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照全国胃癌协作组病理组制定的胃溃疡癌变诊断标准 ,我院 1970~ 1998年间确诊胃溃疡癌变 6 5例 ,均经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全组男 5 2例 ,女 13例。年龄最小 30岁 ,最大 74岁 ,平均 5 1.6岁。行胃癌根Ⅰ术式 (D1) 37例 ;根Ⅱ术式 (D2 ) 2 8例 ,其中 4例行全胃切除。病变位于胃窦部 2 3例 ,胃角部 2 7例 ,胃体部 6例 ,贲门及胃底部 4例 ,胃大弯侧 5例 ,均无腹腔播散。病理组织学检查为早期癌 30例 ,侵袭肌层 2 5例 ,侵袭浆膜 10例 ,管状腺癌 48例 ,低分化腺癌 12例 ,粘液腺癌3例 ,印戒细胞癌 2例。有淋巴结转移 13例。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方法由胃镜活检标本病理组织学观察,再经手术切除证实的47例早期胃癌,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p21、p53、PTEN、APC等9种相关基因蛋白进行了检测。结果早期胃癌肉眼形态:Ⅰ型隆起型占4.3%(2/47);Ⅱ型平坦型占72.3%(34/47);Ⅲ型凹陷型占23.4%(11/47)。组织病理学类型:乳头状腺癌14.9%(7/47),管状腺癌27.7%(13/47),黏液腺癌10.6%(5/47),低分化腺癌17.2%(8/47),印戒细胞癌25.3%(12/47)和未分化癌4.3%(2/47)。早期胃癌根据厚度和大小分为6种,其中小黏膜癌10.6%(5/47),浅表黏膜癌34.0%(16/47),小黏膜下层癌40.4%(19/47),浅表黏膜下层癌14.9%(7/47),穿透型Pen A型癌4.3%(2/47),穿透型Pen B型癌10.6%(5/47)。免疫表型:胃癌相关糖类抗原CA50、CA19-9、CA242阳性表达均在70%以上;胃癌相关抑癌基因蛋白p16、p53、APC、PTEN阳性表达分别为42.6%、48.9%、51.1%和53.2%;肿瘤抑制因子p21阳性表达40.4%;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 59.6%;细胞增殖指数Ki-67〈40%。随访结果:47例患者随访3~108个月,健康状况良好。结论早期胃癌预后好,组织病理学诊断须联合免疫表型,以提高早期诊断率,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151例胃癌活检的病理组织学分型及组织化学研究。组织学类型包括乳头状腺癌16例,管状腺癌12例、低分化腺癌55例、印戒细胞癌29例、粘液癌19例、未分化癌6例、混合型11例、腺棘癌1例及不能分型者2例。AB/PAS 染色:肠型75例、胃型10例、混合型28例及不着色者38例。结果表明:组织学分型与粘液染色性质不完全一致,无论肠型或胃型癌在组织学上都可为高分化腺癌或低分化腺癌。认为 Lauren 的分型须要进一步研究。在实践上,作者基本同意全国胃癌协作组对胃癌的分型。本文讨论了胃癌与胃粘膜增生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前胃镜活检与外科术后病理对比情况。方法:76例可疑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经胃镜活检诊断,术后均外科病理检查,对比两者在诊断符合率上情况。结果:诊断结果,术前胃镜活检确诊胃癌84.21%,疑似胃癌11.84%,排除胃癌3.95%;术后病理诊断确诊胃癌94.74%,疑似胃癌0,排除胃癌5.26%。病理结果,术前胃镜活检管状腺癌、黏液腺癌、乳头状腺癌、印戒细胞癌发生率分别为9.21%、38.16%、44.74%、7.89%;术后病理诊断管状腺癌、黏液腺癌、乳头状腺癌、印戒细胞癌发生率分别为19.44%、29.17%、23.61%、27.78%。分化程度,术前胃镜活检分化型占59.21%,分化不良型占40.79%;术后病理诊断分化型占80.56%,分化不良型占19.44%。以上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胃镜活检和术后病理不完全一致,但作为术前一种诊断,胃镜活检准确度仍较高。  相似文献   

