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吴靖 《药物与人》2014,(12):250-250
目的:探讨应用输注少量生理盐水的无肝素血液透析时透析器有无凝血及透析效果.方法:对我科30次活动性出血的慢性肾衰竭患者透析时,用肝素盐水预冲血管路和透析器,并在透析时定时用生理盐水冲洗管路和透析器,以减少凝血. 结果:30次无肝素血液透析中,28次透析器及管路基本无凝血现象,2次透析器有部分凝血.结论:少量输注生理盐水的无肝素血液透析方法能成功地完成透析,保证了透析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无肝素血液透析改良式预冲法应用中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情况、患者透析前后凝血时间有无变化及透析效率,探讨无肝素血液透析方案。方法选择血液透析中心患者100例次,均为有活动性出血或有高危出血倾向的患者,将其分成常规预冲方法组(A组)、改良式预冲方法组(B组)各50例次,比较两组发生透析器及管路凝血的比例、凝血时间的变化及透析效率。结果 A组透析器及管路凝血0~1级占56%,2级占28%,3级占14%4,级占2%;B组0~1级占90%,2级占10%,3级及以上为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肝素血液透析改良式预冲法适用于有活动性出血或有高危出血倾向的患者,它既能降低透析器及管路凝血的发生率,又不导致出血的发生,透析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杨燕 《中国保健营养》2012,(16):3089-3090
目的比较在无肝素血液透析中分别采用高温39℃100㎎肝素预冲密闭循环和常温37℃预冲密闭循环后的凝血情况,探讨减轻透析器凝血的方法。方法选择我院血液透析中心阳性厅25名100例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第1-2次透析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无肝素透析预冲方法,透析机温37℃,第3-4次透析为观察组,预冲时采用干预护理措施,透析机温调至39℃,100㎎肝素预冲密闭循环。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凝血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肝素血液透析中采用高温39°C100㎎肝素预冲密闭循环透析过程中未发生并发症,透析结束时透析器只有少数几例纤维丝凝血,动静脉壶有少数血凝块形成,没有出血加重的现象,透析效果明显,病人感觉好,最大限度减少患者失血,降低透析成本,增加透析时间,保证透析的充分性。  相似文献   

4.
叶晴  朱柳莹  王琳 《现代医院》2012,12(6):28-30
目的探讨在线尿素清除率监测(DIASCAN)评价血液透析充分性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衰患者共54例,采用DIASCAN检测尿素清除指数(Kt/V),在透析器首次使用及复用第五次时检测Kt/V,与同时应用尿素动力学单室可变容积模型计算Kt/V值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首次使用时,透析器DIASCAN检测值低于Kt/V值,相关性分析显示两者存在直线相关性(r=0.811,p<0.01);复用第五次时,透析器DIASCAN检测值低于Kt/V计算值,相关性分析显示两者存在显著的直线相关性(r=0.592,p<0.01);透析器首次使用DIASCAN检测值和复用五次时DIASCAN检测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每周2次与3次患者的单次血透DIASCAN检测值及Kt/V值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线尿素清除率监测值可以作为评价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充分性的一项较可靠指标,其低于应用尿素动力学计算的Kt/V值,二者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尿激酶联合肝素封管预防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导管功能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7月在我院使用留置导管行血液透析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肝素封管,观察组采用尿激酶联合肝素封管。比较两组的导管堵塞率、溶栓再通率以及透析时的血流量、静脉压和尿素清除指数(Kt/V)。结果观察组的导管堵塞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溶栓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末次透析时,两组的血流量、Kt/V均显著低于首次透析时,静脉压均显著高于首次透析时(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末次透析时的血流量、Kt/V均显著更高,静脉压显著更低(P<0.05)。结论尿激酶联合肝素封管可有效预防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导管功能不良,提高透析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线清除监测(on-line clearance monitor,OCM)评价血液透析充分性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同时应用OCM和常规取血法测定尿素清除指数(Kt/V),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评价。结果OCM测定的Kt/V(Kt/Vm)=1.18±0.25,取血法计算的Kt/V(Kt/Vc)=1.45±0.19,二者相关性良好(r=0.942,P<0.001)。同一患者的Kt/Vm较Kt/Vc低0.19±0.11(P<0.001)。Kt/Vc与身高及干体重负相关(r=-0.533和-0.485,P<0.001),与透析超滤量正相关(r=0.331,P=0.008)。通过OCM调整透析处方,短期内即可纠正透析剂量不足。结论应用OCM测定Kt/V,可即时、方便、准确地反映尿素清除效率,有利于分析透析剂量不足的原因并及时调整透析处方,很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串联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个体化预冲流程及护理干预对并发症预防效果。方法比较实施预冲流程及护理干预前、后两组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治疗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包括低血压、过敏、凝血、出血等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中发生低血压、低血糖、凝血、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前后两组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治疗前全面评估患者基础疾病、出凝血时间、采用个性化预冲灌流器、透析器及管路,准确个性化使用抗凝药的剂量,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及确保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利用在线尿素清除率(OCM)监测Kt/V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一种可连续,有效测定透析充分性的方法。