛋白的表达,同时采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检测。结果 (1)肺癌患者CD62P、CD63、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比容(PCT)与肺良性病变组及健康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肺腺癌与肺鳞癌的CD62P、CD6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62P、CD63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患者性别、年龄均无关(P0.05)。(3)CD62P和CD63的表达水平随TNM分期的增加而升高,Ⅲ+Ⅳ期与Ⅰ+Ⅱ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62P和CD63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和有无远处转移有密切关系(P0.05)。结论肺癌患者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CD63和血小板参数对肺癌的发生、发展、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有一定关系,对其进行动态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D44v6和nm23的表达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了解胃癌中CD44v6蛋白表达与nm2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44v6及nm23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CD44v6阳性表达率在进展期胃癌显著高于早期胃癌(P<0.05),伴淋巴结转移组和肝转移组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0.05),CD44v6表达与胃癌的侵袭转移倾向呈正相关(P<0.05);nm23阳性表达率在进展期胃癌明显低于早期胃癌(P<0.05),伴淋巴结转移组和肝转移组显著低于无转移组,nm23蛋白表达与胃癌的侵袭转移倾向呈负相关(P<0.05)。胃癌中CD44v6及nm23蛋白表达之间呈明显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胃癌组织中CD44v6和nm23蛋白的检测可用于胃癌转移的预测、恶性程度的评估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测定肺癌患者血小板源性CD40、CD40配体(CD40L)、CD62P的表达水平,探讨血小板源性CD40/CD40L在肺癌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体外分离肺癌患者的血小板,用二磷酸腺苷(ADP)体外诱导前后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其表面表达的CD40、CD40L、CD62P进行测定,并与健康人作比较。结果(1)ADP诱导前,肺癌组血小板源性CD40、CD40L、CD62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ADP诱导后,肺癌组血小板源性CD40、CD62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2)ADP诱导前后,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血小板源性CD40、CD40L、CD62P表达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ADP诱导前后,有远处转移患者血小板源性CD40L、CD62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远处转移患者(P〈0.05)。结论(1)肺癌患者血小板源性CD62P、CD40L表达水平增加,且表达水平与肺癌的进展程度相关,血小板源性CD40/CD40L系统在肺癌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2)检测血小板源性CD40L、CD62P表达水平对研究肺癌的临床分期、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D二聚体及血小板CD62P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后血浆D二聚体及血小板CD62P的变化规律,为术后抗凝治疗,预防继发血栓病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和胶体金方法分别检测了39例老年恶性肿瘤患者、32例非老年恶性肿瘤患者、43例非恶性肿瘤患者的血小板CD62P及血浆D二聚体.结果 两组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CD62P及血浆D二聚体含量均明显高于非恶性肿瘤患者(P〈0.001),且术后显著高于术前(P〈0.001).术前2组恶性肿瘤患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均明显高于非恶性肿瘤患者(P〈0.001).结论 手术对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有明显的活化作用,并能促进高凝状态的发生,在老年患者更为显著,故应重视手术后的防凝措施,防止血栓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红细胞CD35表达数量与红细胞免疫黏附肿瘤细胞活性相关性,研究恶性肿瘤患者红细胞CD35表达数量及免疫黏附功能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择原发性肺癌40例,胃癌32例,结肠癌36例及40例健康人血标本,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红细胞CD35几何平均荧光强度(CMFI);EAC花环试验检测红细胞免疫黏附肿瘤细胞花环率.结果 肺癌、胃癌、结肠癌组较正常对照组红细胞黏附肝癌细胞BEL-7402花环率下降,t值分别为3.069、3.429、3.056,P值分别为0.004,0.002、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癌、胃癌、结肠癌组间花环率比较,F=0.844,P=0.4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胃癌、结肠癌组较正常对照组红细胞CD35 GMFI降低,t值分别为3.392、2.767、3.635,P值分别为0.002、0.009、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癌、胃癌、结肠癌组间红细胞CD35 GMFI比较,F=0.717,P=0.4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胃癌、结肠癌、正常对照组红细胞黏附肿瘤花环率与其红细胞CD35 GMFI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28、0.859、0.636、0.887,P值分别为0,000、0.000、0.000、0.000,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肺癌、胃癌、结肠癌组红细胞黏附功能下降;肺癌、胃癌、结肠癌组红细胞CD35表达降低;肺癌、胃癌、结肠癌、正常对照组红细胞黏附肿瘤花环率与其细胞CD35 GMFI呈正相关;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红细胞CD35的表达是一种准确、快速、高效的肿瘤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袁光雄  付林  朱云龙  许俊  龙臣 《新医学》2014,(3):162-164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小板CD62p和CD63表达的影响。