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人工肩关节假体置换治疗肱骨近端骨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思峰  董扬  张春林  鲍鲲  马小军 《癌症》2010,29(1):121-124
背景与目的: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辅助化疗技术的进步,保肢手术治疗逐渐成为主要的治疗方法。本文主要探讨应用人工肱骨头假体置换治疗肱骨上段骨肿瘤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方法:2004年4月至2008年12月,应用瘤段切除,肱骨头假体置换治疗肱骨近端骨肿瘤18例。其中骨肉瘤7例,软骨肉瘤5例,侵袭性和复发性骨巨细胞瘤3例,骨巨细胞瘤合并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转移性平滑肌肉瘤1例,软骨母细胞瘤1例。Enneking分期,7例骨肉瘤、3例软骨肉瘤属Ⅱb期;2例软骨肉瘤、3例骨巨细胞瘤和1例骨巨细胞瘤合并动脉瘤样骨囊肿属Ⅰb期;1例软骨母细胞瘤肱骨近端破坏严重;1例单发性转移瘤患者疼痛严重。手术均采用瘤段切除人工肱骨头假体置换术。结果:随访5~61个月,中位随访期34个月。1例骨肉瘤患者术后19个月死于肺转移。1例骨巨细胞瘤患者术后复发。1例患者术后深部感染。2例患者出现术后假体位置欠佳和半脱位。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假体松动。人工假体置换后肩关节后伸25°~42°,前屈35°~90°,外展8°~35°,旋转18°~25°。根据国际保肢学会术后功能评分,为18~29分,平均24分。结论: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骨肿瘤施行人工肿瘤假体置换的手术适应证、近期疗效.方法 8例可连续随访和评估的肱骨近端骨肿瘤,其中骨巨细胞瘤3例,骨肉瘤4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均采用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切除病变组织,重建肩外展及内收功能,并进行早期术后功能锻炼.按Neer评分系统对术后的运动和功能方面进行评估并记录.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23个月.随访期间无感染、关节松动、关节脱位、假体周围骨折并发症.Neer评分平均为84.3分,>90分2例,80~89分5例,70~79分1例,满意率达87.5%.结论 人工肿瘤假体置换治疗肱骨近端骨肿瘤疗效较好,能达到切除肿瘤和保肢目的 .由于随访时间短,长期疗效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肿瘤假体置换在肱骨近端恶性骨肿瘤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7月至2010年1月,我院治疗的32例肱骨近端恶性骨肿瘤患者,其中骨肉瘤10例,尤文氏肉瘤6例,骨巨细胞瘤7例,转移癌5例,软骨肉瘤4例。肩关节功能重建的方法是采用定制的人工肩关节肿瘤假体,术后根据Enneking骨骼肌肉肿瘤术后肢体功能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术后随访3.1~5.3年(平均4.2年),32例中2例死亡,2例复发,1例发生假体周围慢性感染,2例发生肩关节半脱位;所有患者肘、腕关节和手的功能基本正常,肩关节外展60°~90°(平均75°),前屈35°~55°(平均45°),后伸40°~60°(平均50°),内收15°~20°(平均17.5°)。根据Enneking的骨骼肌肉肿瘤术后功能评分系统对32例进行评估,最低11分2例,最高28分2例;其中24~30分14例,18~23分9例,12~17分7例,12分以下2例,优良率为71.9%。结论人工肩关节假体置换在治疗肱骨近端恶性肿瘤,不仅能保留患肢完整的外观形态,而且能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上肢的功能,是一种值得肯定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可旋转稳定型假体与单纯铰链型假体治疗胫骨近端恶性骨肿瘤的疗效.方法 选取了80例胫骨近端恶性骨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9例)给予单纯铰链型假体治疗,观察组(41例)给予可旋转稳定型假体治疗,通过观察2组术后膝关节功能、膝关节伸屈度、术前术后KPS评分及随访期间复发率和并发症情况,比较可旋转稳定型假体与单纯铰链型假体治疗胫骨近端恶性骨肿瘤的疗效.结果 术后6个月,观察组肢体功能总的优良率90.2%,对照组肢体功能总的优良率84.6%,2组优良率无统计学差异.膝关节屈伸度方面,2组伸直度均为0.;屈曲度方面,观察组屈曲度较大(P<0.05).术前2组KPS评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6个月,2组患者KPS均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KPS分值更高(P<0.05).随访期间,2组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并发症方面,共发生2例并发症.结论 可旋转稳定型假体与单纯铰链型假体对胫骨近端恶性骨肿瘤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其中,可旋转稳定型假体屈伸范围较大,安装后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不易出现假体松动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半肩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肱骨上段肿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非限制性人工半肩关节置换在治疗肱骨上段肿瘤或肿瘤样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8例患均为单侧病损,均使用定制的非限制性人工肱骨头假体置换,柄用骨水泥肱骨残端髓腔内固定。患平均年龄42岁,术后平均随访3.2年(0.5至5.8年)。结果术后肩关节疼痛缓解率为88.9%,主动活动度增加,按国际保肢学会(ISOLS)的评估标准进行评分,其中优6例,良8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为77.8%。术后出现假体松动2例。结论非限制性半肩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肱骨上段肿瘤有良好效果,是肱骨上段肿瘤切除后保全肢体、提高患生存质量的一种疗效可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介绍一种肱骨干肿瘤全肱骨假体置换术后保留肘关节功能的新方法。方法 设计保留肱骨内、外髁的肱骨假体,在切除能保留肱骨远端5~7cm内肱骨瘤段,安装假体。结果 观察术后0.5~1年,患者近期效果好,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切除完整肿瘤无复发。结论 通过改用保留肱骨内、外骨髁假体置换,保留了患肢肘关节的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锁定接骨板在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作用。方法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应用AO PHILOS接骨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32例。经三角肌胸大肌肌间沟入路,术中C臂透视下复位骨折端,接骨板置于结节间沟外侧0.5cm、大结节顶点下方0.8~1.0cm。术后医生指导下早期康复锻炼。结果32例患者中28例术后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7.2个月。术后无腋神经血管损伤,无感染和伤口开裂。x线片显示骨折复位满意,钢板螺钉位置良好,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无复位丢失,无骨折不愈合及肱骨头坏死病例。7例患者出现短时假性肩关节脱位,功能锻炼后自动复位;骨折端轻度复位不佳3例。骨折愈合时间13—32周,平均16.5周。所有患者均遗留有不同程度的肩关节活动受限,主要是上举受限。NEER评分:优9例,良11例,可8例,优良率71.4%。结论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是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骨折的理想内固定材料具有固定可靠、对肱骨头血供影响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利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8.