方法采用Fresenius4008S透析机和OCM观察2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做动态Kt/V测量,并与透析前后抽血测量的Kt/V值比较。观察患者血压、心率、呼吸变化,及主观症状的变化,观察OCM运行的透析过程的安全性。结果利用OCM测定Kt/V与抽血测量Kt/V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两者有直线相关关系;OCM监测的透析过程中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无OCM监测治疗过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OCM准确地反应透析剂量是相对安全的。临床上可以根据OCM提供的Kt/V值连续观察透析治疗的效果,并及时调整透析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中心静脉置管血液透析患者的通路再循环、尿素减少率(URR)及尿素清除指数(Kt/V),评价中心静脉置管通路再循环对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中心静脉置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0例,透析时血液流速均为250 ml/min,透析液流量500 ml/min,透析治疗每周3次,每次4h,均用F7HPS透析器;采用葡萄糖注射试验测定并计算通路再循环,查透析前及透析后尿素氮,计算URR及Kt/V.结果 40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中有13例(32.5%,13/40)发生了通路再循环,总体通路再循环为0.930±1.105,但测定的URR均大于65%,为(68.01±9.17)%,Kt/V均未达到1.2,为0.99±0.23,有再循环患者与无再循环患者URR、Kt/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心静脉置管建立血液循环通路,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少部分患者可发生通路再循环,置管患者基本能达到透析要求,可作为长期血管通路的一种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无肝素连续性床旁血液净化治疗在尿毒症合并脑出血的患者中的治疗作用,总结经验,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11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合并脑出血患者采用无肝素连续性床旁血液净化治疗,均采用CVVHDF模式,常规肝素盐水(浓度3 000U/L)充分浸泡预冲透析器和管路30min,排空后用生理盐水2 000ml冲洗透析器和管路,在透析过程中每隔30min用生理盐水200ml快速冲洗透析器一次,治疗时间均为6h~10h/次,每周治疗3次,待2~3周后患者脑出血病情相对平稳时停床旁血液净化治疗,改回血液透析治疗。结果 11例患者中8例病情好转,恢复原有的血液透析治疗,3例因脑疝形成、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由于脑出血是血液透析的禁忌症,因此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合并脑出血之后必须停止血液透析治疗,改用其他的肾替代治疗方式,如CRRT、腹膜透析。我们采用无肝素连续性床旁血液净化治疗,既保证了患者机体水、各种毒素及炎性介质的清除,又不影响体内凝血机制,不会加重脑出血,同时还能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从而有利于患者安全平稳地度过脑出血急性期,促进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11.
92例手足口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涛 《现代医院》2013,(2):44-46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与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92例手足口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92例手足口病中22例重型,70例轻型;轻型平均年龄为(2.00±0.23)岁,重型平均年龄(1.68±0.37)岁;7、8、9三个月份的发病人数占66.3%;手足徐动、膝反射亢进及呕吐的发生率在重型患儿分别为77.27%、40.91%及22.73%,轻型患儿均未见。重型患者中有13例外周血白细胞升高,10例血糖明显升高,7例心酶CK-MB增高。轻型患儿均治愈出院。重型患儿中2例死亡(9.09%)、7例好转出院(31.82%)、13例治愈(59.09%)。结论手足口病的治疗上应当强调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加强观察临床表现及相关指标,并采取积极措施,对症处理,以降低疾病的致死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手足口病重症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小儿手足口病重症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ICU及手足口病病区住院的45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相关信息.结果 重症患儿的特点是多发生在3岁以下,多有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精神差、易激惹、肢体抖动,少数患儿无典型皮疹.结论 重症患儿白细胞、血糖、心肌酶、胸片等有明显异常,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丙种免疫球蛋白对重症患儿有明确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两种含锌化合物对染铅大鼠海马神经元型NOS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硫酸锌 (ZnSO4 )和牛磺酸锌 (TZC)拮抗铅对学习记忆损害的作用 ,为补锌防治铅中毒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观察饮用含 0 .2g·L- 1醋酸铅 (PbAc)饮水和每公斤含锌 2 0 0mg、6 0 0mg(5、15g·kg- 1ZnSO4 ,5 .9、17.7g·kg- 1TZC)的饲料喂养 3个月后大鼠海马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nNOS)阳性神经元数目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海马CA1区nNOS阳性神经元数 (6 0 .6 7± 13.4 8)相比 ,染铅组海马CA1区nNOS阳性神经元数 (4 6 .6 7± 9.0 4 )明显减少 ,差别有显著性 (P <0 .0 5 )。