方法按所给药物不同,将80只SHR随机分为复方丹参滴丸加阿司匹林组、复方丹参滴丸组、阿司匹林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各20只,各组持续给药4周,于实验12周末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后SHR血小板CD62p和CD63的表达水平,并对各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第12周末复方丹参滴丸组血小板CD62p、CD63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复方丹参滴丸加阿司匹林组CD62p、CD63表达水平较阿司匹林组或复方丹参滴丸组低(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具有抑制血小板CD62p、CD63表达的作用,复方丹参滴丸与阿司匹林合用治疗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红细胞补体受体1型分子(CR1,即CD35)、CD44s和CD58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完整细胞酶免疫定量分析法对75名健康对照人及66名T2DM患者进行比较。结果T2DM患者红细胞CD35、CD58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人群,2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01);CD44s下降不明显(P>0.05);身高和体重影响CD35含量变化。结论红细胞CD35、CD44s和CD58含量减低可能导致T2DM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它们可能共同参与T2DM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全麻手术后血小板CD62p和CD63的变化,探讨全麻手术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 12例全麻手术患者麻醉诱导前、手术结束后、术后3d血小板CD62p和CD63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手术结束后及术后3d的CD62p表达水平分别与麻醉诱导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手术结束后的CD63表达水平与麻醉诱导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术后3d与麻醉诱导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全麻手术后血小板的活化有明显的增强,增加患者术后发生血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CD55、CD59在健康者红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上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CD55和CD59在健康者的红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上的表达。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红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膜上CD55和CD59表达的百分率及平均荧光强度。结果 CD55在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上的表达率(99.50±1.987,98.63±1.629)及平均荧光强度(11.14±2.927,13.37±4.127)均高于在淋巴细胞和红细胞上的表达(P0.01);CD59在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上均高表达(大于98.21±1.857)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淋巴细胞上的表达及平均荧光强度均低于其他组(P0.01),CD59在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上表达的荧光强度(8.65±1.655,8.595±2.091)高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55、CD59表达时应选取中性粒细胞及成熟红细胞作为靶细胞。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原发性肾小球病变患者外周血细胞表面糖蛋白(CD44)和粘附分子P选择素(CD62P)的表达及其与病理学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计量术对96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外周血CD44和CD62P进行了检测分析,以30例正常献血员作为对照,同时比较不同组织学类型的变化。结果;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CD44和CD62P表达均较正常组显著增高(P〈0.01),其中尿毒症CD44阳性细胞数增高极为显著,IgA肾病CD44和CD62P表达均较其他肾脏疾病降低(P〈0.05),CD44和CD62P表达呈正相关(P〈0.05),但CD44和CD62P的表达与肾病病理类型无相关性(P〉0.05)。结论;原发性肾小球病变患者外周血CD44和CD62P表达明显增高,但与肾病病理礁型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细胞黏附分子CD44变异型外显子‐6(CD44‐v6)、整合素β1与根治性胰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对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5例胰腺癌患者,比较CD44‐v6、整合素β1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胰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及其与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死亡组患者CD44‐v6、整合素β1阳性表达率和CEA、CA19‐9,CA125水平明显高于生存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0.5);年龄较大、分化程度低、有远处转移、侵犯血管的胰腺癌患者CD44‐v6和整合素β1阳性表达率较高( P <00.5),而不同性别、肿瘤直径和是否有淋巴结侵犯的患者术后CD44‐v6,整合素β1阳性表达率无明显差异( P >0.05);胰腺癌患者 CD44‐v6、整合素β1阳性表达率与 CA19‐9、CA125、CEA呈显著正相关( P <00.5)。