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应用于周围型肺癌TNM分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11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先行X线片检查,后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观察并记录2种方法肺癌阳性检出率,周围型肺癌临床TNM分期的诊断、检查时间及费用,以评价多层螺旋CT对周围型肺癌TNM分期诊断的意义.结果 多层螺旋CT对肺内病灶和肺外病灶的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X线(P<0.05).根据外科病理TrNM分期结果,多层螺旋CT对周围型肺癌的临床TNM分期诊断符合率为90.9%,X线对周围型肺癌的临床TNM分期诊断符合率为61.8%,多层螺旋CT对周围型肺癌的临床TNM分期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X线(P<0.05),但X线所需检查时间及费用均明显低于或少于多层螺旋CT(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对于周围型肺癌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可以较好地进行临床TNM分期,但费用较高,检测时间较长.为降低周围型肺癌的漏诊率和误诊率,可以将X线和多层螺旋CT结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在早期肺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早期肺癌患者160例,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观察CT片中患者肺部轮廓及病灶扫描图像,将CT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研究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在早期肺癌筛查中的准确率.结果 多层螺旋CT扫描能清晰显示患者胸部各叶细节结构,肺部轮廓、病灶形状等.160例早期肺癌患者中,经过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确诊151例,准确率为94.37%,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2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中,确诊71例,准确率98.61%;88例中央型肺癌中,确诊80例,准确率为90.90%.多层螺旋CT诊断周围型肺癌、中央型肺癌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下,肺部组织轮廓、病灶显示清晰,在早期肺癌筛查中准确率较高,值得推广使用.但在中央型肺癌早期筛查时漏诊率相对较高,需要采用病理检查等其他方式辅助诊断,提高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平扫及重建在结肠肿瘤诊断上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自经手术治疗的结肠癌和结肠息肉患者152例,其中结肠癌121例,结肠多发息肉31例。所有病例术前均行16层螺旋CT和纤维大肠镜检查。阅CT图像,诊断结肠癌的Borrmmann类型、T分期;判定结肠息肉的检出率和恶变情况,并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依据多层螺旋CT判定结肠癌大体分型的准确率为95.9%;诊断T分期的准确率为81.0%;多层螺旋CT平扫及各种重建影像检出结肠息肉与病理所见具有同一性(P〈0.05)。结论:MPR是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结肠肿瘤中最为实用的基础方法。多层螺旋CT平扫及重建在结肠肿瘤诊断上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螺旋CTN学图像三维重建在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及其对手术的指导意义。方法对128例骨肿瘤患者采用螺旋CT进行薄层扫描和三维重建进行诊断。CT扫描全部采用SiemensSOMATOMSensation16型多排高速螺旋CT机,1.0mm层厚。扫描所得断层资料通过网络传送至计算机工作站进行处理。采用Window.NT3.51平合上Insight三维重建软件进行三维重建。结果三维CT图像能够围绕X轴和Z轴任意旋转、切割以从不同角度观察,能够清晰显示骨肿瘤与周围组织结构的解剖形态特点。结论三维CT重建在骨肿瘤的诊断及手术方案的制订方面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助于骨肿瘤的立体定位和肿瘤破坏范围的正确评估,并为手术入路的设计、重建和内固定选择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胃肠道淋巴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2012年2月到2016年1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胃肠道淋巴瘤患者7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经病理确诊的消化道其他类型肿瘤72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都给予常规多层螺旋CT扫描与多平面重建技术分析,判断鉴别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常规多层螺旋CT扫描的表现特征与对照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67±0.15)分和(4.59±0.21)分,两两对比无明显差异(t=-0.451,P>0.05).观察组的SD与SNR值分别为7.99±1.34和8.56±1.94,对照组分别为8.78 ±0.99和7.24±0.81,两两对比都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中有2例被误诊为腺瘤与结肠癌,而对照组中有1例被误诊为黏膜相关淋巴瘤.结论:多层螺旋CT在胃肠道淋巴瘤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发现病变,而且扫描获取的容积数据资料,可以通过多平面重建技术获得更丰富的信息,有利于进行临床诊断与鉴别.  相似文献   

6.
