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 探讨COX-2及NF-κB p65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正常子宫内膜组织者60例(对照组),子宫内膜癌60例(观察组),两组都进行COX-2及NF-κB p65的表达检测,同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 对照组COX-2阳性表达率为3.3%,观察组为55.0%.对照组NF-κB p65阳性表达率为23.3%,观察组为63.3%,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组中,随着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分期增加、分化程度的减少、淋巴结转移的发生,COX-2、NF-κB p65的阳性表达率都呈现增高的趋势,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OX-2与NF-κB p65的表达呈正相关(γ=0.307,P<0.05).结论 COX-2、NF-κB p65在子宫内膜癌中呈现高表达状况,且分化程度低、分期晚、发生转移者高于分化程度高、分期早、未发生转移者,两者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起共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内细胞核因子(NF-κB p65)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乳腺癌组织及癌旁对照组织内NF-κB p65与VEGF-C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内NF-κ Bp65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76.0%,明显高于癌旁对照组织30.0%(P<0.05);乳腺癌组织内VEGF-C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84.0%,明显高于癌旁对照组织20.0%(P<0.05);乳腺癌组织内NF-κB p65蛋白与VEGF-C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γ=0.53,P<0.05),并且均与肿瘤淋巴转移密切相关.结论: 乳腺癌组织内NF-κB p65的高表达可上调VEGF-C表达,进而导致肿瘤周围淋巴管增生、扩张,促进肿瘤细胞向区域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NF-κB p65蛋白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表达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30例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以及10例健康体检者。比较两组患者的NF-κB p65蛋白阳性表达率,分析NF-κB p65蛋白的表达与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体内的NF-κB p65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NF-κB p65蛋白阳性表达率与侵袭深度、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远端转移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皮肤组织鳞状上皮细胞核基本未见p65表达,胞质p65表达阳性;癌前病变中,病变鳞状上皮细胞细胞核见散在p65弱表达,胞质弱阳性;高度恶性鳞状细胞癌组织病变鳞状上皮细胞细胞核可见较多p65表达,胞质呈弥漫性阳性,血管内皮细胞胞核表达,胞质散在弱阳性。结论 NF-κB p65蛋白参与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形成和发展,随患者病情的进展,NF-κB p65蛋白的阳性表达率越高。  相似文献   

4.
NF-κB和Ki-67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NF-κB和Ki-67在甲状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62例甲状腺癌、20例甲状腺腺瘤和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NF-κB和Ki-67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1)甲状腺癌组织中NF-κB和Ki-67的表达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和正常甲状腺组织(P<0.01)。(2)甲状腺癌组织NF-κB的阳性表达与癌组织的病理类型无明显关系,未分化型甲状腺癌Ki-67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分化型甲状腺癌(P<0.01)。(3)甲状腺癌伴淋巴结转移组NF-κB和Ki-67的阳性表达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甲状腺癌组(P<0.01)。结论:甲状腺癌组织中NF-κB和Ki-67的表达均显著增强,可作为甲状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依据,NF-κB和Ki-67与甲状腺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食管鳞癌NF-κB和p53的表达情况与术前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EnVision法,检测60例新辅助化疗前胃镜活检食管鳞癌组织中NF-κB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肿瘤对化疗反应的关系.结果:在60例食管癌中NF-κB和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6%(37/60) ,56.6%(34/60).NF-κB和p53表达与鳞癌分级及肿瘤侵犯深度无相关性( P>0.05),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60例食管鳞癌组织中NF-κB与p53的表达呈正相关(Rs =0.279,P<0 05);共阳性25例中22例对化疗反应无效,NF-κB与p53共阳性与化疗敏感性有相关性(P<0.01). 结论:NF-κB和p53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协同作用,测定其表达情况可作为预测肿瘤对化疗敏感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乳腺癌耐药蛋白(ABCG2)和核因子κB(NF-κB ) p65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4例鼻咽癌和10例正常鼻黏膜组织中ABCG2和NF-κB p65的表达.结果 鼻咽癌组织中ABCG2及NF-κB p65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8%和64.7%,正常鼻黏膜中分别为10.0%和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组织ABCG2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NF-κB p65表达仅与临床分期有关,两者呈正相关(r=0.694,P<0.01).结论 ABCG2和NF-κB p65可能共同在鼻咽癌进展中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Survivin与NF-κBp65蛋白在眼睑基底细胞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在眼睑基底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并初步探讨Survivin与NF-κBp65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3例眼睑基底细胞癌及28例正常眼睑组织中Survivin与NF-κBp65的表达情况并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部位及有无复发等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Survivin定位于胞浆或胞膜,而NF-κBp65定位于胞核或胞浆.Survivin在眼睑基底细胞癌阳性表达率为82.5%(52/63),在正常眼睑组织中为46.4%(13/28),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NF-κBp 65在眼睑基底细胞癌阳性表达率为81.0%(51/63),在正常眼睑组织中为39.3%(11/28),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Survivin在眼睑基底细胞癌原发组阳性表达率为74.4%(29/39),在复发组为95.8%(23/24),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NF-κBp65在眼睑基底细胞癌中原发组阳性表达率为71.8%(28/39),在复发组为95.8%(23/24),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Survivin与NF-κBp65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等因素均无关(P>0.05).63例眼睑基底细胞癌中Survivin和NF-κBp65共同表达阳性为46例,Survivin阳性NF-κBp65阴性6例,Sur-vivin阴性NF-κBp65阳性5例,Survivin和NF-κBp65共同表达阴性6例,经统计学分析两者有相关性(P<0.01).