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腹入路与后腹腔入路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错构瘤(RAM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39例RAM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经腹入路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TLNSS)组21例,后腹腔入路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RLNSS)组1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及术后相关指标,评价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检查中TLNSS组患者肿瘤位于腹侧例数明显多于RLNSS组,RLNSS组患者肿瘤位于腰侧例数明显多于TLNS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LNSS和RLNSS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68.8±70.0)min、(120.5±53.9)min,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72.5±20.2)h、(53.4±15.1)h,TLNSS组手术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长于RLNS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入路与后腹腔入路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RAML的方法均是安全有效的,两种手术方式各有利弊,经腹入路适合肿瘤处理难度相对较大、位于肾脏腰侧以外的患者,操作空间大,经后腹腔入路适合肿瘤位于肾脏腹侧以外的患者,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经腹腔入路和经腹膜后入路切除巨大肾上腺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105例巨大肾上腺肿瘤患者的手术治疗资料,根据腹腔镜入路不同分为经腹腔入路组和经腹膜后入路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转重症监护室(ICU)比例、术后通气时间、术后发热(≥38.5℃)比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腹膜后入路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联合膀胱袖状切除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2例尿路上皮癌患者分为经腹腔入路组和经腹膜后入路组。经腹腔入路组患者均接受经腹腔入路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联合膀胱袖状切除术治疗;而经腹膜后入路组患者则接受经腹膜后入路肾输尿管全长切除联合下腹部小切口膀胱袖状切除术治疗。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术后观察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肿瘤复发和转移情况,并于术前和术后3个月采用SF-36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经腹膜后入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18.74±22.68)min、(124.69±43.78)mL和(8.12±2.21)d,均显著低于经腹腔入路组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膜后入路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社会功能、活力、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共8个维度的评分均高于经腹腔入路组(P<0.05);经腹膜后入路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12%,显著低于经腹腔入路组的13.33%(P<0.05)。2组患者术后彩超和膀胱镜检查均未发现肿瘤复发情况;2组患者术后远处转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膜后入路肾输尿管全长切除联合下腹部小切口膀胱袖状切除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创伤小,利于患者的康复,同时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有效,值得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后腹腔途径与经腹腔途径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门肿瘤的疗效。方法将80例肾门肿瘤患者按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为经腹腔入路组(43例)和经后腹腔入路组(37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肾功能[血清肌酐(Cr)、肾小球滤过率(GFR)]、炎性因子[白细胞(WBC)、血清C反应蛋白(CRP)]、免疫功能[CD4+、CD8+、CD4+/CD8+]指标。随访1年,比较两组并发症及复发转移情况。结果经后腹腔入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经腹腔入路组(P﹤0.05);经腹腔入路组患者WBC、CRP均高于经后腹腔入路组,CD4+、CD4+/CD8+均低于经后腹腔入路组(P﹤0.05);两组患者Cr、GFR、并发症及复发转移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经腹腔入路与经后腹腔入路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门肿瘤患者均具有显著疗效,但相较于经腹腔入路,经后腹腔入路能够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术后恢复进程,且具有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切除鞍区脑膜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显微手术入路的不同将83例鞍区脑膜瘤患者分为翼点入路组27例,额下入路组30例以及纵裂入路组26例.对3组患者肿瘤切除效果、GC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翼点入路组、额下入路组及纵裂入路组肿瘤切除总有效率分别为92.59%、90.00%及92.31%,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第7天GCS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差异较手术前1天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纵裂入路组GCS评分明显高于翼点入路组及额下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翼点入路组、额下入路组及纵裂入路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2.22%、23.33%及7.69%,纵裂入路组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改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纵裂入路组生活质量改善率显著高于翼点入路组及额下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纵裂入路切除鞍区脑膜瘤具有最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于患者恢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胸大肌肌间入路与经腋窝入路清除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锁骨下淋巴结的效果及优缺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07-05-2018-07-05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乳甲外科收治的42例乳腺癌术后锁骨下淋巴结复发患者临床资料。将经胸大肌肌间行锁骨下淋巴结清除的21例患者分为肌间入路组;经腋窝行锁骨下淋巴结清除的21例患者分为腋窝入路组。