多层螺旋CT平扫及重建在结肠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平扫及重建在结肠肿瘤诊断上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自经手术治疗的结肠癌和结肠息肉患者152例,其中结肠癌121例,结肠多发息肉31例。所有病例术前均行16层螺旋CT和纤维大肠镜检查。阅CT图像,诊断结肠癌的Borrmmann类型、T分期;判定结肠息肉的检出率和恶变情况,并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依据多层螺旋CT判定结肠癌大体分型的准确率为95.9%;诊断T分期的准确率为81.0%;多层螺旋CT平扫及各种重建影像检出结肠息肉与病理所见具有同一性(P<0.05)。结论:MPR是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结肠肿瘤中最为实用的基础方法。多层螺旋CT平扫及重建在结肠肿瘤诊断上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MRI多b值成像联合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在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结节(均经病理证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59例,其中肝硬化再生结节101例将其纳入肝硬化组,将小肝癌结节48例纳入肝癌组。使用MRI多b值成像、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检测。分析两种影像学和联合诊断结果及诊断鉴别效能比较。结果 低剂量多层螺旋CT检出101例,59例肝硬化再生结节确诊,20例小肝癌结节确诊。MRI多b值成像CT检出124例,63例肝硬化再生结节确诊,27例小肝癌结节确诊。联合检出142例,81例肝硬化再生结节确诊,39例小肝癌结节确诊。MRI多b值成像与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在检出率和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结节确诊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扫描在检出率和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结节确诊率均高于单纯MRI多b值成像、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P<0.05)。MRI多b值成像联合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鉴别效能最高(P<0.05)。结论 MRI多b值成像联合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能提升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拟诊为肝癌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给予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记录造影参数,判断诊断价值。结果在81例患者中,病理诊断为肝癌67例,肝硬化14例,肝癌患者的BF值显著高于肝硬化患者,BV、TTS与TTP值显著低于肝硬化(P<0.05)。CT三维重建图像均可清晰所有患者的肝动脉,MIP、DSA、MPR/CPR重建方法显示肝血管有高度一致性,重建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诊断肝癌的敏感性、特异性与准确性分别为95.5%、81.3%和95.1%。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具有很高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与准确性,可反映肝脏血流的灌注状况,可清晰肝脏血管结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成像(MRI)和多层螺旋CT在直肠癌术前TN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0例经术后病理确诊为直肠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接受3.0T MRI和多层螺旋CT影像检查,均行平扫及增强扫描,将MRI和螺旋CT的检查的TN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病理证实在40例直肠癌患者中,T1~2期为8例,T3期为17例,T4期为15例,而淋巴结阳性22例,淋巴结阴性18例;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术前MRI检查的T分期准确率为72.50%,术前螺旋CT检查的T分期准确率为65.0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术前MRI检查的N分期准确率为77.50%,术前螺旋CT检查的N分期准确率为72.50%,两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MRI和螺旋CT检查的术前T分期与术后病理T分期的一致性一般,其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613和0.207,且MRI检查的一致性优于螺旋CT检查(P<0.05);MRI和螺旋CT检查的术前N分期与术后病理N分期的一致性较差,其一致性检验值Kappa分别为0.392和0.154,且MRI检查与螺旋CT检查的一致性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3.0TMRI和多层螺旋CT检查均是直肠癌患者术前TN分期较为可靠的检查方式。与多层螺旋CT比较,3.0TMRI对于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诊断正确率相对较高,且MRI检查术前T分期与术后病理T分期的一致性优于多层螺旋CT。而3.0TMRI和多层螺旋CT在直肠癌术前N分期的诊断中未见明显异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与比较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与磁共振成像(MRI)对单椎体骨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2014年8月到2018年6月选择在我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确诊的单椎体骨肿瘤患者54例,病理诊断为良性肿瘤38例(良性组),恶性肿瘤16例(恶性组)。记录所有患者的SPECT/CT与MRI特征,然后判断诊断价值。结果:恶性组的肿瘤SPECT/CT参数SUVmax与SUVave值都显著高于良性组(P<0.05)。MRI显示恶性组的肿瘤大小、形态、骨质破坏、边缘、钙化、椎管受累与良性组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CT/CT诊断单椎体骨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与准确性为86.8%、100.0%和92.3%,MRI诊断单椎体骨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与准确性为97.4%、100.0%和97.7%。结论:SPECT/CT与MRI在单椎体骨肿瘤诊断中联合使用可充分发挥各自成像优点,从而提高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在肿瘤样病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肺部肿块患者23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病理诊断为肿瘤样病变35例(肿瘤样病变组)和恶性肿瘤200例(肿瘤组),记录两组的多层螺旋CT特征与三维重建后处理灌注参数,判定诊断价值。