【结论】CD44‐v6、整合素β1在预后较差的胰腺癌患者中高表达,且与肿瘤标志物水平正相关,可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儿童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 外周血 CD3+ T 细胞中活性氧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含量及其与血小板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收集 30 例慢性 ITP患儿外周血为试验组,30 例健康儿童外周血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 CD3 + T 细胞和 ROS 平均荧光强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试验组CD3 + T细胞ROS平均荧光强度(15.98±5.78)明显高于对照组ROS平均荧光强度(4.65±1.03),两组间 ROS 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56,P < 0.05);试验组 CD3 + T 细胞 ROS 与血小板成负性相关关系。结论 慢性ITP 患儿外周血 CD3 + T 细胞的 ROS 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 ROS 可以为儿童慢性 ITP 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变化与血管病变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测定35例2型糖尿病有血管病变患者、32例2型糖尿病无血管病变患者及31例健康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41、CD61、CD62p的表达.结果2型糖尿病伴血管病变组CD62p显著高于无血管病变组及健康对照组(P<0.001),无血管病变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CD41、CD61在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小板CD62p对判断糖尿病病人的血小板活化及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SLE患者外周血血小板PAC-1和CD62 P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0例SLE患者及2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外周血PAC-1和CD62P的表达率,对40例SLE患者进行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与PAC-1、 CD62P与SLEDAI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SLE患者PAC-1和CD62P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其中狼疮活动组比狼疮非活动组明显升高( P﹤0.01)。 SLE患者PAC-1、 CD62P的阳性表达率与SLEDAI呈正相关(r分别为0.503,0.583, P均<0.05)。 SLE患者狼疮性肾炎组与非狼疮性肾炎组的PAC-1和CD62P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C-1和CD62P作为血小板活化的标志,在SLE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明显升高,并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表明血小板活化水平能反映狼疮病情活动,可作为狼疮活动监测指标;血小板活化可能在狼疮活动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外周血CD3+细胞(荧光强度〉104)中CD24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50例初诊结直肠癌患者(观察组)和5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均应用流式细胞术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外周血CD3+细胞上CD24的表达水平,比较2组CD3+细胞上CD24荧光强度。结果观察组外周血CD3+细胞上CD24荧光强度为373.02±27.92,对照组为293.84±9.5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D3+细胞上CD24荧光强度可作为外周血中筛选结直肠癌的一个新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8、CD28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对48例胃癌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8及CD28进行了检测.结果 (1)胃癌组CD8+CD28-细胞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5),CD8+CD28+细胞则明显减低(P<0.01).(2)胃癌患者手术后CD8+CD28-细胞明显低于手术前(P<0.01),CD8+CD28+细胞明显高于手术前(P<0.05).(3)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组CD8+CD28-细胞明显低于未转移组(P<0.01).(4)Ⅲ期胃癌患者CD8+CD28-细胞与Ⅰ期和Ⅱ期相比明显增高(分别P<0.01,P<0.05),随着临床分期的进程CD8+CD28+细胞、CD8-CD28+细胞逐渐减低(分别P<0.01,P<0.05).结论 检测胃癌患者的外周血中的CD8和CD28的表达,对了解患者的免疫状况,疾病进展和指导临床对患者进行免疫调节治疗方面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在放射治疗中血小板CD62P、CD63、SCD62P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CD62P、CD63、ELISA测定SCD62P,血球计数仪CD1700测定血小板数量。[结果]随着放射治疗时间延长CD62P、CD63、SCD62P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小板数量低于对照组。[结论]放射治疗能使血小板CD62P、CD63高度活化,最终导致血小板数量下降。  相似文献   

20.
CD44s和CD15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细胞黏附分子CD44s和CD15在前列腺癌(Pca)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前列腺癌(PCa)组织和1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CD44s和CD15的表达,并用图像分析系统测量CD44s和CD15的平均光密度值。结果:(1)PCa组织中CD44s的表达明显低于BPH组织(P〈0.01),CD44s在PCa组织中的表达随着Gleason分级、临床分期的增加而明显降低(P〈O.01)转移组中CD44。表达明显低于无转移组(P〈0.01)。(2)PCa组织中CD15的表达显著高于BPH(P〈0.01),CD15在PCa组织中的表达随着Glcason分级、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增强(P〈0.001);转移组中CD15的表达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001)。(3)在PCa组织中CD44s与CD15表达呈负相关(r=-0.785,P〈0.001).结论:CD44s和CD15的异常表达在PCa的恶性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将两者结合分析,可更准确判断肿瘤恶性程度、转移和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