摘 要:[目的]探讨人工假体置换术应用于四肢骨肿瘤保肢疗法的疗效。[方法] 40例四肢骨肿瘤患者分为良性组(18例)和恶性组(22例),均采用肿瘤段广泛切除或边缘切除术和人工假体置换术进行治疗。分析术后12个月肢体功能总的优良率、保肢率及随访24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人工假体置换术对四肢骨肿瘤保肢的疗效。[结果] 术后12个月,两组术后肢体功能总的优良率相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4个月期间,恶性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良性组为36.4%,恶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良性组(P<0.05),恶性组有2例股骨下段术后9个月出现肿瘤局部复发而行截肢术,另1例股骨上段术后6个月出现局部复发而行截肢术,最终保肢率为83.3%,良性组有2例因肱骨上段、股骨下段迟发性感染而行截肢术,1例行假体取出,植骨关节融合,但肢短4cm,最终保肢率为86.4%,两组保肢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辅助化疗下,采用人工假体置换术对四肢骨肿瘤进行保肢,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术后保肢率高,恶性骨肿瘤经该手术治疗后,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6例NeerⅢ—Ⅳ型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男12例,女14例;年龄64—86岁,平均73.3岁。左侧10例,右侧16例。Neer分型Ⅲ型8例,Ⅳ型18例。结果术后随访12~36个月,按Neer评分系统,26例中优8例,良14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4.6%。结论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近期疗效满意,重视肩袖损伤修复及术后早期肩关节功能锻炼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正胫骨近端是骨原发恶性肿瘤最常见的发病部位之一,胫骨近端瘤段截除肿瘤型假体置换最棘手的问题就在于术中伸膝装置的重建。现对胫骨近端肿瘤型假体置换术中伸膝装置的重建方式进行文献复习与探讨。随着影像诊断、辅助治疗及手术技术的发展,保肢手术已成为肢体恶性骨肿瘤手术的第一选择~([1-4])。胫骨近端是骨恶性肿瘤第二常见的发病部位~([5-7]),仅次于股骨远端,相比肢体其它部位,胫骨近端恶性肿瘤保肢术后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PVP)治疗脊柱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8年10月我院骨二科收治的76例脊柱转移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9例)和对照组(n=37例),对照组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观察组行PVP+RFA治疗。记录两组骨水泥渗漏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疼痛情况、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core,KPS)评价患者体能状态、脊柱肿瘤不稳定评分(Spinal Instability Neoplastic Score,SINS)评估脊柱稳定性情况;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肿瘤复发率;采用Kaplan-Meier法评估两组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骨水泥渗漏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月、3月、6月和12月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月、3月KP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月、3月SIN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月肿瘤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显示,两组术后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联合RFA治疗脊柱转移瘤的临床疗效与单独PVP治疗相近,但PVP联合RFA治疗能更有效缓解疼痛,增强脊柱稳定性,减少骨水泥外渗及术后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治疗ⅠB2~ⅡB期宫颈癌的疗效。方法选择经病理诊断为ⅠB2~ⅡB期的90例宫颈癌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收入院的为对照组,共48例,行宫颈癌根治性手术,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收入院的为观察组,共42例,行新辅助化疗联合根治性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术后的疗效,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膀胱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病理情况(术后脉管内癌栓、阴道断端癌残留、淋巴结转移)、术后生存情况及观察组的化疗毒副作用。结果观察组不同分期患者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膀胱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脉管内癌栓率及阴道断端癌残留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随访14个月,观察组术后复发率为4.8%;对照组术后复发率为16.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42例患者中38例不良反应轻微,4例无反应,对症处理后可以完成化疗疗程。结论新辅助化疗治疗ⅠB2~ⅡB期宫颈癌的安全有效,可以降低术后淋巴结转移率及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蒽环类为主序贯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三阴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00例三阴乳腺癌患者按照化疗方案的差异分为观察组112例和对照组8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4个周期的CTF(环磷酰胺+阿霉素或表阿霉素+5-氟尿嘧啶)新辅助化疗方案,观察组在4个周期CTF化疗方案后序贯4个周期的紫杉醇,135mg/m2静脉滴注,滴注时间超过3h,用药之前使用抗过敏药物,21 d为1个周期.2组患者分别于化疗结束后2周进行改良乳腺癌根治术.