结论:Survivin与NF-κBp65在眼睑基底细胞癌复发组的表达高于原发组,提示两者可能参与眼中基底细胞癌的复发过程,有可能成为基底细胞癌复发的预测因子;Survivin与NF-κBp65在眼睑基底细胞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提示两者可能在基底细胞癌中的发生、发展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乳腺癌耐药蛋白(ABCG2)和核因子κB(NF-κB)p65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4例鼻咽癌和10例正常鼻黏膜组织中ABCG2和NF-κB p65的表达。结果鼻咽癌组织中ABCG2及NF-κB p65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8%和64.7%,正常鼻黏膜中分别为10.0%和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组织ABCG2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NF-κB p65表达仅与临床分期有关,两者呈正相关(r=0.694,P<0.01)。结论 ABCG2和NF-κB p65可能共同在鼻咽癌进展中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明敏  于伟  肖辉 《实用癌症杂志》2023,(5):748-750+759
目的 探讨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患者信号传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STAT3)、核因子-κB(NF-κB)p65表达与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行手术治疗的58例cSCC患者,取手术切除cSCC组织标本作为研究组,距离肿瘤边缘5 cm以上的正常皮肤组织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TAT3、NF-κB p65表达情况,分析两者阳性表达与cS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STAT3、NF-κB p65阳性表达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转移者STAT3、NF-κB p65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转移者,Ⅲ~Ⅳ期STAT3、NF-κB p65阳性表达率高于Ⅰ~Ⅱ期者,且分化程度越低者STAT3、NF-κB p65阳性表达率越高,且肿瘤最大直径≥4 cm者STAT3、NF-κB p65阳性表达率高于<4 cm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AT3、NF-κB p65阳性表达率与cSCC患者年龄、性别无关(P>0.05);STAT3、NF-κB p65阳性表达率与肿瘤最大直径、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0.05),与分化程度、淋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蛋白c-FLIP和NF-κB p65在人乳腺癌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其与乳腺癌转移复发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0例乳腺癌组织和相应的癌旁组织中c-FLIP和NF-κBp65的表达情况。结果:80例乳腺癌组织中c-FLIP及NF-κB p65表达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相应的癌旁组织(P<0.05),c-FLIP的表达与TNM分期、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术后复发及C-erbB-2表达密切相关(P<0.05);NF-κB p65的表达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及腋窝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c-FLIP和NF-κB p65的表达有显著正相关性(γ=0.271,P=0.015)。结论:c-FLIP和NF-κB p65的高表达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及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Her-2/neu和NF-κBp65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0法检测80例胃癌及30例癌旁正常胃组织中Her-2/neu和NF-κBp65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Her-2/neu在胃癌和癌旁正常胃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7.3%和3.3%(P<0.05),Her-2/neu的过表达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淋巴转移显著相关(P<0.05).而NF-κBp65在胃癌和癌旁正常胃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7%和11.4%(P<0.05),NF-κBp65表达与胃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转移显著相关(P<0.05).Her-2/neu和NF-κBp65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Her-2/neu和NF-κBp65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Her-2/neu和NF-κBp65表达,对指导胃癌分子靶向治疗及患者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NF-κB、环氧合酶-2(COX-2)在肾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肾癌的发生、发展、转移以及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on二步法对48例肾癌组织及5例正常肾组织中NF-κ B、COX-2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通过对患者随访,探讨二者与肾癌临床病理学参数及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NF-κ B、COX-2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均较正常组织明显增高(P<0.05).NF-κ B的表达与肾癌的临床分期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而COX-2的表达与肾癌的临床分期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NF-κ B的表达与肾癌病理分级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而COX-2的表达与肾癌的病理分级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NF-κ B表达阳性者的生存率明显低于NF-κB表达阴性者(P<0.05),而COX-2表达阴性者的生存率低于COX-2表达阳性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F-κ B与COX-2在肾癌组织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F-κ B、COX-2的表达可能与肾癌的发生、发展有关,NF-κ B的表达可能还与肾癌的转移及患者的预后有关,二者有望作为肾癌早期诊断和判断肾癌患者预后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双泛素(FAT10)和核因子 κB p50(NF κB p50)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Max VisionTM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1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和53例癌旁组织中FAT10与NF-κB p50的表达,并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FAT10和NF-κB p50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68%(87/112)和81.25%(91/112),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39.62%(21/53)和45.28%(24/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FAT10、NF-κB p50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及分子分型无关(P>0.05)。