而铅加 5g·kg- 1和 15g·kg- 1ZnSO4组以及铅加 5 .9g·kg- 1TZC组海马CA1区nNOS阳性神经元数 (5 3.6 0± 8.4 3、5 4.0 0± 6 .4 4和 5 6 .87± 6 .6 4)均较染铅组显著增加 (P <0 .0 5 ) ,以铅加 5 .9g·kg- 1TZC组的数目增加最多 ;而铅加 17.7g·kg- 1TZC组海马CA1区nNOS阳性神经元数 (5 1.6 7± 7.74 )与染铅组的差别无显著性 (P >0 .0 5 )。各组大鼠海马齿状回nNOS阳性细胞数的变化与CA1区变化基本一致 ,而CA3区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别。结论锌对抗铅的毒性作用与锌的化学结合形式、锌的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今福生壳聚糖抗菌成膜喷剂用于口腔疱疹的疗效。方法将200例合并有疱疹性咽峡炎的手足口病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03例在早、午、晚饭后及睡前使用0.9%生理盐水或凉开水漱口后,用今福生壳聚糖抗菌成膜喷剂喷抹在口腔溃疡周围;对照组97例相同方法使用喉风散喷抹疱疹溃疡面、雾化吸入等方法治疗,治疗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99例,好转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显效52例,好转22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为76%;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今福生壳聚糖抗菌成膜喷剂治疗婴幼儿手足口病口腔疱疹疗效理想、安全无毒、小孩易接受,操作方法简单,家属可自行操作,缩短住院时间的同时减少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放疗设备的本量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医院医疗设备具有投资大、科技含量高、更新换代快的特点,购置设备前充分、科学地论证分析,购置设备后合理严格地经济核算,将是保证设备投资成功的关键。本文应用本量利分析方法,对放疗设备的成本、工作量与利润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规律进行研究,以期对设备的经营水平和盈利状况进行量化分析,为科学制定放疗室的工作目标提供依据。1 本量利分析的原理和作用本量利分析是指对设备的成本、工作量与利润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规律进行分析和研究。本、  相似文献   

16.
杨敏 《现代医院》2011,11(8):143-144
目的掌握医院住院病人死亡的变化规律及变化趋势,为医院领导的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2005~2010年我院住院病人死亡原因及年龄构成、性别构成进行科学分析,以找出其外部原因和内在原因。结果 2005~2010年医院住院病人死亡原因占前三位的分别是: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占全部死亡人数的75.78%;死亡病人的性别构成:男性占70.67%,女性占29.33%,男性明显高于女性;死亡病人的年龄构成:60岁以上的老年病人占72.35%,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结论建立良好的生活环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除不良嗜好是克服疾病、延长寿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徐堃  廖安波  李平 《现代预防医学》2009,36(22):4345-4346
[目的]了解我市近8年来麻疹发病的流行病学状况,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00~2007年麻疹监测系统上报个案资料,应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和比较分析.[结果]4 701例麻疹病例分布于全市所有县(市、区),全年均有发病,高峰在4~7月份,占发病总数的48.56%.发病年龄以14岁以下为主占94.66%,其中又以6岁以下儿童为主,占67.39%,未免疫和免疫史不祥的2 001例,占62.10%.[结论]学龄前儿童为高发病年龄段,麻疹发病提示当地存在免疫空白人群.今后应重点加强适龄儿童常规免疫,落实入学入托查验接种证制度,对漏种儿童及时补种并对该年龄段儿童适时开展麻疹强化免疫,才能有效的控制和最终消灭麻疹.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南通市1999~2008年损伤和中毒的死亡状况,为开展损伤和中毒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死亡率(MR)、潜在减寿年数(PYLL)、平均减寿年数(AYLL)等指标对南通市1999~2000年、2007~2008年损伤和中毒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南通市居民2007~2008年损伤和中毒的死亡率(47.48/10万)低于1999~2000年居民损伤和中毒的死亡率(49.54/10万),均位于全死因第5位;两个时期男性损伤和中毒的死亡率均高于女性;损伤和中毒死亡率的大致是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2007~2008年损伤和中毒的PYLL(123651.50人年)、AYLL(23.13年/人)比1999~2000年的PYLL(167658.50人年)AYLL(28.50年/人)都低。[结论]近10年间,南通市损伤和中毒的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有关部门应根据损伤和中毒的流行特征,进一步采取措施,将损失和中毒的死亡率控制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景洪市乙脑流行情况和规律,为完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对2008~2009年报告的121例病毒性脑炎进行乙脑IgM抗体监测。[结果]54例为乙脑IgM抗体阳性,发病率14.24/10万,呈散发,6~7月为流行高峰,病例主要集中在10岁以下学生和散居儿童,均无免疫史。[结论]景洪市人群免疫水平还很低,还存在乙脑流行或暴发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制备壬基酚人工抗原和多克隆抗体,为采用免疫学方法检测壬基酚做准备。方法利用碳二亚胺(DCC)法制备人工抗原,并用紫外扫描法初步验证,用所制备的人工抗原对家兔免疫制备多克隆抗体,并用ELISA法检测抗体滴度。结果初步验证人工抗原中壬基酚与匙孔嘁血蓝蛋白的结合比为18∶1,ELISA法测定抗体效价为1∶32 000。结论用碳二亚胺法成功合成了壬基酚人工抗原,并获得了较高效价的多抗血清,制备壬基酚多克隆抗体所用的时间不足3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