5.
 从胃大部份切除证实胃癌118例中,CEA产生性胃癌占86.14%,CEA非产生性胃癌占13.56%。胃癌组织类型与CEA阳性率有关,印戒细胞癌、粘液腺癌阳性率100%;管状腺癌阳性率92.86%;乳头状腺癌阳性率88.98%;低分化腺癌阳性率85.2%;未分化癌阳性率50%。CEA产生性胃癌,经粘液组织化学染色证实属酸性粘液者41.2%,CEA非产生性胃癌属酸性粘液者18.8%,两者比较存在着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 p16蛋白在胃癌和癌前病变 (不典型增生、慢性萎缩性胃炎及慢性消化性胃溃疡 )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 (S -P)。结果 p16蛋白阳性表达 :胃癌 47.5 4% (5 8/12 2 ) ,癌前病变 90 .0 0 % (72 /80 ) ,正常胃粘膜 96 .2 5 % (77/80 ) ,高分化腺癌 37.93 % (11/2 9) ,低分化腺癌 5 1.2 2 % (2 1/41) ,未分化癌 5 7.6 9% (15 /2 6 ) ,印戒细胞癌 6 2 .5 0 % (10 /16 ) ,粘液腺癌 10 .0 0 % (1/10 )。结论 p16蛋白表达 :胃癌组与正常对照组及癌前病变组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粘液腺癌与低分化腺癌、未分化腺癌及印戒细胞癌之间的差异也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相似文献   

7.
我院外科自 1 988年来收治 2 9例 36岁以下大肠癌患者。本文为了提高对青年期大肠癌的诊治水平 ,降低误诊率 ,现进行临床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9例 ,男性 2 6例 ,女性 3例 ;2 0岁以下 1例 ,2 1~ 2 5岁 2例 ,2 6~ 30岁 9例 ,31~ 35岁1 7例。发病至确诊时间 6个月 1 9例 ,1年内 7例 ,1年以上 3例。1 2 病变部位及病理类型 直肠癌 1 9例 ,其中黏液癌 1 2例 ,中分化管状腺癌 2例 ,印戒细胞癌 1例 ,低分化癌 2例 ,高分化癌 1例 ,腺瘤样息肉癌 1例 ;乙状结肠癌 3例 ,其中黏液腺癌 2例 ,中分化管状腺癌 1例 ;降结肠癌 1例…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111例胃切除标本的组织采用ABC免疫酶标技术进行癌胚抗原的反应观察及其预后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粘液癌主要为CEA(+),低分化癌、未分化癌与印戒细胞癌为CEA(++)。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以CEAⅡ型分布为主,其它类型以Ⅰ型分布为主。肿瘤组织中CEA的含量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呈正比。在CEA反应不同的三组中,五年存活率有显著的差异。无淋巴结转移时,以CEA(-)组存活率最高;有淋巴结转移时,以CEA(+)组存活率最高;各组均以CEA(++)组存活率最低。  相似文献   

9.
李青 《抗癌之窗》2011,(6):26-26
结肠或直肠癌病理组织学分型有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腺鳞癌、髓样癌、未分化癌和癌肉瘤。 形态学与预后不良相关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包括:肿瘤浸润的深度、肿瘤的侵袭性生长方式、肿瘤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的数目。  相似文献   