FAT10与NF-κB p50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624,P<0.001)。结论 FAT10、NF-κB p50的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恶性程度及侵袭转移密切相关,两者可能共同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核转录因子NF-κB和抑癌基因p53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F-κB p65和p53蛋白在58例乳腺癌和20例乳腺增生症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乳腺癌中NF-κB表达明显高于乳腺增生症组织,NF-κB表达强度与组织学分级和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型无关。乳腺癌中p5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乳腺增生症.p53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有关,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型、淋巴结转移无关。NF-κB p65与p5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r=0.302,P〈0.05)。结论 提示乳腺癌中NF-κB和p53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关于p53、NF-κB与胃癌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及其成为生物治疗靶点新进展。方法:应用PubMed及CNKI全文数据库,以胃癌、p53和NF-κB等关键词检索2005-01-2009-02相关文献,文献纳入标准:1)p53、NF-κB基因结构与功能;2)p53、NF-κB分别在胃癌中表达的研究;3)p53、NF-κB为生物靶点的药物研究及临床应用;4)p53和NF-κB在肿瘤中表达关系。粗选96篇相关文献,精选21篇纳入分析。结果:1)胃腺癌根据部位分类,p53阳性表达率观点不同。有研究提示,与部位无关,胃窦/胃角、胃底/胃体表达率分别为58.8%、47.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有研究结果则相反,结果贲门高于幽门(56%vs31.3%,χ2=5.03,P=0.025)。2)慢性炎症因子TNF存在时,突发型p53促进NF-κB活性。结论:突变型p53和NF-κBp65在肿瘤中表达可能存在协调表达现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核转录因子-κB p50 (NF-κB p50)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应用Elivision免疫组化染色法和脱氧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对65例乳腺癌组织中NF-κB p50、凋亡细胞表达进行原位观察和比较,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65例乳腺癌标本NF-κB p50表达阳性率为70.8 %(46/65),细胞凋亡指数(AI)为(4.59±1.94)%; NF-κB p50表达强度与患者的肿瘤的大小、组织分级、孕激素受体(PR)无关(P>0.05);与腋淋巴结转移数、雌激素受体(ER)状况明显相关(P<0.05)。NF-κB p50表达阴性的乳腺癌中AI明显高于NF-κB p50 表达阳性组(P<0.05)。NF-κB p50活性强度与AI呈明显的负相关(P<0.001)。结论 NF-κB p50的异常激活在早期乳腺癌的发生和转化中起重要作用,其抑制凋亡活性与肿瘤侵袭转移及恶性潜能密切相关,对NF-κB p50活性及细胞凋亡的检测有助于乳腺癌的临床分析,并有望成为预后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P21和NF-κB在青年女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对100例乳腺癌组织、5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及6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P21、NF-κB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乳腺良、恶性病变组织中P21和NF-κB的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织中P21和NF-KB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0%和81.0%,而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两者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和15.0%.乳腺癌组织中P21和NF-κB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学类型、TNM分期、肿瘤大小、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无关(P>0.05),但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P21和NF-κB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两者可以作为判断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p65)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VEGF、p53蛋白表达的相互关系。方法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EMSA)测定45例胰腺癌及癌旁组织、8例慢性胰腺炎和9例正常胰腺组织中NF-κB的活性,Western印迹法检测NF-κB、IκB-a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胰腺癌中VEGF、p53、p65蛋白表达。结果NF-κB在肿瘤组织中被激活;NF-κB在胰腺癌、旁组织、慢性胰腺炎、正常胰腺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0%、20.0%、12.5%、0(P<0.05);NF-κB基因表达与胰腺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和周围浸润有相关性(P<0.05);转移癌中NF-κB蛋白表达与VEGF、p53蛋白表达显著相关。结论核因子κB基因在胰腺癌中过度表达并与VEGF、p53一起参与胰腺癌的浸润、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组织中NF-κB p50、VEGF和MVD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62例DLBCL组织和10例反应增生淋巴结组织中NF-κB p50、VEGF及MVD进行检测。结果:62例DLBCL组织中NF-κBp50阳性表达率为63%(39/62),VEGF阳性表达率为68%(42/62),二者在反应增生淋巴结组织中都不表达。NF-κB p50的表达与病理类型和治疗反应有关(P〈0.05)。VEGF和MVD的表达与IPI、LDH值、肿瘤分期、病理类型和治疗反应有关(P〈0.05)。NF-κB p50,VEGF阳性表达组的MVD值明显高于阴性组。NF-κB p50的表达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285,P=0.025)。结论:NF-κB p50对VEGF表达有正向调节作用,在DLBCL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乳腺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 P-9)与NF-κB p65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了46例乳腺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MM P-9 mRNA(单位:2-ΔΔC t)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F-κB p65的表达状态。结果以2-ΔΔC t≥2为阳性标准,78.3%(36/46)的乳腺癌组织中MM P-9基因表达阳性;T/A 2-ΔΔC t值在不同NF-κB表达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相关分析显示,r=0.46,P值<0.01。其表达与ER状态、肿瘤最大径相关(r=-0.298,0.369,P<0.05),但与患者年龄、肿瘤的组织学类型、淋巴结阳性数及有无远处转移无关。结论乳腺癌组织中NF-κB受到激活,MM P-9 mRNA含量明显增高,提示MM P-9表达可能受NF-κB调控;MM P-9表达增高与ER状态及肿瘤大小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