结果:肿瘤样病变组的病灶最大径为(3.11±1.24) cm,增强幅值为(27.33±8.19) Hu;肿瘤组分别为(5.68±1.49) cm和(31.40±9.44) Hu,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样病变组的病灶BV、BF与PS值分别为(2.84±1.93) ml·100 g-1、(2.14±1.33) ml·min-1·100 g-1和(12.89±5.29) ml·min-1·100 g-1,都明显低于肿瘤组病灶的(33.87±11.49) ml·100 g-1、(25.39±12.49) ml·min-1·100 g-1和(127.40±34.91) ml·min-1·100 g-1(P<0.05)。在235例患者中,CT判断为肿瘤样病变30例,恶性肿瘤205例,为此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在肿瘤样病变鉴别诊断中敏感性与特异性为100.0%和97.6%。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在肿瘤样病变中的应用有很好的应用效果,能清楚显示病灶情况,能通过灌注参数进行病情判断,是鉴别肺部肿瘤样病变与恶性肿瘤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后处理技术对肺内占位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2016年5月到2018年6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肺内占位病变患者19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多层螺旋CT与CT多平面重建后处理技术检查,记录影像学特征,并判断鉴别诊断良恶性的效果。结果:在194例患者中,病理诊断为良性病变100例(良性组),诊断为恶性病变94例(恶性组),恶性组与良性组CT常规特征中的分叶征、锯齿征、毛刺征、血管聚集征、空泡征等比例差异显著(P<0.05)。所有患者CT多平面重建后处理图像均可清晰显示肺动脉,不同重建方法显示肺部血管有高度一致性,重建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后处理鉴别诊断肺内占位病变良恶性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度以及特异度分别为90.5%、91.9%、91.5%和91.0%。结论: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后处理技术在肺内占位病变中的应用获取图像清晰,重建区域自由,能有效鉴别诊断良恶性状况。  相似文献   

13.
文铁  姬星  王剑 《实用癌症杂志》2017,(8):1376-1379
目的 探讨螺旋CT和MRI检查对子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比较70例宫颈癌患者行螺旋CT和MRI检查的结果,分析螺旋CT、MRI以及螺旋CT联合MRI对子宫颈癌的诊断及分期效果.结果 螺旋CT与MRI对子宫颈癌的诊断率明显低于螺旋CT+MRI联合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对子宫颈癌Ⅰ期、Ⅱ期的诊断率明显低于MRI,有统计学差异(P<0.05);螺旋CT对病灶直径≤3 cm的子宫颈癌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均明显低于MRI和螺旋CT+MRI联合诊断(P<0.05);螺旋CT对病灶直径>3 cm的子宫颈癌诊断灵敏度、特异性以及准确率与MRI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与MRI对病灶直径≤3 cm和直径>3 cm的子宫颈癌诊断准确率均明显低于螺旋CT+MRI联合诊断,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RI对子宫颈癌诊断的准确率优于螺旋CT,尤其表现在对病灶直径≤3 cm的宫颈癌诊断中,但二者联合诊断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对肺部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肺内有肿瘤的患者38例,其中良性肿瘤14例,恶性肿瘤24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扫描,采用CTperfusion3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算患者肿瘤的表面通透性(PS),平均通过时间(MTF),血容量(BV)以及血流量(BF)。结果在MTT与BF方面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PS与BV方面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可以为良、恶性的肿瘤提供功能信息,有利于提高肺内肿瘤的临床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与胸部X线诊断早期肺癌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间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72例疑似早期肺癌患者,均行胸部X线和多层螺旋CT检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所用时间、费用、征象检出率和诊断结果。结果多层螺旋CT检查的检查时间比胸部X线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检查费用更高。多层螺旋CT检查的各征象检出率均较胸部X线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72例疑似患者中,经病理学诊断证实60例(83.3%)为早期肺癌,其中中央型34例,周围型26例,其余12例为其他肺部疾病。胸部X线检查检出阳性49例,阴性7例,误诊漏诊16例。多层螺旋CT检查检出阳性57例,阴性10例,误诊漏诊5例。多层螺旋CT检查的诊断敏感度、准确性和阴性预测值均较胸部X线检查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同胸部X线比较,多层螺旋CT检查早期肺癌诊断效能更高,但检查时间长、价格高,可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检查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结合血管成像对大肠癌患者术前诊断价值的探讨。方法收集就诊于我院普外科的大肠癌患者50例,术后经过病理证实,且术前已完善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结合血管成像检查,对术后病理证实的结果与CT检查提示的征象进行比较。结果所有大肠癌患者术后的病理结果与患者术前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结合血管成像相比无明显异常,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对大肠癌进行术前分期的评估中,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结合血管成像对其正确的诊断率为86.0%。结论对大肠癌患者术前完善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结合血管成像很有必要,其可为临床医生的手术方法及术后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具有良好的术前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