观察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68.8%)显著高于对照组(52.3%)(P<0.05),部分缓解率、稳定率和进展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肿瘤的转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和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5年生存率为82.1%,对照组5年生存率为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结论 蒽环类为主序贯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三阴乳腺癌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有效率和5年生存率,且不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对比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ransurethral bladder tumor,TURBT)术后联合静脉化疗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以及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07月至2017年03月我院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73例,其中TURBT术后行静脉化疗39例为观察组,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34例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2年内复发和生存情况以及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价。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3%(4/39);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2.4%(11/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3个月、6个月复发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12、24个月的复发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12、24个月的无复发生存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总体生存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24个月总体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社会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躯体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TURBT术后联合静脉化疗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可以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Ⅲ~Ⅳ期卵巢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Ⅲ~Ⅳ期卵巢癌的临床治疗相关资料,根据采用的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和化疗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仅行肿瘤细胞减灭术,观察组患者术前进行新辅助化疗后再行肿瘤细胞减灭术.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肿瘤体积、腹腔积液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等相关指标,并观察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肿瘤体积、腹腔积液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3.3%,显著高于对照组(43.4%).结论 Ⅲ~Ⅳ期卵巢癌患者肿瘤细胞减灭术之前,进行2~3个疗程的化疗可减少腹腔积液量和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在对老年晚期食管癌患者的安全性及远期疗效的分析.方法 将80例食管癌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手术前采用新辅助放化疗后,再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直接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达到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0%(P<0.05),并且患者在治疗后,恶心呕吐、骨髓抑制以及食管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结果表明观察组总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肿瘤的局部控制率以及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辅助放化疗在提高老年食管癌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对肿瘤的局部控制、患者生存率以及减少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保肢手术治疗骨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四肢骨肉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联合保肢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截肢手术治疗。两组患者手术后均给予化疗,同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例和11例患者出现复发和(或)转移(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1年和2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试验组患者的术后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良率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肢体功能评分为(23.5±4.6)分,而对照组为(11.8±3.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保肢手术治疗骨肉瘤能够保证患者的生存率,其局部复发率和转移率与截肢手术一致,同时保存了患者肢体,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拟益气化痰汤联合姑息性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近期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7)。对照组仅采用姑息性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拟益气化痰汤。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随访6个月患者生存率。结果:两组化疗后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以及整体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化疗前(P<0.05);观察组化疗后上述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贫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小板减少、外周神经毒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自拟益气化痰汤联合姑息性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近期生存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