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淋巴结清除数目及引流管留置时间)及术后并发症之间的差异。结果 肌间入路组与腋窝入路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25.70±1.94)和(31.40±3.08) min;平均手术出血量分别为(6.96±1.43)和(12.70±1.57) mL;平均淋巴结清除数目分别为(6.10±1.50)和(4.90±1.20)枚;平均引流管留置时间分别为(13.20±1.50)和(17.20±1.70) d。肌间入路组在手术时间、平均手术出血量及引流管留置时间均较腋窝入路组低,而淋巴结清除数目较腋窝入路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303、15.371、10.113和3.886,P值分别为0.002、<0.001、0....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5年6月1日至2018年6月1日期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67医院普外科收治的82例右半结肠癌患者临床资料,45例患者接受腹腔镜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为中间入路组,37例患者接受腹腔镜侧方入路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为侧方入路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量、中转开腹率、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临床指标,评价分析腹腔镜下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优越性。结果:中间入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中转开腹率与侧方入路组相比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间入路组在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方面与侧方入路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下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根治术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中转开腹率、增加清扫淋巴结个数,近期治疗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并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比较经腹与腹膜后两种入路在机器人(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肾癌的效果,并探讨两种入路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1年12月至2015年2月共收治82例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肾癌患者,其中49例采取经腹入路,33例行腹膜后入路。比较两种入路的手术时间、肾动脉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切缘阳性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均成功完成手术。两组在手术时间、肾动脉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切缘阳性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与腹膜后入路术后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5.7±1.4)d和(2.1±0.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膜后入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术式,可以取得与经腹入路同样的手术效果,并且在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入路下腹腔镜手术治疗大体积肾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05例大体积肾癌患者根据手术时间的先后分为经腹腔组(n=52)和经腹膜后组(n=53),比较2组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50 (CA50)、CA125和血清癌胚抗原(CEA)的水平]、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IL)-6、IL-12和IL-1β]水平.结果 经腹膜后组的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经腹腔组(P<0.05).手术前及手术后第4周经腹膜后组和经腹腔组的血清CA125、CA50、CEA水平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第4周,2组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较手术前显著降低(P<0.05).手术前,经腹膜后组和经腹腔组的血清IL-6、IL-12、IL-1 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第1天,经腹膜后组和经腹腔组的血清IL-6、IL-12、IL-1β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而经腹膜后组均低于经腹腔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5.7%vs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腹腔入路和经腹膜后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大体积肾癌均安全有效,临床医师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选择腹腔镜的入路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头尾联合入路和内侧入路在腹腔镜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的临床近期疗效及并发症。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由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1例腹腔镜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50例接受头尾联合入路组和41例接受内侧入路组。针对两组入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Henle干及其属支损伤率、因Henle干及其属支损伤致中转开腹率、淋巴结清扫数量、阳性淋巴结数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临床指标评价并分析头尾联合入路的潜在优势。  结果  头尾联合入路组在手术时间上显著短于内侧入路组[180(150~188)min vs.210(180~255)min,P < 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内侧入路组[50(50~50)mL vs.100(50~100)mL,P < 0.05]、Henle干及其属支损伤率显著低于内侧入路组[0例vs.6例,P < 0.05]。两组因Henle干及其属支损伤致中转开腹率、淋巴结清扫数量、阳性淋巴结数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淋巴漏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腹腔镜头尾联合入路能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Henle干属支血管损伤率,有较高的手术安全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肾脏肿瘤患者36例,按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18)和对照组(n=18)。观察组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 对照组行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并发症情况以及肿瘤复发情况。