10.
我院从1984年1月至1989年12月,共进行胃癌手术278例,贲门癌96例,术后病理检查发现断端癌组织残留(阳性)23例,发生率为6.1%。临床资料一、胃小弯癌组共278例,切端阳性10例,发生率为3.6%。其中上切端阳性4例,切端距肿瘤缘3~6 cm;下切端阳性6例,其切端距肿瘤<5cm。病理分类:高分化腺癌3例,低分化腺癌6例,粘液腺癌1例。二、贲门癌组共96例,发生切端阳性13例,发生率为13.5%。其中食道切端阳性10例,食管切端距肿瘤缘2~7 cm。胃切端阳性2例,距癌缘分别为3.5及4 cm,上下切端皆阳性1例。病理分类:高分化腺癌8例,低分化腺癌5例。三、结果一例贲门癌术后一周发生吻合口瘘死亡,其余均顺利出院。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病灶强化程度及强化方式与组织学分型的关系。方法进展期胃癌共121例,术前行64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应用轴位图像结合VR、MPR和MIP重建,研究CT图像上病灶的强化程度及强化方式,并将结果与术后病理所示胃癌组织学分型比较分析。结果病灶强化程度与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为:腺癌中度强化为主(n=57,61.3%),黏液腺癌轻度强化为主(n=7,46.7%),印戒细胞癌明显强化为主(n=8,61.5%)。病灶强化方式主要为:腺癌均匀强化(n=58,62.4%),黏液腺癌内层强化明显(n=13,86.7%),印戒细胞癌内层强化明显(n=7,58.3%)。结论进展期胃癌MSCT三期增强扫描病灶强化程度与病灶强化方式与胃癌组织学分型密切相关,在病理诊断前正确识别各类型的胃癌,将有助于治疗方案的制定和优化,对于观察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以及治疗疗效的判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院 198 6~ 2 0 0 2年间共行直肠癌手术 10 5 6例 ,其中 2 42例因在院外误诊为其他良性疾病 ,来院时已失去行手术切除时机。现对 2 42例直肠癌误诊原因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2 42例中 ,男 15 0例 ,女 92例 ;年龄 19~ 79岁 ,5 0岁以上 14 4例 ,占 5 9 5 % ;60岁以上 82例 ,占 3 3 9%。高位直肠癌 12例 ,中段直肠癌 5 8例、低位直肠癌 172例。病理类型 :印戒细胞癌 18例 ,粘液膜癌 2 4例 ,低分化腺癌 2 8例 ,平滑肌肉瘤 4例 ,管状腺癌 16例 ,乳头状腺癌 2 6例 ,高分化腺癌 18例 ,腺癌 88例 ,高分化鳞癌 4例 ,不详 16例。误诊时间 2个月者 …  相似文献   

13.
137例青年人大肠癌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青年人大肠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研究了 13 7例3 5岁以下青年人大肠癌临床病理资料 ,同时与中、老年人大肠癌做了对比分析。结果 :男性 69例 ,女性 68例 ;其中发生在直肠 10 3例 ;溃疡型 76例 ,隆起型 54例 ,浸润型 7例 ;以中分化腺癌多见有 55例 ,依次为黏液腺癌 3 6例 ,高分化腺癌 19例 ,低分化腺癌 15例 ,印戒细胞癌 9例 ,未分化癌 3例。Dukes A期 3 3例 ,B期 41例 ,C期 63例。结论 :青年人大肠癌男女发病率几乎无差异 ,直肠为大肠癌好发部位。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及未分化癌的比例明显高于中老年人 ,提示青年人大肠癌的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腹腔灌注顺铂(DDP)射频热疗联合静脉注射表阿霉素(EPI)、5氟尿嘧啶(5FU)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共入组晚期胃癌56例,其中管状腺癌5例,低分化腺癌26例,黏液腺癌16例,印戒细胞癌9例,治疗方案为DDP40mg/m2加入44℃生理盐水1500~2000mL中,行腹腔灌注。然后腹腔射频热疗1.5h,温度42℃~43℃,d1、d8;EPI50mg/m2,静脉冲入,d1;5FU500mg/m2,静脉滴入6~8h,d1~d5。21d为1个周期,至少应用4~6个周期。结果:可评价疗效51例中,CR4例,PR25例,SD16例,PD6例,总有效率为56.9%(29/51),中位肿瘤进展时间5.3个月,中位生存期12.4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结论:腹腔灌注DDP射频热疗联合静脉注射EPI、5FU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好,毒性可耐受。  相似文献   

15.
进展期胃癌大体分型由德国病理学家Borrmann[1]于1926年提出,最初版本分为4型,各型描述的形态基本上涵盖了内镜所见和手术切除标本的形态,主要根据肿瘤生长的方向、肿瘤界线是否清楚和是否弥漫性浸润等因素进行分型.Borrmann分型业已运用于上消化道钡餐和内镜检查对病变的描述,远东地区和德国使用最为普遍.该分型与组织学分型有一定相关性,即分化程度较高的乳头状或管状腺癌多为Borrmann 1、2型,分化程度较低的腺癌和印戒细胞癌多为Borrmann 3、4型,因此,Borrmann分型与胃癌预后也有相关性,当今仍然被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16.
自1994年5月至1997年4月,我院对部分晚期胃癌病例皮下置动脉插管化疗泵进行术后化疗。通过12例观察,效果良好,报告如下。方法一般资料:本组12例,男性9例,女性3例,年龄42岁至65岁,平均57.5岁。胃癌均通过胃镜及病理证实,其中印戒细胞癌4例,低分化癌6例,腺癌2例。手术姑息性切除9例,米切除3例,12例均有胃相关淋巴区广泛转移。部位:胃近侧癌8例,远侧癌4例。同期抽取中晚期胃癌单纯手术门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0例,女性2例,年龄42岁至68岁,平均59岁。其中印戒细胞癌5例,低分化癌5例,腺癌2例,手术姑息性切除8例,未切除4…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T4期胃癌根治术后预防性腹腔热灌注化疗患者的生存情况及与相关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入组2006年11月至2012年6月安阳市肿瘤医院收治的T4期胃癌患者35例,均行胃癌根治术,且术后行预防性腹腔热灌注化疗,随访患者术后病理、并发症、生存情况。结果 入组35例患者,其中男27例、女8例,年龄(53.6311.35)岁。术后病理分期:Ⅱb期10例,Ⅲa期11例,Ⅲb期12例,Ⅲc期2例。T分期:T4a期29例,T4b期6例。N分期:N0期10例,N1期4例,N2期12例,N3期9例。淋巴结转移状态:阴性10例,阳性25例。术后病理类型:腺癌23例,印戒细胞癌或黏液腺癌11例,鳞癌1例。肿瘤分化程度:低分化33例,中分化2例。腹腔热灌注化疗4次28例,<4次7例。术后出现腹腔感染3例、切口感染2例、吻合口漏1例、胰漏1例。3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其中28例死亡、7例存活,中位生存期4.89 a(95%...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比胃印戒和非印戒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胃印戒细胞癌的病理特征。方法对110例胃印戒细胞癌(SRC)及同期326例非印戒细胞癌(NSRC)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印戒细胞癌组患者男女比例(1.4∶1)明显小于非印戒细胞癌组(2.5∶1)(P<0.01);印戒细胞癌组患者发病年龄<60岁的比例(43.6%)明显高于非印戒细胞癌组(30.9%)(P<0.05);在Ⅰ期胃癌患者,胃印戒细胞癌患者所占比为31.4%,而Ⅰ期以上印戒细胞癌患者在所有晚期胃癌患者中所占比为23.3%(P<0.05);印戒细胞癌组中肿瘤浸润深度达T1以上者(70%)低于非印戒细胞癌组(86.9%)(P<0.001);而两组在肿瘤发生部位、淋巴结转移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胃印戒细胞癌好发于年轻女性,早期发生率较高且浸润到黏膜下层速度较慢。  相似文献   

19.
我科1981年1月~1990年12月共收治胃癌患者689例,其中胃癌合并出血55例,占全组病例的8%,现将其诊治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情况 本组男42例,女13例,年龄25岁~64岁,其中50岁~60岁35例(63.6%)。病史 6个月以内30例,6个月~12个月20例,1年以上5例。误诊 本组有18例术前误诊为溃疡合并出血,占32.7%。肿瘤部位 胃体部20例,胃窦部35例。肿瘤大小 肿瘤直径在5cm以内12例,5cm~10cm38例,10cm以上5例。病理组织学类型 溃疡型腺癌28例,未分化癌14例,粘液癌10例,印戒细胞癌3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和比较HELF方案和HELF/HPLF交替方案对胃差分化腺癌(低分化腺癌、粘液腺癌、印戒细胞癌)根治术后患者无病生存期(DFS)、总生存期(OS)的影响。方法:经组织学证实为低分化腺癌、粘液腺癌及印戒细胞癌的Ⅱ~Ⅲ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配至A组(单独HELF方案化疗)或B组(HELF/HPLF方案交替化疗),术后3~5周开始化疗,化疗4~6周期。结果:共入组80例患者,72例可按要求随访及评价不良反应,A组、B组各36例。全组患者共随访7~98月,A组与B组中位随访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月vs.33月,P=0.383)。A组患者的DFS为4~97月(中位值20月),B组为5~98月(中位值39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A组的OS为10~97月(中位值28月),B组为7~98月(中位值48月),以B组生存时间更长(P=0.042)。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多为Ⅰ~Ⅱ度。结论:HELF方案与HPLF方案交替用于差分化胃腺癌根治术后的辅助治疗,在推迟肿瘤复发转移及延长生存期方面可能优于单用HELF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