结果 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08.7±42.7)min和(133.5±53.3)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22.8±37.4)ml和(231.7±58.2)ml,热缺血时间分别为(29.3±2.7)min和(15.4±3.2)min,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8.7±1.3)d和(14.4±2.0)d,术后进食时间分别为(44.3±18.2)h和(73.8±15.1)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围术期各有4例发生并发症。随访18个月,均无复发病例。结论 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可达到与常规开放手术相近的疗效,且患者术后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早期肾癌患者应用不同入路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LPN)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0例早期肾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经腹入路,观察组经后腹腔入路,对比2组近期疗效、围术期相关指标、应激反应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临床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和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恶性肾脏肿瘤的疗效及其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进行肾部分切除术的恶性肾脏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PN)患者有42例(LPN组),进行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OPN)的患者有38例(OPN组).比较2组患者术中和术后的情况,检测2组患者术前1天和术后1周肾功能指标[血清胱抑素C(CysC)、尿素(UREA)、血清肌酐(Cr)、尿酸(UA)、血β2-微球蛋白(β2-MG)].结果 LPN组术中出血量、热缺血时间、术后至开始进食时间、术后肠道恢复时间、术后引流时间、术后输血例数、术后止痛药使用量、术后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Cysc、Cr和β2-MG水平均低于OPN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手术时间和URE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恶性肾脏肿瘤的疗效优于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具有恢复快和创伤小等优点,且有利于肾功能水平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LPN)与开放肾部分切除术(PN)治疗局限性肾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行肾部分切除术的局限性肾癌患者共98例,其中52例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另外46例行开放肾部分切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术中及术后各项参数,并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效果.结果RLPN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均少于或短于PN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肾热缺血时间及术后血肌酐(Cr)、血红蛋白(Hb)变化幅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局限性肾癌与开放肾部分切除术比较疗效相当,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更快,随着手术技巧的提高,可能逐渐取代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对肾癌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Ang)、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手术治疗的90例肾癌患者,其中行后腹腔镜手术者45例为观察组,行常规开放手术治疗者4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观察两组手术前后血清Ang、VEGF及T细胞亚群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1 d和术后5 d血清Ang-1、Ang-2、VEGF水平均显著降低,且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1 d和术后5 d患者血CD3+、CD4+及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常规开放手术相比,后腹腔镜手术具有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且能够明显降低血清Ang、VEGF水平及减小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机器人辅助经腹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ALPN)与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RLPN)治疗早期肾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RALPN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5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70例肾癌患者,根据术式的不同分为RALPN组(n=36)和RLPN组(n=34)。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肾动脉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除RLPN组有2例术中转开放手术,两组均成功完成手术。RALPN组和RLPN组的手术时间、肾动脉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90.5±12.6)min和(110.7±20.3)min、(15.2±5.8)min和(24.6±7.2)min、(50.2±9.5)ml和(130.2±22.4)ml、(6.1±1.7)d和(7.8±2.2)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ALPN组和RLPN组的术中输血率分别为0和11.8%。RALPN组术后出现1例肾周血肿,RLPN组出现1例尿漏和2例继发性出血。两组在随访期间均为无瘤生存。结论RALPN是治疗肾癌安全、有效的微创术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成像技术在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robot-assisted partial nephrectomy,RAPN)治疗复杂肾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05月至2022年08月收治的92例复杂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43例患者(A组)术前行三维可视化成像,其余49例患者(B组)未做。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术后24 h内血肌酐和血红蛋白变化值、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病例。A组相比B组热缺血时间显著缩短[(21.23±0.96)min vs (28.29±0.84)min,P<0.05]、术后24 h内血红蛋白下降量明显减少[(10.40±1.02)g/L vs (16.65±1.44)g/L,P<0.05]、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缩短[(7.12±0.15)d vs (11.29±0.88)d,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24 h内血肌酐上升值、术后拔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1例患者术后出现尿瘘,于术后第3天行输尿管支架置入术,后好转。结论:三维可视化成像技术可缩短RAPN治疗复杂肾肿瘤的热缺血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